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厨房 > 正文

下厨房(一)---啫菜

积极的斑马
安静的宝贝
2023-02-28 08:23:54

下厨房(一)---啫菜

最佳答案
笑点低的黑猫
谦让的鸭子
2025-07-02 03:01:06

自从有了智能手机,什么问题都能在手机上找到解决方案:餐厅定位置,排队可以用手机;旅行酒店、机票手机上订;看新闻、写东西都可以手机解决。最近迷上了烹饪,手机App里就有好多分享的食谱,还可自创菜谱。

自小生长在广东,口味比较清淡,但是网上评分高的菜谱往往是偏辣的口味。于是决定自己开始写菜谱。粤菜里有一道菜在粤菜馆里出现频率颇高,叫“啫菜”。所谓生啫,就是把新鲜的食材放入砂锅中干烘,砂锅中不加水,靠食材自身的水分,最大限度的保存了食材的原汁原味。

在一些地道的粤菜馆,有的师傅会现场表演啫菜,往烧红的砂锅中,放入新鲜的蔬菜或肉类,发出“啫啫”的声音,不一会儿,食材就熟了。熄火前,拌入啫啫的酱料,一道美味的啫菜就做好了。

观看了店里师傅的做法,我回家也照葫芦画瓢,在家制作了一系列啫菜:

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啫菜的心得:啫的菜最重要是食材新鲜,选用啫菜的砂锅最好是陶制的,这样受热均匀,吸水性好。家用的啫锅最好是那种可以直火高温加热的那种,有种砂锅是煲汤的,只能承受1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拿来啫菜容易破裂。啫菜时,一般用葱头、蒜头、姜片铺底,砂锅加油加热后,放入啫的食材,翻炒后,加盖干烘。蔬菜一般1-2分钟即熟,肉类可转小火焖10-15分钟。熄火前,一般淋上喜欢的酱料,如虾酱、XO酱、马拉盏等。(如需详细的菜谱,可关注本人的下厨房账号。)

这些简单易行的啫菜,既可满足一人食的快手菜,也可满足天气渐凉,暖烘烘的家庭菜。最后的酱料可依据个人口味调节,喜清淡的,可只加酱油即可;喜辣的也可自己增加辣度。愿每人都可吃上美味的住家饭!

最新回答
彩色的水池
阳光的高山
2025-07-02 03:01:06

下厨房去做菜,多动手多动脑,慢慢的就会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做菜方法,下面我们来看看做菜有什么技巧:

很多厨房小白对油温的控制掌握得并不是太好,油温太低了,菜不容易出香味。油温太高,就会导致炒菜的时候容易溅油,这很容易伤到自己,手忙脚乱的,就会离炒锅特别的远,一不小心就把菜炒糊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控制油温呢?

当我们看到油表面没有油烟,这时候的油温为三四成热,然后将准备好的料头放入里面,将准备好的葱花放入里面,而且葱花爆炒出香味后,此时就可以下锅炒菜了。这做出来的炒菜既不会出水也不会变糊,同时做出来青菜颜色翠绿,做出来的肉类也会口感滑嫩。

很多人在放陈醋和精盐的时候,顺序都放错了。因此,做出的炒菜并不会那么入味。陈醋主要是给菜添加酸醋味的,我们在做醋熘土豆丝,以及酸辣绿豆芽的时候可以放点陈醋调味,但是如果在炒青菜的时候就不要放陈醋了。因为陈醋会破坏青菜里面的绿色结构,因此,在炒青菜的时候,最好就不要放陈醋了。

精盐很多人在一开始就放了,其实这是不对的。精盐放早了就会导致青菜蹋软出水,所以我们在放精盐的时候应该将青菜炒至断生,然后再放入盐调味。精盐如果放多的话,我们可以加入适量白糖补救,白糖既能提鲜,还能中和其他的味道。因此,白糖在厨房里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调味剂。

炒菜是否加水?

很多人在炒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炒锅烧干,以及将菜炒糊的现象。在加水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加多了,变成了水煮菜。那么炒菜到底用不用加水呢?

