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新生入园主题墙装饰
1. 新生入园主题墙小知识
新生入园主题墙小知识 1.小班主题墙应贴哪些内容
游戏化的一日生活是小班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我们选择主题活动时最先应该考虑的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主题活动,并设计富有情景性的主题墙饰与幼儿进行互动。
例如,《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中,我们将主题墙饰以小动物摘果子的情景来展现水果的不同特征和多种作用,幼儿可以将制作的水果放在不同的水果树上,也可以放进小动物手里的水果筐里;墙饰上还有小动物围在一起分享水果,品尝用水果制成的不同食物的情景。这些幼儿熟悉易懂的情景,从认知水平上就很容易让幼儿接受,幼儿自然地参与其中,教育目标就在幼儿的参与过程中达成。
2.如何布置幼儿园的主题墙
在教育发展的长河中,幼儿园的主题墙饰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一直成为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部分。
二期课改把幼儿的所有活动都纳入了教育的范畴,幼儿参与的成分越来越多,主题墙面环境在内容上不像以前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也不像以前的环境创设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而今,主题墙面无论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的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创设幼儿发展所需要的主题墙饰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幼儿园的环境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
作为物质环境的墙面环境它和我们是朝夕相处的,它从感官上带给幼儿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因素的 *** ,在情感上带给他们愉悦感。从某种程度上讲,墙饰创设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
但是,实践发现其实环境创设特别是主题墙饰环境的创设,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幼儿园的惯例要求教师开学初布置好环境,进行环境评比,因此必定造成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
纯粹追求环境布置的结果。又如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墙面环境创设在内容上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
也就是教师策划、设计的现象普遍。再有,由于开学初花了大气力精心布置的环境,因此舍不得更换,常常存在着墙饰整个学期无变化。
既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其实上述的几种问题我们都意识到了,也都在尝试改变。
以下是结合新课程和课改理念以及我园的一些实践的看法:一、让环境创设中的主题墙饰说话环境是可以说话的,因为其中的关键,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孩子积极行为的作用,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断重复的,所以有时它的效果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比如:小班和小小班的时候我们结合 我的家主题,在墙面上贴上全家福这样减少了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存在的焦虑和不安,让孩子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爸爸妈妈与他们在一起;另外我们活动室的墙上,还布置了我的妈妈墙饰。
瞧,妈妈的眼睛多漂亮,脸上还带着笑,仿佛在说:宝宝别害怕,妈妈在这儿呢!每当孩子们想家想妈妈了,就可以看看这面墙,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妈妈一样。教师用心去体会幼儿走出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一陌生的环境,在环境创设中努力激起幼儿对班级多一分牵挂,多一点来园的愿望。
教师在墙面环境布置中融入对幼儿情感的关注,把教师对幼儿的关怀借助环境去表达,使幼儿如沐春风,如润春雨。由此可见,教师在选择环境中墙饰的内容时更多的考虑内容隐含的教育价值,而不能一味只追求精致、美观。
例如,中班的主题大人的世界,我们将孩子们自己写的画的父母工作的调查表贴在主题墙上,使孩子们从墙上不仅知道自己的父母的工作,也看到了其他爸爸妈妈的工作,从而了解大人们的世界里的各行各业。又如,大班的主题我从哪里来,我们从一位做医生的家长那儿收集来了大幅十月怀胎母孕照片贴在墙面上供幼儿欣赏,让他们不仅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的,更感受到了母亲的辛苦!其实这些东西收集起来并不困难,老师既没化太大工夫,又体现了以孩子为主的环境,只要我们做有心人,一定能让环境说起话来!二、交还幼儿的主动权长期以来,在环境创设方面,只要老师精心打造的环境常常难以引起幼儿共鸣。
