新风系统面积如何设计 新风系统面积设计方法介绍【详解】
新风系统面积怎么样比较好呢,其实新风系统面积这也是有学问的,我们要掂量好才可以。人们在选购完新风系统之后,一般都会有公司提供专门的团队进行设计和安装。那么大家是否知道这其中的一些设计注意事项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新风系统新风量的设计有两个方法,一是按照室内使用区域来确定,二是按照人口数量来确定。前者的计算方法可以用这样一条公式来概括Q=S*H*N,Q是新风量,S即新风区域面积,H为层高,N是每小时换气次数,即每小时需要完全更换室内空气的次数,这个需要根据国标或者工作人员实际勘察所得。举例来说,如果有一个面积12平米层高2.7的房间,其每小时换气次数为2次,那么所需新风量则为12*2.7*2=64.8立方米每小时,新风系统必须满足这个量才能保证该房间内的舒适性。如果在一些公共建筑和人员比较密集的场合下后者的新风量计算方式更为适用,一般来说人均新风量为30立方米每小时,如一个两人的卧室按这种方法计算的话则需要60立方米每小时的新风量。
新风系统走管应尽量避免拐弯、三通头,能少则少,因为这些设计会让风管内的沿程阻力大大增加,送风效果也将大打折扣,或者需要配备更大静压的风机,造成更大噪声源,影响使用体验。送回风口位置一般是呈对角分布比较好,这样能够使空气流动更加均匀,最优化室内空气的分布,避免出现送风“死角”。消费者在看设计方案时也应该有所注意哦。
新风系统面积的相关注意事项就到这里结束了。其实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会变得越来越精明。在专业团队的时候因为不了解,所以不知道会不会被骗。所以本次我就为大家介绍了一些注意事项,大家记住后就能够更好地进行监督。
现在,虽然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但是,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这也让我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为了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不少人都为自己的家配备了新风系统,那么,新风系统风量该如何计算呢?
新风系统最简单的原理就是在封闭不开窗的环境中,把室内混浊的空气排放出去,把室外的新鲜的空气吸进来,使房间中始终保持新鲜的空气,并保持适度的空气流动,从而隔绝室外的噪声、病菌、粉尘以及蚊虫的侵扰。新风系统能将室内的有害气体排到室外,同时将新鲜的空气换进室内,与此同时过滤灰尘等,避免室外的杂物进入室内。
某计算机房面积:S=65(㎡)净高h=3(米),人员n=25(人)
每人所需新风量:[取每人所需新风量q=30(m3/h)]
总新风量:Q1=n×q=25×30=750(m3/h)
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取房间新风换气次数盘p=4(次/h)],则新风量Q2=p.s.h=4×65×3=780(m3/h)
注:房间体积计算公式:体积=长×宽×送风口以下的高度应选用的新风热交换器台数或送排风机台数=房间体积×要求换风次数。
排风量=房间体积×排风换气次数
送风量=房间体积×送风换气次数
有些地方要保持负压,如厕所,厨房等保持正压的地方最好计算一下室内压力是好多,以免设计大了开不了门,房间最小新风量Lw=nRp+Rb*Ab。
Rp-每人最小新风量指标,m3/(h·人),Rb-每平方米地板所需要最小新风量标准,m3/(h·m2)Ab-地板面积,m2。
我们都知道,房子在装修后会产生很多有毒气体,如果不通风的话就会威胁到我们的健康,引起疾病的出现,因此,安装新风系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让我们呼吸到新鲜健康的空气。
1)比如有一建筑物面积30㎡,层高3米,按公式“建筑物容积=房间面积X净层高X换气次数”计算(国家标准换气次数为0.5),则该建筑物所需新风量是45m³/hp;
2)若上述30m³的建筑物常住3个人,按正常情况下每人所需新风量为30m³/ hp计算,则该建筑物所需新风量是90m³/hp;
3)为保证新风充足,该建筑物需要按新风量为90m³/hp的标准选择新风系统。
1,新风量计算方法:
每人所需新风量:(取每人所需新风量q=30(m3/h));
总新风量:Q1=n×q=25×30=750(m3/h);
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取房间新风换气次数盘p=4(次/h)],则新风量Q2=p.s.h=4×65×3=780(m3/h);由于Q2>Q1故取Q2作为设备选项型的依据。
2,排风量=房间体积×排风换气次数。(房间体积计算公式:体积=长×宽×送风口以下的高度)
扩展资料:一,新风系统通风原理:
1,新风系统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
2,实施方案是:采用高风压、大流量风机、依靠机械强力由一侧向室内送风,由另一侧用专门设计的排风风机向室外排出的方式强迫在系统内形成新风流动场。在送风的同时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过滤、消毒、杀菌、增氧、预热(冬天)。