根据大厨的经验来看,我们在炒青菜的时候,比如在炒丝瓜是可以不用放清水的,因为丝瓜本身水分含量大,我们可以用中火慢慢的将丝瓜炒至熟透,这样炒丝瓜时就不用加清水了。但是我们在炒土豆以及炒山药的时候,因为它们本身的淀粉含量大,而且不易炒熟,因此,我们需要在炒制他们三分熟时,需要沿着锅边慢慢的加入清水,这样使锅底润锅,就不会造成干锅现象了。

生抽与老抽的使用区别?

很多人都将生抽与老抽分辨不清,就像我们普通家庭,炒菜时直接用生抽就可以了。而真正用到老抽的时候,只是用来调制肉馅的时候,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下次再使用生抽与老抽的时候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蔬菜掌握的成熟度。

很多人炒菜的时候容易炒过,炒之后蔬菜的味道就彻底变味了,所以我们在炒青菜的时候整个过程,大火快炒用三分钟就可以了,炒肉菜的时候可能时间要稍微多一两分钟,大家宁可把菜提前先炒的生一点,也不要将菜炒过了。

舒服的水杯
甜蜜的微笑
2025-07-02 03:01:06
酸辣百叶

材料:牛百叶400克,青豆、泡菜丁、香菜叶各少许。

调料:料酒、醋、水淀粉、鸡汤各适量,干辣椒段、盐、味精、香油各少许。

做法:

1、将牛百叶洗净切丝,锅内放清水及少许盐烧开,将百叶和青豆分别烫一下,沥干水。

2、起锅放油烧热,放入干辣椒段、泡菜丁、牛百叶丝、青豆、料酒、醋、盐、味精、鸡汤炒匀。

3、最后用水淀粉调匀后勾芡,再烧后淋香油,盛出装盘,用香菜叶点缀即可。

小贴士:牛百叶老嫩不同,煮的时间也不同,较嫩的易煮透,应及时摆出,避免过于软烂,影响口感。

推荐二:豆豉笋丁

材料:莴笋200克,豆豉25克,葱花、蒜末、姜末、香菜叶各适量。

调料:豆瓣酱1大匙,鲜汤、香油、盐、胡椒粉、味精各适量,料酒、白糖各1小匙。

做法:

1、准备好所有材料;莴笋洗净切丁,用少许盐、葱花、姜末、料酒、味精拌匀码味。

2、炒锅内放油烧热,下入豆豉、豆瓣酱、葱花、蒜末、姜末爆香出色,接着入少许鲜汤烧沸,调入盐、胡椒粉、白糖、味精勾成豉香汁,起锅装入碗中待用。

3、另起锅烧热油,下莴笋丁炒一下,将豉香汁倒入翻炒入味,淋入香油,装盘撒上香菜叶即可。

小贴士:炒菜时火候不可过大过猛,豆豉的味道才能烧入莴笋中。

勤奋的招牌
自然的纸鹤
2025-07-02 03:01:06

下厨房是一款手机上的百家菜谱,做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天天在外面吃容易把口味变复杂,有了下厨房,轻松掌握做菜做法步骤,合理搭配,自己也能轻松上厨房。

功能介绍

★ 中文菜谱最全,人气最高的 美食 社区;

★ 被央视 CCTV 新闻频道报道为年轻人流行的 生活 方式 App

-----主要功能-----

★ 时令流行:根据不同节气,告诉你应该吃什么,三餐不重样;

★ 榜单推荐:进来看看被两万多人做过的一道菜谱是什么?

★ 人气社区:你尝试发布一道菜,会获得最真实的厨友点赞,交流心得提升厨艺;

★ 活动奖品:定期与品牌联合发布线上和线下活动征集令,赢奖品,交朋友;

★ 购买食材:联合达人推荐,帮你挑选最有品质的食材和厨具,瞬间成为身边人仰慕的美食专家。

-----创新亮点-----

★ 菜篮子:菜谱所需食材一键加入菜篮子,去菜场买菜再也不会忘记买葱啦!

