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缝里种菜为什么长的好?它们是如何吸收营养的?
土壤中的水分不会轻易通过砖缝迅速蒸发,而多雨的夏季多余的降水会直接通过地砖流出庭院,不会过多的残留在土壤中,起到一定的保水排水作用;另外,有这层地砖保护,杂草一般不会滋生,即使砖缝里长出一半的杂草,我们也能轻松发现并处理掉;气温下降时,有地砖的保护,种植蔬菜的土壤不会很快降温,从而对蔬菜起到一定的保温防冻作用。
铺地砖的地方一般在农家院。铺地砖时,除了平整土基外,还在土层上铺一层河沙,有利于地砖的平整,然后在上面铺水泥砖或红砖。铺地砖的土壤不仅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保湿性和保温性,还能让土壤保持休眠状态,同时减少了土壤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病虫害的滋生,所以是一种比较干净卫生的土壤。因此,如果植物种子落在地砖缝隙中。
经过一定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后,地砖缝隙中的植物种子就会发芽生长出来。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很多山区农村的老房子都进行了改造,搬到了平坦地区的集体房。这些房子的前院和后院都很宽阔,院子里的田地都是用废弃的砖块或者水泥铺成的。这样就可以在院子里晾晒农村常见的小麦、玉米、大豆、油菜。这么大的院子有点浪费。
有的农民就在院子的墙角根和砖缝里种菜。比起菜地里种的,长得好。所谓砖缝种菜,就是利用院内铺设的地砖缝隙种菜。也有人有一个疑问:这么肥的蔬菜,砖缝这么小,没有水,没有肥,没有空间,怎么能长出来呢?其实我们农村的院落大部分都是水泥预制的,根本没办法“看准机会”在这里种菜。但是地砖的铺设就不一样了。砌砖后,每块砖的四角都有或大或小的缝隙。
这是因为在砖缝里种植蔬菜具有保水作用,而且蔬菜在这种环境下生长也会非常的耐旱,还能够起到防老的作用,这种种植方式大多出现在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土地是非常肥沃的,所以是连肥料都不需要施的,这个时候在这种砖缝里种菜是非常好的;可以种大白菜,辣椒,茄子,豆角,黄瓜。
在家中用砖头自制种菜箱需要准备合适的材料,首先就是最重要的砖头,可选择常见的红色块砖,之后还需要适量的水泥,可用其来填补砖头之间的缝隙,还要准备好疏松的园土,就可进行种菜箱自制了。
将准备好的红砖先铺一层在地面上,其铺面面积视家中种菜的面积而定。之后再在其四周继续砌砖,一般砌上4~5层左右就差不多可满足蔬菜的生长了。用水泥进行缝隙涂抹,可使其缝隙之间不会漏土,更好进行蔬菜种植。
抹上水泥后需让其在外面接受晾晒,从而让其干透。等到水泥已经固定以后,就可在自制的砖头菜箱中装入土壤,不过在其底部最好是选择小石子或者是碎砖瓦砾进行铺底,之后装入8分满的土壤,然后可进行种菜了。
1、优点:瓷砖种菜箱的好处比较耐用,不怕风吹日晒,不怕老化。
2、缺点:瓷砖种植箱的缺点是土壤没那么透气,会限制根系的发展,重量重,搬运比较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