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空调 > 正文

得了空调病怎么办

坚定的钢笔
阳光的手机
2023-02-28 04:28:51

得了空调病怎么办

最佳答案
儒雅的鼠标
迷人的戒指
2025-07-07 14:00:27

治疗方法: ( 1 )病因治疗:在空调频繁开放的季节,应该经常开窗换气,最好两小时换一次。据防疫部门测定,开窗 10 分钟,就可以把一间 80 平方米房间的空气换一遍。吸烟者应自觉做到不在空调的室内吸烟。工间若遇小憩,请务必去室外活动半晌。凡在空调室内装有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专门从事这类职业的人们,工作时应打开窗户或加装排风扇,以包管室内空气流通。在炎热的夏季,千万不要长时间呆在开着空调的房间内,可利用早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一些户外活动。 ( 2 )药物治疗:一旦罹患上空调病,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或藿香祛暑胶囊治疗,还可以选用最近新研制出的伊洛可益金解毒片或金宏声复方瓜子金颗粒治疗。另外,还可以喝一些绿豆汤、西瓜翠衣汤进行食疗。

最新回答
高挑的棉花糖
勤奋的学姐
2025-07-07 14:00:27

空调病,会出现发热、畏寒、肌肉酸痛、腰背关节疼痛,还有打喷嚏等症状。该如何的治疗?首先开空调频率减低,给予开窗换气,最少两个小时换一次,而且在开空调的时候,尽量不要在空调室里面吸烟。有一些在办公室开空调,里面有复印机、打印机的设备,还是要多开窗,给予空气流通。在炎热的夏天,经常温差比较大,一会在外面温度比较高,一会进空调室里面开着冷气又比较冷,这样来回的冷暖交替,就很容易出现发热感冒的情况。出现了空调病,如果是有发热,就要给予对症处理,比如大量饮水给机体排汗,肌肉酸痛的给予热敷等对症处理。

从容的裙子
土豪的战斗机
2025-07-07 14:00:27

由于空调居室的低温环境能刺激机体,引起皮肤汗腺和机体,引起皮肤汗腺和皮脂腺收缩,腺口闭塞,血液流动不畅,并使神经调节紊乱,因而产生一系列的征候群,这就是空调综合症。空调综合症的类型

(1)空调不适症:由于空调室内室外温差过大,而出现的畏寒不适、肌肉酸痛、疲乏无力、甚至口眼歪斜等症状。

(2)传染性疾病:空调室内空气不易流通,空气易受到细菌、病毒污染,而导致感冒、肺炎、军团病等呼吸道感染病。

(3)过敏性反应:空调中滞留的真菌、螨等微生物,可诱发和加重机体呼吸系统的过敏反应,产生咳嗽、呼吸不畅、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

预防空调综合症的措施

(1)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室内温度以25℃~27℃为宜,最好不要低于20℃。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设有空调的房间要定时开窗换气,进行室内空气消毒,使室内保持清洁,减少空调器内细菌等微生物繁殖的机会。晚上睡觉时不能通宵开着空调,床的位置要与空调通风口保持一定的距离。

(3)加强空调器的保养。空调的滤过器及冷却线圈应经常清洁打扫,以防止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孳生。

危机的酒窝
香蕉蜡烛
2025-07-07 14:00:27
不要24小时开空调,晚上或上班时可以关上;不要24小时关闭窗户;温度不要调得过低,和室外温差不要低于7℃ ;地毯、床单、沙发罩等要经常清洗。对中央空调用户,专家强调:应对宾馆、饭店、医院等的寝具、用具、窗帘等要经常消毒,尽量让阳光照射。

夏季,出汗比较多,有汗时进空调房,切记先换掉湿衣,擦干汗水。切勿立于空调风口图一时痛快。

经常开窗换气,以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交换,开机1~3小时后关机,然后打开窗户将室内空气排出,使室外新鲜气体进入。要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

室温宜恒定在24℃左右,室内外温差不可超过7℃,否则出汗后入室,将加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