原因何在?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有着太多的成人意志,哪里有幼儿的自主与创造?要想让幼儿学会自主创造,老师首先要放手,要将主动权还给孩子。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一改传统的做法,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班级环境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使幼儿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如:我们中班在创设有趣的昆虫主题墙饰时,先是师生共同讨论墙饰布局,然后由老师创作大背景:远处的蓝天、黄绿相间的公园、茂盛的树林,以及肥沃的黄土地,让孩子们在其中丰富内容。可以将画的,做的,收集来得贴在上面,挂在上面。
孩子们享受到了这个过程,是多么高兴!又如,围绕漂亮的服装的主题,我们给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大量的运用废旧材料,然后搭出一个舞台让孩子们自己设计衣服,画出来,贴出来,剪出来,样样绝活孩子们都使用出来了,在舞台表演时,孩子们自发拿着我的照相机拍照,照片洗出来后,他们把照片统统贴在了舞台背后的墙面上,颇有点像剧照,看着他们的认真的样子。才发现这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现在,每一面墙壁上,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经验提升的具体体现,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学习、参与的写照。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创设环境,这样的环境不是对幼儿来说更具有教育意义吗!三、墙面环境创设的动态化这里所说的动态化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指主题墙面的创设的内容不是一呈不变的,可以随时的变化,增减。如随着幼儿兴趣需要布置墙饰,而又随着。
3.如何在幼儿园创设主题墙
解读新纲要《纲要》说法:《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应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创设背景瑞吉欧认为:“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幼儿园环境已不再局限于幼儿园内,它还包括幼儿园外的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幼儿处于这么大的环境中,必然会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和关注,这时教师应从与儿童的交谈中,及时捕捉儿童的兴趣和关注点,从中提炼课程的主题。(中班)开学初,“三八妇女节”“植树节”等几个节日引发了孩子们的话题:爱心。
围绕爱心,我预设了主题活动“爱心总动员”。我剪了一张漂亮的女孩图片贴在了墙上。
照片上的她在如何创设主题墙想什么呢,是在想妈妈吗?于是,我把一张全家照贴到了墙上。孩子们激动了,一个个争着告诉我“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事例,要我记录下来,还觉得光把照片贴在墙上不好看,主动要求装饰镜框。
有了镜框,照片贴上去果然漂亮。孩子们在照片展示区看呀,说呀,充分感受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
在植树节活动中,每个孩子认领一盆花,在栽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爱有好多种,这个主题也在活动中应运而生。
4.幼儿园主题墙墙面设计应注意哪些
幼儿园环境创设主题墙面已经成为一种教育的方法,它的作用是能引领幼儿探索学习,梳理、记录幼儿在探索中的发现和获得的经验,反馈幼儿的成长,帮助幼儿学会主动学习等,主题墙面设计如今都可以视为幼儿的“第三位教师”,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第三位教师”作用呢?中奥恒业幼儿园设计我认为设计主题墙面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四点:
1、提炼形成知识板块,体现过程性
2、采取适当留白的方法,体现互动性
3、设计具有一定情境的墙面,体现智慧性
4、突出幼儿与主题学习的关系,体现发展性
5.如何布置幼儿园主题墙
主题墙布置是将环境中的显性和隐性教育因素纳入幼儿园教育之中,使其成为幼儿园课程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可从中得到学习信息,同时家长也可得到幼儿园教育信息。
一、将环境创设纳入课程之中,体现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环境创设能将抽象的课程具体化、情绪化,方便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激发幼儿活动动机,直接影响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实行良好的师幼互动。所以主题墙的创设要一句课程的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规划。因此,我们在课程编制中,将环境创设纳入课程实施过程。例如:在开展“我爱幼儿园”主题教育时,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层次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创设相应的主题环境。小班幼儿可以感受喜欢幼儿园,在幼儿园学习的快乐;中班幼儿可以想想自己与幼儿园的联系,感受爱自己的幼儿园;而大班幼儿则可以思考,可以为幼儿园做哪些事情。
