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建筑的总平面设计要点有哪些
1. 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2.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3.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4. 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5. 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6. 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二、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三、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
大门开在南面,标注有尺寸
普通教室18个,每间面积60,合计面积1080
报告厅1个,面积120,合计面积120
图书阅览室(图书室1个,面积60、学生阅览室1个,面积80、教工阅览室1个,面积30)合计面积170
教学办公室(自定数量)合计面积103,行政办公用房4间,面积18,合计面积72,会议室1个,面积50,合计面积50
值班室1个,面积20,合计面积20
男女卫生间和交通辅助部分的面积自定
总计面积2000㎡(可上下浮动3%)
一、目的要求
为配合《房屋建筑学》第一至第四章理论教学,进行一次建筑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建筑设计原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了解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二、设计条件
1.修建地点:本建筑位于中小城市或工矿区新建的职工住宅区内,地段情况可参考提供的地形图,亦可自己另选地段。
2.房间名称及使用面积
3.总平面设计:
(1)教学楼:占地面积按设计
(2)运动场:设250m环形跑道(附100m直跑道),田径场1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
(3)绿化用地(兼生物园地):300~500m2
4.建筑标准:
(1)建筑层数:1~4层
(2)层高:教学用房3.6~3.9m 办公用房3.0~3.4m
(3)结构: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门窗:木门、铝合金窗(或塑钢窗)
(5)装修: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自行确定。
(6)走道宽(轴线尺寸):2.4~3.0m(中间走道),1.8~2.1m(单面走道)。
(7)采光:教室窗地比为1/4,其他用房为1/6~1/8。
(8)卫生:设室内厕所(蹲式大便器、小便槽或小便斗),数量按男女学生各半计算。
男厕所:40~50人一个大便器,两个小便斗(或1m长小便槽)。
女厕所:20~25人一个大便器。
三、设计内容及深度
本设计按方案设计深度要求进行,用AUTOCAD软件计算机制图,2#图纸两张。完成下列内容:
1.平面图:各层平面,比例1:100~1:200
(1)底层各入口要画出踏步、花池、台阶等。
(2)尺寸标注为两道,即总尺寸与轴线尺寸。
(3)确定门窗位置、大小(按比例画,不注尺寸)及门的开启方向。
(4)楼梯要按比例尺寸画出梯段、平台及踏步,并标出上下行箭头。
(5)标出剖面线及编号。
(6)注明房间名称。
(7)标图名及比例。
2.立面图:入口立面及侧立面,比例1:100~1:200。
(1)外轮廓线画中粗线,地坪线画粗实线,其余画细实线。
(2)注明图名及比例。
3.剖面图:1~2个剖面,比例1:100。
(1)剖切部分用粗实线,看见部分用细实线;地坪为粗实线,并表示出室内外地坪高差。
(2)尺寸标两道,即各层层高及建筑总高。
(3)标高:标注各层标高,室内外标高。
(4)标图名及比例。
4.总平面设计作与否,可以酌情掌握。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平均建筑面积(校舍总面积/学生总人数)、平面系数K(使用面积/建筑面积)等。
四、设计基础知识
五、设计方法与步骤
1.分析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目的要求及条件,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算出各类房间所需数目及面积和厕所蹲位数。
2.带着问题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和任务书上所提参考资料,参观已建成的同类建筑,扩大眼界,广开思路。
3.在学习参观的基础上,对设计要求、具体条件及环境进行功能分析,从功能角度找出各部分、各房间的相互关系及位置。
4.进行块体设计,即将各类房间所占面积粗略地估计平面和空间尺寸,用徒手单线画出初步方案的块体示意(比例1:500或1:200)。
在进行块体组合时,要多思考,多动手(即多画),多修改。从平面入手,但应着眼于空间。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部,抓住主要矛盾,只要大布局合理就行了。
5.在块体设计基础上,划分房间,进一步调整各类房间和细部之间的关系,深入发展成为定稿的平、立、剖面草图,比例为1:100~1:200。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 多层教学楼
二、项目地点: 长春市
三、项目简介:
本工程位于本市某中学校园内一平坦地段。建筑性质为单一教学群体,用做全校公用流动教室,以满足文化、美术、音乐实验等教学需要;结构形式为全框架结构。
四、基本要求:
1、认真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2、进一步掌握建设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充分考虑影响设计的各种因素。
3、了解和运用有关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规范和规定。