★ 横屏模式:在厨房里操作进入横屏菜谱烹饪模式,方便又轻松。

使用教程

1.进入“下厨房”后,首页上方有个人中心,搜索以及购物清单

2.输入要制作的主要食材,可以查询到各式美食的做法

3.点击收藏,既可以将该菜谱下载到手机中

威武的猎豹
沉默的吐司
2025-07-02 03:01:06

下厨房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厨艺 学习 软件,小伙伴们如果喜欢做菜但是对自己的厨艺没有信心的话可以在上面提高厨艺,同时小伙伴们也可以自己创建菜单与大家分享,那么下厨房上面究竟应该怎么创建菜单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下厨房创建菜单方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创建菜单方法介绍

1、打开某一自己感兴趣的菜谱,点击页面下方中央的“加菜单”

2、如果之前没有创建过菜单,此时就需要创建一个菜单,在“新建一个菜单”界面中,输入菜单的名称及介绍后,点击右上角的“创建”即可

3、然后就可以在“加入菜单”界面中看到之前添加的菜谱。

酷酷的外套
英勇的草莓
2025-07-02 03:01:06
我一直强调,厨师是练出来的,而不是一学就会的。 网上大佬们做菜的视频,看起来有板有眼,津津有味。当你实际操作的时候,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那视频是剪辑过的,留下了美好的,具有视觉效果的一面。有许多看起来不怎么好看,却有实际作用的视频,却被剪辑掉了。可以说,看视频做菜还不如看菜谱。 不要说你看一下视频就学会了做菜,就是让你到现场看几次,也不一定做的出来。君不见许多学徒,在厨房里面待了五六年还不会炒菜的吗? 至于看菜谱,能不能学会做 菜呢?首先,你一般的基本功必须得会,反复把这道菜的方法看熟,再实际操作做几次。你会发现,一次比一次做的更好。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天赋, 甚至能超出菜谱上的效果。 为什么看视频看菜谱学不会做菜呢?关键问题还是出在对火候的观察与掌控上。不是看字就能够学会的,更不是靠看视频就能够掌握的。而是要靠反复的实际操作,才能把握。毕竟我们的嘴巴离大脑太近,味道刺激引起的丝微反应,都能快速强烈地传给我们的大脑。所以口味是个最刁钻的东西。从而导致作菜时的丝毫差别,也能被口腔察觉。这些差别包括食枓调料等的份量,投放时机和顺序,火的大小,翻锅次数,快慢,时机,出锅吋机等等。每一个地方的差别都可能导致味道出现偏差。 所以,更多的厨师都是在练好烹饪基本功的同时,寻求创造出适合自已的特色口味菜来,模仿别人难以成功。除非超越! 当然,自已在家,仿照菜谱,视频做菜,只要干净卫生,图个开心快乐,何尝不可昵?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专业厨师从业有12年,为什么在网上学的菜很多都不好吃,今天我给大家分析:

1、其实问题很简单,首先一道菜好不好吃讲究,色、香、味、形、而网上很多教做菜只有色和形,说白了就是好看不好吃,大家都是看到视频觉得好看,漂亮吸引住了,要想把一道菜做好没有点功夫是做不好的。

2、首先配菜原则是条配条,丁配丁,圆配圆,这个讲究刀功,不能乱切乱配,其次一个菜的颜色最好是3种颜色 ,突出主料的颜色再搭配其他颜色比如小炒肉,肉炒出来是酱色,青椒绿色 ,在配点红椒搭色,肉可以和青椒一样多,但是你的红椒不能和青椒一样多,这样就好看 不然会主次不分,就是这个道理。

3、关于火候和调味,一般我们家庭用调味无非就是盐,鸡精,味精,耗油,生抽,白糖,胡椒粉这个是最基本的,调味的使用行内有句话叫咸鱼淡肉,为什么这么说,焖鱼或者清蒸鱼基本放的调料比较少,因为鱼够鲜味,所以基本很少放提鲜的调料,肉没有鱼有鲜味,所以要放调料提鲜,煲汤一般都是最后才放调味,焖菜提前放调味,炒素菜提前放盐入味出锅前才放提鲜味;

关于火候,家里的火都比较小,炒出来没有酒店香那是理所当然的,所以炒菜首先必须把水滤干,量不能多,锅要烧够热才下油,保存大火炒才香,家里比较适合焖菜,今天就分享大家这么多。

最后为什么网上学做的菜,自己做不好吃,别人是有团队拍摄的,有些菜本来做出来是没有卖相的,经过后期处理就变成 美食 了,学做菜还是找些接地气的来学比较好,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我老用下厨房了,觉得照着菜单做的菜都还挺好吃的[我想静静]

