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住宅主题是什么?
绿色生态住宅在国际上亦被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等,其核心是实施住宅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生态住宅遵循全球人居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了国际上公认的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是: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融合。
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三种模式为:人类的生态模式,现有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
评价生产活动的三个效益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将以上“三大主题”、“三种模式”、“三个效益”进行优化整合使其协调一致,从而制定出绿色生态住宅的技术、经济标准,这是当前国内外共同研究的问题之一。
生态住宅要对住宅的围护结构和供热、空调系统进行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至少要达到50%以上,同时鼓励采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在水环境方面,室外要设立将杂排水、雨水等处理后重复使用的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供水设施一律采用节水节能型。生态小区的室外空气质量要达到二级标准,日间噪声小于50分贝,夜间小于40分贝,同时建筑设计中也要有隔音降噪措施,使室内噪声日间小于35分贝、夜间小于30分贝。生态小区内的生活垃圾收集要全部袋装,密闭容器存放,收集率达100%,并实现垃圾分类。生态住宅是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居住环境,而不仅仅是住宅加绿化。
如今,可持续发展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在世界许多城市里,新型的生态建筑正呼之欲出。
生态建筑,就是综合地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它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浓厚、方便舒适而又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
为了把这种设想变成现实,国外已有人着手进行试验。这些试验方案如下:利用太阳能发电、供暖和制冷,并供给照明、家用电器和通风用电;室内种植花木,阳光透过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厚玻璃屋盖,使植物能充分实现光合作用,在自动调控温度和湿度的人工环境中茁壮生长,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并且散发出新鲜的氧气;雨水和浇灌花木渗透下来的水,通过管道系统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可以用于冲洗便桶、养鱼或重复浇灌植物;收割后的植物秸秆和生活中排出的有机物可用来生产沼气,作为太阳能以外的第二能源;生产沼气后的残渣经过干燥处理,又可用作栽培植物的有机肥料,等。
当然,建成这样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需要建筑、材料、能源、机械、给排水以及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合作,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因此试验阶段需要有相当的资金投入。
目前,生态建筑已在许多国家试点。日本三泽住宅公司开发设计建造了一种生态建筑——太阳能住宅,它可以满足家庭中85%的能源需求。新住宅的隔热性能和密封性能良好,屋顶装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力多余时可卖给电力公司。
英国科学家建造了一种新的生态住宅区,它的特点是: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由于有自然通风设备而大大降低,并不再使用排放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空调设备;屋顶和墙壁使用的绝热材料不破坏臭氧层;所使用的硬木来自于能维持生长的欧洲和非洲的温带森林;不使用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例如石棉和含铅油漆等;热水只在需要时才供应,免去了储水塔;照明使用轻巧的荧光灯泡和高效能的不闪烁光源;辟有专门的吸烟室等等。
在我国广大农村,生态住宅的开发可以和庭院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除了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蔬菜瓜果花木外、屋顶设置网箱养殖鱼虾和贝类的水池,室内也可以培植小型草坪,繁殖蟋蟀、蝈蝈之类的昆虫,墙面嵌进玻璃水箱,饲养并繁殖贵重的观赏鱼类,既美化了居住环境,又可为市场提供新鲜的绿色食物和观赏动物,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可称一举多得的美事。
近年来,生态住宅的诞生,标志着世界建筑业正面临一场新的革命,这一革命以有益生态、有益健康、节省能源、方便工作和生活为宗旨,对建筑业的设计、材料和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生态住宅的诱人前景,鼓舞着有志于此的建筑师,他们正在为理想的实现而孜孜不倦地努力。
生态住宅虽然未必成为21世纪中期的住宅主流,但在我国住宅从小康水平向舒适水平过渡的阶段,把生态住宅的某些特色吸收过来,无疑将会使我国的城乡住宅更加接近于自然,使我们的住文化向世界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从单一效果出发,注重和谐,在形态和色彩上与自然环境融合,努力挖掘主题的元素符号,突出形态、色彩和材料的特点,丰富居住建筑的主题表达,体现人文文化特色。提炼色彩,展示色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塑造建筑风格。
首先,开展“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应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价值的生态元素,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减少污染,科学施工,因地制宜,合理设计建筑类型,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干扰较小的建筑材料,减少污染,全面考虑建筑和周边绿化,降低能耗,尽量减少设计建筑对自然因素的影响。
其次,从全局考虑,外部设计应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相互协调,能够融入周围环境,与当地环境共存,避免只考虑自身立面效果而忽视周围环境的因素。同时,住宅建筑的色调设计应注意色彩与周围环境主题的和谐。平面和立面的布局应该有所不同。在满足通风和照明要求的前提下,色彩应合理安排,相辅相成。室内空间的分隔可以根据功能要求来处理。
