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过年有什么习俗
1、初诣
新年的大年初一,大家一般都会去神社或者寺庙里参拜,大部分人选择去的是神社。据说神社并不是某个宗教的神,而是远古时候当地的部落领袖。初诣也称初参或初社。
2、大扫除
喜欢定规矩的日本人的传统的大扫除也是有规定的日子的——12月13日。只是现在人们生活都繁忙,13日那天就把神棚上的灰尘掸一下,象征性地守守规矩,到12月下旬放了假才真正开始大扫除。扫得干干净净迎接年神。
3、年贺状与忘年会
写年贺状要注意的是,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亲人去世的话,是不可以写年贺庄的,那么就要在12月中旬向亲朋寄一张新年不能表示祝贺的道歉明信片,上面写明理由。收到这种明信片的人也不可以给对方寄年贺状。
4、七草粥
喝七草粥,让正月里吃了太多好东西的胃得到,也是古人的一种智慧。传说一月七日的早上吃七草粥可以在新的一年中无病息灾。最初的七草粥是由七种谷物(米、麦、粟米、黍米、稗子、芝麻、小豆)煮成的粥。
5、镜开
镜开原来是武士社会的风习,是祈愿延年长命的仪式。将供在神前的镜饼取下来分成一块块,意味着正月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因为忌讳用切这个字,所以用了开运的开就叫镜开。江户时代以后定在1月11日这天为镜开的日子。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日本人如何过新年(2)
..
(新年吃的镜饼)
大和民族是一个善变的民族。在中国强盛之时,日本人以过中国人的春节为荣,以中国的春节作为日本的新年;明治维新后,东西方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此消彼长。从此,日本人的新年从中国的春节改成了新历年的元旦。每年12月29日~1月3日是日本法定的新年假期,日本人会在新年假期里举国同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后天就是元旦,也是日本人过的新年“正日”,趁此岁末之际,和大家分享一下日本人过新年的习俗。
大晦日的习俗
..
日本汉字中所谓的“大晦日”其实就是大除夕,指12月31日。在大晦日当天,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一则为了清洁家居,二则也有洗去霉气的意思,这点跟中国很相似。除了要大扫除,家里还要摆设镜饼(如文章开头的写真所示),镜饼是用麻薯做的,味道不错。
大晦日子夜,全国各处的大小寺庙都会响起108下的钟声。在子夜时分听到这些远处同时响起的钟声,令人感到相当震撼。这108下钟声原来是有特别意思的:第一种说法是这108下钟声代表驱走108个魔鬼,第二种说法是这108下钟声代表了108为神佛,第三种说法是这108下钟声代表代表了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加起来的总数。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反映了日本人通过这108下钟声驱走霉运、祈求神佛保佑的愿望。钟声过后,信徒就开始到寺庙里拜佛,其他人也可以选择入睡。在“除夜”如能做一个吉祥美梦,据说会给人带来全年的好运。
新年的装饰
..
我们过春节讲究“好兆头”,在除夕之前都会在门前贴上挥春,上香还神,祈求新的一年里家肥屋润、万事如意。日本人同样讲究新年的“好兆头”。新年期间,日本人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摆放“门松”或悬挂松枝,以示新年开运。所谓“门松”就是用绳索把松、竹、梅捆起来的装饰物,是日本传统的“缘起物”(吉祥物)。
忘年会
..
(新年食品糯米糕)
各大政府机关、公司会社都会在除夕来临之前举办“忘年会”,相当于国内的“团拜会”。忘年会的意思就是让广大员工忘记今年的不如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各大机关、公司一般会在12月28日这天举办忘年会,设下丰盛的宴席招待员工,让大家吃个痛快,喝个烂醉。
屠苏酒
..
据说是三国时代中国神医华佗发明的药酒,新年喝过屠苏酒,就能身体健康。元旦当日早上,各家都会欢聚一堂,先幼后长依次喝屠苏酒,祈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
御节(新年饭)
..
新年期间,日本人是禁忌开火煮食的。因此,各家的年夜饭、新年饭都是预先做好的。新年饭在日本语中称为“御节”,形式跟便当差不多,只不过是更加丰盛的便当罢了。御节的传统来源于江户时代的“叠食”,新年饭的饭盒分几层,每层放置不同的食物,第一层是前菜和小点心,第二层是鱼和肉,第三层是一品料理。御节的饭菜丰俭由人,可以吃得很豪华,也可以吃得相对简朴,但家里做的御节肯定是不新鲜的,因为御节的饭菜都是提前准备的。
贺年片
..