二,新风系统功能:
1,用室外的新鲜空气更新室内由于居住及生活过程而污染了的空气,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达到某一最低标准的水平。
2,增加体内散热及防止由皮肤潮湿引起的不舒适,此类通风可称为热舒适通风。
3,当室内气温高于室外的气温时,使建筑构件降温,此类通风名为建筑的降温通风。
一种是按人头算,一个人一小时的量按30立方,如果是一家三口就是90,如果是在教室的话大概30个学生,就要900
另外一种就是按面积算,面积*层高,如果你家是100平方,高2.8,大概需要280的风量,教室面积也是100平方,高3.5的话,大概需要350的风量就可以了,
这样看来按面积算和之前按人头算是有很大出入的,这样我门就去按大风量的值去买,因为这样,就能够满足我们的最大需求,要不然效果会很不好的,就拿教室里30个人,如果按照面积的算法,只要350的风量,这样除去开门的损耗,平均到每个人只有10立方的风量,是完全不能满足使用的需求的,所以要按人数算
所以,风量的算法,应该是选择面积所得风量及人数所得的风量,取大值,就是你所需要的风量。这也是我当时安装FED新风系统,他们给我的建议,我家90平,6个人,安了个250风量的新风系统
拓展资料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相对来说管道式新风系统由于工程量大更适合工业或者大面积办公区使用,而无管道新风系统因为安装方便,更适合家庭使用。 奥斯顿·淳以1935年,在经过多番尝试后发明、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过滤空气污染的热交换设备,也称之为新风系统。
功能
第一,用室外的新鲜空气更新室内由于居住及生活过程而污染了的空气,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达到某一最低标准的水平。
第二种功能是增加体内散热及防止由皮肤潮湿引起的不舒适,此类通风可称为热舒适通风。
第三种功能是 当室内气温高于室外的气温时,使建筑构件降温,此类通风名为建筑的降温通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风系统
V=μAcΔP(0.65)。
V即正压新风量;Ac即缝隙面积;ΔP即房间内正压,缝隙两侧的压差,一般取5~10Pa;μ即流量系数,取值0.39~0.64;0.65为流动指数。在全空气系统中,通常取上述要求计算出新风量中的最大值作为系统的最小新风量。
扩展资料
暖通新风方式的分类:
1、直流式通风:系统简单,设备少,投资小。当外部取气较洁净,且温湿度不高时,应采用直流式通风。
2、闭路循环式通风:需要冷源,从电机散发出来的热空气经冷源冷却后循环使用。当外部取气含尘量大,温湿度高时,应考虑采用闭路循环式通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风量
设计参数:
居住面积:100平米(套内面积减去卫生间厨房)
净房高:2.7米(加权平均值)
常住人口:5人
户型:三室两厅(客餐厅连体)
换气次数法:
总风量=居住面积×净房高×各房间的最小设计新风量的设计换气次数
《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表4.2.1中人均面积<10平米时,每小时换气次数只是0.7次。
正常情况下换气次数为0.45-0.7次/小时,为了考虑用户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问题,但是业内通常取1次/小时。
100×2.7×0.7=189m³/h
人均最小新风量法:按每人所需新风量计算的传统最小新风量计算
总风量=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住宅人数
4×30+1×15=135m³/h
居住建筑新风系统的新风量应同时满足换气次数法计算的最小新风量,同时考虑控制卧室二氧化碳浓度要求,满足房间内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所以两者取其大为189m³/h
以上是我们最常见的部分,那它是不是考虑周全了呢?我们往下看:
人头上限法:这种计算人头的方法主要是模拟人在家庭中的生活习惯和流动性,因为风口不会跟着人走的,比如当家里5人同时到客餐厅的时候,那么在这个局部空间,形成的对风量需求的极限情况也是需要考虑的。
主卧:2大
老人房:2大
儿童房:2大1小
客餐厅:4大1小
合计10大2小:
10×30+2×15=330m³/h
综合1,2,3,取最大值330m³/h.
同时,根据《住宅新风系统技术标准》5.2.1的要求:通风器的风量应该在系统设计新风量的基础上附加风管和设备的漏风量,附加率为5%-10%!
补偿后的最小设计新风量为:330×1.1=363m³/h
精密表格计算法:直接看表,浅灰色为需要输入数据的区域,会自动计算出风量以及建议的PE75送风管数量
综合以上计算方法,选择一台风量350m³/h的设备,至少9路75管送风比较合理。
最后,对于双向流系统,总排风量应取总新风量的80%-10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