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有哪些设计原则

顺利的水壶
高挑的鞋子
2023-02-27 22:21:14

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有哪些设计原则

最佳答案
落后的大神
高大的路灯
2025-07-13 09:45:03

根据防范安全攻击的安全需求、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对应安全机制所需的安全服务等因素,参照SSE-CMM("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和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等国际标准,综合考虑可实施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综合完备性、系统均衡性等方面,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在整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9项原则: 1.网络信息安全的木桶原则 网络信息安全的木桶原则是指对信息均衡、全面的进行保护。“木桶的最大容积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网络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它本身在物理上、操作上和管理上的种种漏洞构成了系统的安全脆弱性,尤其是多用户网络系统自身的复杂性、资源共享性使单纯的技术保护防不胜防。攻击者使用的“最易渗透原则”,必然在系统中最薄弱的地方进行攻击。因此,充分、全面、完整地对系统的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胁进行分析,评估和检测(包括模拟攻击)是设计信息安全系统的必要前提条件。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设计的首要目的是防止最常用的攻击手段,根本目的是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最低点"的安全性能。 2.网络信息安全的整体性原则 要求在网络发生被攻击、破坏事件的情况下,必须尽可能地快速恢复网络信息中心的服务,减少损失。因此,信息安全系统应该包括安全防护机制、安全检测机制和安全恢复机制。安全防护机制是根据具体系统存在的各种安全威胁采取的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非法攻击的进行。安全检测机制是检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制止对系统进行的各种攻击。安全恢复机制是在安全防护机制失效的情况下,进行应急处理和尽量、及时地恢复信息,减少供给的破坏程度。 3.安全性评价与平衡原则 对任何网络,绝对安全难以达到,也不一定是必要的,所以需要建立合理的实用安全性与用户需求评价与平衡体系。安全体系设计要正确处理需求、风险与代价的关系,做到安全性与可用性相容,做到组织上可执行。评价信息是否安全,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和衡量指标,只能决定于系统的用户需求和具体的应用环境,具体取决于系统的规模和范围,系统的性质和信息的重要程度。 4.标准化与一致性原则 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安全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一系列的标准,这样才能确保各个分系统的一致性,使整个系统安全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5.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 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技术、操作等要素,单靠技术或单靠管理都不可能实现。因此,必须将各种安全技术与运行管理机制、人员思想教育与技术培训、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 6.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由于政策规定、服务需求的不明朗,环境、条件、时间的变化,攻击手段的进步,安全防护不可能一步到位,可在一个比较全面的安全规划下,根据网络的实际需要,先建立基本的安全体系,保证基本的、必须的安全性。随着今后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及应用的增加,网络应用和复杂程度的变化,网络脆弱性也会不断增加,调整或增强安全防护力度,保证整个网络最根本的安全需求。 7.等级性原则 等级性原则是指安全层次和安全级别。良好的信息安全系统必然是分为不同等级的,包括对信息保密程度分级,对用户操作权限分级,对网络安全程度分级(安全子网和安全区域),对系统实现结构的分级(应用层、网络层、链路层等),从而针对不同级别的安全对象,提供全面、可选的安全算法和安全体制,以满足网络中不同层次的各种实际需求。 8.动态发展原则 要根据网络安全的变化不断调整安全措施,适应新的网络环境,满足新的网络安全需求。 9.易操作性原则 首先,安全措施需要人为去完成,如果措施过于复杂,对人的要求过高,本身就降低了安全性。其次,措施的采用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新回答
自然的大侠
狂野的大船
2025-07-13 09:45:03

参照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并结合电子政务安全体系方面的研究,构建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体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设计、整体部署: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体系设计要全面,应充分考虑到电子政务系统环境各个方面的风险,从物理、网络、数据、应用系统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并作整体部署,同时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和教育培训。只有做到不忽视或漏掉电子政务系统中任何一个安全环节,才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2、统一标准,加强管理: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体系设计应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除了采用国际标准和我国自主研究的算法之外(包括数据加密解密算法、数据摘要算法、数字签名算法、密钥管理算法等),还要考虑到安全体系将来的扩展性和系统接口要求,采用通用的数字证书标准、统一的接口规范、统一的数据包格式等。