岁末年前,人们都会到邮便居抢购贺年片,在贺年片上写上祝福和问候的话,寄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和上司老板,以示祝福。祝福的话语最常见的就是“あ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谨贺新年”、“迎春”、“贺正”之类,用相对低的成本给上司和亲朋好友致以新年的问候。这里要注意的是“谨贺新年”之类的祝词只能在1月5日之前使用,日本人把1月6日~2月4日期间称为“寒中”,要是你的贺年片迟发了,最好就把祝词改成“寒中见舞”之类了。
抢购“福袋”
..
“福袋”是日本商人智慧的表现。每逢新年期间,日本各大百货公司都会推出各种福袋,价格大多数在一万到五万円之间。这些福袋,象征着好兆头。装在福袋里的商品,价值肯定超过福袋的价格。福袋里面是什么东西大家都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里面的商品会比福袋本身的价格高,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们是不会错过这个低价买好货的机会的。福袋一开,或许会带给你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很有新年中奖的感觉。
“三贺日”
日本人把1月1日~3日称为“三贺日”,在三贺日期间,大家都会到亲友家中互相拜访,和我们的拜年活动十分相似。三河日期间日本各家各户都不动炊火,只吃年前做好的“御节”。在此期间,人们还要吃年糕与鸡肉、萝卜煮成的年糕汤,象征欢迎新年的到来。
尾声
1月4日,日本人将会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但这一天并不认真干活,除了有特殊任务外,社员们回到会社也是互相寒暄问候一下就下班了,这也算是新年的余兴庆祝吧。
日本新年的许多习俗都可以看出带有中国古文化的影子,虽然日本人一心要脱亚入欧,要过西方人的节日,但千年以来深受的中国文化熏陶,他们的节庆行为更多的还是带有东方文化的特色。
一月第二个星期一----成人节 为20岁的青年祝贺。
二月十九日----建国纪念日
三月二十日或者二十一日----春分
四月二十九日----绿色之日 已故昭和天皇的诞生日
五月三日----宪法纪念日
五月四日----国民休息日
五月五日----儿童节(端午节)
七月二十日----海之日
九月十五日----敬老日
九月二十二日或者二十三日----秋分
十月第二个星期一----体育日
十一月三日----文化节 已故明治天皇的诞生日
十一月二十三日----勤劳感谢之日
十二月二十三日----当今天皇的诞生日
以上是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除了这些外,还有很多民间节日,下面把主要的记录如下。
二月二日----节分 立春的前一天,撒黄豆,招福驱鬼。
二月十四日----情人节
三月三日----偶人节 又称桃花节,是女孩子的节日
四月上旬----赏樱花
四月二十九日到五月五日----黄金周
五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七月十七日----京都祗园花车游行
八月六日----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日
八月十五日----战争结束纪念日
八月中旬----盂兰盆节 民族大移动
八月十六日----京都大文字送灵火
九月一日----防灾日 纪念关东大地震,加强防灾意识。
十一月十五日----七五三 为7岁、5岁、3岁的孩子过节。
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
十二月三十一日----大年三十
新年
在日本的传统里,新年是感谢带来五谷丰登的神的时候,也是欢迎保佑自己的祖先神灵的时候。日本人习惯在门的两旁悬挂松、竹和草绳,就是为了欢迎这些神和神灵。一年之始,人们向神和祖先的灵表示感谢,并且祈祷新的一年有好收成。 对于日本人来讲,新年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许多人都在这个时候定计划、下决心。
