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景观的构造工艺和施工要点,你真的搞清楚了吗?
水景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室内设计中水景景观也很常见,如酒店、大型餐厅、会所等。
在对室内环境中的水景元素进行设计时,应该合理的利用各式各样的水景形式,互相组合,并且配合植物、石材、灯光、雕塑以及其他的景观元素形成丰富多彩的室内景观环境。
本文就水景的工艺构造、设备和水景设计等进行讲解,主要解决解决下列问题:
1、水景是如何施工的?
2、水景需要使用到哪些设备?
3、如何进行水景设计?
01.
水景是如何施工的?
1、水景构造
无论多么复杂的水景,都理解为为3个部分:池底、池壁、池顶。池底承受水压和防止水体渗漏;池壁起围护作用,要求防渗漏,其内壁与池底做法一致;池顶的作用是突出水池边界线和水体整体性,衰减水面波动。
池顶暴露在视线之内,所以池顶的形式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景最终呈现的效果。
水池池底和池壁部分的构造,有刚性结构水池和柔性结构水池之分。
刚性结构水池:以钢筋混凝土和砖石为主要材料,具有使用寿命长,防漏性好的特点。
柔性结构水池:以玻璃布沥青席、三元乙丙橡胶、聚氯乙烯、再生橡胶薄膜等软性材料为主要材料。具有防漏性好,抗沉降,抗冻等特点。
2、室内水景构造分析
室内水景的构造做法,多采用刚性结构水池的工艺做法。
△刚性结构水池
为方便记忆理解,我们按照水池构造的作用将水池拆分为5个部分进行理解:防水找平层、防水层、饰面找平层、粘结层、饰面层。
△刚性结构水池
为了保证水池的防水效果,通常会设置多道防水层。水池一般采用三道防水,具体做法为:
1)结构楼板打磨;
2)第一道防水: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两遍,上返至溢水沟外侧;
3)第二道防水:1.5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返至溢水沟外侧;
4)水泥砂浆保护层;
5)第三道防水:1.5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上返至溢水沟外侧;
6)水泥砂浆保护层。
区别于刚性结构水池,室内生态水景的水池构造采用柔性结构水池。
△室内生态水景水池构造做法
3、水景具体施工做法
1)先做好防水找平层。
2)开始敷设防水卷材,考虑到植物根系的穿透性对防水层会造成破坏,选择的耐穿刺的防水卷材。
3)再次找平,主要起到保护防水层的作用。并且保持基层平整,方便后续施工。
4)设置排水板+无纺布,主要是为了防止水渗透对基层造成破坏,并且将渗透下来的水顺利排出。
5)移植种植土,种植植物。
6)水池蓄水。
虽然设置了耐穿刺的防水卷材,但是为了杜绝植物根系破坏防水层的情况出现。种植土的厚度需要结合种植的植物一起考虑,保证种植土的厚度超过植物根系能达到的深度。
生态水景多见于室外,由于植物的自然生长需要光线,以及室内环境对水体洁净程度的要求,生态水景在室内空间的运用较少。
02.
水景需要使用到哪些设备?
1、水泵
一般增压泵就是我们常见到的不同水泵。而潜水泵主要设置在水下。两种水泵都是为了控制水压,保证水流速度稳定,且实现池水的水循环。
2、喷头
不同的喷头,产生不同喷水效果。选择喷头除了考虑形式,还要注意质量。喷头的质量会影响到最终水体的呈现效果,影响水景后期的维护。
03.
如何进行水景设计?
1、基本要素
1)尺度和比例
过大的水面散漫、不紧凑,难以组织,浪费用地,过小的水面局促,难以形成气氛。
水面的大小是相对的,关键在于掌握空间中水与环境的比例关系。同样大小的水面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小尺度的水面较亲切怡人,适合于宁静、不大的空间,尺度较大的水面浩瀚缥渺,适合大面积自然风景,城市公园和巨大的城市空间或广场。
2)平面限定和视线引导
用水面限定空间、划分空间有一种自然形成的感觉,使得人们的行为和视线不知不觉地在一种较亲切的气氛下得到了控制,水面只是平面上的限定,故能保证视觉上的连续性和通透性。
3)风格
水景的风格必须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池顶的形式,水池的形态等等。
4)位置
在决定水景比例及风格之后,我们开始后续的思考:人们会从什么角度观赏此景?水中的倒影是否美妙有趣?池旁有无优美景物,或不雅观的建筑物?
