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4d管理内容是什么?
厨房4d管理内容是:
1、整理到位,保证厨房整齐、有标示、千净,可以在30秒内找到要找的东西。
2、责任到位,将卫生设备、服务、安全等,做到责任到人、制度上墙。
3、培训到位,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新老员工,前2项反复培训。
4、执行到位,全员互动、科学监督、长久保持。
打造一个优质的4D厨房方法:
1、整理
需要将厨房空间腾出来,提高找物品效率,不仅要做好全面检查工作,还需要制定好相关需求判别基准,将不需要物品都清楚,并且调查好物品使用频率,便于确定日常用量,最好是根据厨房用品使用频率来合理分层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取物效率。
2、责任
要保证厨房物品整齐、有标示的摆放好,并且要在30秒内能找到想要的物品,那就需要将所有物品经常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摆放整齐,并统筹好。
3、执行
需要清除好厨房各区域的脏乱现象,保持厨房处于一个各方面都清洁的状态,同时也要防止污染发生,不仅要建立清洁责任区、做好清洁要领,而且需要履行好个人的清洁责任。
所谓的4d厨房定义,即系首先整理到位,保证厨房整齐、有标示、干净,可以在30秒内找到要找的东西;其次,责任到位,将卫生、设备、服务、安全等,做到责任到人、制度上墙;然后,培训到位,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新老员工,前2项反复培训;最后,执行到位,全员互动、科学监督、长久保持。
企业好处
1、延长酒店装饰寿命
2、杜绝库存积压,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利润
3、改善繁琐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4、塑造企业的品牌,提升企业形象
5、完善酒店管理系统
员工好处
1、工作生活环境的全面改善
2、掌握最新的环境全面改善方法
3、员工的能力持续提高
4、更多的晋升机会
餐饮业有许多管理体系,目前最受关注的叫做“4D现场管理体系”。它由日本的5S管理结合中国餐饮业具体特点演变而来,又称为卓越现场管理法。
何谓4D管理法?
▼
所谓“4D管理”,是指在管理中要实现“四个到位”,即整理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培训到位。
1D:整理到位
定义: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将非必需物品清理掉,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提高寻找物品的效率并防止误用。
1、对所在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
2、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
3、清除不需要物品。
4、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率、决定日常用量。
5、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
2D:责任到位
定义:有用的物品按按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
目的:整齐、有标示, 30秒内找到需要的东西。
1、对摆放物品的场所和物架进行统筹(划线定位)。
2、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摆放整齐(规定放置方法)。
3、标示所有的物品(目视管理重点)。
达到责任到位的四个步骤:
1、分析现状
2、物品分类
3、储存方法
4、贯彻贮存原则
3D:执行到位
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现象,保持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1、建立清洁责任区。
2、清洁要领:
◆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大清扫,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台面、物架等地方都要清扫。
◆注意清洁隐蔽的地方,要使清洁更容易,尽量使物品从高到低放置。
◆仪器、设备每次用完清洁干净并上油保护。
◆破损的物品要清理好。
◆定期进行清扫活动。
3、履行个人清洁责任。
谨记:清洁并不是单纯的弄干净,而是用心来做。
4D:培训到位
定义: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D活动。目的是养成坚持的习惯,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措施,要求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通过培训改变“人质”,养成工作规范认真的习惯。
