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花纹有哪些?
鱼纹、鹿纹、狗纹、人面纹、花卉纹、网纹、水纹、海贝纹、编织纹、火焰纹、历象日月星纹
1、战国、秦汉时代,铁器兴起,金银错和漆器等新展起来,营造业大兴,砖石雕刻也兴旺起来。装饰图案的题材更为广泛,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主要装饰纹样有:怪兽纹、蟠螭纹、虺纹、龙凤纹、各种动物(鹿、马、牛、羊、虎、雁、鱼??)纹及四神纹等。“四神纹”也秒“四灵纹”,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作标志。青龙为我国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它们标志了四个方向。又标志了四种颜色:青龙—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此外,人物纹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汉画象石、画象砖、瓦当,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为以后各代的装饰开辟了新途径。
2、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艺术兴旺起来。图案同样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这时期的题材、内容许多都与佛经故事有关。常用的纹样有:忍冬草(即金银花,也称:宝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莲花纹(别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茎—花之节”之意,是美德的象征)、玉鸟纹(玉鸟也称迦陵频迦,吉祥鸟,传说人是玉鸟脱生出来的,故而图案中常有人面兽身之图像)、鹿纹(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征)。人物图案中出现了“飞天”仙人形象,表达了美好的理想,人的力量。
3、隋、唐、五代,处于封建社会中期,对外文化交流增多,工艺美术的门类也空前发展。绝妙的唐三彩、宋瓷、丝绸、金银制品等等上的装饰图案也出现了繁花似锦的局面。唐代纹样丰盛饱满,富丽豪华。宋代纹样秀丽,灵巧。常用的纹样有:卷草纹、宝相花(以莲花和牡丹相结合的图案,采用了完美的理想化的构成方法)、海石榴、花鸟纹、华盖纹、联珠纹、绶带纹、人物纹等。荷花和牡丹花非常之多。此外还有茱萸(中药)纹、柿蒂纹、几何纹等。装饰手法有写实的、夸张变形的,并采用了花中套花,叶中套花,果中套花等理想化的方式,构成巧妙、气韵生动,敷彩绚丽,唐、宋是我国传统图案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4、元、明、清封建社会末期图案,保留了民族特点,吸取了外国工艺之长,花色品种,装饰风格产生了变革。景泰蓝就是当时的新工艺,瓷器、织锦、砖雕、木雕等也较前有了很大进步,装饰题材增加了很多。动物图案常见的有狮子、孔雀、蝙蝠、鹿、鹭鸶、羊、鹤、鹰、锦鸡及神奇的麒麟。花卉果实题材有梅花、荷花、菊花、牡丹花、兰花、牵牛花、竹子、松树、灵芝、桃、石榴、枇杷、梨、杏、葡萄等。相互借用和结合的理想化的手法也更为广泛多变。如禽鸟与花卉组合,昆虫与花卉组合等,强化了装饰情趣。此外,尚有器物形象构成的图案也甚为流行,如:古玩、金石、陶瓷器、钟、鼎、杯、盘、壶、碗、瓶、书画等,具有典雅之风,称为“博古纹”。还有用八种佛教用供器组成的“八吉祥”(也称佛八宝),用道教持物组成的“道八宝”等等。这个时期的图案多为吉祥图案,应用范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日用品、服饰、建筑、商品上处处可见。
5、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来源大致可分三个部分。其一,来自民间工艺:陶瓷、刺绣、窗花、蓝印花布,蜡染、剪纸、雕刻、编织等,这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发挥创造的,一般比较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郁。其二来自宗教艺术,如宗教传说和神话传说,庙宇、石窟中的壁画、藻井、龛楣、塑像服饰、基座、建筑、雕刻以及各种供器装饰。最典型的敦煌图案,是佛教传统图案的精华部分。
6、它是我国的能工巧匠吸收外来文化所发挥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图案构图严谨,富于理想。其三是来源于封建帝王、王公贵族、富豪商贾等所占用的陈设品、日用品、服饰、首饰、建筑??这些工艺品图案是为了满足奢侈者的物质生活和空虚的精神生活而精心设计的,并没有专门的作坊由专人监督制作的,所以图案非常精细,色彩富丽豪华。除了如前所说的那些传统图案外,相当一部分是福、寿、禄及文人字画、诗歌为题材的装饰图案。多数采用了“米”字格和“九宫”格等格律形式。以上三部分纹样,组成了我国传统图案的主流。
中国传统图案指可分为原始社会图案、古典图案、民间和民俗图案、少数民族图案。
其中原始社会图案是指从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水波、火焰、编织纹、几何纹以及原始宗教纹样等;古典图案典型的图案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岁寒三友、松鹤延年、龟鹤同龄等;民间民俗团是根据民间风俗而设计的应景图案,主要有剪纸、刺绣、蓝印花布等图案;少数民族图案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并流传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图案。例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地毯图案;苗族、瑶族、白族的刺绣图案等。
在寻找传统纹样图案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宝藏网站,爱原物图案网,通过搜索关键词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图案,不仅可以找到传统纹样图案,还有更多不同风格的当下流行图案,非常方便!!