二、环境创设体现课程建设的整合性
我们在环境创设是重视从课程整体性考虑。既注意各活动领域本身目标、内容上的系统性、连续性,又注重各活动领域之间的平衡性、渗透性;既注意幼儿在环境创设中得到认知、技能方面的发展,也重视环境对幼儿情感的熏陶;既注意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多种信息 *** 和学习的机会,也重视精神环境对幼儿情感、个性品德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主题墙规划则是重点。哪一块是具体知识,可以用图片,简单的文字表示;哪一块是延伸活动;哪一块是家园联系。主题墙的设置也是与家长沟通的一个良好方式。同时,在主题墙中要学习承前启后。要留下一部分回忆以前的知识内容,又不可忽视现在的教学目的。
三、重视环境创设过程,体现课程环境的动态性
课程环境的动态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环境的创设要根据教育和幼儿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变化。二是指在不断更新环境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主题墙的创设不是简单的图片展或是文字展,而是要动静结合。例如,在开展以季节为主题的活动时,除了简单的图片,采集各种叶子粘贴图像,或者收集季节性的特色蔬菜水果等也是一大方式。在进行的同时,又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当然,家园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布置主题墙并不是随心所欲,是有一定的布置要求:
主题来源:生活化 卡通化(从图片中体现课程知识)。
主题呈现——网络图呈现(主题标题,内容名字)
相关图片:课前准备 活动中 活动延伸 (一般从这个三个方面收集资料)
主题墙设置的标准高度:60cm——1.6m,方便幼儿观看。
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要求——
托小班:可布置全家福 让幼儿熟悉环境,稳定情绪。要求颜色鲜艳,卡通化。
中班:加强知识重点。用图片可呈现。
大班:可把幼小衔接放在主题上体现。
主题墙中叶课包括幼儿对主题简单图示表述,看完主题墙后幼儿语言的记录或者 深化图示表述。而相关实物呈现,活动中图片记录,在复习时可帮助幼儿进行知识梳理的提升。
幼儿园装修注意事项一:安全 这是整个幼儿园装修中最重要的一项注意事项,小孩子最容易被磕磕碰碰,而且孩子身体弱,稍不注意就会受伤,所以,在装修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方面。要注意幼儿活动室内要严谨铺设地毯,因为地毯容易吸附灰尘,加上儿童抵抗力不强,这样对儿童的健康很不利而且在活动室内也不适宜铺设泡沫拼图,这些东西里面含有甲醛和苯,对儿童的健康更有害。 幼儿园装修注意事项二:环保 主要就是用材上面了,建议不要使用大芯板做门芯的复合门,这种门里面含有很高的甲醛,对于儿童的安全危害非常大。 幼儿园装修注意事项三:多元 主要分为自然认知、生活常识、科学、文学等。减少办公用房,改建幼儿必须的科学发现室、美工创意室、图书阅览室。利用露天室外内庭园搭建儿童表演台。提供各类专用活动场所,充分满足幼儿兴趣和个性需要,充分挖掘幼儿潜能,启迪幼儿智慧,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在活动中成功。 幼儿园装修注意事项四:生态 根据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境教的功能,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建立戏水池、仿沙滩、种植园、草坡、水族馆、动物角等,营造鸟语花香、绿色盎然的天然景观,让孩子在观察中发现,在活动中感知,在动手参与饲养、种植等劳动中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幼儿园装修注意事项五:温馨 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园舍柔和的色彩、适龄的布置都会减少幼儿入园焦虑,给幼儿以安全、温馨的满足感。外观色彩设计上要突出鲜亮、活泼,并与世纪苑小区的建筑相协调。室内色彩设计上,根据小班幼儿情绪不稳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要以暖色调橙黄色为主与白色搭配;根据中班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选择春意盎然的绿色为主与白色搭调;根据大班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选择天蓝色与白色。杜绝全园一片白色的“恐怖”。
还有几天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对于第一次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家长需要给孩子准备一些物品,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更好的去学习,那么家长要准备哪些物品呢?
