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时代的大瓦是什么样的 值钱吗。
瓦当也叫勾头,是屋面上的筒瓦(也叫盖瓦)最顶头的装饰瓦。 瓦当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元、明、清三代的瓦当现在乡村中还能看到,多为圆形,泥质灰陶。
瓦当分图案瓦当和文字瓦当。
文字瓦当以一个字或四个字者最为常见,“禄寿”、“福”等,寓意深远。美妙生动的文字瓦当具有艺术欣赏性,对研究社会历史学、建筑学、文字学、考古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雕刻、金石、书法、文字等工作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案瓦当从宋代开始,兽面瓦当渐渐取代了莲花瓦当,到元明清,早期的兽面较突出,宋、元时期的兽面上鬣髦甚多,纹理也较繁复。明清时宫殿建筑上用蟠龙纹瓦当。
明清的纹饰的变化发展还是很有规律的,一般来说,明代的瓦当纹饰花样较多。雕有龙、凤、狮子、虎、仙人、花卉等图案。清代的筒瓦当从内容上以狮子、老虎的造型较多,滴水瓦以花卉为主,到清代末期国势渐衰,纹饰单调,筒瓦则以老虎居多,其它纹饰图案较为少见。但是老虎的面相是随着时间的进程逐渐变化的,总的规律是从写实走向写意,从面目狰狞趋向情绪温和,以至到清末民初,更呈现为慈眉善目,一副家猫的模样,难怪老百姓都把现在的瓦当叫做“猫头”。
现在明清两代的瓦当还是很多的,在广大的乡村都可见到,价钱不很高。
以上答复希望能帮到你,满意请采纳。
安装方法和施工步骤
1.从屋檐右下角开始铺第,一张瓦,自右向左排列,至铺满第,一排,注意左右两端的瓦片,必须保持在瓦楞突起的部位。否则,须重新调整瓦片的排列。
2.铺第二排瓦时,将瓦片更第,一排瓦片交错搭接,使整个屋面更牢固,雨水的排泄更有效。再用卡条从边至屋脊,每十片瓦的距离固定一次,以保持瓦片边缘连接成一直线。
3.固定瓦片:用2寸半长的镀锌钢钉或18号镀锌铁丝,根据屋面的坡度,将瓦固定在挂瓦条上,原则是:
屋面坡度
屋面坡度35度-45度空一排固定一排;
屋面坡度45度以上,每排都要固定;
屋檐处理:在屋檐处所有孔隙都必须采用水泥浆、木板或装饰物并打部分通气孔,让积聚在瓦下面的水分排出挥发掉。
如设排水沟或檐沟,瓦头伸出檐口一般为50-70mm。
无权-未缴年费
申请号:03262463.8 申请日:2003-07-18
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装饰砖瓦,其特征是:在砖瓦上有挂钩,挂钩与砖瓦表面有夹角。砖瓦周边上连接的挂钩与砖瓦是一体结构,挂钩与砖瓦表面的夹角选择在80°-140°。砖瓦外表面有釉层。砖瓦下表面有固定盲孔,固定盲孔离带挂钩边的距离是3cm-5cm。砖瓦一边有挂钩,有挂钩边的面和与它对应边的面是相互平行的斜面,斜度在30°-85°,带有挂钩边的釉面边在底边的右边,与它对应边的面它的釉面边在底边的左部。这种新型装饰砖瓦,它的固定不采用水泥加固,有效的防止了砖瓦向下脱落,同时也克服了水泥和砖瓦之间由于热胀冷缩性质的不同造成对砖瓦的损害,减弱砖瓦向下的重力,省工省料,使用方便。
申请人: 李昱成
地址: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长缨东路33电机厂家属院
发明(设计)人: 李昱成
瓦当中的大半圆瓦当又称遮朽,是为保护建筑物顶部的檩子特制的,制时在整瓦的下底横向沿瓦筒切去约1/4即可,直径一般为0.5米至0.7米。当面装饰着变形夔纹,呈山形构图。
这种大半圆瓦当安装在皇家宫殿两侧的檩头上,流行于秦代。这种瓦当非常大,不像一般瓦当用于椽头,而是用于檩头,既起装饰作用,又防檩子腐烂,因此称遮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