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厨房 > 正文

下厨房烘焙

哭泣的宝贝
平淡的香菇
2023-03-01 01:33:38

下厨房烘焙?

最佳答案
要减肥的雪糕
文艺的红牛
2025-08-08 03:39:53

学习烘培的话,费用是根据学校与学习的时间来决定的。

一、首先我们讲一下学校,如果你选择一个小的学校,每天实操很少,然后给你的材料也少的话,这样学校也不会怎么出名,然后学习人肯定也不多, 所以他的利益就少,他也就不会给你太多的实操。那么你的费用相对就会便宜一些,所以学习的话,学习得东西肯定也就少,费且肯定是便宜的。

二、如果你去好一点的学校,那么他的学习时间多,学习的材料也多,学习的人也多,这样的学校一般是比较大的,在校生也是比较多的。只要你努力学习就会学习得很好,这个学费就会根据他的实操来收取,你就得去学校详细了解一下。

三、学习的时间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是学习时间短,学费自然就会更少,如果学习时间长,那学费肯定就会更多。 这肯定是真的。所以学习的学费得从这几方面来看。

最新回答
端庄的猎豹
俊逸的白云
2025-08-08 03:39:53

准备鸡蛋、面粉等。

一、鸡蛋全蛋打在一个干净的盆里,然后加白糖,醋。

二、用电动打蛋器高速把蛋液打到是原来的2倍大,然后一点一点加入色拉油,打到颜色发白,是原来的3倍大。

三、色拉油打到看不出油花了,筛入面粉跟泡打粉,筛入面粉之后用打蛋器低速打几秒钟,面粉混匀了马上拿出来,这样蛋糕液就好了。

四、蛋糕液倒入模具8分满,入炉放到倒数第二层,烤30分钟就可以出炉了。

踏实的老师
机灵的水壶
2025-08-08 03:39:53
海绵蛋糕全攻略

自己试着用烤箱做海绵蛋糕,失败6次,几欲吐血,终于第7次获得成功。现总结攻略如下,以飨同好。

1.器械:除烤箱外,一定要有电动打蛋器,否则想要手动打发全蛋,难度太大了,至少对我来说不可想象。

2.配方:小量配方是,鸡蛋2个,低筋粉60克,白糖60克,植物油(或熔化的黄油)15克;大量的配方是鸡蛋5个,其余基本上就是小剂量配

方的2倍量。注意事项---没有低筋粉可以往高筋粉里掺淀粉,高筋粉与淀粉的比例大概4:1。配方中面粉其实可以更多些,关系不大,关键的关键是鸡蛋和糖的比例,几乎是2:1,这个是不能动的,糖可以再多点,但却不能少,万不可私自消减糖的比例,否则出来的就是铁饼啦。

3.流程

3.1 打发:由于平时鸡蛋几乎都是在冰箱里放着,低温的鸡蛋很难打发,所以要准备两个盆,一大一小,在把鸡蛋打入小盆里,把糖也放入小盆,另外最好再往里滴5-10滴醋,以利打发。大盆里倒入部分温水,我直接就是用的开水,然后把小盆坐入大盆里,用电动打蛋器高速档开始打发。如果水太热就适当把小盆离开水面一会儿,避免蛋液给烫熟了。我一般要打发十几分钟以上,打发好的标准是,手指粘上蛋液提起来,几乎不往下滴,在蛋液里画个图案,也不会消失,就算打发成功了,另外,打发好后的蛋液体积几乎是原来的4倍;

3.2 混合:打发好全蛋后,标准的做法是把低筋粉用筛子分三次筛入蛋液内,每筛入一次后,拌匀,注意是上下搅拌,不是大范围转圈搅拌,动作要轻。我手里没筛子,就用手抓面粉扬上去,这个关系不大。拌匀后,挖出一些放入装油的碗中,拌匀,然后再把混合好的油倒入面粉和蛋液的混合物中,拌匀。

3.3 烤制:将烤箱打到160度预热5分钟,将模具内部抹上油以利脱模。然后将3.2中混合好的蛋液倒入模具中,烤箱预热好后,将模具放入烤箱中层,时间暂定20分钟。关于烤制的时间,这个不但和设定温度、烤箱的规格型号都有关,还和蛋糕的剂量以及模具的大小和形状也有关,不好一概而论。其实可以自己判断。一般最少都要15分钟,从15分钟后,就可以用牙签插入蛋糕,看看拔出的牙签上有没有粘连未烤熟的蛋液,如果没有那就行了。我一般是看看熟了,就将烤箱断电,也不开门,就放烤箱里烘着,凉了,拿出来脱模就成了。