4、认真选择结构形式及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掌握框架结构的计算方法和要求。
5、认真绘制设计图和编写说明书、计算书。
6、外文摘要完整、准确、通顺、清晰、简洁。其中英文不少于2000个印刷符号,日文不少于600个印刷符号。
7、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其说明书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8、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采用统一表格,用HB铅笔绘制;
9、绘制施工平面图,可采用手绘或计算机绘图(必须手绘草图),比例1:200-1:500。
五、设计条件:
1、自然条件
(1)地势平坦(地段图由指导教师给定);
(2)地质资料:场地土类别、地质勘察资料由指导教师给出;
(3)抗震设防要求:按7度考虑;
(4)主导风向:西南风;
(5)土壤冻结深度:-1.62m。
2、设备条件
电力,供水,排水,供热均由城市系统引入。
3、建筑规模
4-5层,可局部6层。
建筑总面积4000平方米+5%,建筑等级2级,耐火等级不低于2级。
4、房间组成及要求
普通教室 56-62㎡18个
阶梯教室 250㎡ 1个
实验教室 120㎡ 3个
音乐教室 70-80㎡ 1个
乐器库 15-20㎡ 1个
美术教室 120㎡ 1个
视听室 120㎡ 1个
电教室 120㎡ 1个
电教器材库 20㎡1个
计算机教室 100㎡ 1个
科技活动室 15-20㎡ 4个
广播室 12-161个
语言教室 80-902个
语言控制室 15-201个
教师休息室 14-18㎡ 每层1个
门卫、收发室、开水间、杂物间 自定
卫生间按规范标准定
建筑层高:底层≥3.6m,标准层≥3.9m
六、设计内容
(一)建筑部分
1、完成下面内容:
(1)建筑平面功能划分;
(2)建筑材料选用及建筑尺寸确定;
(3)防水、防潮、节能与保温等具体构造及做法;
(4)建筑构造。
2、完成下列图纸绘制:
(1)总平面图、设计说明、图纸目录、门窗表、装饰材料做法表
(2)底层平面图 1:100
(3)标准层平面图1:100
(4)剖面图(1~2个)1:100
(5)立面图(1个) 1:100
(6)楼梯详图1:50
(7)主要节点构造详图(3~4个) 1:20
注:1)楼梯详图包括底层、标准层、顶层楼梯间平面放大图。
2)墙身详图包括外墙檐口、圈梁、过梁、窗台、勒脚、散水、台阶、雨篷。
七、参考书目:
(一)建筑部分
1、《房屋建筑学》 傅信祁 广士奎 主编 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房屋建筑学》张一弘 金虹 柴广义 主编 东北大学出版社
3、《中小学建筑设计图集》南京工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编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4、《中小型民用建筑图集》(第二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图》张宗尧 闵玉林 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修订缩印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资料集》(1)(2)(3)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参考图集
(1)《室内设施》 DBJT06-46-92
(2)《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建筑构造》DBJT201-91
(3)《陶粒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体建筑构造》DBJT06-74097
(4)《建筑工程做法》 DBJT06-35-90
(5)《节能构造参考图集》 DBJT06-12-90
(6)《塑钢门窗图集》 DBJT06-69-93
(7)《室外设施》 DBJT06-16-85
(8)《墙身》 DBJT06-13-90
(9)《钙塑门窗图集》 吉J94-771
内走廊宽度不应小于2100mm,外廊及单面内廊的宽度不应小于1800mm。 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不应小于1500mm。
走道高差变化处必须设置台阶时,应设于明显及有天然采光处,踏步不应少于三级,并不得采用扇形踏步。 外廊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低于1100mm。栏杆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
走道的宽度,根据使用人员的人数,按照防火设计规范和学校设计规范的要求,确定疏散宽度。
教学楼走廊设在中间(走廊两侧均有房间或教室)或设在一侧的走廊且安装有窗户封闭的,均属于室内。设在一侧的走廊不安装窗户封闭的,则属于外廊。
扩展资料:
教学楼建筑设计规范
一,总则:
教学楼建筑设计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二,总平面布局:
1,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2,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3,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4,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5,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6,植物园地的肥料堆积发酵场及小动物饲养场不得污染水源和邻近建筑物。
三,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与平面布置
1,中小学,中师,幼师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应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教学活动要求和件宜分别设置下列一部分或全部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普通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等。风雨操场应根据件和情况设置。