5)听觉设计
声音与环境的景观特质、环境的功能要求、空间的尺度密切相连。能使人的心情愉悦,有益于健康,但有时也会成为让人心烦的祸首。
6)光影
反射:水池的壁和底采用较深颜色时,或水达到一定深度,都会产生较好的镜面反射效果。
倒影:满溢的水会形成完整的镜面效果,在明亮的光线下会形成完美的倒影。
2、设计原则
1)统一协调
水景与所在环境空间的景观特质相互依存、相互衬托。在水景的应用形式、观赏特性、色彩表现等方面,与其所在的环境空间相统一协调。
规则或不规则的运用形式、动或静的水态选择、白天与夜晚的色彩设计等的统一协调、环境中的人文统一协调、与建筑、植栽设计的风格与形式相统一等都需要考虑、
2)目的明确
不同水景应用形式,产生不同的景观功能。所以进行水景设计,首先要明确主题:水景设置的意义是什么?公共空间还是私人空间?周围环境中是否可能会有许多儿童?水景是作为环境中的主要景观焦点还是仅仅是连接景观中各类构筑物的纽带?
3)位置恰当
进行室内水景设计,除了思考功能分区和流线。还需要格外注意水景位置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否方便水景维护,出现故障是否方便进行维修。水景设置的位置,是否方便人们观赏水景。
4)安全可靠
水质的好坏,水池、水道的防渗漏,雕塑的安装,水池的深浅设计围护设施的布置。尤其要注意对儿童的影响。
在欧美国家,一般无论营建的水景出于何种目的,只要是大型的水池,都必须以泳池的标准来安装过滤和氯化消毒处理系统。“禁止入内”的标志,不能完全制止人们对水体的亲近和触摸戏玩的好奇心理。
小结
本文讲解了水景的知识点,主要讲到:
1、水景的水池可以分为3个部分,池顶,池壁,池底。
2、为了保证水池的防水效果,通常会设置多道防水层。
3、水面的大小是相对的,关键在于掌握空间中水与环境的比例关系。同样大小的水面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园林中水系设计要求:主次分明、自成系统、疏水系去游和查水系来历。
1、理通水系
“疏水之去由,察水之来历”。水景是现代人对古代风水的延伸,在选址时一定先察源头,既要疏导水的出路,又要考察水的来源,不可成为一团死水,否则藻类滋生、水质浑浊、颜色黯淡,影响观感,甚至达到人体感官难以接受的程度。
2、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注意安全性
水景可赏、可游、可乐,在立意时一定要明确其功能。
水体在公园、地产项目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在满足水景观赏、游憩功能的同时,必须注意其设施的安全性。硬底人工水体近岸2.0 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 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 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 m。
3、注重水体与周围环境元素的渗透,增强人的亲水性
水体虽可单独作为园林的主体,但和亭、桥、建筑物、雕塑、植物、景石等其他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将会创造出独具风格的园林景观。当人们进入到与周围环境相搭配的水景,将会感受到“人水合一”、“人景合一”。
4、保证施工操作的可行性和生态性
水景工程的施工包括水系的规划,闸阀、驳岸、护坡、水池等基础设备及植物、构筑物和声控、光控等配套设施,涉及到结构、防渗等技术性强的专业领域,在营造时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保证施工操作技术的可行性。
5、注意运行的经济性
根据水景所处位置的不同,选择合理的取水方式,如引用自来水、江湖水或地下水等。
水景喷泉设计首先要了解客户的预算,其次是满足客户的实际要求,得知客户的真正需求才能精准设计。您可以先了解以下几点:
设计风格(简约、灵活、磅礴、炫丽、吸引人、互动性、表演性、景观)
建造喷泉的目的(造景、招商、嬉戏、其它)
形状尺寸
水位深度(旱喷满足500mm、池喷满足500mm、漂浮1500-2000mm水位)
喷泉所在位置(商场大厦、公园、住宅小区、室内、政府、军队、景区、江河湖海、其它)
灯光(单色、三色、512控制)、控制方式(工控机、SD卡、PLC等)
设备质量(一般1-2年、中档1-3年、高档1-5年)
设备材质(水泵按材质分铸铁、半不锈钢、全不锈钢;管道按材质分为热镀锌、薄壁不锈钢、工业不锈钢;喷头按材质分为铜质和不锈钢;)
电压及电量限制(220V、380V、无限制)
水质(普通淡水、盐份高、碱份高、是否浑浊等)
给、排、溢、穿、等电位系统
控制室位置(室内、室外、地上、地下)、距离、大小
资金投入
客户对喷泉效果的特殊要求
客户后期对喷泉的维护能力
喷泉后期使用频率
