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厨房 > 正文

过家家是宝宝爱玩的传统游戏,父母应当怎么引导

仁爱的犀牛
内向的荔枝
2023-03-01 04:22:28

过家家是宝宝爱玩的传统游戏,父母应当怎么引导?

最佳答案
怕孤单的黄豆
心灵美的镜子
2025-05-26 10:10:08

想象一下,当妈的冲着一个还穿著纸尿裤的喊妈,这情景光想一想就让人笑到捶地。可以说,过家家这个游戏,是陪伴了很多孩子的半个儿时时光。

从2岁开始,孩子就学会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从简洁的姿势模仿再到人物的饰演,孩子从这当中能够锻炼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推动认知能力能力

大家成年人常常说的小孩玩过家家,便是“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游戏里面,少年儿童以标记作为中介公司来叙述外部世界,对孩子的认知能力能力具有了下列功效:

社交媒体能力:根据角色扮演来探寻真相背后的标准,学会了如何沟通交流和表示自身感情。

同理心能力:孩子学好换位思考一下、了解别人感觉和关照别人心态。

大脑发育:过家家的孩子依据必须饰演的情景必须不断开展人物角色转变,其想像力还可以获得能够更好地锻炼,进而推动大脑发育。

领导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玩过家家全过程中必须孩子持续做好交流商议,有益于团结协作力和领导能力的提高。

过家家是孩子了解全球的一种方法,不区分男宝女宝。根据“效仿”成年人日常的情景,达到了孩子的求知欲。根据角色扮演来探寻真相背后的标准,也让孩子学会了如何沟通交流和表述感情。

不一样年龄层过家家提议

1、1-2岁语言表达能力

1岁后,有目的的个人行为逐渐增加,自主意识出芽,语言表达能力也在快速发展趋势。这一环节可以用小宝宝喜爱的小玩具开展角色扮演,教孩子一些礼貌问候语等,使他渐渐地学好和别人问好。

还能够依据孩子玩的幻想游戏多和孩子开展会话,例如孩子拿小勺装作用餐,大家还可以激励孩子说:“这饭好香!”

2、2-3岁想象力

这一时期的孩子“愈来愈段子手”。孩子角色扮演手机游戏也显得比以前更繁杂,会热衷于饰演自身了解的情景,例如效仿母亲的日常个人行为,还逐渐显露出来了想象力及其初步解决难题的能力。

因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给予一些道具,例如娃娃玩具、厨房玩具、乐高小人这些让孩子随意想像构建不一样的情景,开展手机游戏,如照顾新生儿、给婴儿换尿布、烧菜煮饭、去超市购物这些,让孩子畅快地充分发挥想象力。

3岁之上锻练社交媒体能力和情商智商能力

这个时候的婴儿逐渐在游戏里面学会了共享与协作,从以前“任何东西都我的”到现在学会了“这一让你”、“我帮你”,忽然像“开过挂”一样听话起来了。

这个时候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去饰演一些相对复杂的人物角色,例如检票员、服务生、主厨这些。在角色扮演的环节中,多的人的角色扮演手机游戏,真真正正地锻炼社交媒体和情商智商能力。