商周青铜器从商代开始铸有各式样的神秘纹饰,纹饰变化巧妙。容器内部铸有族徽或祖先的名字。从造型艺术的观点看,许多青铜器又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与造型及装饰方法的密切联系,说明中国工艺美术中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传统。
从青铜器的纹饰上看,有饕餮纹、雷纹、弦纹、鱼纹、鸟纹、龟纹等。
1、例:《司母戊方鼎》、《大盂鼎》这两件青铜器造型与装饰上在口端、顶盖、边沿也多铸造有神态生动的造型,动物凌厉的角和爪、卷曲的翅和尾、圆瞪的目、尖锐的牙等又常常被有意地加以突出表现。更多的则是以棱鼻为中心,两个侧身的夔形对接,正好拼成一个正面饕餮,
同样形成尖角翻卷、双目圆瞪、龇牙咧嘴、利爪大张的状态。在众多造型中,饕餮的形象是最为恐怖的,这种造型多见,而且都刻在尊贵庄重的礼器上。久而久之,饕餮便被提炼成一个综合的奇形怪状的兽面。可见兽面纹的确是一种神圣王权的象征。
君主掌握了兽面神器,就意味着人神合一,至尊高贵,即拥有神的权力,也成了神之子及其化身。
2、商周的青铜礼器中兽面纹是最主要的器饰主题和纹样例:《司母戊方鼎》、《大盂鼎》。同时也与人面纹、鸟纹、夔纹、龙纹等交替互渗,似是而非,具有演化变体的多样造型,始终占领着象征神灵的主导地位。
多数器饰的造型均为兽面纹居中,鼻、口垂直的扉棱两边对称,陪衬的副题花纹则点缀在次要位置。这些冷峻的神态造型,都更多给人以威严神秘的诡异色彩。
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商周时代生产科技和艺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造就了以狰狞为美的审美文化时尚也呈现了我国奴隶制残酷本性。综上所述商周的青铜艺术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它以品类丰富、造型优美、纹饰华丽、制作精巧、风格独特而著称,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扩展资料:
商周青铜器的分类:
一、食器
1、鼎dǐng :烹煮肉食祭祀及宴享,明贵贱,别等级。夏代开始一直沿用到汉,盛于商周。
2、鬲lì : 炊煮器,祭祀 始于商,盛于西周中期,战国晚期消亡 。
3、甗yǎn:蒸食器 商代早期有铸造,商末周初较多,沿用至战国末期。
4、簋guì : 盛食器,祭祀,随葬 始于商,盛于西周,沿用至春秋晚期 。
5、敦duì : 盛食器 , 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秦以后消失。
6、豆dòu : 盛放肉酱之类调味品 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
7、盂yú : 大型盛饭器兼盛水 。 出现于商晚期,流行于西周,春秋之后少见 。
8、俎zǔ : 切肉盛肉的案子 , 多见于商晚期和西周时期 。
9、匕bǐ : 挹取实物的匙子 , 多见于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较少见 。
二、水器
1、盘pán:盛水器,宴享行沃盥礼时,以盘承接废水。流行于商代西周时期,春秋以后渐废。
2、匜yí:盥手注水之器,沃盥礼中与盘组合使用,流行于商代西周时期,春秋以后渐废。
3、鉴jiàn:大盆,盛水以照容貌,出现于春秋中期,春秋至战国最为流行。
三、酒器
1、爵jué:饮酒器,地位的象征,始见于夏代,盛行于商代中后期,西周后渐废。
2、角jiǎo:饮酒器,爵之变体、最早见于夏代,流行于商末周初,其后少见。
3、觚gū :饮酒器 。始于商代并流行于商代,西周后较少见。
4、斝jiǎ :盛酒器,兼可温酒 。盛行于商代,西周早期之后消失。
5、尊zūn :大中型容酒器 。盛行于商代,西周,沿用至战国。
6、壶hú :盛酒器,亦可盛水。 始于商,沿用至战国。
7、卣yǒu:盛酒器 。始于商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
8、罍léi :盛酒器 。始于商末,沿用至春秋中期。
9、瓿bǔ :小瓮,盛酒之用 。存在于商中期至夏末。
10、盉hé :盛水以调和酒的浓淡 。始建于夏代,盛行于西周,沿用至春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周青铜器
你这是云纹。
云纹,云形纹饰,古代中国吉祥图案,象征高升和如意,应用较广。作为印染专业用语,是指不同深浅层次过渡自然的花纹,在铜辊雕刻年代,云纹是由带麻点的云纹钉敲打出来的,故此名沿用下来。
云纹一般是指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过渡自然的花型,也有由里向四周逐渐散开的云纹,一种或多种色彩深浅层次变化,使图案有立体感,显示细腻而生动逼真。
文化内涵
云纹是我国丰富多彩的装饰纹样中典型的一种,被广泛装饰在古代建筑、雕刻、服饰、器具及各种工艺品上,云纹形态多样,有十分抽象规则的几何图形,也有生动形象的自然图形。古代人们长期的采集和耕作实践,对云和雨决定收成的影响产生期盼和敬畏。使云在人们心中得到升华和抽象,对之产生崇拜和敬畏之情。
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岁寒三友、松鹤延年、龟鹤同龄等。
1、龙凤呈祥
龙凤呈祥指吉利喜庆的事。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龙凤一起使用多表示喜庆之事。出自《孔丛子。记问》,也有许多关于"龙凤呈祥"的典故传说流传和几部同名影视作品出品。
2、二龙戏珠
二龙戏珠,是一个名词解释。指古代中国神话故事。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人们在建筑彩画、雕刻、服饰绣品等载体上常见"龙戏珠"(有"单龙戏珠"、"二龙戏珠 "等)图案。
3、岁寒三友
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由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逐渐演变成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
4、松鹤延年
松鹤延年是中国常用的表示吉祥的话。实际上丹顶鹤足有四趾,三趾在前、一趾在后,后趾小而不触及地面,以致不能栖于树上,只能栖于湖沼的浅水滩上。有图案和饭菜也用松鹤延年命名。满汉全席菜谱之九白宴的前菜七品中的第一品。
5、龟鹤同龄
龟鹤同龄:常出现在雕刻或绘画作品之中。利用谐音,取祥瑞之意,寄予同享高寿之情,多见于古玉图案。多见于古玉图案,利用谐音,取祥瑞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