不要对各种食材配料的量太苛刻,随心所欲一点,咱们做家常菜就随意一点才更适合自己口味,更有家的味道啦~而且咱们也不一定有和分享者一样的所有调料呀,可能不同牌子调料味道会有差别哒。

我一般就记个食材/调料种类,然后做的时候根据日常的口感有些调料多一点有些少一点。

有一回我严格按照菜单做了一个炒方便面,做的时候就觉得可能这个酱油和盐之类的放得会咸,然后弄好,果然咸了[捂脸]下回就长记性了,心里有个量,走个大概,可能会有惊喜[灵光一闪]

作为一个 美食 爱好者我来告诉你,下厨房的菜谱不一定靠谱,只有自己会做菜,才能分辨出来那些菜谱是可行的,中餐没有一个标准,很多都是要靠个人的经验,比如火候的把握,根据菜量多少自己的口味爱好来调整调味以及烹饪的时间,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一次次失败才能一次次进步。红烧肉这款下饭菜网上教程很多,很多人也很喜欢吃,我的口味比较清淡,虽然爱吃红烧肉拌米饭,但吃多了还是稍嫌油腻,外面吃不到好吃的就决定自己做,不过我们北方地区家庭不怎么做,只能参考网上的菜谱,我也做过很多版本的菜谱,也失败过很多次,最后总结的经验是,红烧肉一定要有酒,这个酒可以是绍兴黄酒,啤酒,或者米酒,白酒不可以,但是我个人更喜欢米酒,米酒会带有酸甜味,肉一定要凉水下锅焯水,煮出血沫后再凉水洗净,因为我们平时买的肉没有足够新鲜,那种刚杀完,肉上还冒着热气的肉才可以不用焯水,焯完水洗去血沫将肉放到无油的锅里,全程小火,将肉煸出油,表面煸的微黄,再把编出的油倒出来,留一点点的油就可以,加冰糖炒糖色,炒出琥珀色加肉,翻炒均匀,加入米酒,不是醪糟,是单纯的黄米酒,之后再加酱油,盐,蚝油,加适量的水,没过猪肉,最好用砂锅或铸铁锅做,如果没有,调好味道煮开后全部倒入高压锅或者电压力锅,大火煮个十几分钟,再焖一会,最后再倒回炒锅里大火收汤,如果喜欢还可以加入土豆,笋干,芋头,香芋这些。我这样的这个菜谱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的特色,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做的,不喜欢油腻就把五花肉的油煸出来一些,全程不用额外的油,再加上一些配菜,搭配米饭刚刚好。总之,适合自己口味的菜才能称之为“ 美食 ”![灵光一闪]

我中华上下五千年的 历史 ,地大物博,各地饮食文化不同,造就了在饮食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厨艺也是源远流长,有些看似简单的烹饪手法一般人做出来的问道却差之千里!同样一道菜在不同厨师做出来的味道也有着差别!给西方国家还不一样,比方说麦当劳,全世界应该都一个味道!在我国各个地方饮食文化不同,做的味道也不同!所以说,我感觉一是你的厨艺是否有待提高,二是作者发布的 美食 作品是否适合你的饮食口味!

下厨房我一直在用,我告诉你一个方法,做一道菜一定要多看几个做法,因为每个人的作法都不一样,不要看这道菜多少人做过,那个不作为主要参考,把各种做法看完后挑一个居中一点的也就是相对简单一些的作法,因为做的是家常菜,过程不要太复杂,越复杂就越容易错,控制中间环节,做菜是一方面,火候是一方面,放调料顺序对火候不对也是不行滴,这个就要平时多做多积累经验了,老话说熟能生巧嘛,相信你能成功

这是中餐跟西餐的巨大差别。

西餐可以照着配料表和操作步骤完成,做出来的东西差别不大。所有M和K的厨师只需要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口味和风格出来都无差别。所以以后西式快餐的厨师完全可以由机器人替代。

而中餐则完全不同,这就是很多厨师一生也只能做几个拿手菜。除了配料、配方,还讲究火候,这是目前为止智能机器人都无可取代的。但是中餐厨艺除了千锤百炼之外,对 美食 之道的感悟也至关重要,悟出大道,每个菜都可以做成拿手菜。

比如这个竹荪炖土鸡,配料、制作过程都非常简单,但是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仔细品鉴,还是有细微差别。不信你试试。

笔者正在感悟中,欢迎大家关注切磋交流!