最新回答
雪白的毛衣
清爽的香水
2025-05-26 10:10:08

过家家流传于儿童之间的游戏。流行于全国各地。“过家家”是孩子模仿成年人的一种游戏,一个人或几个人都可进行。几个人一起玩时,有当“爸爸”、“妈妈”、“弟弟”;有的去“买菜”,有的“煮饭”,有的抱“娃娃”等,也有摹拟种瓜等生产活动的,模仿大人过日子。过家家,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台湾称之为扮家家酒。过家家过家家是一种儿童的角色扮演游戏。即几个伙伴分别扮演同一个家庭的成员,如“爸爸”“妈妈”“孩子”“宠物”等等,利用简单的道具(也可不用),模仿成人日常家庭活动。如:做饭、照顾孩子、结婚。台湾小孩称这种游戏为扮家家酒,其扮演的内容略有不同。除模彷家庭成员外,还有医生等成人角色(通常是照顾者及被照顾者),彼此互动,或进行一个虚构的故事。玩家家酒称为扮家家酒。在性别刻版印象中,过家家被认为是较属于女孩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往往把自己扮演成父亲、母亲,将玩具娃娃视作自己的孩子,有时邀请邻居的孩子来客串一个角色。孩子们玩这种游戏时,是十分认真的,一招一式俨然与实际生活中的大人无二,然而神情稚嫩,使人忍俊不禁。玩法编辑1、布置场地 2、开始角色扮演。过家家的规则是动态的,游戏过程中因扮演的角色不同而有不同的子规则。参与人数两人以上。玩过家家时,几名儿童分别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游戏的方式主要是模仿大人过日子,如做饭、洗衣服、买菜等。游戏的道具,大多都是用手边就能找到的一些东西来代替,比如大人们不用的破布片,他们手里的布娃娃,路边的花花草草等。娶媳妇是由一名男孩扮演“新郎”,一名女孩扮演“新娘”,模仿婚嫁仪式。骑马打仗多由男孩玩,由几名儿童扮“马”,骑在“马”上的男孩相互推、拉、扯、打,最后从“马”背上掉下来或者“马倒”下的为输。过家家拿几块砖搭成灶台,从池塘里舀来的水是炒菜用的“油”,随处挖来的泥土就是“大米”,随地捡来的碎砖碎瓦做“盘子”。兴致来了,还会跑到小店买几根火柴,装模作样地点火。煞有介事地在地上画好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还要先摘些花草把“卧室”布置一番。我们在塑料袋中装进小石子,用木棍挑起来点缀上小花,就是卧室里的漂亮的灯。楼与楼之间凹进去的地方有一条条陷下去的排水管,那儿成了储藏室,捡来的各种“宝贝”就藏在那里。“家里”的家具、摆设一般只具有象征和虚拟的意义,可能两块破砖头拼在一起就是桌子,如果有个洋娃娃,简直是很豪华了,如果没有,小板凳也可以假装是宝宝,可以拖着它逛街赶集(街市也是虚拟的,几步见方),同时,对着宝宝念念有词,说些“宝宝,妈妈领你逛街街”之类的甜言蜜语。自制娃娃,把一个小布头儿卷起来之后对折,然后用棉线扎紧,就略具人形,然后,就把这个“小孩儿”放在空的火柴盒里,当然,小孩儿有铺有盖有枕头。意义编辑2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开始简单的角色扮演过程了。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幼儿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孩子通过这样的游戏增强了对生活过程的了解,再现了宝宝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还能有这些体验:1.兴趣性体验:孩子会自发地进入游戏,而不是物质诱导进入游戏;2.自主性体验:宝宝可以自由选择怎么玩、玩什么,而不像模仿性游戏,需要孩子尽可能和被模仿对象一样;3.成就感体验: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自己可以决定游戏的内容和方式,不用担心做得不好或不对而受到什么批评。过家家过家家是一种与儿童智力和认同发展相关的的模仿行为。家家酒被认为能满足幼儿模彷成人的需求,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并练习人际互动。成年人不应对这种“过家家”游戏不以为然,甚至阻止。要知道,孩子们玩这种游戏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作为父母,可以从孩子们的这种游戏中观察出孩子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他对目前家庭生活是否满意。因为孩子会下意识或有意识地在“过家家”中,把他所希望的东西表现出来。抽出点时间,和孩子一块儿“过家家”吧,这是你接近孩子、了解孩子的极好机会,是引导孩子掌握良好的待人接物方式的好机会,也是让孩子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好机会。如不满意,欢迎随时追问。望君采纳,O(∩_∩)O谢谢

洁净的草丛
轻松的夕阳
2025-05-26 10:10:08

第一种:益智类

1、 儿童掌上迷宫:玩法简单,有利于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

2、 乐高积木:尤其适合男孩子,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儿童过家家厨房套装:这款男孩女孩都适合,满足孩子对厨房的好奇心,体现做饭乐趣。