1、认真落实前面3D工作。
2、分明责任区、分区落实责任人。
3、视觉管理和透明度。
4、制定稽查方法和检查标准。
5、维持4D意识。坚持上班4D一分钟,下班前4D五分钟,时刻不忘4D。
6、制定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持之以恒。
7、加强4D现场管理:每季度第一周为“4D加强周”,纳入质量检查程序。
4D管理一旦在餐饮企业中得到推广和坚持,将产生以下五大效果:提高效率、减低成本、工作的自觉性、提升环境的整洁度、提高员工素质。
后厨操作管理制度
▼
一、设施设备管理
1、厨房设备如冰箱、消毒柜等设备均由专人使用;
2、掌握自己所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3、不经过厨师长的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厨房设备;
4、定期对自己使用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5、班后厨师长要安排专人对厨房所有设备及电源进行检查,确保万无一失,方可离开厨房,并锁好厨房门锁;
6、发现故障隐患,要及时向厨师长汇报,及时检修。
二、工具及出品用具管理
1、厨房工具及出品用具如:菜刀、菜镦、工作台、菜盘、菜筐等所有工具、用具都要定人管理,保证所有工具、用具有人负责,做到物物有人管,人人有物管;
2、无论何时都必须确保工具、用具的卫生及完好;
3、所有人员都要掌握厨房工具及出品用具的正常使用方法;
4、定期对厨房工具、用具进行盘点检查,有缺口或损坏的及时向上级汇报。
三、出品管理
1、所有厨房出品(凉菜、面点、肉、青菜、半成品)等必须分配到人,保证所有菜品都有专人负责质量把关。
2、确保出品卫生、量足、味正,餐具无缺口、造型合格、规格统一;
3、如因质量原因造成顾客退菜或投诉,由菜品质量把关人承担责任;
4、多次因菜品质量造成投诉的厨师,厨师长有权给予其他处分或辞退处理。
四、卫生管理
1、个人卫生管理:
A、男厨师必须理平寸头,无胡须,不留长指甲,戴厨师帽,穿厨师服,并时时保持干净整洁;
B、所有厨师每三天必须洗一次澡,保持清洁无体味;
C、所有厨师不得使用化妆品,以免影响出品口味;
D、在厨房不得随意脱下工服、摘下工作帽。
2、环境卫生管理:
A、所有清洁工具用具:包括拖把、灰兜、扫帚、抹布、玻璃刷等必须指定存放地点,使用完毕要清洁干净放回原处;
B、按照不同的岗位划分卫生区域,确保时时清洁。而且所有人员都必须参加星期一的卫生大扫除;
C、定人定时检查厨房泔脚的清理及用具的清洁工作。
五、厨房原材料购存管理
1、每日营业结束后,厨师长都要对当天肉类、青菜类、凉菜类、面点类等出品进行汇总,对当天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汇总,对当天所剩原材料进行汇总;
2、根据汇总数据,分类列出明天所要采购原材料数量,交于采购员,并对采购回的原材料进行过秤检查,确保所采购原料的数量和质量;
3、营业期间,厨师长要对所有环节进行监督,杜绝浪费,对造成浪费的人和事进行必要的处分;
4、营业结束,对所剩原材料过秤后,定人妥善保管,以免造成浪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厨房,是指可在内准备食物并进行烹饪的房间,以下是我收集的厨房质量管理流程,欢迎查看!
一、厨房生产流程管理
厨房生产控制是对生产质量、产品成本、制作规范,在三个流程中加以检查指导,随时消除一切生产性误差。保证达到预期的成本标准,消除一切生产性浪费,保证员工都按制作规范操作,形成最佳的生产秩序和流程。
1、对菜谱、菜单进行标准化制订。
2、对三个流程的产品制作标准加以规格化,包括加工规格、配份规格、烹调规格。
加工规格主要对原料的加工规定用量要求,成形规格、质量标准;配份规格是对具体菜肴配制规定用量品种和数量;烹调规格是对加热成菜规定调味汁比例、盛器规格和装盘形式。以上每一种规格将制成文字表格张贴于工作处随时对照执行,使每个参与制作的员工都明了自己的工作标准。
3、按生产流程实行程序控制
每一道流程生产者,对上一道流程的食品质量,实行严格的检查控制,不合标准的要及时提出,帮助前期程序纠正。使整个产品在生产的每个过程都受到监控。
4、厨房的生产分工,实行责任控制法
每个岗位都担任着一个方面的工作,岗位责任要体现生产责任。首先每个员工必须对自己的生产质量负责。其次,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对本部门的生产质量实行检查控制,并对本部门的生产问题承担责任,把好菜品质量关,对菜肴产品的质量和整个厨房出品稳定负责。
5、对那些经常和容易出现生产问题的环节或部门,作为控制的重点
这些重点是不固定的,哪个时期,哪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就把哪个环节作为重点来检查控制,随着重点的转移,逐步杜绝生产质量问题,不断提高生产水平。
二、中央厨房生产质量管理
1、按照出品类型安排部门生产任务,各部门在厨师长和行政总厨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并对各自的烹调品种负责,严格按照产品规格进行加工,使产品统一标准,保证质量。
