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装饰 > 正文

回字纹的吉祥寓意及相关民俗 回字纹的相关介绍

安静的雨
爱笑的海燕
2023-02-28 04:54:15

回字纹的吉祥寓意及相关民俗 回字纹的相关介绍

最佳答案
彪壮的背包
笨笨的过客
2025-07-06 20:29:12

1、回字纹的介绍:回字纹因为其形状像汉字中的“回”字,所以称之为回字纹。如果你在生活中留心,就会发现身边许多回纹的装饰纹样:布匹上面的正反回纹,瓷器上面的单回纹,就连诺基亚新出的一款手机键盘也采用了回字形的设计,回纹在古典家具上面的运用之处就更枚不胜举了。回纹作为一种传统的装饰纹饰,经历数百数千年的演变,仍然深受人们的欢迎。

2、回字纹的象征含义:回纹,又称回字纹。是被中国民间称为富贵不断头的一种纹样。常见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和商周青铜时代的青铜器上。它是由古代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来的几何纹样,因为它是由横竖短线折绕组成的方形或圆形的回环状花纹,形如“回”字,所以称做回纹。所以在民间习俗中认为,回字纹就象征着大富大贵,是一种很吉利的花纹,可以作为衣服、摆件的花纹。

3、回字纹的使用方法:回字纹在家具上很多地方都有使用。书柜和橱柜下的牙板雕花之上,太师椅的靠背板上面,椅类家具的腿足上面。回字纹以其大方简约的造型不仅点缀了家具,而且更增加了家具的装饰美。以前许多明清家具上常用的纹饰,在现代的家具中已经很少见到。但回字纹凭借其简约婉转的美,经过上百年的洗礼而长存了下来。一些中式家具上还是会经常出现回字纹。回字纹,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造型艺术,更上升为一种文化。

最新回答
犹豫的小鸽子
迅速的日记本
2025-07-06 20:29:12

中国瓷器装饰纹样的几何形纹饰中,回纹因纹样如“回”字而故名,最早用作原始瓷器的主体纹饰,宋以后定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则用于瓶、罐、盘、碗、洗、炉、枕等器物的边饰。回纹有单体的,一正一反相连成对的和连续不断的带状形等。弦纹为单一的或若干道平行的线条,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也可用它来为罐、壶的系、耳和波浪等花纹定位,使之高低一致,起伏均衡。

粗犷的香水
留胡子的丝袜
2025-07-06 20:29:12

中国历史上回纹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方回单体型、减笔组合型、正反“∽”型、一笔连环型。

(一)方回单体型方回单体型是回纹构成样式中最普遍也最常见的类型,更是回纹最具有代表性的构成形式。

该类型的回纹呈方正形的单体,通过一个中心点由一根线条以干净利落的横竖转折向外延伸所形成,再将此独立单体进行间断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排列,它是以线条的向外延伸营造出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动态感,以单体的方形回纹反复连续营造出纹样的空间流动感。这种类型的回纹从马家窑文化开始出现,广泛地应用在商周青铜器与陶器上。至宋代,由于复古风气的影响,方回单体型回纹在宋代的瓷器和端砚上也常常出现。元代的瓷器则延续这一装饰风格。

(二)减笔组合型减笔组合型回纹,顾名思义,是指减少回纹囗字笔画后再重新组合的纹样。所以,减笔型回纹在整体构成方式上与方回单体型的不同,主要是体现在囗字转折圈数上。

该类型的回纹减少回环状线条的转折圈数,使得纹样呈现的装饰风格从以前的密集、收缩变得规整、简约,纹样的整体感觉更加倾向于朴拙的自然美感。另外,减笔组合型回纹与方回单体型回纹在构成的单位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比较这两种不同构成形式的纹样,可以清晰地看到回纹的构成形式开始由一个独立的单体变成了由两个单体组合成新的组合型单体,然后以此新单元再进行间隔式的二方连续。减笔组合型回纹大多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上,汉代漆器上的回纹延续了这种整齐简洁的风格。