1.写字本、拼音本
家长准备给孩子准备点写字本与拼音本,这样孩子在上学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
2.准备10支2H铅笔
有些老师会推荐家长给孩子准备点2H的铅笔,孩子写错也容易涂改。刚刚上学的孩子还不能很好的保管自己的东西,笔掉在地上一下子就没有了,这是正常现象,家长不能太过苛责孩子,给孩子准备10支左右的2H铅笔,这样孩子能更好的学习。等到孩子上学几个月之后,经过老师的提醒,孩子丢笔的情况会减少很多。
3.准备软的香橡皮
家长认为东西越好对孩子学习越有帮助,因此在给宝宝准备那种绘图用的橡皮,但是这种橡皮并不适合孩子使用,容易把孩子的作业本给擦破。所以最好还是买软的香橡皮。孩子用橡皮是很浪费的,最好还是去批发市场多批发一点。
4.幼儿园书包
有的幼儿园会给孩子发一个书包,家长可以在书包显眼位置写上宝宝的名字,这样便于老师区分。发个书包给孩子主要是为了书培养孩子上学兴趣,家长让孩子自己装饰整理,每天背着自己整理好的书包去幼儿园,孩子会有一种成就感。
5.至少准备两套衣裤
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适合他们的衣裤(绣上孩子的.名字),放在他们的书包里面。可以准备一件T恤、卫衣或是毛衣、外套。既方便孩子脱也不妨碍孩子活动。多备两套主要是防止孩子尿裤子、呕吐时更换。
6.2件玩具
孩子在上学之前给孩子带一两个他喜欢的玩具,就算孩子进入陌生环境,孩子也不会害怕了。
7.画笔
很多幼儿园都有美术课,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那种立装的小提盒(24色即可)的画笔,这样孩子用起来会更加方便。
8.奖励便贴
孩子在幼儿园表现优秀时,老师会给孩子发放一朵小红花或者给孩子一个小的贴花,孩子在得到这些东西后会非常的开心与骄傲,在这之后会更加努力。家长在家里也可以这样做,给孩子鼓励。
幼儿园设计,可以在墙面上,增加墙饰或挂机等装饰品布局,传统幼儿园大多将地面作为幼儿园室内设计创意设计的主要空间,随着现代手法的逐渐深入,室内创意模块还包括墙饰,墙饰要体现出主题互动性,可以设置一些专栏,记录孩子们的成长,使幼儿园更加个性化。
第二、设置互动性设施
孩子在园内生活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当然希望他们更加互动,交流起来。为了使幼儿园教学更加便利,符合现代化幼儿园的特征,幼儿园设计还可以通过引进现代化设施来提高整体的创意感,如引入多媒体设备、全息影技术,这会对内环境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幼儿园设计,室内最重要的就是创意,给出孩子不一样的感受,要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对幼儿园产生迷恋感、亲近感。据权威调查显示,许多新入学的幼儿在刚刚入园时会产生排斥感,多是因幼儿园装修与原始生存环境相差甚大导致,若在装修过程中能够以儿童兴趣为切入点,会极大的缓解初入园的厌学情绪。大家可选择幼儿园设计最专业的公司,使幼儿园更具吸引力。
在为宝宝准备入园物品的过程中,可以请宝宝一同参与进来,和自己一起准备。如,和宝宝一起选择去幼儿园穿的衣服、鞋袜,在考虑到这些物品适用性的基础上,尽量让宝宝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如,颜色、图案),这样既能让宝宝为自己快要上幼儿园感到自豪和兴奋,同时也能提高宝宝的独立性和对自己用品的熟悉程度。
另外,最好能给宝宝准备一个标记物,教宝宝识别这个标记,然后把准备带到幼儿园去的物品,包括衣服、书包,学习用品、床上用品等都贴上此标记,便于宝宝辨认自己的物品,不和别的小朋友弄混,也便于老师管理宝宝的东西。幼儿园老师还会把宝宝的水杯、手巾等物品都做上这个标识。
1.衣物
为宝宝上幼儿园准备的衣裤、鞋袜,都应该是容易穿脱、便于运动和少装饰物的。
(1)容易穿、脱
许多家长在宝宝即将入园的前一段时间里,都会有意识地锻炼宝宝自己穿,脱衣物的能力,但他们会在宝宝穿,脱衣物时,不自觉地给予一些帮助,如,帮宝宝套上圆领衫、拉拉衣袖、提提裤子,把宝宝的鞋子按照左右顺序放好等等。待宝宝到了幼儿园,完全没有家长的帮助,全靠自己一人独立穿、脱时,就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找不到套头的领口,分不清鞋子的左右等等。一般宝宝初入园时都会比较紧张,还不能坦然地向老师求助,这些困难会造成宝宝无法顺利地穿、脱衣裤。
那么,什么样的衣裤、鞋袜是较容易让宝宝自己独立穿、脱的呢?
