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设计是以其中哪一项指标来确定钢材的强度设计值?
用屈服强度啊。 拿Q235举例子。它的屈服强度是235MPa,这是不错,但在不同结构中应用时设计值是不同的 。对于铁路桥梁用钢,采用容许应力法,安全系数比较大,一般来讲,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是屈服强度的0.6倍,抗剪强度是抗弯设计强度的0.6倍。由于荷载较大及不确定性,铁路桥梁一旦出现破坏,造成损失很大,较大的安全系数以保证充足的安全储备。
对于建筑结构,荷载基本上是定值,相对其他来讲更容易确定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受力明确,抗力也是明确的,因此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即可。
问题一:结构的安全等级与结构的可靠指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构的安全等级来自《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第3.0.11条,分一、二、三级;是指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可靠指标结构重要性系数来自《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第7.0.3条,针对三个等级分别给出了一个系数,实际上就是把安全等级差异具体化了,利用不同的系数实现了不同的安全等级
问题二:为什么用结构可靠指标来代替衡量结构的可靠性 不同之处:砌体结构设计不同于其它结构设计的就是:通过构造要求来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而你说的采用什么方法满足可靠度指标,就是砌体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即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重点:分项系数。上述括号内为砌体结构设计规范4.1.1条原文,或许还是不清楚,那就记住这四个字:分项系数。
解释:可靠度是什么?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它关系概率模型的选择,在按各类极限状态设计时,关系到荷载代表值及其效应组合形式的选择。
为了设计上的方便,将荷载分成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类,相应给出两个规定的系数rG和rQ(即两个分项系数),使按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设计所得的各类结构构件的可靠指标,与规定的目标可靠指标之间,在总体误差最小为原则,经优化选定的。
还是不懂咋办:先研读一下GB 50153-2008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然后再读一下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条文解释3.1.1~3.2.4。
问题三:结构可靠性的定义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 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工程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是工程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工程结构可靠性,是指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工程结构具有的满足预期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的能力。由于影响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存在着不定性,如荷载、材料性能等的变异,计算模型的不完善,制作质量的差异等,而且这些影响因素是随机的,因而工程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只能用概率度量。结构能够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可靠概率;结构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失效概率。工程结构设计的目的,就是力求最佳的经济效益,将失效概率限制在人们实践所能接受的适当程度上。失效概率愈小,可靠度愈大,两者是互补的。安全,适用,耐久
采纳哦
问题四:结构可靠度采用什么指标来衡量 10分 工程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应符合下式要求:
g(X1,X2,...XN)≥0
当仅有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两个综合变量时,工程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应符合下式要求:
g(S,R)=R―S≥0 (2.0.9-2)
式中S――结构的作用应;
R――结构的抗力。
问题五:什么是结构的可靠度和可靠指标,结构的功能函数和极限状态方程是什么 结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结构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问题六: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哪些内容?结构的可靠度是什么? 1.“蓝脆”现象 一般在200度以内钢材的性能变化不大订但在250度左右钢材的抗拉强度有所提高,而塑性.冲击韧性变差,钢材变脆,钢材在此温度范围内破坏时常呈脆性破坏特征,成为“蓝脆”(表面氧化呈兰色)。
2. 低温冷脆 当温度从常温开始下降时,钢材的强度稍有提高,但脆性倾向变大,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当温度下降到某一数值时,钢材的冲击韧性突然显著下降,使钢材产生脆性端裂,该现象叫低温冷脆。
问题七:什么是“目标可靠性指标”? 可靠性指标一般用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来定义,分为内部可靠性和外部可靠性,有时也用平均可靠性和显著可靠性来度量。控制网的可靠性,指的是它能发现和抵抗模型误差(粗差和系统误差)的能力,发现模型误差的能力成为内部可靠性,未被发现的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程度成为工部可靠性。
指标是一个词语,指的是衡量目标的单位或方法。
问题八:可靠指标与失效概率有什么关系? 5分 可靠指标与失效概率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且可靠指标越大,失效概率越小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推进,高层建筑逐渐增多。高层建筑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采用钢材和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利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简体结构、筒中筒结构等结构形式建造而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建筑物整体寿命和结构强度的保证。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利用力学性质设计、计算机程序设定建筑模型和功能,充分使用先进技术和发挥结构功能、协调经济性的一连串作业,最终根据设计概念来判断设计计算的合理性。
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多层建筑相比,其结构设计具有更重要的作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同关系到建筑投资造价、施工工期长短、施工技术要求、机电管道设置等方面,也会影响到建筑平面布置、立面体型、楼层高度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注意的要素
水平力是高层建筑竖向结构控制负载的重力代表,对水平荷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高层建筑在竖向构件中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的轴力和弯矩数据与高层建筑高度成一次方正比,水平荷载产生的结构倾覆力矩与轴力则成二次方正比。此外,高层建筑的竖向荷载为定值,水平荷载的数值则随着结构动力性不同而变化。
建筑轴向变形需要重视。高层建筑的竖向荷载数值往往较大,能够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进而导致连续梁弯矩发生变化,使得连续梁弯矩的中间支座的负弯矩数值减小,最后制约构件下料长度。轴向变形还影响构件剪力和侧移,进而导致不安全的情形发生。
结构侧移是高层建筑结构控制的指标,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伴随着高层建筑的楼房高度增加,建筑的水平荷载结构侧移风险也加大。设计师应该将建筑结构的水平荷载侧移控制在某一个范围之内。
结构延性。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变形范围会更大,为了避免产生倒塌,高层建筑结构应采取恰当措施,来产生较强的变形能力,以保证结构足够的延性。
总之,高层建筑是未来建筑设计的大趋势。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对于结构设计、垂直交通设计、消防问题都提出更高要求,目前,电脑大数据的处理与计算、项目安排调度也为高层建筑方案实施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