使用空调器的房间应保持清洁卫生,减少疾病的污染源。

室内空气流速应维持在每秒钟20厘米左右,办公桌切不可安排在冷风直吹处,因为该处空气流速增加将骤降3~4℃。

要是长时间坐着办公,如打字、书写、接线等,应适当增添穿脱方便的衣服,膝部覆毛巾等予以保护,同时注意间歇站起活动活动,以增进末梢血液循环。

下班回家,首先洗个温水澡,自行按摩一番,如能适当运动,当然更好。

预防空调病要经常开窗换气,最好在开机1-3小时后关机,要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最好使用负离子发生器;室温最好定在25-27摄氏度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摄氏度,否则出汗后入室,会加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引起神经调节紊乱;有空调的房间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最好每半个月清洗一次空调过滤网;办公桌不要安排在冷风直吹处,若长时间坐着办公,应适当增添衣服,在膝部覆毛巾加以保护;下班回家后,先洗个温水澡,自行按摩一番,再适当加以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阳光的大树
苹果鞋垫
2025-07-07 14:00:27
空调综合征俗称“空调病”,主要有3大症状。

呼吸道疾病:由于空调房间与室外的温差较大,如果人们经常进出空调房间,就会引起咳嗽、发烧、流涕等症状。

关节、肠胃易受凉:患者常常会感到关节酸痛、颈僵背硬、腰沉臀重或肢痛足麻,有的还会有肠胃不适的感觉。

大脑神经失衡:如果在空调房间停留时间太久,由于空气不新鲜,容易使人头晕目眩。

防治空调病办法

身上有汗时进空调房,先换掉湿衣,擦干汗水,切勿立于空调风口凉快;

经常开窗换气,以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交换,开机1~3小时后关机,然后打开窗户,使室内外空气流通,要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

室温宜恒定在24℃左右,室内外温差不可超过7℃,否则将加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

使用空调的房间应保持清洁卫生,减少疾病的污染源;

室内空气流速应维持在每秒钟20厘米左右,办公桌切不可安放在冷风直吹处;

要是长时间坐着办公,应适当增添穿脱方便的衣服,膝部覆盖毛巾等予以保护,同时注意间歇站起来活动活动,以增进末捎血液循环;

下班回家,首先洗个温水澡,自动按摩一番,能适当运动则更好。

无私的冬瓜
眼睛大的过客
2025-07-07 14:00:27

预防和治疗都谈不上,这就是一种环境使然的病,只要生活当中多注意,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一、适当走出室外。现在夏天空调较多,外间也不是完全就是曝晒的环境,也同样会有林荫道等风景,上班族的话,上下班时间可以物色林荫道比较多的小路,这样多呼吸一些新清空气,就能有效的预防空调病了。

二、适当运动。一天夏天,很多人都不想动,因为天气实在太热了,以致于在空调房里的人们都产生了一种惰性,这种惰性就造成了空调病的各种症状,如果适当运动,身体的免疫力会渐渐提高,空调病自然也就没了。

三、注意饮食。空调是一个人工环境,虽然人体舒服, 但是也是跟大自然有不一样的地方的,那么就要注意饮食的上均衡,如果饮食上注意均匀了,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所需就够了,空调病也就没了。

四、多晒太阳。太阳是天然资源,它所能带来的一切东西,都是其他的营养所给不到的,每天定个时间晒晒太阳,哪怕只有十分钟,也会对自己的体质有一定改善,体质好了之后,环境引起的一些不适也自然而然的会消失。

总的来说,还是得先去偶尔离开这种舒适的环境,到太阳下走走,在自然的环境下呆一段时间,想减肥的不要使用节食等极端的方式,多做运动,就能有效的预防空调病了。

甜美的咖啡豆
慈祥的荷花
2025-07-07 14:00:27

什么是空调综合症以及如何预防空调综合症

在空调室待久了,会出现头痛疲劳、咽喉痛,口眼歪斜等症状,有的还突然发生面部神经痛、失眠、血液循环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等,这些症状称为“空调综合症”。