明确了解以上信息后,基本就可以根据这些条件因素来设计喷泉了。以上信息希望对您有帮助,不懂可继续询问,专业为您解答。
公园景观照明设计之前要明确公园的主题和格调,认真研究公园主题工程的设计资料,并与公园专业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功能,各个景点的设计理念,从而确定照明的方式。
二、选择照明光源
各种光源在效率、光色、显色性等方面各有特长,因此,公园景观照明设计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在对光色、显色性没有特别要求的场所如道路、广场等所用的光源,可选用效率高、亮度强的高压钠灯等以提高照明效率节约电能。对于要求显色性高的场所如绿化观赏照明用的泛光灯,宜选用金属卤化物灯,以求尽可能真实反映植物的本来色彩。喷泉水景的照明,则应当选用彩色变幻较大的LED光源,较好地营造夜间效果。
三、布置照明灯具
在公园景观照明设计中,灯具的选择应根据公园格调选择,灯具的造型要与公园的主题及所处的环境气氛相符,不可盲目追求豪华,否则可能产生与环境不协调的感觉。成功的灯具选型不但能发挥照明的功能,本身的造型和布置得当可以与公园其它部分容为一体,成为景观的一部分。
灯具的选择、布置与光源的结合能产生不同的气氛效果。公园的主入口、主干道、平台使用的灯具应选择亮度较高的灯具以获得较高的照度及较热烈的气氛。跨距较大的广场,在不影响广场总体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在广场内布置景观灯,景观灯的造型在白天可以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晚上可营造较好的广场气氛,同时又有照明的功能。次要道路的灯具可选用亮度较低色温较低的庭院灯具,以营造曲径通幽的气氛。大片草坪中的花坛、建筑物和道路两边低矮的灌木丛等可以松散地布置—些草坪灯起到点缀效果。但所有的灯具都应与环境相协调,并且要有统一的风格,实现照明与景观的和谐统一。
四、优化照明控制
公园的道路、庭院水景及投光泛光照明,开关灯时间可采用光控、时控仪、微电脑时控、微电脑经纬度控制仪等自控方式。道路、平台等主要照明应根据需要采用多支路控制。控制方式上可以采取全夜灯和半夜灯。平时只开半夜灯,而节假日或人流较多时开全夜灯。还须对各种非主要照明灯具的照明线路,另设置分支线路以便根据需要进行开关灯。
总之,公园景观照明设计要符合公园的格调,同时还要做到既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又要节约能源,减少运行维护费用,用合理灯光环境去体现公园的设计理念。
来源于建筑网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1、构成公园的主要素材如植物、地形、地貌是受气候、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演变的。公园规划和设计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地、因时制宜,创造不同的地方特点和风格。
2、康体设施:应以中小型项目为主,不应设置占地面积大的体育项目儿童活动区应合理设置机动游乐项目、参与性游戏项目和科普项目。
3、游憩功能区(包括游览观赏区、安静休憩区、文化娱乐区等)应占公园陆地的70%以上康体活动区控制在公园陆地的15%以下儿童活动区宜控制在公园陆地的10%以下。
4、监控系统:公园内宜设置广播系统。设有管理处(室)的公园应设置安全管理视频监控系统。
5、防雷设施:公园主要出入口的集散广场和游人集中活动的场地以及经常举办展览活动的区域应设置独立性的防雷设施覆盖。
6、有毒植物:集散、赏景、休憩、活动铺装场地内及周边绿地种植设计,严禁选用危及游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在儿童游戏活动区范围内,不得选用枝叶有硬刺或枝叶呈硬剑、刺状的植物,不应选用挥发物或花粉能引起明显过敏反应的植物。
1)安全。滨水区设计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适度的安全距离、安全坡度,竖向设计需要保证人们既能享受到滨水的乐趣,又需要保证老人、儿童的安全。
2)亲水。设置多个高程的空间,提供亲水、近水、观水的空间,保证视线通透。
3)生态。尽量采用软质驳岸结合硬质驳岸的手法,设计湿地植物景观,提升环境生态品质。
一般滨水区设计的步骤:
1)优化岸线形态,哪里凹进突出,哪里弧线,浅滩处设计湿地。使整体岸线形成形态连续优美的带状空间。
2)滨水一侧开放空间一般硬质铺装为主,主要就是设计大小空间的组合,形成有韵律和节奏的开放空间,并合理安排各类活动设施点。
3)靠内侧设置绿地,宜视线通透,种植形式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