标致的萝莉
清爽的紫菜
2025-08-08 03:39:53

slogan:

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目标用户:

想做菜,但不会做菜的美食爱好者

会做菜,但无处分享的美食爱好者

由此分析得出,下厨房的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20-29岁的年轻人群,男女比例保持平衡,它被央视CCTV新闻频道报道为年轻人流行的生活方式APP。

创始人为原豆瓣设计师、UGC行业专家王旭升

1)菜谱运营,一开始把卖相好的,被赞次数多的作品挑出来,放在前面;后来用户觉得太难了,不愿意上传;

调整之后,按照菜谱上传的时间倒序排列,让用户可以看到最近一小时、两小时、一天内的作品,“那他就会觉得这个菜谱好像确实很热门,并且其他人做得好像也不咋地,自己做的比别人好多了,就有信心拍张照片传上去。

2)结构化菜谱形成多分类食谱;

3)社区化关键就是要让每个用户感觉到平等,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内容体系里来;

4)一开始按最靠谱的热门度排序,新用户一搜索,出来的都是最经典、做过率最高的方子。但这样一来就会形成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新菜谱完全没有出头机会,影响新作者的创作热情。具有热度的老菜谱越来越热,而老用户总是看到这些,也会缺少新鲜感。新菜谱进到社区,先给5000次曝光。在搜索列表里,有一个位置是留给新菜谱的。

第一批用户很多是豆瓣上的一些热爱美食的美食爱好者,下厨房做好 之后就给豆瓣的那些美食爱好者发了一些私信,然后就请他们来看一看,他们来了之后看到下厨房,嗯确实这边非常漂亮简洁,就有一批豆瓣的用户在这里驻扎下了,然后这批用户因为确实质量非常的高,后续产生了很多UGC 的优质内容,然后再通过口口相传,这样下厨房的种子用户就积累起来了。首先做的是web,那时候比较早,后来是做了移动端,11 年做了移动端,所以第一批app的用户其实是从web 用户转化过去的。

依靠《万能青年旅店》歌词“是谁来自山川湖海 , 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传播;每一句文案都考虑传播点?是否让人意想不到,原来还可以这样?首日3w独立访客;或者用户也很快留去;

花了1个月积累1000个作品,鼓励尝试,榜样效应与模仿效应。

豆瓣、微博、微信公众号,电视(明星真人秀下厨类活动)

从2011年到2016年,下厨房完成了从工具到社区到电商的转变。

菜谱相关功能更新

广告 :2013年,“下厨房”收入仅100万元,大多来自品类广告。在“下厨房”上做广告的品类包括食材、调料、炊具、橱柜,甚至超市。既有首页的banner广告,也有将调料、炊具嵌入菜谱的“品牌菜谱”。但品牌广告存在一个问题,就像新浪微博一样,人气博主完全可以借助“下厨房”平台自己做广告,品牌商也更愿意与他们合作,平台最终为他人做嫁衣裳。

为一号店导流 :和多数有人气没财气的APP一样,“下厨房”对商业模式进行了诸多探索。最初尝试是往1号店导流,但效果不理想。用户习惯就不是去网上打酱油。多数人看完菜谱会去超市买东西,价值转化发生在超市,没“下厨房”什么事儿。很快,他们放弃了。

食材导流 :2013年8月,“下厨房”上线了生鲜电商项目“有点田”,与北京周边多家有机农场合作,销售农场年卡、打包菜品。王旭升希望借这个产品验证用户网上买菜的习惯,但结果是转化率很低,甚至达不到广告价值。现在,“下厨房”已经把“有点田”的入口隐藏起来,食材导流的尝试宣告暂停。

市集 :主要以食材和厨房用品买卖为主。

衍生品销售 :下厨房从2013年开始,与下厨房美食达人合作出版了美食类图书,主要以菜谱为主要内容。美食图书的出版与销售形成作家分成与电商分成两部分的商业模式。

从最核心的环节,菜谱、清单、社交、电商四个方面进行功能拆解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菜谱的形式上,三款软件均以图文、视频为主。其中,下厨房与豆果美食是从图文蔓延到视频,而厨房故事则是主打视频,由于它的内容产生均由官方精心挑选和制作,所以在整体详细程度和美观程度都高于前两者。