第二种:学习类

1、3D立体书:这种书好玩,也很有互动感,增加孩子阅读体验,强烈推荐《小鸡球球系列》和《我们的身体》两本绘本。

2、儿童控笔训练本:培养孩子控笔、握笔能力,为幼小衔接做准备,这款产品的特点是光滑打磨不伤手,可反复使用。

3、儿童点读书:这种书的特点是趣味点读,这本双语认知小百科,适合0-4岁孩子双语启蒙。

第三种:运动类

1、滑板车:特点是可折叠,出门携带方便,有利于锻炼孩子平衡能力,

2、乒乓球训练器:在家亲子互动神器,有利于孩子感统发展,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第四种:艺术类

1、 儿童分步学画册:分步拆解,解决孩子画画难题,是孩子自学和绘画练习的好帮手。

2、 儿童架子鼓:适合男宝宝,在玩耍过程中进行音乐启蒙。

礼物!

单身的大炮
冷静的发夹
2025-05-26 10:10:08

过家家是流传于儿童之间的游戏。一个人或几个人都可进行。几个人一起玩时,有当“爸爸”、“妈妈”、“弟弟”;有的去“买菜”,有的“煮饭”,有的抱“娃娃”等,也有模拟种瓜等生产活动的,模仿大人过日子。

台湾小孩称这种游戏为扮家家酒,其扮演的内容略有不同。除模仿家庭成员外,还有医生等成人角色(通常是照顾者及被照顾者),彼此互动,或进行一个虚构的故事。玩家家酒称为扮家家酒。

扩展资料

相关好处:

每个小孩小时候都善于扮演乐于模仿,除模彷家庭成员外,还有医生等成人角色,彼此互动,进行一个虚构的故事。所以就有了这些仿真的过家家玩具,仿真厨房用具、仿真购物车、仿真蔬果、仿真医药箱等等。

孩子喜欢过家家,通过游戏他们可以感受到快乐,但过家家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如果利用得好,他可以成为提高孩子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他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它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在游戏中,孩子不断的依靠想像而变换道具的功能。

比如一个盒子,先当电视机,后来又当桌子。游戏中的人物也可以变化,一会儿是老师,一会儿是医生,一会儿变成售货员。游戏的情节更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而千变万化。过家家中的几样简单玩具,就能让幼儿进入广阔的幻想世界,是想象力得到迅速发展。

勤恳的小蘑菇
儒雅的纸鹤
2025-05-26 10:10:08
角色扮演游戏。

娃娃过家家开商店属于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角色游戏中,增加对角色的认知。

过家家是孩子模仿成年人的一种游戏,一个人或几个人都可进行。

无限的超短裙
危机的茉莉
2025-05-26 10:10:08

送小孩子什么生日礼物好

送小孩子什么生日礼物好。生日是一件会让人感受到快乐的事情,通常宝宝的生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时刻,父母们都会为生日的小孩子举行生日仪式。这是就会面临选择生日礼物的问题,那么,送小孩子什么生日礼物好。

送小孩子什么生日礼物好1

一、漂亮的书包

书包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上学每天都需要书包。另外,小孩子都会比较喜欢动画片,现在很多书包上都会印有动画人物。我们可以先了解小孩子最喜欢哪个卡通人物,然后选择印有这些卡通形象的书包送给小孩子,他们就会非常开心。

二、球类或者娃娃

没有男孩子是不喜欢球的,所以如果是送男孩子生日礼物,可以选择篮球或者足球,送球类礼物不仅仅可以给男孩子惊喜,最重要的是可以让他们多运动,多锻炼对身体比较好。娃娃就比较适合送女孩子了,女孩子的床上都堆满了娃娃,所以送女孩子生日礼物可以选择娃娃。

三、乐高

小孩子都喜欢玩玩具,所以送小孩子礼物最普遍的也是玩具,乐高属于益智类玩具的一种,送小孩子乐高玩具,大人可以陪下孩子一起玩,不仅有趣,陪伴了孩子,而且还可以让小孩子多动脑,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四、拼图

