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砖 > 正文

瓷砖有弧度正常吗

知性的小白菜
完美的路人
2023-02-28 02:59:09

瓷砖有弧度正常吗?

最佳答案
无限的高山
诚心的故事
2025-07-08 11:33:39

正常瓷砖弯曲是属于正常在现象,但弯曲的偏差是不能超过正负0.2%,如800*800在瓷砖,其弯曲偏差是正负0.2%x800=正负1.6mm。超过这个标准在话,瓷砖将是处于不合格在产品。瓷砖边有弧度是很普遍的,但这个弧度要保持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才是正常的,因为这是瓷砖在生产上难以避免的一个情况,这个弧度也被称之为瓷砖的翘曲度。对于瓷砖弧度有着严格的规定,一定不能超过规定中的偏差范围,否则就代表该瓷砖有质量问题,是不合格产品。不管哪一种类型的瓷砖,要求弧度越小越好,没有弧度的话是最好不过的。因为瓷砖有明显的弧度代表整个瓷砖面的平整度也是比较差的,这就会给施工和施工效果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很难将其铺平整,出现高低落差的话,不仅容易藏污纳垢,而且后期空鼓、起翘的可能性更大。购买瓷砖要鉴别它的质量优劣,第一个要观察的就是它的平整度,也就是可以从侧面观察瓷砖的弧度,也可以将两块瓷砖贴在一起对比,看看中间是否有比较大的空隙,有的话就是平整度比较差的,不建议购买。看外观主要是查看表面是不是有一些缺陷,包括气孔、颗粒等等,有的话就不建议购买,同时可以摸摸看,手感是不是光滑细腻的。看重量一般来说瓷砖重量越重,说明密度越大,质量也就越好,譬如说800规格的瓷砖要达到40斤左右的重量就是更好的,这也意味着该瓷砖的瓷化程度会更高,硬度等也有保障。

最新回答
会撒娇的楼房
单纯的奇异果
2025-07-08 11:33:39

瓷砖弯曲度国家标准:±0.5%。

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之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等,建筑或装饰材料,称之为瓷砖。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砂,经过高温后压缩等等混合而成,具有很高的硬度。

发展史

瓷砖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公元前,当时,埃及人已开始用瓷砖来装饰各种类型的房屋。人们将粘土砖在阳光下晒干或者通过烘焙的方法将其烘干,然后用从铜中提取出的蓝釉进行上色。

公元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发现了瓷砖。这种瓷砖以蓝色和白色的条纹达到装饰地目的,后来出现了更多种的式样和颜色。

在中世纪伊斯兰时期,所有瓷砖的装饰方法在波斯达到了顶峰。随后,瓷砖的运用逐渐盛行全世界,在瓷砖的历史进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马赛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地砖、安特卫普的釉面砖、荷兰瓷砖插图的发展以及德国的瓷砖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古代,都是手工制作。也就是说,每一块瓷砖都是手工成型、手工着色,因此每一块瓷砖都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

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之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等,建筑或装饰材料,称之为瓷砖。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砂,经过高温后压缩等等混合而成,具有很高的硬度。

淡定的火车
传统的手机
2025-07-08 11:33:39
诺贝尔瓷砖弯曲这样做:

1、可用木板尺靠好线。

2、靠池板推瓷砖刀就成直线。

3、将其标尺移动到切割尺寸上,一只手握住刀柄往后拉,拉到后座位置上。

4、把需切割的瓷砖平放在上去,保持水平状态,并与切割线对齐,而瓷砖前部分则需紧靠推刀的底部豁口位置。

碧蓝的芒果
娇气的小蚂蚁
2025-07-08 11:33:39
1、墙体是否平直,与该瓷砖“弯曲”没有关系的,水泥也不会导致瓷砖变形。

2、瓷砖销售点的正规与否,在一定程度上说并不能保证所售商品肯定无质量问题,包括熟人。

3、如果你能够确认该瓷砖在铺贴以前是好的,是平、直的,而铺贴上墙以后才出现的“弯曲”问题,那么就可以认定那就是瓷砖的问题了。而只是三分之一的比例,并不能排除该瓷砖存在着明显的质量问题,有质量问题并不是一定要每块瓷砖都出现这样的情况的。

4、该瓷砖“弯曲”的程度如此之大,实在是闻所未闻。

5、即使浸水的时间不够长,那么除了有可能因为失水过快而导致空鼓以外,还没有听说过会造成瓷砖“弯曲”的——瓷砖不是木材!