2,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
3,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
四,普通教室
1,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2)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3)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
2,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3,黑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 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
(2)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1100mm。
4,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
五,美术教室
1,中小学美术教室宜设教具贮存室。中师,幼师美术教室宜由教室及教具贮存室,工作室,陈列室等附属用房组成。
2,美术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美术教室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
(2)对有人体写生的美术教室,应考虑遮挡外界视线的措施。
(3)教具贮存室宜与美术教室相通。
(4)教室四角应各设一组电源插座,室内应设窗帘盒,银幕挂钩,挂镜线和水池。
六,语言教室
1,语言教室宜设控制室,换鞋处等附属用房。
2,当控制台设于邻室时,二室之间应设观察窗,窗的设置应能满足教师视线看到教室每个学生座位的要求。
不同的行业有自己独特的行规,在实际践行过程中也就有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的说法。比如接下来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建筑设计说明这个名词。我们将从建筑设计说明的几个相关内容出发为大家做一个详细细致的介绍,其中包括幕墙工程、保温措施、门窗、屋面工程、内墙、外墙等等信息。希望以下篇幅的文字图片内容介绍能够对大伙儿有所帮助。
1.1工程概况
(⑴工程名称:第六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⑵总建筑面积:12029.78平方米
⑶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
⑷层数:主体建筑为5层(6层水箱间)
⑸耐火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1.2平面设计
1.2.1设计依据
⑴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
⑵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
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⑸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⑹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⑺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⑻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⑼依据国家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及条文,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建筑构造图集》等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2.2柱网尺寸
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受力等多方面因素,本建筑柱网采用:9000×7200、9000×3300、9000×5700。
1.2.3平面布置
形式及变形缝的设置本建筑主体采用矩形形式。建筑总长125.1m,分别在6轴和7轴,14轴和15轴之间设有变形缝。 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伸缩缝缝宽()mm30~20,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对于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砌体房屋,当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时,或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或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地震中,房屋的相邻部分有可能相互碰撞而造成破坏,所以,需要设计防震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以避免震害。防震缝的宽度一般为()mm100~50。
1.2.4功能分区
建筑内,自西向东有四部楼梯间。二层为阶梯教室。普通教室和教师办公室、校长室等在各层北部。南部为功能教室,如档案室、地理观测室、接待室、会议室等。五层中部为多功能报告厅。
