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防洪效果特别好,为什么不再建造一座?
位于长江中游的三峡地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如果使用的话,肯定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好处。当时水利工作者已经注意到这条重要的“黄金水道”,并从1931年长江几次大洪水的教训中,体会到一种以利征害的思想。
1935年,中国工程师学会邀请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电气工程师郑绩、山东省建设厅水利工程师冯震、郑绩、长江航道整治委员会水利工程师曹瑞智、宋希尚等对长江三峡进行专题考察,随后起草了《长江上游水力发电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们提出了在黄陵寺、葛洲坝等地筑坝开发电厂的建议,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最重要的。随后,由于日本侵华形势趋紧,国难迫在眉睫,长江三峡工程被搁置。八年抗战结束,国民政府得到了美国的大量经济援助,终于松了一口气。国民政府让美国官员正式介入三峡工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得美国的贷款和技术援助。中国政府对美国的资金感兴趣,而美国对中国三峡大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价值感兴趣。
1944年秋,国家政府资源委员会正式聘请美国围垦高坝局总设计师萨夫斯格博士访华考察水资源。这张照片是1944年9月,在中国工程师和有关官员的陪同下,美国围垦局著名的大河大坝和倔强大坝总设计师萨凡奇乘坐舢板视察长江三峡。当时五座三峡大坝的设计坝址分别位于石牌下游和三友洞上游的平山坝,南津关三友洞之间和南津关附近,与今天三峡大坝的坝址不同。上图是三峡大坝的正视图。大坝顶部安装了9个滚筒闸门,自动调节坝后水库的水位。坝体有两排水孔,可以调节长江下游的水位。
水坝按结构与受力特点可分为:重力坝、拱坝、支墩坝、预应力坝等类型,小水库大坝多采用重力坝或拱坝。
上图中A为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压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重力坝的主要缺点是坝体体积大,耗用水泥多。
B为拱坝,从力学角度比较合理;在外荷作用下,拱主要产生压力,使构件摆脱了弯曲变形。拱坝是在平面上呈凸向上游的拱形挡水建筑物,借助拱的作用将水压力的全部或部分传给河谷两岸的基岩。主要是利用拱端基岩的反作用来支承。拱圈截面上主要承受轴向反力,可充分利用筑坝材料的强度。其经济性和安全性都很好。而农村砖石或混凝土取材是比较便利的。
C虽也为拱形,但方向不正确,水荷载加在拱的下部,使拱体一侧受拉,而拱结构受压不能承受拉力。
D与C类似,受力不合理。
大坝是建成方法如下:
1、地质勘查
工程师们先要调查山脉的形状、岩石的硬度以及河流的情况。针对地形及地质构造等所做的调查研究工作叫地质勘查。针对水的质量所做的调查研究工作叫作地质勘查水质分析。勘查的目的是绘制精确的地形图。
2、设计研究
确定大坝工程的设计方、根据设计图承担修建大坝及隧洞工作的公司,以及发电机、变电站和输电设备的负责方。河流的情况、周围山脉的开关以及岩石的硬度不同,建造大坝的方法就不同。印度尼西亚芝塔龙河地区适合采用堆石筑坝的方法建造堆石坝来拦截河水。
3、施工阶段
用来建造大坝的先进机械和大型车辆等工具也从世界各地运到了印度尼西亚的港口。抵达港口的机械设备、车辆和行李等必须迅速转运到建造大坝的山坳里,否则工程就会延误。各国工程师相继来到工地,工人们的宿舍建在希拉塔山谷附近的山里,他们在这里要一直住到工程结束。
4、从工人们住的地方俯瞰山谷,能够看到河流从左向右蜿蜒奔流,然后拐了一个弯。大坝将建在河流拐弯的地方。被拦截的河水会蓄积到白色虚线所在的位置,形成一个大湖。河水通过进水口后,来到发电站推动机器发电。
泄洪隧洞是调节大坝内的蓄水量,下雨时开闸放水。导流隧洞是在修建大坝的过程中,河水经导流隧洞流走。因此,要建造大坝,就要先挖掘导流隧洞,改变河流路线。
5、大坝雏形
终于,石料整整齐齐地堆到了设计图规定的高度。于是,山谷中出现了一座的三角形的“山”。这座用石料堆成的三角形的“山”便是用来拦截水流的大坝。在这座状如三角形“山”的大坝拦截水流的那一面,要建造混凝土防渗面板,以防止河水渗入堆积的石料之间的缝隙。
6、 大坝建成
大坝竣工、希拉塔水电站的发电设备安装完毕后,导流隧洞的闸门关闭,大坝开始蓄水。
C |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断。坝长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由比例尺可知0.5乘以210米得105米;由于等高距为100米,所以坝顶为500米,坝底大于300米,小于400米,故坝顶与坝底的相对高度为100米—200米之间。 |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及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根据图示的比例尺1cm表示实际距离90M,判断坝长实际距离为72M,图示大坝跨2条等高线,故坝高大于50M。 小题2:若大坝建成后,水库能调整大坝以下河段的河流径流量,故大坝建成后的流量曲线应为C,故C项错误。 小题3:大坝建成后,水库能调节大坝以下河段的河流径流量,故提高了防洪能力,带到河流下游的水量和泥沙都减少,但由于水库能在枯水期放水,缓解河流下游枯水期水位,故利于航运条件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