6、吸水的瓷砖如果不浸水的话,应该是难以铺贴的,水泥浆里面的水分会马上被瓷砖吸收并呈现“凝固”状态,这是无法铺贴的!——肯定是瓷砖本身的问题!

7、瓷砖公司的人之所以自己都搞不清楚这个问题的原因所在,是因为他只是销售人员,并非生产方面的技术人员——即使他知道是自己的瓷砖的问题,想要让他主动地承认这个事实?谈何容易!

8、拿其它人家的瓷砖比一比,看看别的瓷砖铺贴完以后是否也是这个样子的——事实胜于雄辩么!

以上回答,如果对你有所启发,则请采纳,谢谢!

微笑的绿草
缥缈的眼神
2025-07-08 11:33:39

一般而言,出现较多的瓷砖变形现象是卫浴瓷砖呈瓦片状或起拱,这是因为卫浴瓷砖受潮所构成的,卫浴瓷砖受潮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种:

1.空气中的水分(例如黄梅天)

2.地坪没干透,用水泥加固龙骨

3.龙骨,毛卫浴瓷砖太湿,运用水性胶水

4.一楼等湿润环境未作分外的防潮处置

5.石质地上和卫浴瓷砖相接处的断面未作封闭处置

6.水泡(如水管分裂,阳台水倒灌等)

7.此外,商品本身及施工不当也会构成起拱。例如单调处置不当、摄生缺少、含水率太低、背槽太浅、施工中弹性缝隙未留足、铺设太紧等。俗话说,瓷砖是“三分质量七分铺装”。更多时候,影响瓷砖的总体效果并非来自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是来自于铺贴是否得当。

瓷砖变形的7种类型及预防措施:

1.翘角

四角上翘,长度约30mm,其余表面是平直或只有少许下凹,这种缺陷是由于烧成后期辊道平面上下温差过大所致,缺陷多发生在烧成的最后2-5min。

解决办法:

A如果出窑产品尺寸正确,降低烧成带最后2-3组(箱)辊棒上部的温度L5-10℃或更多,并对等升高辊道下面的温度

B如果烧成后尺寸偏大,则仅升高辊道下面的的温度5-10

C如果烧成后产品尺寸偏小,则仅降低辊道上面的温度5-10℃或更多。

2.角下弯

角下弯正好与翘角缺陷相反,它是坯体的四角都下弯,长度约30mm,其余表面是平直或只有少许上凸,这种缺陷发生于窑的中间或两侧,它是由于烧成后期辊道平面上下温差过大所致。

解决办法:

A.如果出窑产品尺寸正确,降低烧成带最后2-3组(箱)辊棒下部的温度(5-10℃或更高)并对等升高辊道上面的温度。

B.如果烧后尺寸偏大,则仅升高辊道上面的温度5-10℃或更多。

C.如果烧后尺寸偏小,则仅降低辊道下面的温度5-10℃或更多。

有时,仅靠近窑墙的一出现角下弯现象,这种情况可能是该侧的烧成带温度偏低所致(也可能是辊棒所致),这时可降低该侧的助燃风压,同时检查该侧的窑底是否堆积较多的烂砖,造成蓄热过大,窑底温度偏离,同时还要检查该侧辊棒孔处是否漏风。实际操作中,把辊道的下层抽力减少,加大上层抽力,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3.上翘边

坯体沿进入窑方向平行的两边向上弯,与之垂直方向的两边变形不明显,产生的原因是烧成带前期(850-900℃或比最高烧成温度低50-100℃温度区)辊道上下温差不合理。

解决办法:

在该区域提高辊道上面温度5-10℃或更多,同时,对等降低辊道下面温度,使其略呈下凹,但绝不能上凸,这样利用坯体在高温下软化,凸出维持平衡,坯体因重力作用而恢复平直。

4.凹面

坯体边缘逐降下凹,凹面既可能是预热带辊道上下温差不合理所致,也可能是烧成带辊道上下温差不合理所致。

解决办法:

1.预热带生产变形的坯体

A.调整坯体配方,降低坯体的烧失量,

B.适当降低坯体的球磨细度

C.提高成形压力,减少粉料含水率,从而提高坯体的致密度,控制粉料粒度和提高填料均匀性

D.根据坯体变形的情况,调节预热带辊道上下温差,坯体下凹时,提高辊道上面温度或降低辊道下面温度,如果坯体上凸,方法相反

E.减小温度梯度,调整烧成曲线或降低辊棒速,延长整个烧成周期。

2.在烧成带产生变形的坯体

A.如果出窑生产尺寸正确,降低辊道上面温度5-10℃或更多,并对等提高辊道下面温度:

B.如果出窑产品尺寸偏大,则仅升高辊道下面温度5-10℃或更多。

C.如果出窑产品尺寸偏小,则仅降低辊道上面温度5-10℃或更多。

5.扭曲

坯体与窑轴平行的两边发生变形,距边缘70-80mm处上产,随后距边缘30mm处下弯。

形成原因:

A.可能是坯体烧成之初,由于辊道下面温度较高,瓷砖呈凸变形,这样瓷砖的两侧就成为瓷砖的支持边,中部几乎悬空,当到达高温区,瓷砖底发生软化,坯体的左右两侧无法承受重力和辊棒传动中对它的作用而开始上翘,同时支撑也随道瓷砖的变形而转移,当瓷砖两边上翘到一定程度后,又由于受重力作用而开始下弯,从而开成扭曲。解决办法:先按角下弯缺陷加以处理,直到坯体转为上翘时,再按上翘边缺陷处理解决。

B.可能是角下弯缺陷的扩大,常在烧成带最后5-10mm内发生,此时通常按角下弯缺陷处理办法来解决。

C.可能是急冷或急冷刚开始时,坯体在前进中互相挤压所致,可通过调节调速电机的转速和瓷砖排列的间隔来克服。

6.“海鸥翅”变形

造成"海鸥翅"变形的原因,可能是在烧成带的中部和未端,由于辊道上部的温度过高,使瓷砖变形成凹面,此时,瓷砖的中部成为辊棒上优先支撑区域,由于重力和砖传动中产生的应力,使砖坯的中部逐渐上凸,直到烧成带结束,形成"海鸥翅"变形。

解决办法:

解决这种变形,必须避免由于机械原因或温度过高所导致的凸变形,然后适当升高辊道下面的温度,在烧成带的中部和未端设定适当温差,约为25-30℃,如果需要,在烧成带前端也可同样设定温差。

7.不规则变形

发生在窑炉中的不同位置,有时发生在某一特定位置,并成为同一缺陷形式,但长时间观察仍无规律性。

成因:由于粘棒,辊棒弯曲变形或有辊棒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传动不平衡,坯体入窑前已发生下凹或上凸变形等,然后发生瓷砖挤压。

解决办法:

1.定期打磨辊棒,在辊棒上涂氧化铝保护层,在瓷质砖的背面也涂上一层氧化铝粉浆(或高铝粉)这样既可防止坯底高温下生产的液相与辊棒粘结,又可使坯底相对硬,上部相对软,减弱力偶的扭曲作用,降低其变形程度,调整烧成曲线,避免早期变形。

2.停窑时间出现变形,应检查各组烧嘴的煤气压力是否正常或明显不同。

仁爱的奇迹
活力的树叶
2025-07-08 11:33:39
主要是因为水泥的质量以及搭配不合理造成的,通常水泥质量差会造成脱落瓷砖变形以及空鼓的情况,当然水泥和细沙的配合比例不合理也会造成同样的情况。由于这个比例不好控制,所以很多城市已禁止在墙外贴瓷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