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怎么写

落后的奇异果
细心的指甲油
2023-02-28 04:02:30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怎么写

最佳答案
炙热的音响
老实的嚓茶
2025-07-07 18:16:19

写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时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教学法的真实性原则,设计学习活动,提供话题和真实任务,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创造合作学习型活动的必要条件,包括明确的小组活动目标,小组成员积极依赖的关系,成员间面对面的交流,注重学生社交技能的锻炼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

2、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课前调查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2)课中进行听力训练、交流分享、问题探究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认知的多样性。

(3)课后延伸活动 ——小组活动,拓展认识。

3、关键问题:

(1)课前的调查表设计要简单明确,适合学生能力。

(2)课堂学习活动教师要注意引导,借助媒体促进学生思考。

(3)做好教学资源平台,使学生获取更多感兴趣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服务。

4、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理论与学可理论的指导下,借助适当

的教学手段(工具、媒体或设备)而进行的师生交互活动的总体体考虑。

最新回答
粗心的绿草
美丽的自行车
2025-07-07 18:16:19

教学策略是指解决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列问题的模板式的方法,教学设计的定义:是以解决教育、教学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在一定的限制条件选择最好的教学策略,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说白了,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范围有大有小,可以是教育部对某个年级的整体规划,也可以是某个教师对某堂课某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进行的设计

超帅的书本
彪壮的小丸子
2025-07-07 18:16:19
在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时,教师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第一,教学目标。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考虑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当知识掌握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时,可以更多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系统讲授和系统训练。如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实际能力或方法的培养,那就要在教学中更多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如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某种态度或价值观,那就要更多采用突出社会互动、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当然,一门课、一个单元的教学往往同时会涉及多个目标,所以,要在教学中适当对不同模式加以组合。

粗暴的百褶裙
清脆的冰棍
2025-07-07 18:16:19
课堂教学设计的操作流程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按照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的要求,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设计。教学设计首先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分解为三个子系统,即课前系统、课堂系统、课后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和任务。课前系统包括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三个方面的操作任务所谓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案。即备课。课堂系统即组织实施解决方案一般的都把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和组织,实施课堂教学两个环节统一纳入课堂教学过程的范围来分析,因为这两个环节就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活动和实施活动。即上课。课后系统包括评价实施结果、反思、修改设计方案。2.课堂教学设计的写作范式第一,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本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初、高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第二,学生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或学情分析)包括:即确定学生的初始能力分析——学生“有什么” 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分析——学生“缺什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障碍第三,课堂教学目标分析。第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及解决措施。第五,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确定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方法与技巧,确定教学顺序,建立教学活动程序,选择教学组织形式,选择教学媒体。即解决怎样教的问题。第六,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1)新课导入设计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导语。(2)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设计出整堂课的教学结构、步骤及其实施方案写出每个环节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3)课堂总结设计。设计出针对知识目标的系统的巩固的问题及方案。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第七,总结与评价(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2)对教学设计的评价。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冷艳的鸵鸟
舒服的大地
2025-07-07 18:16:19
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三种: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和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

关于这三种教学策略教科书上已有很多介绍,这里就不再详谈,我只说点自己的理解。

所谓支架式教学策略俗称“搭脚手架”,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框架、线索、路径、信息和资源,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引去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支架”不一定需要一次性提供,而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依次提供,就像建房子时搭脚手架一样,要根据房屋建筑的高度来逐渐升高。

所谓抛锚式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应该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或案例,让学生们围绕着这个问题或案例开展自学、协作与探究。这个问题或案例就如同一个“锚”,起到固定学习活动(船)的中心和范围的作用,让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这个“锚”来逐渐展开。支架式教学策略和抛锚式教学策略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例如可以先利用抛锚式教学策略启动一项学习活动,再通过支架式教学策略引导学习活动深入开展。

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是指要从不同时间、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或以不同方式“随机”地进入同一个学习主题,从而加深对学习主题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的理解。

上述三种教学策略只是提供了一种粗略的指导学习的思路,具体如何开展需要结合学习内容由教师创造性地发挥。开展教师指导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探究)性学习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要复杂得多,条件要求要高得多,效果也较难确定。当然,如果开展得好,学生的收获也较听课要大得多。所以我说这种活动式教学法是教学法中的“尖端技术”,只宜用于一些合适的课程、合适的内容。如果普遍推广,不仅成本极高,效果也未见得佳。

何克抗教授针对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教学策略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这一思想是很好的。但在教学中到底如何理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拿捏起来比较困难。根据何教授提出的过程模式,我的理解是:双主模式实际上是在确定教学主题与教学目标、并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后,加了一个选择的“枢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师应该决定下面的教学是选择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有些情况下应该选择以教为主,有些情况下应该选择以学为主。这个思路我也是比较赞成的。

一般来说,在大班教学、时间紧内容多、教学内容属于结构严谨的学科、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教学条件不太充足、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不强、评价体系以考试等传统方式为主等情况下,宜选择以教为主;反之,在小班教学、目标比较灵活时间比较充裕、教学内容属于结构松散开放的学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条件优良、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较强、评价以作品和论文等多元评价方式为主等情况下,宜选择以学为主。

至于有些人还提出一种启发式教学策略,我以为无论是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都应该也可以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没必要专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