不要过频地进出空调室,因为外出后身体立刻出汗,带汗水的皮肤沾上了细菌后,再进入空调室皮肤遇冷收缩,细菌便侵入皮层。另外频繁出入空调室也会刺激交感神经,造成心脏负担加重,血压升高。

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5度。室内外温差太大,冷热相激,降低了人体机体自身温度调节的能力,是引起空调综合症的主要原因。

不要长时间在空调室待着,否则身体适应不了夏季的炎热,一旦到外面就引起中暑。

室内温度最低限度为25度较为适合。在空调气温降到18度以下时,咽部肌肉便会受到损害,产生喉痛和声嘶哑。

在空调室时间长了,可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空调室不要长久密封,要开窗通风。

卧室里有空调,入睡前要关闭

坚强的凉面
清爽的裙子
2025-07-07 14:00:27

(1)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室内温度以25℃~27℃为宜,最好不要低于20℃。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设有空调的房间要定时开窗换气,进行室内空气消毒,使室内保持清洁,减少空调器内细菌等微生物繁殖的机会。晚上睡觉时不能通宵开着空调,床的位置要与空调通风口保持一定的距离。

(3)加强空调器的保养。空调的滤过器及冷却线圈应经常清洁打扫,以防止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孳生。

独特的大侠
追寻的航空
2025-07-07 14:00:27
空调综合症又称为“大楼综合征”,引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炎热的夏季、严寒的冬季、甚至舒适的过渡季节,门窗紧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关在空调房间内,并开始抱怨空气质量不好,继而出现疲乏、头痛、胸闷、恶心、甚至呼吸困难与嗜睡等症状。

空调环境能使人感到舒适,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前苏联科学家的调查,当室温从36℃降到25℃,人的工作效率可以提高11.21%当室外气温高达37℃一42℃时,空调车间可使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46%。空调机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当空调设备使用不当,并缺乏必要的卫生防护指导和措施时,也会带来不少新的卫生问题。通常会引起传染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及各种不适,科学家统称之为空调综合征。

1976年7月,美国费城旅馆召开了一次退伍军人代表大会,与会者和因其它原因进入该旅馆的人中,有221人得了种从未见过的肺炎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多为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胸痛、咳粘液性痰或脓性痰,发病急而重,有34人死于肺炎和其它并发症。这种暴发流行的传染病,经美国有关部门历时半年,花费了200万美元和9万个工作小时的调查,终于弄清了病原是一种尚未被人们认识的革兰阴性杆菌。接着,发现这种病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发生,并从死亡病人身上检出了致病菌。由于这种病原及疾病是在退伍军人中首次发现的,又是集团发生,故称"军团病"。值得注意的是,从空调机、冷却水塔中也分离出了这种细菌。日本科学家甚至发现,"军团病"杆菌在空调机和冷却水塔中高浓度存在。红霉素、四环素及抗结核药物利福平、乙胺丁醇,对 "军团病"有很好的疗效。而青霉素和磺胺制剂则无效。

除发生"军团病"外,长期处在空调室的人们,反而对温、湿度适宜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抱怨。在许多国家进行的调查表明,这些人普遍反映呼吸道干燥、鼻塞、头痛,易患感冒关节酸痛,易得风湿思想不集中,容易疲劳胸闷、憋气等。而一旦离开空调室,经过一两天的休息,这些症状又消失了。这并非是养尊处优者在无病呻吟,而是空调综合征的表现。

引起空调综合征的原因是:

①室内空气经反复过滤后,空气离子浓度发生了改变,负氧离子数目显著减少而正离子过多,而影响了空气的清洁度和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造成人体内分泌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头昏、头痛、困倦易乏、心悸、多梦、胃纳减退等症状。

② 空调机内的环境很适宜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和繁殖,国外不少 "军团病"患者,都是由于空调系统欠佳引起的。医学家们曾多次从空调系统的冷却水中分离到引起急性肺炎的细菌及其它病原体。