下厨房,用了好多年。基本只是看看上面的一些做法,和大概放那些调料。中餐不是西餐,所有的菜品都会有一个固定的克数。个人建议,第一相同的菜品多看几个,第二,根据自己的口味做点微微的调整,不需要一定要套搬他上面的做法跟调料比例。

其实学习的途径有很多种,不过对于做饭来说,一个业余的人想要做好,首先得有那个爱好,从里面能够体会出成就与快乐,那样才会有有更多的心思去琢磨它,简单的看着视频学做,对于有一定烹饪基础的人还可以,能够了解原料的特性和所需要的烹饪技巧那样学做起来就简单的多了。如果一点基础都没有,只是照着视频按部就班的投料,估计能做出好的味道也是懵上的!!真想自己做出一手好菜,那就多关注一些简单易学的吧,调料,原料太复杂的尽量还是别动手了,因为其中各种东西的火候你都掌握不好,做出来的菜品也就可想而知!!

一样的调料用的多少火候的掌控都要影响口味。

故意的未来
丰富的抽屉
2025-07-02 03:01:06
手机上打开“下厨房”app

2

/7

首页中,点击右下角“我”

3

/7

个人中心中,点击“浏览历史”

4

/7

浏览历史中,就能看到自己看过的菜谱。

点击右上角“编辑”

5

/7

选择菜谱后(可单选,可多选),点击右下角“删除”,可以把对应的菜谱在浏览历史中删除

6

/7

删除后,点击右上角的“完成”或者返回图标即可。

7

/7

总结:

1、查看浏览历史:下厨房app中,点击右下角“我”—浏览历史,可以看到自己浏览过的菜谱

2、整理浏览历史:点击右上角编辑,可以选择部分菜谱在浏览历史中删除开好的锅,平时炒菜时只要是注意热锅凉油,保证不粘锅,但是平时最好要保养一下。所有的菜炒完之后,把锅烧热,然后用水冲洗,刷干净,重新放在炉灶上加热,滑一下油,将多出来的油控出来,然后留着下次用,这就是养锅的办法。经常这样操作,锅是越用越好用,不仅不生锈,而且不粘锅,炒出来的菜也好吃。当然,对于懒人来说,炒完菜可以不刷锅,下次用的时候再刷,锅同样不会生锈。另外,如果有时候没注意,锅出问题了,比如说生锈了之类的,不要怕,重新再开一次锅就行,效果和新开的锅是一样的。熟铁锅的价格不高,几十块钱的就能用,没必要买太贵的千滚豆腐,万滚鱼,凡是豆腐和鱼类,在烹饪的时候,尽量时间久些!时间到位了,这两类食材才会把本身的味道发挥到极致。

小火出清汤,大火出白汤,在炖肉质食材时,想要出白汤,一定要锅内温度够高,才会熬出白汤!而且不能轻揭锅盖,更不能半途加冷水!最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往白汤里加醋,否则白汤全部溶解,白搭...

蒸水蛋,想要又嫩又好看,两个重点。第1:打好的蛋液,要把浮泡撇去,第2:水和蛋液比例1.5/1 。水的比例不能超过2,否则不易凝固!蒸多久就看你的器皿深度,和你蒸多少蛋了!

腌牛肉,想要又香又嫩,要分两次腌制,第一次腌制,是上味,第二次才挂粉,中间需隔20分钟!仅供参考哦

苹果鱼
幽默的黄豆
2025-07-02 03:01:06

比较好用的做菜APP有下厨房,美食杰,豆果美食,掌厨和香哈菜谱。

一、下厨房

下厨房是一款手机菜谱,自己做饭菜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天天在外面吃容易把口味变复杂。这个手机端可以提供很多的菜式给你参照,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不要错过。

【软件功能】

1、时令流行:根据不同节气,告诉你应该吃什么,三餐不重样;

2、榜单推荐:进来看看被两万多人做过的一道菜谱是什么?