拼图也是益智类玩具的一种,送小孩子拼图,不仅可以开发小孩子的大脑,而且还可以锻炼小孩子的动手能力,除此之外,还能锻炼小孩子的耐心和细心,对于小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五、故事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送小孩子礼物,最不能排除的就是书了,对于小孩子来说,送故事书是再好不过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这些都是比较受欢迎的故事书,也是小孩子都喜欢的故事。

送小孩子什么生日礼物好?当然是书包、玩具和故事书了,无论礼物的大小,只要我们用心去挑选,都能给小孩子带来惊喜。

送小孩子什么生日礼物好2

送小孩子礼物一、橡皮泥

好像所有的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对橡皮泥都没有任何抵抗力,而且参考一下其他礼物的'价格,橡皮泥真的非常贴心,性价比非常高。对于小朋友们来说,他们不知道礼物的价格,但如果你送的礼物让他们感到开心的话,那么他们就会认为你是一个非常好的长辈。

送小孩子礼物二、过家家

现在有很多过家家的玩具,如果你不知道给3岁孩子买什么礼物好,那么买一套过家家的玩具绝对能俘获孩子们的心。而且三岁左右的孩子还没有什么明显性别区分,所以这类礼物对于孩子可以说是绝杀。只不过买了过家家的礼物,你或者是家人要陪着孩子一起玩。

送小孩子礼物三、贴纸

贴纸对孩子的吸引力也非常大,所以在不知道给3岁孩子买什么礼物好时,贴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考虑到不知道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是什么,所以在购买贴纸的时候可以多买几种贴纸,比如说卡通人物贴纸和食物贴纸都买一些。

送小孩子礼物四、厨房玩具

三岁这个年龄阶段对做饭有着充分的好奇心,所以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可以挑选一款厨房玩具当做是礼物送给他们。不过还是一样,因为孩子自己一个人比较孤单,所以最好是能陪孩子一起玩一会。

看了上述中推荐的四种礼物,是不是觉得三岁孩子的礼物非常好挑选呢?温馨提示,不管是买什么样的礼物,最好都能跟孩子一起玩一会,毕竟孩子都喜欢有人能够陪伴自己。

失眠的板凳
甜甜的哈密瓜
2025-05-26 10:10:08

室内儿童游乐场设备有:淘气堡、投影互动砸球、轨道赛车、酷跑蹦床、体感游戏机。

一、淘气堡

在中小型儿童游乐场设备当中,不得不提起火热的儿童淘气堡项目设备!淘气堡里面的项目有很多,比如有滑梯、海洋球池、秋千、八爪鱼等,你可以随意搭配、组合。儿童淘气堡可大可小,不受场地限制。投资者可根据自身乐园场地情况自行搭配组合。

二、投影互动砸球

投影互动砸球设施是近几年火热的儿童游乐项目设施之一。它是通过影像辨识的传感技术,将好玩的互动游戏投影在球池的大屏幕中,孩子可通过球池里球消灭屏幕中的怪物,而且每款游戏都设有双人对战机制,孩子们可以跟朋友、父母一起打怪比拼,益智好玩又刺激。

三、轨道赛车

轨道赛车游乐项目是通过模拟真实赛车场来满足了孩子对竞技胜利的渴望,给孩子带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激情的经济刺激,科技感十足。赛车可以在轨道上快速完成上下坡,过山洞,原地360度转圈,变轨超车,加速减速等动作,让家长和孩子置身惊险紧张的赛车世界,成为近年来新兴起的最流行的中小型儿童游乐设施之一,轨道赛车整套设备面积在30平米左右。

四、酷跑蹦床

酷跑蹦床游乐设备采用PVC软材料制造,色彩鲜艳、光滑柔软、不易破损、弹性良好、不变形、不褪色、耐磨、抗压,全方面保护孩子各种体能运动安全,是小孩游乐场中的最热项目之一。

五、体感游戏机

体感游戏机是依靠高科技的视频动作捕捉技术,令人的身体动作能即时反映到游戏系统中,孩子可以很直接地使用肢体动作,与周边的装置或环境互动,而无需使用任何复杂的控制设备,身临其境地与内容做互动,感受逼真轻松的游戏体验。充满了科技的神奇,让孩子们惊呼不已,其乐无穷,是最科技化的小孩游乐场设备之一。

知性的小笼包
高贵的丝袜
2025-05-26 10:10:08

01

昨晚,当我还在厨房里洗刷碗筷时,手机上的微信声响个不停,滑开手机屏幕一看,是闺蜜小玲在向我投诉她儿子豆豆近日来闯祸的各项罪行。

回想起这个寒假,小玲已经不止一次向我吐槽她5岁的儿子豆豆如何如何地让她头疼?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乖巧听话的,唯独自己的儿子天生就是喜欢跟自己对着干。为此,她非常地苦恼!