新年贺卡
新年期间,人们收到亲戚朋友和熟人寄来的
樱花盛宴 绮丽美好 全国生殖健康调查
三世同堂 全家出游 出游,寻找春花暖阳
贺卡,叫做“年贺状”。2003年新年日本人寄出的贺卡大约是35亿张。
第一次参拜寺庙(初诣)
在新年的日子里,亲友团聚,大家相约同去参拜神道教或者佛教的寺庙,这种活动叫做“初诣”。如果去神道教的庙,人们会选择相对家庭来说处于“有利方位”的神庙。参拜的目的也是乞求丰收和家庭平安。
参拜人数最多的是东京的明治神宫(2003年300万),其次是神奈川的川崎(260万),再次是千叶的成田川新修寺(265万)。
压岁钱
新年期间,孩子从父母和亲戚那里收到压岁钱。所以孩子期待新年的到来是有着特别的原因的。近些年,初中或者高中的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每份达到5000或者10000日元都是很寻常。汇拢一下,孩子经常收到总共达数万日元的压岁钱。
新年游戏
过去,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参加一些户外玩乐活动,如放风筝、 陀螺或者一种类似羽毛球的运动叫做“羽根突”等。室内游乐包括“歌加留多”(一种扑克游戏),测验参加者对《百人一首》诗歌集里诗歌的记忆,还有一种类似十五子棋的棋牌游戏“双六”。但是,今天的孩子被新鲜花哨的现代游戏节目所包围,这些往日的游戏就不那么具有吸引力了。
春季:
立春(“节日”)
根据1873年采用的阴历 ,月份的计算比现代历法滞后一个半月左右。春天的到来即立春(“立春”或“节分”)被指定在新年第二个月份的第三或者第四日。立春的纪念活动有些在二月三日或四日举行,虽然这个时候刚好是日本最冷的冬日。日本人在这个节日,开门开窗、人们一边喊着“鬼出去,福进来”,一边撒豆子。据说,在这天吃掉与年龄数相等数目的豆子,会有利于健康。这种习惯原来是在宫廷里面,在阴历的最后一天举行,象征着将鬼、冬天寒冷和阴郁驱逐出去,并且欢迎新的明亮的春天的到来。
偶人节 (“雏祭”)
玩偶节是在3月3日庆祝,这个时候离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是一年一度的为年轻女孩乞求幸福和健康成长的日子。在这个日子,家家户户摆放着穿着传统宫廷装束的玩具娃娃和桃花,还有供奉一种钻石形状的米饼和干米团。玩偶节来源于古代的关于仪式涤罪的信念。人们相信,人类的罪行和污秽可以通过在河边的净化仪式中冲洗干净。后来,人们在这些仪式上使用纸做的玩偶;在江户时期(1600-1868)之后,这些玩偶被设计成现在的玩具的样子。
春分
春分大约是在3月21日左右。人们在这天必须去扫墓,吊念故人灵魂,还要请佛教和尚念经。 与此相似的节日叫做秋分,每年的九月二十三日纪念。
赏樱花
三月末四月初,在日本的大多数地方,象征日本国家的樱花盛开了。日本人民在樱花树下举行野餐,尽情游乐。从江户时期以来,在樱花树下野餐的习俗一直在日本普通百姓当中十分流行。
黄金周
四月对于刚刚开始新学年的学生、新的公司雇员来说,是紧张的时候,四月也刚好是日本财年的开始。 但是,从四月末开始,许多人都有机会休息一周到10天,因为,这段时间刚好有许多节日: 四月二十九日的 绿化节, 五月三日的宪法节,以及五月五日的儿童节。 另外,自从1985年以来,五月四日也被指定为公共节假日。因此,这段时间被称为黄金周。这段时间,天气温暖晴朗,适合短途旅行。全日本的旅游胜地都挤满熙熙攘攘的游客。黄金周期间因交通堵塞而著名。
儿童节(“端午节”)
日本的儿童节在黄金周的五月五日。传统上称作男孩节,是特别为男孩设立的节日,用意在祈祷健康成长和将来事业成功。插鲤鱼旗、武士服装的玩偶、吃粽子、柏饼等习俗在日本非常流行。古代,五月被认为是一年之中最糟糕的月份,而五月的第五天更是不吉利。“端午节”一开始是作为一种净化仪式而来,驱邪除秽。在这天,日本人还有在泡有菖蒲(一种植物)的盆里洗热水澡的习俗。传统认为,这种叶子具有疗效而且可以驱邪。
夏季:
七夕(乞巧节)
这是中国的传说与日本古老的习俗的融合。牛郎和织女被隔在银河的东西两岸,只能在每年的7月7日相会。据说在日本,七夕节始于圣武天皇天平六年。这一天人们把写有诗歌,心愿的色纸系在竹竿。这天许下的愿将会得以实现。今天,在日本许多地方都庆祝七夕。 最著名的地方是京都府的北野天满宫、香川县的金刀吡罗宫、神奈川县的平冢市和富山县的高岗市。 另外,仙台七夕的庆祝在日本其它地方为七夕之后一个月,也就是8月7日,这更接近按照阴历本来应该是七夕的日子。
焰火
夏天整个日本的夜空点缀着色彩斑斓的焰火,许多地方都举行焰火表演。日本焰火技术据说是世界之最,是从江户时代相传下来的。今天,焰火表演经常是由计算机控制,其精确性和壮观效果可得到保证。在东京,沿着隅田川河的烟火表演,从江户时代起就非常有名。
盂兰盆节 (“盆”)
“盆”是一年一度的迎接和安慰祖先亡灵的日子。据说,祖先的亡灵在这个日子来到家里。按照传统,“盆”是在阴历7月的第17日纪念。现在,部分人在7月13日到15日进行有关活动,其他人在8月13日到15日。13日,人们点火欢迎祖先的亡灵。到16日,人们点燃送别火,送祖先的亡灵回去。在“盆”期间,许多公司和商店都休假,因为在异地工作的人得与老婆孩子一道回去。如同在黄金周一样,这个时候交通会非常拥挤。
秋季:
中秋(“月见” )
根据阴历,月圆的时候大约是9月中夜就是中秋。 人们在这天聚会赏月。 这个习俗最初起源中国,平安时期(794–1185)传播到日本。在这个节日,人们把房子芒草用装饰一番,并把自己做的米粉团和秋收的农作物一道奉献给月亮。
七五三
11月15日是三岁和五岁男孩、五岁和七岁的女孩参拜神社的日子。按照传统,小男孩身穿男式和服,小女孩身穿和服。但是现在,孩子们也穿别的服装。这天,孩子的父母亲会到商店里购买一种叫做千岁糖的糖果给孩子,据说此种糖果为孩子带来长寿。全家热热闹闹,吃红豆米饭和带头尾的鳊。
冬季:
年末聚会(“忘年会”)
年末聚会 从12月开始,日本人喜欢在酒吧和饭馆举行很多年末聚会,叫做“忘年会”。这些聚会的用意是感谢人们的勤奋工作,忘掉不快,在年末尽情享乐。 日本人非常喜欢这类聚会,不同年龄不同团体的人包括学生和公司雇员,都忙碌着计划这些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聚会由公司出面并出钱举办。
圣诞节
在日本,圣诞节越来越流行, 无论是不是基督徒,人们都喜欢装点圣诞树,吃圣诞蛋糕、互相交换礼物。 这是孩子的快乐时光,他们等待圣诞老人带来礼物。
除夕(“大晦日”)
过了圣诞节和隆重的年末聚会,很快就是12月31日,这就是日本的除夕。 在午夜之前,全国的佛教寺庙敲响新年钟声,这种仪式叫做“除夜钟”。钟声敲108下,象征108种世俗的欲念得到净化。 然后,随着正月的庆祝活动拉开序幕,新的一年开始了。
采纳哦
春季:
立春(“节日”)
根据1873年采用的阴历 ,月份的计算比现代历法滞后一个半月左右。春天的到来即立春(“立春”或“节分”)被指定在新年第二个月份的第三或者第四日。立春的纪念活动有些在二月三日或四日举行,虽然这个时候刚好是日本最冷的冬日。日本人在这个节日,开门开窗、人们一边喊着“鬼出去,福进来”,一边撒豆子。据说,在这天吃掉与年龄数相等数目的豆子,会有利于健康。这种习惯原来是在宫廷里面,在阴历的最后一天举行,象征着将鬼、冬天寒冷和阴郁驱逐出去,并且欢迎新的明亮的春天的到来。
偶人节 (“雏祭”)
玩偶节是在3月3日庆祝,这个时候离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是一年一度的为年轻女孩乞求幸福和健康成长的日子。在这个日子,家家户户摆放着穿着传统宫廷装束的玩具娃娃和桃花,还有供奉一种钻石形状的米饼和干米团。玩偶节来源于古代的关于仪式涤罪的信念。人们相信,人类的罪行和污秽可以通过在河边的净化仪式中冲洗干净。后来,人们在这些仪式上使用纸做的玩偶;在江户时期(1600-1868)之后,这些玩偶被设计成现在的玩具的样子。
春分
春分大约是在3月21日左右。人们在这天必须去扫墓,吊念故人灵魂,还要请佛教和尚念经。 与此相似的节日叫做秋分,每年的九月二十三日纪念。
赏樱花