3、需求主导,重点突出:安全体系设计应该以需求为主导,切合电子政务系统对安全的要求,突出安全体系的重点,比如网络安全方面的防火墙设置、入侵监测等、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安全认证平台、统一的日志管理、安全审计等,同时根据数据的安全级别、业务系统的安全层次等采取有区别的安全措施以兼顾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4、灵活配置、动态部署:安全相关的技术发展迅速,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体系设计也需要能够根据变化易于调整和改变。安全体系设计应该提供多种安全策略和方法,并支持灵活的配置方式以允许用户进行选择和动态部署。

5、制度建设、安全培训:电子政务系统用户的安全意识及其掌握的安全相关技术知识是整个安全体系高效、有效运行和正常管理、维护的前提。在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体系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制定安全操作规范,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对系统用户进行安全相关教育和培训。

魁梧的帆布鞋
灵巧的画笔
2025-07-13 09:45:03
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设计的主要原则有可实施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综合完备性、系统均衡性等。

框架结构中的每一个系统单元都对应于某一个协议层次,需要采取若干种安全服务才能保证该系统单元的安全。

网络平台需要有网络节点之间的认证、访问控制,应用平台需要有针对用户的认证、访问控制,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保密性,需要有抗抵赖和审计的功能,需要保证应用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针对一个信息网络系统,如果在各个系统单元都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来满足其安全需求,则我们认为该信息网络是安全的。

拼搏的航空
风趣的往事
2025-07-13 09:45:03
安全技术体系架构过程的目标 是 建立可持续改进的安全技术体系架构的能力。

OSI参考模型: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应用。

根据网络中风险威胁的存在实体划分出5个层次的实体对象:应用、存储、主机、网络、物理。

信息系统安全规划是一个非常细致和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对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情况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调研。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主要是由技术体系、组织结构体系、管理体系三部分共同构成。

技术体系由物理安全技术和系统安全技术两大类组成。

组织体系由机构、岗位、人事三个模块构成。

管理体系由法律管理、制度管理、培训管理三部分组成。

人员安全包括 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人员安全教育与意识机制、人员招聘及离职管理、第三方人员安全管理等。

开放的魔镜
着急的钥匙
2025-07-13 09:45:03
1.安全体系结构定义:安全体系结构描述的是一个系统如何组织成一个整体以满足既定的安全性要求2.安全体系结构组成:1) 详细描述系统中安全相关的所有方面。这包括系统可能提供的所有安全服务及保护系统自身安全的所有安全措施,描述方式可以用自然语言,也可以用形式语言。2) 在一定的抽象层次上描述各个安全相关模块之间的关系。这可以用逻辑框图来表达,主要用以在抽象层次上按满足安全需求的方式来描述系统关键元素之间的关系3) 提出指导设计的基本原则。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及工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明确系统设计各方面的基本原则。4)提出开发过程的基本框架及对应于该框架体系的层次结构。描述确保系统安全需求的整个开发过程的所有方面3. 安全体系结构作用:安全体系结构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必须扮演指导者的角色。①、要求所有开发者在开发前对安全体系结构必须达成共识②、在开发过程中自觉服从于安全体系结构③、在工程实现阶段也必须在体系结构的指导原则下进行工作。因此:1)安全体系结构应该只是一个概要设计,而不是系统功能的描述。2)安全体系结构应该有模块化的特性。4.七个设计原则:(1)从系统设计之初就考虑安全性:因此在考虑系统体系结构的同时就应该考虑相应的安全体系结构。(2)应尽量考虑未来可能面临的安全需求(3)实现安全控制的极小化和隔离性:并不是建立的控制越多就越安全,最小开销达到最大的安全系。安全组件与其他组件隔离开来。(4)实施极小特权 :不应该让某些用户具有过高的权限。(5)安全相关功能必须结构化:具有一个好的体系结构,安全相关的部分能够被确定,总体上能够很快对系统检查。对安全功能由清晰的易于规范的接口。(6)使安全性能“友好” :增加安全性不要给合法用户带来负担(7)使安全性不依赖于保密:可以告诉用户摄像头在哪,可以告诉用户消防器在哪。以上内容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