1.3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指的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建筑立面分为建筑外立面和建筑内立面。一般情况下建筑外立面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外围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外立面的组成部分。 建筑内立面则是除建筑外立面之外的所有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接触的部分的总称。 此建筑采用对称式布局: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主体部分位于线上,使建筑显得肃穆庄严。建筑主体为白色。强烈的竖线条使建筑显得高大挺拔。
1.4剖面设计
层高:主体一层为3.9米,其余为3.6米,建筑总高度:22.50米,主体建筑高度:18.85米。室内外高差为0.6米。
1.5节点设计
1.5.1外墙
采用mm300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孔洞率%50≥),强度等级0.5MU≥,容重3/1000mkg≤。
1.5.2内墙
采用mm200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孔洞率%50≥),强度等级5.3MU≥,容重3/800mkg≤,卫生间部分墙体采用mm200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孔洞率%50≥),强度等级0.5MU≥,容重3/800mkg≤。
1.5.3防水
1.5.4屋面工程
⑴屋面为平屋面有组织排水,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材料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即二道mm4厚SBS卷材防水。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保温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屋面构造见墙身详图及建筑构造表。
⑵应严格按照该标准图的说明及大样要求及《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施工。
⑶屋面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卷材防水层应包裹设施基座的上部,并在地脚螺栓周围做密封处理。
⑷屋面保护层、找平层应做分格缝,其间距为3m。
⑸根据GB18242-2000中规定,SBS防水卷材低温柔度18−≤℃。
⑹建筑物无维护结构或出挑雨篷的顶板也须按屋面处理,但不设保温层。
1.5.5门窗
⑴属二次高级装修房间的门由装修设计确定,本设计仅提供洞口尺寸要
⑵门、窗框的截面尺寸及强度计算由厂家负责。做为防护措施的固定扇其水平向的横樘所能承受的推力为mkG/50。
⑶门、窗上玻璃的厚度应依据玻璃的分格尺寸及所处位置由厂家负责确定。
⑷本设计提供了门窗分格详图,应据此进行详细设计,在加工门窗之前,应对门、窗洞口进行实测。
⑸门窗上应装配五金,按标准图集和预算定额的中档零件配齐。
⑹门窗玻璃的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的规定,门窗玻璃大于25.1m采用安全玻璃,落地窗台高度小于900者采用安全玻璃,并于室内设高于楼面1050栏杆,形式自定,栏杆间距不大于110。
⑺门窗与洞口的封闭采用聚氨脂现场发泡做法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实。
⑻防火门窗的技术要求参见国标《防火门窗》03J609的相关说明。
⑼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性能分级为四级,气密性能分级为四级,水密性能分级为三级,保温性能分级为七级,隔声性能分级为四级,采光性能分级为四级。
1.5.6保温措施
保温设计:本工程为乙类节能建筑,工程所在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为严寒Ⅰ区里的B2气候区,建筑体型系数为0.20,外墙传热系数()kmW·/495.0, 屋面传热系数()kmW·/364.0,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表4.3.1-2之规定,本工程各项技术指标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墙体保温:60厚(含燕尾槽)XPS板:容重3/35~28mkg 导热系数(10℃)≤()kmW·/03.0, 抗压强度Mpa2.0≥,氧指数%30> 屋面保温:mm10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板:表观密度3/20mkg> 导热系数(10℃)≤()kmW·/042.0, 压缩强度Mpa1.0≥,氧指数%30> 备注: ⑴XPS板应符合GB/T10801-2002规定的要求。
⑵本工程为外贴mm60厚(含燕尾槽)X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各节点做法参见标准图集《XPS外保温墙体构造》辽2006SJ121施工。
⑶墙体保温材料沿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mm300的A级保温材料,其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⑷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采用宽度不小于mm500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1.5.7幕墙工程
⑴本工程玻璃幕墙选择格框式玻璃幕,抗风压性能分级不低于Ⅳ级,保温性能分级不低于Ⅲ级,气闭性能分级不低于Ⅳ级,水密性能分级不低于Ⅲ级。
⑵本工程中玻璃幕墙立面图仅表示对立面分格形式,开启方式,玻璃颜色及质感的设计要求,幕墙的具体设计由专业幕墙公司负责。
⑶玻璃幕墙的设计、制作、安装应执行《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玻璃的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及地方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⑷幕墙的予埋件应与专业幕墙公司的设计图纸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预埋在墙内或柱内的铁件应做防腐(防锈)处理。