3、人气社区:你尝试发布一道菜,会获得最真实的厨友点赞,交流心得提升厨艺;

4、活动奖品:定期与品牌联合发布线上和线下活动征集令,赢奖品,交朋友;

5、购买食材:联合达人推荐,帮你挑选最有品质的食材和厨具,瞬间成为身边人仰慕的美食专家。

二、美食杰

美食杰是集菜谱、健康饮食知识、烹饪技巧、各地特色小吃、电子商务以及轻社交元素为一体的网络美食信息服务平台。

【产品特色】

最大菜谱数据:美食杰累计菜谱数量超过25万篇,是国内最大的菜谱信息数据库

每日三餐精选:美食杰网独特的三餐菜谱推荐,每天推荐15道精品菜谱,覆盖三餐及下午茶、夜宵。

时令食材推荐:每月分水果、蔬菜、五谷、生鲜四个板块推出32种应季食材,在正确的时间买正确的食物。

健康养生理念:以菜谱为载体推广健康养生理念。

用户沟通成长体系:重视菜谱收藏、讨论气氛建设;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培养网友和美食达人共同成长体系。

三、豆果美食

豆果美食是国内首家发现、分享、交流美食的互动平台,是一家基于优质菜谱内容的美好生活方式提供商。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华人较为领先的美食互动社区网络。具有厨艺交流、美食分享的功能。提供国内免费手机美食菜谱、生活资讯。

【主要功能】

——发现热门内容:

从吃货日常“家常菜”到全球各国 “各地美味”,有无辣不欢“下饭菜”,也有新手小白“快手餐”在这里找到你365天的每一餐,海量食谱、菜单任你挑选!千万厨娘、厨神在此集结,各种生活相关优质内容呈现,品质趣文,想看就看!

——在线课堂:

美食视频在线教学,直击现场,大咖0距离面授厨房秘籍,在线互动问答,助你扫清烹饪路上的所有难题。

——点滴笔记:

美食爱好者的交流平台,当爱吃的你遇见爱分享的TA,与千万爱吃的灵魂们一起,缔造美好生活

——商城:

帮您严格甄选品质好物,把关商品质量,严苛服务品质,提高生活品质,安全、放心购买,只为让您的购买更轻松~关于吃,我们很认真!

4、掌厨

掌厨app为喜欢做菜或者是像做菜的朋友提供一个品类丰富、讲解详细的视频教学。无论你喜欢中餐、西餐还是各种特色美食,这里都会有专业的美食达人为你呈现。

掌厨秉承“用心做菜,为爱掌厨”的理念,精心制作上万道美食视频菜谱;以最直观的镜头,最温暖的格调,为热爱生活的人们传递全新的美食生活理念。

材料选择,做法展示,营养常识、相宜相克。。。掌厨力求用最贴心的方式呈现最专业的内容,将制作美食变成简单而美好的过程。拥有掌厨,人人都能做美食。

5、香哈菜谱

《香哈菜谱》是一款生活类的美食软件,主要功能是提供原创类美食菜谱。

【主要功能】

1、视频菜谱

上万精品菜谱视频,下厨做菜更便捷

五星名厨视频教学,简单易学更美味

2、菜谱大全

百万精选菜谱免费看,菜谱步骤更详细

上百种详细菜谱分类,查找菜谱更方便

3、五星好评

上万五星好评,上亿用户的共同选择

小白做饭神器,新手学做菜做饭神器

4、美食分享

发布菜谱,秀出美食赢取厨房优品

美食活动,积分福利就等你来参与

酷酷的鞋垫
精明的百合
2025-07-02 03:01:06
平时我们经常会说到或听到“下厨房”,这个“下” 字是怎么来的呢?有两冲流传较广的说法:第一种说法 是古代人家里的正厅通常情况下都是高于地面的,而厨 房相对来说则处于地势较低的地方,这样就出现了“下 厨房”的说法;第二种说法是说古时候女人的地位低下, 洗衣烧饭这样的家务事都是由女人来做的,所以才会叫 作“下厨房”。同“下厨房”相类似,我们在曰常生活中经常会说 “上厕所”,为什么不能叫作“下厕所”呢?因为早期人类习惯将厕所建于高处,睡觉的地方建于低处,这样有 利于臭气上升散去,不影响人们生活。

柔弱的月饼
碧蓝的汽车
2025-07-02 03:01:06
都说好女人是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虽然我现在还是一个女孩,但是为了我的前途着想,我还是开始学做菜吧。