合理的设计不仅能满足用户的生活和心理需求,还能保护周围环境免受破坏。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要求的不断提升,未来的住宅建筑设计只有在合理、人性化和高质量的环境下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
它是指人与自然更为和谐的未来建筑物。生态住宅具有高质量的环保标准,有着节能、舒适的特点,并且能够满足人类对健康的高要求。法国人生性浪漫,但他们却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严厉有加。对于生态住宅建设,法国人有着自己先进的理念。如生态住宅要具有最佳的照明效果,卫生间用水可循环使用,要使用自然建筑材料,寒带地区的生态住宅要具有保暖功能,热带的则具有散热功能,住宅自身要有通风功能,以排除室内异味或污染性气味。此外,生态住宅在建设时要具有遵守环保施工标准,建筑材料的废弃物可回收使用,施工噪音要控制在最低等。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过去10年内增长了21%。预计中国在2010年和2020年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将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5.6%和17.7%。中国又是世界住房建设增长最快的国家,每年的建筑面积达到10亿平方米,住宅的能耗问题日益凸显。
住宅建设和其使用的消耗要占人类消耗总能源的1/4,而中国房地产业的能耗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而生态住宅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更有效地节能。具相关资料显示:现在北京一家住户在能源消耗等方面,每年大约要释放7吨二氧化碳,如果搬进生态住宅,每户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一半。目前中国正在实施生态住宅项目规划,初步设计为11300住户,总计可减少大约44000吨二氧化碳释放量。
法国“高环保质量”的住宅标准要求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形成一个让人愉快生活的氛围。在总体能源管理方案既独立,又利于对建筑物的有效服务,即保证能源的低污染运行,又保证能源的低成本理费;在水的利用方面,具有良好的雨水回收和污水处理的节水系统;在日常管理方面,要做到合理维护和良好维修,保证清洁卫生用品的使用不给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它要求居室内保持一定的湿热度,在不同的季节都能享受相同的、可随意调节的温湿度;它要求最大限度的提高自然采光标准,在室内能让居住者视野更广阔地观览户外景致等等。这体现了法国“高环保质量”住宅的地道的与人为本的原则。
法国政府目前也推出了多种优惠政策:使用再生能源、隔热材料、暖气调节设备的“高环保质量”的住宅可以获得减税的优惠,还可以取得某些政府财政支持。政府最看好的一点是,生态住宅改善了传统的供热和能源运行方式,可以节省25%至60%的能源。据有关统计,法国住宅和第三产业使用的建筑场所的能源消耗量占法国能耗总量的45%,二氧化碳排放量占25%。如果将所有的住宅和第三产业的商用建筑均按照“高环保质量”标准建造,仅巴黎地区每年就可节约1亿立方米生活用水,15年内可节约540亿法郎的能源消费,8年内可降低16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巴黎要是实现这一标准,就可以达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法国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0%。专家认为,虽然目前这种标准的建筑价格比普通价格高2%至5%,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差价可以在几年内被能源的节约所抵消。
中国将把生态住宅作为住宅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其宗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各类资源的基础上,在住宅生命的各个环节(如材料的生产及运输、建造、使用、维修、改造、拆除等)体现出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创造出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三大主题,从而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克罗地亚生态住宅设计
克罗地亚生态住宅设计
克罗地亚生态住宅设计
克罗地亚生态住宅设计
克罗地亚生态住宅设计
克罗地亚生态住宅设计
克罗地亚生态住宅设计
克罗地亚生态住宅设计
克罗地亚生态住宅设计
克罗地亚生态住宅设计
克罗地亚生态住宅设计
克罗地亚生态住宅设计
迪拜太阳能垂直村 迪拜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国家,一座又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除了沙子和创造性外,迪拜还拥有什么丰富的资源吗?答案自然是充足的日照。格拉夫特建筑设计事务所(Graft Lab)设计的垂直村落便充分利用了这种优势。建筑表面与太阳能收集器呈特定角度。太阳能收集器位于这个多功能建筑群的南端,装有自动旋转枢轴,可让日照时间实现最大化;
西班牙泡泡形淡水工厂这家淡水工厂由一系列堆叠在一起的生物圈构成,从外观上看,它好像是一堆肥皂泡。这是一座怪异的高塔,其玻璃圆顶结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利用红树过滤海水以获取淡水。红树可吸收咸水中的物质并渗出淡水。宝贵的淡水钻出红树体外后蒸发并凝结成露水,工厂内的淡水池则负责收集露水;
土耳其One &Ortakoy建筑群这个名为“One &Ortakoy”的多功能建筑群位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它拥有弯曲的有机形态以及被绿草和鲜花覆盖的起伏屋顶,与所在的美丽山区融为一体。这个建筑群位于奥尔塔科伊附近地区,现正在建造之中。它由两座建筑构成,正面使用天然石头打造。其中一座是住宅建筑,另一座则是商用建筑;
法国绿屋顶中学马塞尔·塞姆巴特中学位于法国索特维尔·莱·鲁昂地区,紧挨着一家公园。这所中学巧妙地与周围的绿草和树林融为一体,让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存在。它的扩建项目由一家餐馆、学生宿舍、员工宿舍以及工作坊构成,绿色屋顶波浪起伏,能够起到天然的隔热作用。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特征绿色住宅除须具备传统住宅遮风避雨、通风采光等基本功能外,还要具备协调环境,保护生态的特殊功能。因此,绿色住宅的建造应遵循生态学原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规划设计、营建方式、选材用料方面按区别于传统住宅的特定要求进行。根据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在研究制定的有关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技术导则,衡量绿色住宅的质量大致有以下几条标准:
l、在生理生态方面有广泛的开敞性;
2、采用的是无害、无污、可以自然降解的环保型建筑材料;
3、按生态经济开放式闭合循环的原理作无废无污的生态工程设计;
4、有合理的立体绿化,能有利于保护,稳定周边地域的生态;
5、利用了清洁能源,降解住宅运转的能耗,提高自养水平;
6、富有生态文化及艺术内涵。