2、各部门必须服从领导,按菜谱、菜单和特菜及预订菜肴的切配烹调。上班后加工备足当餐所需各种调味品、半成品和成品,并检查质量是否合格。
3、加工原料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原料的领用、备货、涨发必须认真细致,分档取料要合理化使物尽所用。冰箱仪器摆放整齐、生熟分开,每天进行整理,防止食品变质,发现变质食品不准加工出售,应报厨师长或行政总厨处理。
4、坚持饭菜不合质量不上,不合数量不上,盛器不洁不上,不尊重宗教信仰不上的原则。尤其是花色菜,火功菜认真对待,不任意改变风味特点,严格按顺序和宾客要求掌握出菜时间。
5、严格把好食品卫生关,从进货、领料、烹调制作 都严格检查,防止食物污染。严格按操作程序工作,对刀具、案板等用具按规定消毒。
6、为杜绝菜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对厨师进行编号,署名制度,进行跟踪服务,促使厨师在烹制中下足功夫确保产品质量。
7、随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顾客对菜品提出的要求,对菜品进行局部的修整和完善,提高菜品的质量,使菜品色、香、味、型更适合客人的变化。
三、中央厨房产品开拓计划
餐饮经营要善于及时地分析不同层次客人的需求欲望,才能开发出多种多样的适应各种不同层次客人需求的新产品。满足客人需求的产品才能为顾客所接受。
1、 厨房与其它部门(营销部、采购部、广告部),紧密联系,随时了解市场信息的需求,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开发。
A、 对菜品的营养、质量、原料、器皿的.要求进行了解。
B、 对菜品价位、促销手段、销售量、广告宣传进行了解。
C、 对市场容量,顾客需求,消费心理趋向,对产品质量反映进行了解。
2、厨房将面对整体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全体员工为产品开发出谋划策,并相应地建立合理化建议处理体系,对合理化建议进行有效奖励,并使其制度化,提倡和鼓励创新意识。
3、成立产品开拓小组,由厨房牵头,有采购、营销部门参与。根据市场信息,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
4、定期收集新产品开发建议书,通过评估、鉴定。制定新产品计划任务书,通过试制、鉴定再研究产品的销售与服务方式。
5、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和技术培训,对各班组厨师长、主厨进行评估、考核,根据工作实绩进行奖惩。
四、中央厨房卫生管理计划
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本,卫生管理是餐饮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经常性的非抓不可的工作,对于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提高企业的信誉、知名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这是个人素质问题,个人素质主要取决于工作背景。所以我们的老员工应当做好表率作用,新员工应当虚心学习。
(二)把卫生工作当作自己的尊严一样来做。
(三)环境卫生实行“地域分工、包干负责、落实到人”的原则。
1、 地面、台面干净无水渍、无垃圾、脏物。
2、 墙壁应当定期打扫,保持洁净。禁止私自乱贴、乱刻。
3、 制作间各种主、配料陈列有序,不同的餐具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制作人员不混用佐料、器具,颠三倒四影响卫生。
4、 墙角保持清洁,无杂物、无乱堆码,对于临时的堆放应及时干净地清扫。
5、 垃圾应倒在专用的垃圾箱(桶)内。
6、 为保证下水管道畅通,掉到地上的垃圾要扫到垃圾桶里面。
7、 各部门用手布应每天消毒、漂白,晾干。
(四)食品卫生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及卫生“五四”制的要求执行,杜绝中毒事故发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负责。
严格坚持“四隔离”制度,即生与熟,成品与半成品,食品与杂物,药物,零售食品应使用食品夹,严防中毒事件发生。
(五)加强个人卫生管理,督促员工搞好自身卫生。
1、 厨房生产经营的一线员工和服务员须持证上岗,“健康证”、“卫生培训证”并每年进行休格检查。
2、 患有传染性疾病者,须经治疗后持医院及卫生部门的健康证方能重新报到上班。
3、制作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帽)上班,上岗操作过程中,不准穿拖鞋、过高的高跟鞋,不准穿短裤或超短裙,不准穿背心或袒胸露背的衣服,不准抽烟、嚼槟榔,吃瓜子等食品,不准留长发或蓄胡须,不准戴戒指或涂指甲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