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钢筋混凝土楼盖的设计步骤有哪些简答
按施工方法可将楼盖分为现浇楼盖、装配式楼盖、装配整体式楼盖,钢筋混凝土楼盖
的设计步骤如下:
确定楼盖型式(肋梁或是无梁),建计算简图;
计算楼面永久荷载、可变荷载,梁上线荷载等载常数;
预设板厚、梁截面尺寸、净跨尺寸等等形常数;
在计算软件里创建模型、输入各种形常数、载常数、赋以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等级指标,选择安全等级、荷载分项系数等等;
运行,得到计算结果后,核查不符合现行规范的构造要求,并进行调整得到最终结果;
要得到结果有板、梁的承载能力;板、梁的挠度值;板的抗裂性能等;
当预设的形常数或所选材料等级不当时,可能要修改后再算。
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时,梁在跨中按矩形截面计算,支座处按T形截面计算。
因为跨中部分的梁仅仅只有矩形截面在受力,所以计算时不需要加上板厚。但是在支座处时,是由板和梁一起受力,此时板与梁形成“T”形截面,因此计算时需要按照“T”形截面计算。
钢筋混凝土肋型楼板:也称梁板式楼板,是现浇式楼板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由主板、次梁和主梁组成。主梁可以由柱和墙来支撑。所有的板、肋、主梁和柱都是在支模以后,整体现浇而成。其一般跨度为1.7—2.5m,厚度为60—80mm。
扩展资料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其楼板整体性、耐久性、抗震性好,刚度大,能适应各种形状的建筑平面,设备留洞或设置预埋件都较方便,但模板消耗量大,施工周期长。按照构造不同又可分为如下四种现浇楼板: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当承重墙的间距不大时,如住宅的厨房间、厕所间,钢筋混凝土楼板可直接搁置在墙上,不设梁和柱,板的跨度一般为2—3米,板厚度约为70—80mm。
无梁楼板:其为等厚的平板直接支撑在带有柱帽的柱上,不设主梁和次梁。它的构造有利于采光和通风,便于安装管道和布置电线,在同样的净空条件下,可减小建筑物的高度。其缺点是刚度小,不利于承受大的集中荷载。
板式楼板:是将楼板现浇成一块平板(不设置梁),并直接支承在墙上的楼板。它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适用于平面尺寸较小的房间(如混合结构住宅中的厨房和卫生间)以及公共建筑的走廊。板式楼板按周边支承情况及板平面长短边边长的比值,分为单向板、双向板、悬挑板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浇楼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楼盖结构设计原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板式楼板
钢筋混凝土楼盖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
1、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整体刚性好,抗震性强,防水性能好,适用于布置上有特殊要求的楼面,有振动要求的楼面,公共建筑的门厅部分,平面布置不规则的局部楼面如剧院的耳光室,防水要求高的楼面如卫生间、厨房等,高层建筑和抗震结构的楼面等。
现浇梁板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的不同,又分为单向板肋式楼盖,双向板肋式楼盖,双重井式楼盖和无梁楼盖等。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楼板采用预制构件,便于工业化生产,在多层民用建筑和多层工业厂房中得到广泛应用,此种楼面因其整体性、抗震性及防水性能较差,而且不便于开设孔洞,故对高层建筑及有防水要求和开孔洞的楼盖不宜采用。
3、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其整体性较装配式好,又较现浇式节省支模。但这种楼盖要进行混凝土二次浇灌,有时还需增加焊接工作量,故对施工进度和造价有不利影响。因此仅适用于荷载较大的多层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及有抗震设防要求的一些建筑。
楼盖注意事项:
1、暗梁上部贯通纵筋及底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的连接方式,钢筋接头率应满足规范要求。
2、板顶及板底通长钢筋穿过柱上暗梁时应分别位于暗梁顶部及底部纵筋之下和之上。除柱帽内配置箍筋及拉筋外,厚板也宜配置拉筋,拉筋需同时勾住两个方向上下通长钢筋,可利用板内马凳筋兼做此拉筋。拉筋端头应135度弯钩,平直段不小于5d。
3、施工过程中禁止在板柱节点等受力大的部位设置施工缝,对梁柱节点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4、要求楼盖混凝土达到100%强度后方可拆模,防止拆模过早,施工荷载等造成柱帽开裂,使得地库顶板日后带缝工作。
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肋梁楼盖结构
二.设计目的
1.了解现浇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过程;
2.通过单向板肋梁板、次梁的设计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通过主梁的设计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
3.通过双向板、次梁、主梁的设计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
4.熟悉现浇梁、板的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范、提高绘图能力;
6.学习绘制钢筋材料表。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一)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制
依据有关规范、文献, 进行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进行结构选型、柱网布置,主、次梁布置;
2.楼板、主梁及次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3.混凝土、钢筋强度等级的选择;
4.确定连续板、连续次梁及连续主梁的计算单元及计算简图;
5.计算永久荷载(恒荷载)及可变荷载(活荷载);
6.不同荷载下的连续板、连续次梁及连续主梁的内力计算:
单向板:按考虑塑性内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次梁:按考虑塑性内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主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双向板及其主、次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7.选取板、次梁及主梁控制截面内力,分别进行配筋设计及构造设计,并进行裂缝及变形验算。
(二)绘制结构施工图及钢筋材料表:
(1)楼盖结构布置图(楼板、次梁、主梁布置);
(2)楼板配筋图;
(3)次梁的配筋图;
(4)主梁的抵抗弯矩图,配筋图。
(三)完成成果要求:
(1)设计计算书一份。
(2)绘制结构施工图两张A2号图纸,包括楼盖结构布置图,楼板配筋图,次梁的配筋图,主梁的抵抗弯矩图,配筋图。
四.设计原始资料
1.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40;主、次梁内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或HRB400;板中钢筋及梁中箍筋为HPB235或HRB335。
2.为了做到每人一题,楼面活荷载按分组中的指定,不是查阅《荷载规范》。
3.做法及数据
楼盖矩形平面尺寸(m):39×23.4;边柱尺寸(mm):600×600;
中柱尺寸(mm):550×550;主柱网尺寸(mm):7.8×7.8;
楼面做法:大理石防水楼面
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 刷素水泥浆一道
3. 60厚CL7.5陶粒混凝土填充层压实
4.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5. 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刷三遍),撒砂一层粘牢
6. 20厚1:2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7. 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
8. 铺20厚磨光大理石,稀水泥浆填缝、刷草酸、打蜡
7. 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
8. 铺20厚磨光花岗石,稀水泥浆填缝、刷草酸、打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