⑸幕墙部分填充的防火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A级。 ⑹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及裙墙之间的空间,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1.6防火要求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⑴对于建筑中的对空开口、贯穿开口和建筑缝隙要用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密封,其封堵材料的耐火性能不应低于相邻防火分隔构件的耐火性能,应严格按照《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2003)执行。
⑵管线在每层楼板处预留的孔洞,待管线安装调试后,由孔洞四周楼板处预留钢筋焊接φ10@200双向,浇mm80厚C20混凝土,其上用2:1水泥砂浆抹平,管线周围用矿棉堵塞密实。
⑶防火门应具有自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反馈功能。
⑷建筑内所有防火隔墙均应从楼地面基层砌至梁板底面基层,不留缝隙。
⑸建筑内部二次装修不应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走道的设计疏散所需净宽度的数量,不应降低原有防火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并应满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的规定。
⑹所有防火设施应选用获公安消防部门批准的生产厂家的产品。
⑺本工程网架部分所有钢构件均须刷防火涂料,使其耐火极限达到不小于h0.01
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关于建筑设计说明的几个内容。其中包括幕墙工程、保温措施、门窗、屋面工程、内墙、外墙等等信息。相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都对建筑设计说明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有意向了解建筑设计说明更多内容的朋友们不妨在参考上文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再自己寻找一些与建筑设计说明有关的资料,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大伙儿有所帮助。
1.工业建筑的总平面设计 根据不同的生产品种,各生产要素的生产环节、工艺流程、交通运输及能源供应,后勤及辅助生产设施来进行安排。 ① 根据城市道路的要求安排厂区的总方位。 ② 根据生产厂的性质可将厂区分为厂前区、生产区、仓库区,有些厂还需安排生活区。 A 厂前区一般安排产品销售,行政办公,产品设计研究,质量检验及检测中心(或中心化验室),根据不同的需要将各个部分建筑集中或分散布置。 B 生产区根据工艺流程来安排生产顺序。一般是 原材料检验→零配件粗加工→零配件细加工→装配→试车→产品检验→产品包装→入库,根据不同生产性质布置各工序工种厂房,有些生产产品可集中在大厂房中,有些需分散布置。 C 仓库区一般有三个部分,一是原料库,主要存放备用够生产一个周期的原材物料;二是设备库,储备生产设备、备用件及需要及时更换的零配件。储存量是以不影响生产使用为原则;三是成品库,用于及时存放已包装待售产品。仓库的设置既要结合生产流程的安排,如原料库放在工艺流程的上游,成品库放在工艺流程的下游,而设备库则可根据各工序不同,设备的需要分散存放于各流程之中。仓库的设置还要根据运输条件,如大宗原材料及成品运输,可能有铁路、公路专用线,需建设相应的货台以利装卸。至于仓库容积的大小则根据生产储备的需要量,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仓库的大小则需根据生产规模,原材料产地及运输条件诸多因素来确定。 D 生活区 生活区建设实际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厂内必须设置的更衣室、浴室、食堂,这个部分有单独设置,也有分散安排于车间。对生产性质不间断的某些小厂,也可设计在厂外。第二部分就是供职工生活的居住区,包括单身职工宿舍及家属住宅,对于一般厂区可能不考虑这个部分,可对于远离城市的工矿厂区就要考虑了。 ③ 厂区道路设计 工业建筑都为生产产品,各个环节都有运输问题,原材料从外运进及成品向外运出,可以根据运输量建设铁路专用线或水运码头,或汽车运输的装卸月台,在厂区内的成品运输或工序运输,有采用轨道运输或传送带运输;而化学工业则多采用管道运输。根据不同的运输形式设计厂区的运输道路,以为交通的和消防用的汽车道路所组成的厂区道路为骨架的道路网,不仅是运输,也是连接各车间工艺的重要纽带。 ④ 能源供应 能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总平面设计中必须予以考虑。如在厂区内的锅炉房、供气、供水站、污水处理站等,这些在厂区必须的设施有可以与生产区融为一体的,也有必须分开的,如城市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都可以解决的就不必考虑,如有一项不能解决的,就必须在总平面设计中留有位置。这方面的工作专业性很强,必须由设备专业密切配合。 2.公共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公共建筑包括政府的办公机关、科研、医院、学校(大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社会福利机构及文化娱乐设施等。因为每一种都有不同的特点,而且专业化要求也很高,规模大小也各有不同,除了根据其必要的附属建筑及区内道路,绿化等,如曾为一所县级中学所作的总平面,需要考虑教学楼的位置,行政办公及教研的活动场所、图书馆、音乐教师、风雨操场,足够的室外体育场及校内食堂等。这所县级中学对容积率等指标未提要求,可以充分考虑其功能的实用性。