(三)正反“∽”型回纹中正反“∽”型构成,可以说是回纹纹样构成发展过程中最精彩的一笔(如图7、8),也是被运用的较为广泛的一种。

正反“∽”型回纹将减笔组合型单体之一的回字纹进行反向后便形成“∽”型样式,把减笔组合型的构成方式向多样化进行了转变。可见,在减笔组合型基础上只是做一个“∽”形结构的小小改变,却马上使得纹样的装饰风格从古朴、庄严的肃穆之感变成了流畅、活泼的灵动之感。“∽”型回纹大多出现在明、清两代的玉器以及瓷器上。

(四)一笔连环型一笔连环型回纹与上述三种类型回纹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是以不间断的线条一气呵成、回环往复而成的。

一笔连环型回纹的线条更加规整严谨,线条的粗细整体划一。该类型的回纹构成形式是由一条齐整的线条进行反复的转折,使得由线条营造出的空间动态感更加灵动、流畅,使观者产生一种循环往复、连绵不绝的装饰感受。此类型的回纹从明永乐年间开始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清末。

从回纹样式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到,同一种纹样的不同构成形式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界定完回纹的主要类型后,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回纹与旋涡纹、云雷纹、窃曲纹之间的关系,以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回纹符号的能指特点与所指内涵。

回纹是中国典型的几何传统纹样之一,它那种规则有序、富于理性的横竖转折给中国传统纹样艺术史添上了精致庄重的一笔。回纹源自于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陶器上的旋涡纹;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回纹奠定了那个时代最主流的审美样式;西周及战国时期的回纹又发展出新的纹样形式;宋代的回纹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理性回归心理。

回纹构成样式中的单纯与简洁、规整与秩序,构成了回纹独特的外部轮廓。其单纯与简洁的造型方法决定了回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规整与秩序的轮廓框架加强了纹样的视觉张力。而在简洁的结构框架基础上,回纹又发展出了风格不一的各式变化,如方回单体型、减笔组合型、正反“∽”型和一笔连环型,回纹的演变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思想。对回纹构成形式的能指特点和承载的所指内涵的研究,可从中窥视出中华传统装饰艺术中的纹样美学理念,能更好地解读传统装饰纹样语言符号背后所承载的深厚的人文内涵。

彩色的仙人掌
务实的斑马
2025-07-06 20:29:12

回纹是指以横竖折绕组成如同“回”字形的一种汉族传统几何装饰纹样,因其构成形式回环反复,延绵不断,回纹在汉族民间有“富贵不断头”的说法。根据其纹样的特性,人们赋予了回纹连绵不断、吉利永长的吉祥寓意。二方连续的回纹可以呈现出整齐划一的视觉效果,所以它常被用作间隔或锁边图案,而在织锦纹样中出现的回纹通常是以四方连续的形式来进行组合的,俗称“回回锦”。

“回”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回,转也。从囗,中象回转之形”。清段玉裁有:“渊,回水也,故颜回字子渊……外为大囗,内为小口,皆回转之形也。”在《康熙字典》中也有:“音洄……旋也。又低回,纡衍貌”的记载,回在此当作“回旋”、“旋转”解。[3]关于汉字“回”的由来,古文字学家认为:回字的字形源自于水在流动时产生的旋涡形态。而从“回”字的字体结构来看,水的旋涡形态也与回纹纹样的构成形式相同,两者都是呈现出一种向心回旋的框架结构。汉字的造字规律显示,华夏文明传递信息所采取的方式是模仿大自然并简化形态来进行“意象”的表达,这种象形的思维方式奠定了先辈们在进行纹样艺术创造时的意象化审美观念。

冷傲的唇膏
文艺的大门
2025-07-06 20:29:12

回形纹流传甚久,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赢得人们的喜爱,在时空中散发出非同寻常的魅力。最初是古代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来的几何纹样,因纹样如回字,故名。回形纹图案灵活、大方,线条有单体间断排列的,有作一正一反相连成对的对对回纹,也有连续不断的带状形等,在古代多用于装饰器物的口部或颈部。

回形纹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寓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安宁吉祥、止于至善等。

扩展资料:

用途:

回形纹因形如回字而得名,寓意着连绵不绝、吉利永长,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到西伯利亚马尔它遗址,以及现存的古埃及壁画、艺术品上都有回形纹的身影。

回形纹--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表达了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九九归一、止于至善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因此也经常被运用到玉石雕刻当中。

除此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建筑及相关行业中也大量采用了回形纹,创造出更具中国传统韵味且不失时代潮流的室内设计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