在查找菜谱上,下厨房由于目前主打电商板块,菜谱的展示篇幅不大,在运营上推动用户去展示轻量级的美食秀,而不是复杂的整个菜谱,猜测也是因为平台的菜谱数量已经趋于饱和。

而豆果美食鼓励用户分享和制作美食和新菜谱的程度高于下厨房,从其最新菜谱、各类秀美食板块可以看出。

从菜谱查看的实用性来看,下厨房的优势更加明显,排版清晰,重点突出,尤其ipad版,让用户能在一个屏幕中看清楚整个制作步骤,还添加了计时器功能,但其缺点是留白太多,未充分利用空间。豆果美食的设计则有些粗糙,缺失美感;厨房故事的排版条理清晰,十分有美感,但就真实的使用场景来说,我认为下厨房不用翻页的设计更加实用,但厨房故事由于视频居多,这种设计更符合其核心。

将想做的菜添加到清单后,拿着手机就可以去超市进行菜品的选购了。在这部分的处理上,三款app的形式虽不尽相同,但本质来说差别不大,都能轻松查看、添加和删除。在删除操作上,前两者更符合用户习惯;在美观度上,厨房故事则更有优势。

豆果美食的社交部分强大,厨友间可以发帖交流、在各自感兴趣的圈子交流。且其个人主页展示内容也很丰富。下厨房目前的社交功能也逐渐成熟,甚至单独列出信箱一栏,从工具到平台到电商逐步转化。

对比三款app的电商部分,前两款app均采取商户入驻的形式,下厨房的商品范围目前以厨房用品和食材为主,食材暂时主打烘焙,而豆果美食的商品范围更广,生鲜等都涵盖在内。下厨房的每样商品做到和平台内的菜谱关联起来,而豆果则是在菜谱中生硬的插入不相关商品的广告,体验非常不好。

厨房故事目前仍是一个纯粹的工具型app。

就整体的设计风格来说,个人更偏好厨房故事,大片精致的美图占据版面,真正把制作美食是种享受的理念传递给了用户,从其筛选机制、小贴士、烹饪时间、单位转化等细节也可以看出,这是一款为零基础用户准备的厨房app。

下厨房由于转型寻求变现,整个app的大部分版面全被推广的商品占据,让人有些失望。个人认为让广告打的低调些,让用户先看到菜谱再触发购买会更恰当。在产品细节上,不如像厨房故事学习,为用户考虑再多些,也有助于老用户的留存。

anyway,菜谱还是非常好用的,鄙人学会的自己爱吃的红烧鱼和红烧土豆,感觉要幸福死了~

光亮的项链
快乐的钢笔
2025-08-08 03:39:53

我总结了几个对应人群,你可以对照看看是否能找到你的需求。

1、烘焙行业从业者,想要了解烘焙届最新动态和学习专业知识

对于烘焙从业者来说,提升自己从而获得更好的收入对你是最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你需要的是

提高自己的技术,从一个背配方的人到明白其中原理

学会「创意」,从经典产品出发举一反三的研发新产品

对市场潮流保持敏感,不落后于产品趋势

市面上主流的玩票性质的 APP 应该是入不了你的法眼,你需要的带有职业性质的 APP ,从这个角度 你可以试试「米熊」 。

这个 APP 是一个在线职业教学性质的 APP ,不过现在最多的内容是烘焙教学(话说上面还有些让人看不懂的美甲和武术)。对于从业者来说,你可以通过米熊的热门课程来简单的判断这段时间市场上产品趋势,也可以以低廉的学习成本同最专业的老师学习。

因为是职业性质的教学平台,所以除了烘焙产品教学的内容,上面还有些如何运营自己的私房烘焙,怎么对产品进行包装与运输,怎样将产品拍出高级感等等,几乎涵盖了烘焙产业的上下层。

最让人惊喜的是国内最富盛名的的几所高端烘焙学校如王森名厨中心、美味人生法式西点学校、haollee 烘焙课堂等都开设了线上课程,对于已经有基础的从业人员来说,可以大大降低学习成本。毕竟这些烘焙学校的线下课程动辄上万,有些课程报名前还需审核资质,相比而言线上课程大部分只需要几十块。

除了职业学校,一些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也开设了课程,积极的将日本、韩国的名师或者名店主厨请来教学,一些传统烘焙学校不能及时触及的部分也一并解决了。

2、新人烘焙,感兴趣玩票性质为主

现在社交网络上的美食内容太多,制作精美的美食视频和看起来简单的步骤让人经常会有种「这么简单我也可以啊」的错觉。(我会说我在家里做过很多失败的电饭锅蜂蜜蛋糕,平底锅芝士蛋糕吗?)