奶奶为我准备了一些食材,而我要完成的程序则是接下来的全部切,炒。

一开始先得把所有菜都切好,这些菜分别是两根莴苣,一根胡萝卜,一根山药,还有一个包心菜。奶奶先给我做示范,切了两片斜斜的莴苣,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切起来,莴苣软软的,很好切,但是奶奶说,切一片就要稍微转一下,这样切出来才是斜的,比较好炒。这一点我却怎么也切不好,切出来的都是想黄瓜那样一片一片圆圆的。奶奶看见了我最后的“成品”,不禁叹口气,说:“宝贝啊,你还是先去切胡萝卜吧,胡萝卜是这样切的,莴苣还是奶奶来切吧。”我感到了深深的愤怒,虽然我厨艺天分不高,但是奶奶你也不用这么鄙视我吧,我一定要让你看看我小宇宙爆发时的水准。我要坚持下去,于是,我坚定的对奶奶说:“不,让我继续!”我拿着菜刀不停地与莴苣苦战,还一边碎碎念给自己洗脑:“要切斜的,要切斜的。”总算把莴苣切好了,接下来切胡萝卜和山药。胡萝卜和山药与莴苣相比稍微硬了一点儿,但是因为只要切成圆片就好,所以我很快就把它们切好了。然后是切包心菜,呃,说错了,是撕包心菜。包心菜不用切,把老的根撕下来就行了。包心菜水分很足,没扯几片,我的手上就滑溜溜的了,而且,包心菜有很多很粗的茎,很难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们全部撕完。

接下来,最重要的炒,成败在此一举!我拧开了火,第一次下厨房,我紧张的手都在抖。第一盘菜是小炒。我在锅里放了点儿油,等到冒烟了,再把不容易熟的胡萝卜和莴苣用颤抖的手倒下去,上半身还保持着往后仰的姿势,生怕倒下去后油会溅起来。果然溅起来了!还带着吱吱吱的响声和袅袅升起的白烟咧!“呀——”我赶紧跑出厨房,手里还拿着锅铲,不停地乱挥着。“现在你是厨师耶,怎么可以临阵脱逃?回去!”老妈在一旁不满地说着,还伸出了她的手,把我推回去。于是,我又重新回到了厨房。这时,油已经不溅起来了。奶奶手把手的教着我,轻轻翻炒着。我的感觉似乎找到了,动作越来越熟练,锅铲铲得锅底呱呱呱的响。但这时,奶奶冷不防地在锅里加了一点儿水,一阵白烟顿时冒了上来,蒙住了我的双眼。我不停地后退,直至我的腰撞到了水池边上。奶奶见我如此慌乱,好像有些暗觉好笑,说:“不要紧的啦,白雾很快就会没有的啦,停一两秒就好了啊。”我渐渐镇定下来。奶奶又往锅里倒一些水,对我说:“可以放容易熟的山药了。”我端起山药用锅铲把它倒下去,之前倒进去的水把三种蔬菜都浸没了。水开始滚起来。水在火的烘烤下渐渐销声匿迹了。“好了,把它盛出来。”奶奶又在一旁指导着我。我用铲子想把菜盛到盘子里,可是可能是因为加了油的缘故,菜变得滑溜溜的了,像一条鱼在锅里游来游去,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专门跟我作对似的,我往左,它偏往右,我往右,它偏往左,真不听话!好不容易,我终于在奶奶的协助下把菜盛了起来。可是,还有一碗炒包心菜呢。这次奶奶打算让我自己独立完成。我跟刚才一样,先往锅里倒了一点油,再把一大盆包心菜倒下去。顿时,包心菜填满了一整个锅子。我用力的翻炒着,包心菜渐渐蔫了下去,,由一锅变成了半锅。好了,应该是这时候放盐吧,我舀了满满一勺盐倒进了锅,继续翻炒。看着包心菜的颜色慢慢变深,我觉得应该差不多熟了,于是,我轻轻地铲起一片菜,尝了尝,熟了。我把包心菜盛出来,OK,两盘菜都大功告成喽。

虽然第一盘菜是在奶奶的帮助下才完成的这么好,而第二盘菜失去了奶奶的帮助就炒的又咸又丑,看来我的技术还是不好啊,下次还要多多练习才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