我问她:“这次豆豆又犯了什么过错,惹你生气呢?”

急性子的小玲估计是嫌我打字慢,立马发来了视频通话:“亲爱的,豆豆把我在电脑上刚写好的稿子给整没了,那是我通宵达旦花了三天的时间才赶出来的稿子,还打算明天复稿一下交给编辑的,谁想到被他......”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小玲当时的心在滴血,对于做自媒体的人来说,稿子堪比自己的命还重要,这样说一点也不过于夸张。原稿不见了,意味着不单要花时间重写,还要重新找回当初写文的灵感,就算马上逼着自己写出来,也未必能写出当初原稿的水准。

看来,这次豆豆气得她并不轻。

还记得前几天,小玲还在我面前炫耀说收到编缉的约稿,打算趁着假期,好好地码字多赚点钱以便疫情过后带豆豆去 旅游 。

可现在看来,真是无法挽救了。“那你如何惩罚豆豆呀?”

“如果当时不是他爸爸在那里拦着,我肯定揍他一顿。”随即通过视频传来了小玲的咆哮声。

“爸爸,你看,妈妈发怒时就像一只凶恶的母老虎,只会对我大吼大叫起来,我同学的妈妈都是好温柔的,哪像她凶巴巴的!”

听到这时,我忍不住笑了。小玲是我们几个朋友当中,最有才华的一个。不但人长得漂亮,脑子也相当灵活,就不知道为什么,今生似乎就败在她儿子的手上。

她感叹: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随即也变得越来越调皮,每天在家里跟孩子斗智斗勇的,再好的脾气也快被磨光了。

《儿童发育杂志》曾发表过一项研究结果,父母冲着孩子大吼大叫,会产生类似于体罚的后果:孩子焦虑、压力和抑郁的程度增加,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加。

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是小孩子呢?做父母的一定要有点耐心,好好地跟孩子说话。家长一味的对孩子大吼大叫,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促使孩子叛逆行为的发生。

02

从整件事情来看,豆豆是有错,不应该去弄他妈妈的电脑。但小玲也要反醒一下,是不是自己写完稿子后没有及时地去保存,或者用完电脑后就随手搁置一旁,甚至忘记了关机。

豆豆,阿姨问你,“为什么要弄丢妈妈电脑里的稿子呀?你妈妈可是花了好长的时间才写好的。”

“小暖阿姨,我真的不是故意弄丢妈妈电脑里的稿子,只不过看到妈妈手提电脑的灯一直在闪亮着,顺手帮她关了,谁知道她是没有保存好的。”看着满脸愧疚的豆豆,生怕一不小心再换来妈妈的一顿吼骂。

“你看,就是你平时的粗心大意,用完电脑后不关,才会造成这样的。下次吼孩子前,记得要问清楚孩子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不要动不动就吼骂他。”

随即,小玲向我翻了一个大白眼,那也是他好心办坏事,怪不得我。

心理学曾研究证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生的幸福。

好友芬芬告诉我,在她小的时候,每次她爸爸打牌输了,脾气就会变得非常的暴躁,她和弟弟也免不了爸爸的一顿挨骂。为此,童年给芬芬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她曾经一度的怀疑,她爸爸到底有没有真正地爱过他们。为什么,明明她和弟弟在什么都没有做错的情况下,还会遭受爸爸的吼骂。从那时候开始,她和弟弟都不再喜欢爸爸,总觉得爸爸就是一个大恶魔。