这个时候想要尝试的心是怎么也按耐不住了,那么可以使用配方最多的「豆果美食」和「下厨房」,这两个 APP满足了

新手最需要的配方内容

方便购买食材的渠道

有社群氛围,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个两个 APP 都有很多烘焙达人的图文菜谱,内容基本上也都是些简单易上手的东西,如「纸杯蛋糕」、「慕斯蛋糕」,非常适合小白新手和爱好者使用。

除了配方,上面还有社群,在这上面很容易找到有同样爱好的小伙伴。这两款 APP 都接有电商口,很多原材料和食材都可以在上面一键选购,这点可以说是很贴心了,又降低了开始动手做自己第一款甜品/蛋糕的门槛。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款 APP 合作的电商都不是京东/天猫/网易那样有着完善售前售后服务的大型电商,已经被大电商惯出脾气的用户还需要谨慎选购。

还有一款工具气息浓厚的 APP 「焙忘录」,

@熊吃蛋糕吗

已经将自家 APP 介绍的非常详尽了,还是要安利一下换算分量和记笔记功能。

3、视觉性烘焙爱好者,不想动手只想看

相信很多爱好者做上两次新鲜度下去之后就做回视觉性烘焙爱好者,还是观看美食短视频最好了。得益于短视频创业风口,现在市面上有大量的美食短视频内容可供飨食。

微博/秒拍

秒拍和微博的深度绑定让在微博上发的视频都默认成为秒拍上的内容。微博上有大量的美食视频制作者,精美的视频绝已经很多电视剧网剧从业者汗颜了。

美食视频博主知乎上也有推荐微博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美食博主?。

各种短视频 APP

直接订阅短视频 APP 的烘焙/美食频道,让这些 APP 的运营将最好的内容直接送到你的眼前。我个人非常推荐的是「开眼」 ,开眼上的#开胃 栏目抓取了大量制作精良的美食视频作者,还有部分你现在看不了外国高质量的烘焙视频,视频内容可以让你看到天荒地老直到你厌烦。

美食内容型 APP

直接上两个得到 APP store 编辑推荐的应用,「日日煮」和「厨房故事」。

这两个 APP 的设计、文字、视频都可谓赏心悦目。

日日煮是一个本土团队做出的产品,创始人是一个曾从事金融行业的香港人,日日煮与其说是一个烹饪类的 APP ,不如说更像一个以食物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类  APP 。

厨房故事像一个食物生活杂志,我最喜欢的功能是当你选择了一个食谱后,你可以非常快速的选择份数, APP 会自动按份数调整食材。你还可以一键生成购物单,方便采购食材。

---------

以上,希望我粗浅的分类和 APP 介绍可以帮助你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 APP~

潇洒的路人
无语的朋友
2025-08-08 03:39:53

想学好烘焙实操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买相关的书籍,也可以在网上学习,现在抖音、小红书上免费的教程非常多,可以这样开始

作为过来人,分几点回答吧,希望可以帮你少走些弯路~但一定做好心理准备,真的是一入烘焙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_^

第一:起码得有基本的设备,从设备采购开始。

烤箱:如果自己家里制作,吃的量少,可以先买小烤箱,但是至少也要35L以上的。一定是上下独立控温,最好带热风。不能找特别便宜的,便宜意味着温度不准,加热不均匀。 还要搭配烤箱温度计,两个最好,一个也可以。

打蛋器(电动&手动):电动跟手动都要配备。缺一不可。电动尽量买功率大一点的,当然,买烤箱会赠送,也可以凑合用。

刮刀(和刮板):必备。翻拌蛋糕糊等,总之一个起,3个基本够用。刮板不同形状,一个套装3-5个就够用了。

硅胶垫:必备,揉面团,做饼干等。案板会粘,硅胶垫防粘。

测量用品:电子秤,最好是精确到0.1g的。量勺,量杯(很多食谱都是直接用量勺量杯计量的)就不放图了。

筛网:有大小套装。必备。

各种模具:看你从哪种入门,就先买哪种模具,不用急着一气配齐。省得吃土落灰。

各种碗盆:家里够多就不用另外购置了。

厨师机:这个做面包是必备的,就算拥有麒麟臂,也不如机器揉的好~手揉做面包的种类会受限。后期真的喜欢烘焙,可以购置。采购要点就是要大功率,外加静音,买一些主流品牌就可以了~