具体标准
中国国家建设部和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首次在国标中对“绿色建筑”进行了定义,还强调必须符合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以及室内环境采光、隔声、通风以及空气质量都须符合相关标准。
《标准》对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分别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在住宅建筑标准中突出强调了有关室内环境的四项要求:采光、隔声、通风、室内空气质量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大指标中的从低到高又分为三个级别: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按照一般项目,绿色建筑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国家标准《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中对于城市日照标准做如下要求:大寒日不小于2小时,冬至日不小于1小时。),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卧室、起居室(厅)、厨房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小于1/7。当一套住宅设有1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一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噪声白天不大于45分贝
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分贝,夜间不大于35分贝。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分贝,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分贝。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分贝;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25分贝,沿街时不小于30分贝。
住宅能够自然通风
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在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8%,在其他地区不小于5%。居住空间开窗能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居住空间之间的视线干扰。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1个卫生间设有外窗。设置通风换气装置或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装置。
在通风的同时保证节能
设有采暖或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运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采用可调节外遮阳装置,防止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玻璃直接进入室内。有条件的住宅建筑卧室、起居室(厅)使用蓄能、调湿或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功能材料。
室内环境污染控制
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定。
绿地人均2㎡
比如节地与室外环境的要求,按照控制项目,绿化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人。采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栽种和移植的树木成活率>90%,植物生长状态良好。
节水率不低于8%
水质达到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且水压稳定、可靠。有完善的排水系统,采用建筑自身优质杂排水、杂排水作为再生水源的,实施分质排水。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8%。按照一般项目,采用非传统水源时,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小于10%。(非传统水源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垃圾分类回收率90%
有智能化系统定位正确,达到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与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基本配置。施工单位制定建筑废弃物管理计划,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垃圾分类回收率(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住户占总住户数的比例)达90%。
相关政策
2012年,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金融机构可对购买绿色住宅的消费者在购房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规划》要求,加大绿色建筑规模化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央预算类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力度,完善中央财政激励政策体系,设立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绿色建筑工程及集中示范城(区)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墙体材料革新、技术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等。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标准不得少于中央财政补贴标准。
样例
杭州打造首个绿色保障性住房,它位于丁桥镇,名叫“郡枫绿园”,其中有经济适用房1702户,廉租房280户。这些住宅具有多种节能设备,如节能反馈电梯、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景观灯等等。
在高层小区,电梯是非常耗电的。但他们使用的节能反馈电梯,就能利用电梯上下产生的势能和动能,通过转化后变成电能,提供给电梯内的通风和照明设备。
房子户均50平方米,每户的阳台上,都有一个2平方米的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另外还有太阳能景观灯,利用光伏发电,白天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供晚上照明;中空玻璃和外墙保温技术的运用,可以御寒和隔热,能常年让室内外温度差保持在相对较小的水平。
另外一项很有用处的是雨水收集系统,它能收集屋顶和地表的雨水,净化过滤后可用于小区水景及绿化的浇灌,能节省不少自来水。
详见百度百科--绿色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