但后来,等她结婚有了孩子以后,每当孩子把玩具弄得家里到处都是,每当她忙得晕头转向时,孩子却吵着要她陪他玩的时候,她还是像小时候,用爸爸吼她的方式,大声地吼向自己的孩子。

我们明明知道吼孩子的方式是不对的,但我们还是忍不住去做了。

近年来,流行一种说法叫“遗传性吼叫”,据说它是会代代相传的。即使我们在成年后摆脱父母的吼叫,那当我们日后成为了父母,有了孩子以后,也难以摆脱不了这种行为的发生。因为我们从小在父母那里受到的潜意识,早已形成了固化,一时之间是非常难以改变的。

03

我们常常很想去改变,可是我们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很多妈妈在与孩子相处时都习惯于用吼。那你知道孩子被你吼过后,心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记得前段时间,在好友小果的推荐下,看了一本曾在德国特受家长喜爱的儿童绘本— 《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 绘本里讲述了一只小企鹅与妈妈的相处日常:

今天早上,我妈妈突然发脾气了,她冲着我生气地大叫!

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中,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个谜。我就剩下了一双脚,跑啊跑……

这时一个大影子罩住了我,我当时非常地害怕。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这个影子就是平时对我大吼大叫后的妈妈。最后,妈妈跟我说了声对不起,同时我也原谅了妈妈。

看完这本绘本,是不是觉得故事里面的情节跟我们日常与孩子相处时的情景非常相似呢?

很多爸爸妈妈,在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甚至不听话时,总是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一旦情绪上来了,难免会对孩子一顿吼骂。而孩子呢?每次被我们吼完以后,只要父母对孩子轻飘飘的说一句“对不起”,那孩子也会无条件地选择原谅父母。

正如董卿所说: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做什么样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家庭老师,在孩子面前,言传身教比什么都强。

04

身为一个6岁多男孩的职场老母亲,时常会因为工作上的压力、家庭中的琐碎事情,总是难以控制住自己坏情绪的发生,也常常因为孩子的一些无理取闹,而忍不住对他大吼大叫起来。

每次吼完孩子以后,其实我的内心是感到十分的自责,总认为不应该这样对待孩子,孩子本身也没有实际上的大错,是我没有真正考虑到他当时的感受。当人的情绪上来时,难免会忍不住,这也是我们众多家长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通病。

直到有一次,当看到孩子在玩小熊和小松鼠毛娃娃过家家 游戏 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长期以来吼向自己的孩子,是会在潜移默化中给他带来一定的影响。

“小松鼠,你看看你,吃个饭,弄得满地板都是饭粒,你下次再这样就不要吃了,孩子本来就是一个麻烦的东西!哼~”

“小熊,玩完的玩具,记得要收拾好呀!不要弄得满客厅都是,下次再给妈妈看见,就把你全部的玩具给扔掉了。乱糟糟,看见就觉得烦人!”

那一幕,当我看到孩子的语言、动作,甚至连口吻都仿佛如平常时的我,在吼向他时所说的话,原来我平常对孩子发怒时是变得如此地可怕。

从那以后,每当我控制不住想发怒吼向孩子时,我试着参考 罗娜·雷纳写的《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 书中所提到的不吼不叫A-B-C-D-E法则中的方法。

首先先深呼吸2分钟,然后冷静地面对孩子犯错的事实,多站在他的角度上去做思考,弄清楚他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去做这件事情的,是不是为了向父母表达或者想传递些什么信息?

当我们弄清孩子的真正需求时,其实也就可以避免一场来自情绪而引发的口舌之争。

为人父母,本就注定这个过程是艰辛、漫长的。我们曾试想做一个完美的、合格的父母,但我们也从未意识到,原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吼叫除了对孩子造成了很多未知的伤害以外,其实还会对我们日后造成一定的困扰。

既然大声地吼叫孩子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带来如此多的弊端。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好呢?

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可以供选择的办法,那其中的一种就是尽量减少对孩子进行吼叫的次数,其次就是学会接受不完美的孩子,最后是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我们都说孩子生来是父母的宝贝儿,而父母却不是孩子一生的守护神。但无论如何,孩子今生还是选择无条件地爱着我们,而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地接纳孩子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