第二:材料的认识,起码要分清面粉种类,及基础材料的选购。譬如黄油,淡奶油等一定不要买植物油加工的,一定都买纯动物脂的。巧克力也一定要选用纯可可脂等,除了做插件装饰,一般家庭还是要吃 健康 的~味道也更好。随着学习烘焙,也一定要加强对材料的认知。

讲食材的书很少,用到什么材料,就去网上学习一下此材料的知识。一般面粉知识,从面包书籍中都可以获取。

第三:为了不走弯路,还是希望先从基础的书籍开始,网上搜一些烘焙的基础书籍来看。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才行。书必须是那种教科书级别的才可以,譬如烘焙人都必看的某某圣经啊,什么烘焙入门必看的某某书啥的,还有用xx方式了解xx为什么啊等等等等。因为出书门槛低,会做点东西的就出书,有的很误导人,尤其新手。选购书可以给你点建议,纯食谱纯配方的书就先不要看了,要看前面先是理论知识,然后才是食谱实操的那种书。

为什么不推荐你从网上或某app开始呢,因为网上的食谱太多太杂,不懂的人都直接出食谱,很不专业。就算是自学,做给自己吃,也先从书开始学起。有了一定的基础,才会分辨食谱,有的食谱一看,就不用去尝试了。毕竟时间成本是无价的,材料成本价格也不低。

第四:最快的入门方式,一边看着书,一边去报个全能班,当地比较知名的那种。全能班并不是说,你学完出来就成大师了,就啥都懂了,全能班会强迫你,快速了解烘焙主要种类都是什么,如何制作,带你快速入门~~

总结:烘焙涉及太多种类,一定先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种类入门,不要一开始学的太杂,这样家中备料太多,设备也会囤积过多,并且刚学会比较蒙。譬如,喜欢面包,就先钻研面包,等到自己可以成功做出面包了,可以再去钻研蛋糕啊、饼干啊、法甜啊、翻糖啊等等等等。入门推荐饼干,因为比较容易~~~ 其次是基础款蛋糕,这些都是比较能增加信心的~ 如果对面包感兴趣,也可以从面包入手,但是面包制作时长较长,没有耐心的话一般不太好坚持~~~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1.先明确你学烘焙的目的 :学来做给家人吃,自己吃。还是学了后期想做私房。

2.入门之前,先不要买任何工具材料 。先多找些视频看,基础的视频可以多看几遍。这样你耳濡目染了之后,你才会发现,你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那个兴趣去自学,而不是三分钟热度罢了。毕竟真正做烘焙后,你是要花钱的,如果只是为了三分钟热度那看看就好,不要踏上这条路。

3.你确定自己兴趣和目的后。就可以开始入手买工具了和原料了。

烘焙界的模具简直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啊,烘焙新手千万别乱买,只要买必备的烘焙工具就好了,不要瞎买买买!否则你可能会只用一次就不会再用了,浪费钱的同时放在家里又占地方你收拾也辛苦(土豪有保姆请随意)

烤箱建议: 家用买35-50升的,上下火独立控温的。(如果以后想往私房方向发展,建议买50升左右的)

工具模具建议: 先买必备的,入门之后再慢慢补充一些经常会用的即可。

原料建议: 记住一句话就行:购买材料之前,先找好要参考的配方,根据配方来购买原材料。

4、入门甜点建议:蛋挞,蔓越莓曲奇

两者都很简单,成功率高,稳固你对与烘焙的信心,同时还可以做些免烤的布丁之类的。这基础的甜点是让你练手用的,找感觉很重要。而且你还可以拿来试烤箱的温度,这是你和烤箱磨合的重要开始。