在目前,国家要建成节约型社会,尽量减少土地使用的浪费,对各类不同性质或功能的建筑都要注意充分利用建筑空间,提高容积率,提高绿化率,设计出既节约用地,又充分人性化,环境优秀的总平面布置。 3.居住小区的设计现在基本上是为开发商服务,为了提高房屋销售价格,开发商们拼命提高住宅区的容积率,在设计时为了配合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居住要求,在居住小区除建设住宅以外,还要考虑停车用地及居民的活动空间,应有大片供人们休憩的绿地,及人造景观,还有室内活动的会所及相关的服务设施,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区商业网点等。设计时既要考虑开发商的要求,又要遵守规划部门批准的要求,以人为本保证足够的房屋间距,道路和绿地面积。设计者也可结合小区的地形地貌作出适当的景观设计以营造出一种居住舒适、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 二.总平面设计中的环境设计问题 过去的总平面设计是以功能为主的设计,整个设计区内就是单调的房屋排列和必要的交通条件,即使在民用项目中考虑到人们的居住条件和服务设施,也都是停留在低层次的生活标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除了考虑房屋排列满足地方规定的间距,保证房屋的日照、通风条件外,还要考虑对环境的要求及良好的服务功能,例如:漫步、休憩、晒太阳、遮阴、聊天等户外活动场所。 1.工业建筑是以生产功能为主进行设计,过去只讲生产要素,现代己不能满足了,因此设计时也要注意环境设计,建设无污染、环境优美的园林化的工厂。特别在厂前区和生活区,也与民用建筑一样要求绿化,美化。致于公共建筑,更要从人性化出发,针对各种不同的公共建筑创造设计出注重城市趣味性,与城市景观相呼应,建筑艺术与环境的协调的建筑作品。对住宅区的环境设计则更有很多文章可作,主要可根据小区的地形地貌进行多层次的设计,创造出一个风景如画,人在画中游的宜人环境。 2.住宅小区的绿化环境 ① 绿化设计根据规划要求的绿地面积和低限充分提高小区的绿化覆盖率,绿化的原则也应因地制宜,在平地上可种些花草乔木,便于人们可以在树下聊天纳凉; ② 道路旁应以乔木为主,给人创造一个行走有绿荫的环境; ③ 房屋垂直绿化,可以改善房屋的小气候; ④ 屋顶绿化 绿化对改善小区的小气候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在总平面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绿化设计的分布与细致具体的树种搭配。 ⑤建筑小品设计 在小区布置种纯静的绿地是比较单调的,可在绿化环绕中点缀以建筑小品、雕塑、喷泉等,使整个环境和谐而又有变化。居民置身其中有游历公园得感觉。 3.住宅小区的亲水设计 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留、保护和进一步创新原有水源,在水源旁作沿水廊道,亲水平台或挑入水中的栈桥,因人们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有水的环境会使人的生活更加愉悦。 4.住宅区的色彩设计,这在总平面设计中应总体考虑的,建筑物的色彩、道路、公共设施色彩与绿化环境的协调,做到环境色彩既丰富又有层次得美化环境。
学校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建筑专业”设计规范有: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GB 50189-200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 118-88》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 50033--2001》
《建筑工程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 50353-2005》
《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景观分册》
所在地区的节能设计标准,各制图规范(略)
如果有宿舍,需遵循《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JGJ 36-2005》
如果有食堂,需遵循《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JGJ64-89》
如果有地下室,需遵循《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如果有地下车库,需遵循《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和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如果有人防,需遵循《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和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
本人曾做过中学方案、初设、施工图设计,有相关问题,可以通过百度HI交流。
充分挖掘家乡济南的历史、文化、人物、风情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展示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成绩,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开发校园环境教育功能,深入浅出,寓意深刻,力争做到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育、影响、示范、带动的作用。