三月末四月初,在日本的大多数地方,象征日本国家的樱花盛开了。日本人民在樱花树下举行野餐,尽情游乐。从江户时期以来,在樱花树下野餐的习俗一直在日本普通百姓当中十分流行。
黄金周
四月对于刚刚开始新学年的学生、新的公司雇员来说,是紧张的时候,四月也刚好是日本财年的开始。 但是,从四月末开始,许多人都有机会休息一周到10天,因为,这段时间刚好有许多节日: 四月二十九日的 绿化节, 五月三日的宪法节,以及五月五日的儿童节。 另外,自从1985年以来,五月四日也被指定为公共节假日。因此,这段时间被称为黄金周。这段时间,天气温暖晴朗,适合短途旅行。全日本的旅游胜地都挤满熙熙攘攘的游客。黄金周期间因交通堵塞而著名。
儿童节(“端午节”)
日本的儿童节在黄金周的五月五日。传统上称作男孩节,是特别为男孩设立的节日,用意在祈祷健康成长和将来事业成功。插鲤鱼旗、武士服装的玩偶、吃粽子、柏饼等习俗在日本非常流行。古代,五月被认为是一年之中最糟糕的月份,而五月的第五天更是不吉利。“端午节”一开始是作为一种净化仪式而来,驱邪除秽。在这天,日本人还有在泡有菖蒲(一种植物)的盆里洗热水澡的习俗。传统认为,这种叶子具有疗效而且可以驱邪。
夏季:
七夕(乞巧节)
这是中国的传说与日本古老的习俗的融合。牛郎和织女被隔在银河的东西两岸,只能在每年的7月7日相会。据说在日本,七夕节始于圣武天皇天平六年。这一天人们把写有诗歌,心愿的色纸系在竹竿。这天许下的愿将会得以实现。今天,在日本许多地方都庆祝七夕。 最著名的地方是京都府的北野天满宫、香川县的金刀吡罗宫、神奈川县的平冢市和富山县的高岗市。 另外,仙台七夕的庆祝在日本其它地方为七夕之后一个月,也就是8月7日,这更接近按照阴历本来应该是七夕的日子。
焰火
夏天整个日本的夜空点缀着色彩斑斓的焰火,许多地方都举行焰火表演。日本焰火技术据说是世界之最,是从江户时代相传下来的。今天,焰火表演经常是由计算机控制,其精确性和壮观效果可得到保证。在东京,沿着隅田川河的烟火表演,从江户时代起就非常有名。
盂兰盆节 (“盆”)
“盆”是一年一度的迎接和安慰祖先亡灵的日子。据说,祖先的亡灵在这个日子来到家里。按照传统,“盆”是在阴历7月的第17日纪念。现在,部分人在7月13日到15日进行有关活动,其他人在8月13日到15日。13日,人们点火欢迎祖先的亡灵。到16日,人们点燃送别火,送祖先的亡灵回去。在“盆”期间,许多公司和商店都休假,因为在异地工作的人得与老婆孩子一道回去。如同在黄金周一样,这个时候交通会非常拥挤。
秋季:
中秋(“月见” )
根据阴历,月圆的时候大约是9月中夜就是中秋。 人们在这天聚会赏月。 这个习俗最初起源中国,平安时期(794–1185)传播到日本。在这个节日,人们把房子芒草用装饰一番,并把自己做的米粉团和秋收的农作物一道奉献给月亮。
七五三
11月15日是三岁和五岁男孩、五岁和七岁的女孩参拜神社的日子。按照传统,小男孩身穿男式和服,小女孩身穿和服。但是现在,孩子们也穿别的服装。这天,孩子的父母亲会到商店里购买一种叫做千岁糖的糖果给孩子,据说此种糖果为孩子带来长寿。全家热热闹闹,吃红豆米饭和带头尾的鳊。
冬季:
年末聚会(“忘年会”)
年末聚会 从12月开始,日本人喜欢在酒吧和饭馆举行很多年末聚会,叫做“忘年会”。这些聚会的用意是感谢人们的勤奋工作,忘掉不快,在年末尽情享乐。 日本人非常喜欢这类聚会,不同年龄不同团体的人包括学生和公司雇员,都忙碌着计划这些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聚会由公司出面并出钱举办。
圣诞节
在日本,圣诞节越来越流行, 无论是不是基督徒,人们都喜欢装点圣诞树,吃圣诞蛋糕、互相交换礼物。 这是孩子的快乐时光,他们等待圣诞老人带来礼物。
除夕(“大晦日”)
过了圣诞节和隆重的年末聚会,很快就是12月31日,这就是日本的除夕。 在午夜之前,全国的佛教寺庙敲响新年钟声,这种仪式叫做“除夜钟”。钟声敲108下,象征108种世俗的欲念得到净化。 然后,随着正月的庆祝活动拉开序幕,新的一年开始了。
还有就是...爱喝的应该是清酒不是烧酒吧...(具体怎样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