这两样熟悉了之后你可以开始着手做戚风蛋糕了。

5、不要盲目去买许多烘焙书,不如多看看一些视频,有实际的操作动作给你看,你更能从中领悟。

6、为什么我不建议完全零基础的人直接去学习专业的烘焙。

如果想往私房方向发展。 你也可以把以上的先做到,然后再去买一些付费的视频课程看一看。有条件的,建议找一家工作室去学习。

学习之前,请先务必预习,预习就是以上那几点。

这就像是我们当学生时上课之前,老师都叫我们先预习,是一样的道理。

比如:一个课程5000元,你是完全零基础,去学习的时候,老师讲得很专业,你可能听得一头雾水一脸蒙圈,课程结束,你真正领悟道的东西,价值可能只有2500。而如果你去学习之前,自己先做了解,自己先动手操作,等你再去专学训练的时候,你会恍然大悟,会容易听得懂,而且能在老师讲的基础之上领悟道更多的知识,那你学习这个课程的价值就不只5000了。

(这是来自我走过许多弯路后的最诚挚的建议。)

7、自学烘焙的时候,记得多看多想,多与人交流,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多看看别人的作品,多学习,多研究。

从失败中找出问题,最后一定会成功,如果喜欢不要放弃。

我是从做戚风蛋糕开始的,失败了无数次,都快抓狂了……在"下厨房"看了很多方子,才终于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

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理

如果你对烘焙有兴趣的话可以下载下厨房 美食 软件,或者其他的 美食 软件,我也是一位宝妈没有去任何地方学习过烘焙,但是我也对烘焙有兴趣,就在各种软件上面学习,看别人分享教程烘焙,基本的烘焙我也会做了,你也可以先在网上学一下。

学烘焙建议到正规的学校学习,这样我们才可以知学习的全面,要学到技术,学校的硬件设施必须要过硬才行,只有操作多了道,熟能生巧,自然技术就学到了。重点是教学模式,实践课程多不多,技校着重在于多动手练习,理论知识专也要跟得上。如果天天只讲理论知识,也学不到什么,最好的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属合,去实地考察是最好的,可以了解的更多。

首先得有工具,烤箱,打蛋器,模具买起来

然后就是各种尝试,做烘培的视频太多了,挑自己喜欢的开始做,然后就是靠悟性和天赋了,

好像现在县城都有政府补助的免费学校学呀!自学首先要有兴趣,有目标,勤动手!手机上,电脑,书本,都会有方法,技巧!但是照搬是学不好的!唯有自己动手实验,总结经验!慢慢形成自己的学习套路!积累真正的技能!一开始,总会遇上失败的例子,不要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直至成功!但是自学,自己要有能力购买设备!要是手头紧,一下不能投入太多!就去打工,当学徒!一边打工一边自学!反正要多动手做,不要怕失败!要相信自己,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一样能做到!别人做一次就会,自己一次做不来,就二次,三次...直到做好!自己学是很困难的,所以要打开自己的人际关系,向别取经,才能让自己快速学成!生命有限,时光浅短,一定要选好自己的目标奋斗。总结几点自学烘焙的方法:一,自己有烘焙设备,可以从书本,网络上寻找方法,自己实践!二,没有设备,可以到技术学校跟老师学!三,踏入 社会 ,到酒楼点心部,面包店,蛋糕店,西餐厅...等地方半工半学!

首先你要先了解一些烘焙的理论知识,然后可以看一些别人的带讲解的视频或者带步骤的文章,然后自己就可以做起来了,刚开始做的时候肯定会有失败,但是没关系,你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失败的原因也可以向一些烘焙达人去请教,然后在做的过程及时更正,做的多了慢慢的就会越来越好。

下载烘焙的app加入烘焙学习爱好群上网查找相关知识然后先购买适当烘焙工具,自己先摸索起来去烘焙店铺购买喜欢吃的烘焙食物。

满意的彩虹
合适的小鸭子
2025-08-08 03:39:53
食材

鸡蛋 5个

低筋面粉 100克

牛奶 75克

糖(加入蛋黄) 30克

玉米淀粉 10克

玉米油 60克

糖(加入蛋白) 60克

柠檬汁 3克

方法/步骤

1

分离蛋黄和蛋清。

2

蛋黄中加入30克白糖拌匀。

3

向蛋黄中加入牛奶75克、玉米油60克、低筋面粉100克、玉米淀粉10克搅匀。

4

打发蛋清和柠檬汁出大气泡。

加入30克糖,蛋白糊提成大鸡尾状即可。

加入1/3的蛋白糊搅拌。

拌匀后倒回蛋白糊继续搅拌。

倒入模具,轻震模具排除气泡。

烤箱预热170摄氏度,烤制45分钟。

出炉倒扣晾凉。

冷却分离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