1、校徽设计:学校校徽在原有平面设计风格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使标志外形更加简洁明快,寓意更加深刻鲜明。整个标志仍由“实验”两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S”和“Y”组成,代表着“实验中学”,形象更具标志性作用。整个标志外形就像一艘远航的船行驶在海面上。造型开放、张扬。“风筝一帆悬”,实验中学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鼓帆而行,勇立潮头。字母“S”的变形设计又像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寓意实中人胸怀“济南龙头、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奋斗目标。整个标志由黄、蓝两色构成。黄色象征着实验中学师生蓬勃向上的朝气;蓝色代表沉着、稳健、厚重,象征着实验中学在改革浪潮中获取无限发展的动力。标志下面毛笔飞白的效果,给整个标志平添了苍劲有力地感觉,象征着实中师生自主发展、坚持不懈的精神。
2、校训构思: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将校训确定为“崇德、励志、尚学、卓立”。
“崇德”:“道德立身、修德为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个初中生的人生必修课。以德为先,以德育人,也是每位教师的立教之本。
“励志”:“志当存高远”,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人生的动力来自于远大的理想,不懈的奋斗为的是实现既定的目标。
“尚学”:当学习成为一个人伴随终生的任务时,“尚学”就成了我们必备的精神诉求。先有“尚之者”的追求,才会有“乐之者”的态度,也才有可能达到博学与卓立的境界。
“卓立”:寒窗苦读,当求学高致远;博学善教,当求桃李满天下;做人做事,当求卓越超群,利于社会,无愧于自心。
成功=态度×目标×能力。态度来自于“崇德”,目标出自于“励志”,能力得益于“尚学”,只有“崇德”、“励志”、“尚学”,方能达到“卓立”之根本目的,三者之中有一个零其结果便会是零。
3、教学楼走廊设计:三幢教学楼的走廊是本次校园环境文化设计的主体部分,根据总体设计理念,在设计教学楼走廊时,将章丘的历史与现在做为主题。一号楼走廊共21块,以“章丘人物”为主题;二号楼走廊共21块,以“现代章丘”为主题;三号楼走廊共23块,以“章丘风情”为主题。
在具体到每一块版面的文字内容定位上,摒弃了一般常用的对人对事“简介加名言”的做法,而是让简介最大限度的简洁扼要甚至没有,重点突出其与章丘的关联,对章丘的贡献,从中提炼出最为感人、最有价值的品质或行为,用亲切自然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
4、教学楼门厅设计:根据各楼构造,教学楼门厅共设计版面12块,其中一号楼6块,二号楼4块,三号楼2块。
如果说走廊的内容设计是“点”的话,大厅的内容设计就是“面”,走廊的内容设计着重于“传承”,是“背景基础”,大厅的内容设计则着力于“发扬”, 是“台阶窗口”。
一号楼门厅的六块版面,承接走廊中对章丘历史人物的介绍,首先以“站在先辈的肩膀上振翅高飞”为题,对章丘历史发展及重要人物作了点睛般的概括性介绍,起到了前言与总结的作用。继而以“丹桂飘香硕果丰”为题对学校历史和校训进行了介绍与解读。二楼两块版面分别以“名师创名校,名校育名师”和“我的肩膀愿作你成才的铺路石”为题,介绍了学校的教师素质工程,展示了学校的优秀教师队伍,用优秀教师的教育格言,引导学生去聆听,去感悟,用教师的拼搏进取和无私奉献去教育影响学生。三楼两块版面以“实验中学名人印”为主题,设计成开放式的,用于展示在校优秀学生的风采。
二号楼门厅的四块版面,承接走廊中“现代章丘,走向现代”的主题,一楼分别以“我的家乡”、“发展始于理想”为题,以诗歌和格言的形式引导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用“你的理想将为章丘的未来带来什么?”激励学生努力奋斗,为家乡增光添彩。二楼用“我用努力填满每个足印”和“我用翅膀汇出一个未来”为题展示了我校四位优秀毕业生的奋斗历程和骄人成绩,以鲜活的形象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用不懈的努力书写自己充实的人生。
三号楼门厅的两块版面,承接走廊中对章丘风景名胜的介绍,突出章丘的水文化,以“上善若水”和“逝者如斯夫”为题,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和《论语》中选取典型章节,提取其中积极的教育意义,倡扬孜孜以求、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
5、教学楼楼梯拐弯处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分别以“中学生必备之品质”、“爱心寄语”、“一举一动展风采,一言一行关文明”为主题设计一、二、三号教学楼楼梯拐弯处版面。一号楼分别为中学生必备品质之礼仪、创新、自信;二号楼分别为真正的自由建立在守纪的基础上、学习好习惯为我插上飞翔的羽翼、当文明成为一种习惯;三号楼分别为心语之爱心、心语之成功、心语之烦恼、心语之交往、心语之希望、心语之自爱。
6、办公楼走廊设计:办公楼是学校的核心,也是学校主要的对外形象窗口,教师、学生、社会各部门有关人员出入频繁,在很大程度上,办公楼的内部形象直接代表了学校的精神面貌。因此,在办公楼走廊版面的设计上,我们着重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宗旨,表达了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阐述了我们办好教育的思路和决心。
7、图书楼走廊设计:“阅读是什么?”、“让我们沉静在书的世界里”、“书分四读——闲、精、速、摘”、“变成阅读的主人”,从图书楼四幅版面的标题中可以看出,它的作用在于营造恬静的氛围,教给大家怎样更好的读书,这就是图书楼的设计原则。
8、学生公寓走廊设计:学生公寓的设计力求突出环境特色,营造轻松舒适的感觉,注重于学生行为习惯和良好品质的熏陶。内容选择上注重以小见大,如“兴习惯之美,建和谐校园”、“习惯始于细处”、“诺贝尔学者谈习惯”、“十个良好习惯”、“小故事、大道理”、“小窍门,大功效”、“好习惯,大成就”等等。
9、宣传栏设计:校门内宣传栏是进入学校的第一道风景,是外来人员了解学校的第一个窗口,人们从中可以看出学校管理的很多细节,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校形象。因此,在宣传栏设计的内容选择上,我们主要突出了学校的工作思路、发展规划、教师队伍、教育成果和发展前景,依次确定了“发展规划”、“三大战略”、“龙头地位”、“名师风采”、“桃李天下”、“未来展望”六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