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离不开空调,空调制冷和除湿功能哪个更凉快呢?
在炎热的夏天,人们通常都会通过开空调的方式来让空间的温度下降,空调往往有着多种模式,会满足不同人的日常需求。空调最主要的功能便是除湿功能和控制冷功能,而除湿功能则是一种特殊的制冷方式,在除湿的状态下,能够达到个不错的除湿效果,而制冷的效果就不怎么明显。在除湿的模式下,空调的出风量减少了,但处于间歇性的工作,因此并没有太多的制冷能力。
空调的制冷模式指的是人们设定了相应的温度,在将温度的同时,空调也在连续抽湿,因此制冷模式也就相当于连续抽湿加正常出风的结合体。现在很多人都知道除湿模式是比较省电的,因为空调总是处于低风量的状态下工作,而且也是间歇性的工作,因此能够节省不少电费,而制冷模式的制冷效果明显是非常好的,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让空间的温度降低,比较适合室内使用。
虽然除湿模式也有制冷的效果,但他们大多数是厂家设定的,因此设定的值要比人们的室温要低两度。除湿模式虽然可以代替制冷模式,但并不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在厂家设定的过程中,运行的目标值是比室温低两度,但温度是非常高的,特别是某些地区的温度达到了38℃以上,因此除湿效果并不怎么明显。人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
人们在使用空调的过程中,可以将温度设定为26℃,这也是人体最为舒适的一个温度,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节除湿模式的温度。人们在睡觉的时候就可以开除湿功能睡觉,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危害,而且也能够保证人们的正常睡眠。如果空气中的湿度比较大,那么就可以使用除湿的模式。不管怎么样,人们都不能够对着空调风吹,否则就会伤害身体健康。
以格力空调为例。除湿其实也有制冷的效果,但它与制冷模式是不同的,因为除湿—般风速较低,且它是间断性的制冷,主要目的是清除空调蒸发器上以及室内的水分,在温度不高的情况下是比较实用的,而制冷则是连续的工作模式,它会进行连续的除湿。一般来说制冷会比较凉快。 制冷模式:在降低空气温度的同时必然要同时去除水蒸汽选择制冷模式,制冷的温度和风速可以调高或者调低。空调按照人工选择的温度和风速以制冷模式运行,实现降低空气温度的目的(同时排出冷凝水),吹出的冷风比较强劲。 除湿模式:在去除水蒸汽的同时必然要同时降低空气温度选择除湿模式,除湿的温度和风速不可以调高或者调低。空调按照自动设置的低温度和低风速以除湿模式运行,实现去除空气中水蒸汽的目的(同时吹出冷空气),吹出的冷风比较弱柔。
会凉快,但程度有限。
空调在开启除湿模式时,达到了设定温度,外机就会停止运作了,而且本来这时候内机风速就小,虽说会凉爽一些,但也比不上制冷模式。这种弱制冷,有控制温度的条件,让室温不会下降太多。
不过在环境偏湿的下,特别是下大雨后和闷热的天气,除湿功能能让空气湿度降下来,确实会比制冷要好一些。
空气指标
一般空气指标有两个:一是温度,二是湿度,除湿就是减少空气中含有的水份比例,如果像黄梅天气温虽不是很高,但湿度很大,人感到湿湿的汗出不来,这时空调的另一个功能就显现了,就可起到抽湿作用,干燥的空气让人清爽。
2.厂家在设计时设定的设定值一般是运行达到的目标值比室温低2度。设置过高除湿效果不明显,设置过低会影响室温。为了避免除湿时过分降低室温,这个设定值一般锁定在26度。
3.我们在实际使用空调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空调的除湿模式温度。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现,将温度设置在比室温低4度为宜。比如制冷温度设为27度,那么除湿温度设为23度*,有利于水蒸气的冷凝和除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