③空调系统可造成室内、外环境条件 (包括气温、气湿、气流和辐射等)相差悬殊,易使人感冒室内干燥,易刺激人的鼻腔、咽喉粘膜而降低人体抗感染能力常用循环空气造成室内、外空气交换减少,空气污浊使疾病易于传播。

④空调房间内自然采光和照明往往不足,也使得室内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容易存活,威胁人体健康。

防治:

①使用消毒剂,以杀灭空调机的微生物。要反复进行消毒,以防微生物再生。

②空调机的湿度调节器是助长细菌扩散的工具,故最好增装除湿器以降低室内相对湿度,防止细菌的孳生。

③剧烈运动后一身大汗时,切勿立即进人空调房间,以免使张开的毛孔骤然收缩,受凉致病。

④不宜长时间呆在开空调机的冷气室里,应让皮肤有流汗的机会。要多参加运动,多喝开水,让毛孔通畅,加快新陈代谢。

⑤有条件的话,最好使用开放系统机种的空调机,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酷酷的季节
无奈的钢笔
2025-07-07 14:00:27
空调房间与室外的温差较大,如果人们经常进出空调房间,就会引起咳嗽、头痛、流涕等感冒症状。如果空调房间温度调得过低,时间一长,又遇衣着单薄,就会引起关节酸痛,加上空气不流通,容易使人头晕目眩。这些症状就是空调综合征,俗称“空调病”。 空调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内分泌及胃肠道三方面的症状,以呼吸道最为明显,一旦出现相应的症状要及时治疗。另外,现在得空调病的多是年轻人,尤其是在公司上班、经常处于中央空调下的白领上班族们,因此这些人要特别注意。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长期吹空调造成的危害,觉得也就是得个感冒、头晕头疼而已,尤其是年轻力壮的人更不在意。殊不知,冷空气对关节的损害是很大的,如果不注意保暖,上了年纪很容易患上关节炎,再治就难了。 夏天室外空气灼热,人们普遍穿得少,但室内的空调冷气吹得厉害,衣服这么单薄,这样的低温环境会刺激血管急剧收缩,血液流通不畅,导致关节受损、受冷、疼痛,像脖子和后背僵硬、腰和四肢疼痛、手脚冰凉麻木等都是常见的反应。 另外,屋里太“冷”容易导致胃肠运动减弱,再加上夏天贪凉,经常吃冷饮,肠道内外都被“冷”控制着,很多人又拉又吐就不足为怪了。其实,这种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自律神经紊乱,年轻女性最容易得,主要表现在月经失调。现在,很多白领女性都在公司办公室工作,整天处于低温空调下,同时又要穿短衣短裙,本来体质就相对较弱,手脚散热很快,造成血管舒缩失调。这样的寒冷刺激很可能影响卵巢功能,使排卵发生障碍,出现月经失调或肚子疼得厉害。 医生建议,长时间在办公室里工作,尤其是经常坐着办公的人,不妨备一身长衣长裤,尤其是年轻女性,膝部的关节最好用毛巾或厚点的衣服加以保护,同时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活动活动,以增进末梢血液循环。家里空调尽量用自然风制冷。 一些年轻人和身体比较胖的人,在家整天开着空调,或大汗淋漓地从外面进屋,把温度调得很低,还有的人甚至跑到空调下面直吹,只图一时痛快,殊不知直吹时空气流速增加,温度会骤降3~4℃,头会晕。而且,突来的冷空气很容易刺激汗毛孔突然收缩,导致头疼。常听经常坐在空调屋里的人说“我觉得头晕目眩、眼冒金星,还爱忘事”之类的,其实这是由空调病引起的常见大脑神经失衡反应。空气里含有的阴离子能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缓解大脑疲劳。但是,空调却过多地吸附了阴离子,让屋子里的阳离子越来越多,阴、阳离子失调也让人们的大脑神经系统跟着紊乱失衡。 呵呵 我是健康记者 这些是医生告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