上衣:为宝宝准备的上衣最好是开身的,因为套头的衣服,穿脱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当宝宝把头钻到里面无法及时钻出时,内心会感到恐惧,甚至发生危险。此外,为宝宝准备的上衣,最好是前后图案有明显区别的,这样便于宝宝辨认前后,不至于穿反衣服。
裤子:最好不要给宝宝准备背带裤,因为背带裤穿脱起来比较麻烦。而且,3岁左右的宝宝,通常是在快要憋不住尿时,才会想起要上厕所。此时,如果宝宝不能尽快脱掉裤子,很容易会尿湿裤子,从而造成宝宝的不适和紧张。和上衣一样,为宝宝准备的裤子也最好是前后图案有明显区别的,便于宝宝辨认。
鞋子:为宝宝准备的鞋子最好是带粘扣的,这样不仅便于宝宝辨认左右,还方便穿、脱。尽量不要给宝宝准备系鞋带的鞋子,虽然系鞋带的动作有利于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但在初入园的这一阶段,还应以处处保证宝宝的入园生活顺利为前提。
袜子:最好不要给女孩准备紧身的连裤袜,因为这样的袜子穿、脱起来不方便。
(2)便于运动
宝宝在进入幼儿园之后,除恶劣天气之外,每天都会有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因此,为宝宝准备便于运动的衣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上衣:为宝宝准备的上衣不要过长,也不宜过于宽大,以免影响宝宝的运动。
裤子:为宝宝准备的裤子不要过瘦,以免限制宝宝的活动。宝宝的裤子应较柔软,这样便于运动。裤子的质地要结实、耐磨,因为宝宝在幼儿园,经常会玩滑滑梯和钻山洞等游戏。
鞋子:为保证宝宝的运动不受影响,一双轻便、跟脚、软底的鞋子非常重要,此外,还要注意鞋底是否防滑。布鞋和旅游鞋比较合适,皮鞋则不利于宝宝的运动。
(3)装饰物少
为宝宝准备的衣裤、鞋袜应尽量减少装饰物。太多的装饰物,如会响的口袋、会叫的鞋子、漂亮的珠子,都可能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从而使宝宝无法专心于生活和游戏,同时还可能影响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而且,这些装饰物也会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如,衣服上的小珠子可能被宝宝拽下来,放到口、耳、鼻中,从而引发危险。
2.手帕
让宝宝自己挑选四五块小手帕备用。给宝宝购买的衣服或裤子,最好有放手帕的口袋,因为如果用别针将手帕别在衣服上既不安全,也容易扯坏衣服。当然,可以使用一种特制的安全别针。在送宝宝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就要开始有意识地教宝宝使用手帕,使宝宝明白手帕的用途。
3.床上用品
有些幼儿园需要家长自己准备宝宝在幼儿园睡觉时用的被褥和枕头,因此,家长需要提前打听清楚,并根据幼儿园提出的尺寸要求,为宝宝准备出合适的被褥和枕头,最好能把适合不同季节、厚薄不一的被子都准备好。
4.学习用品
宝宝上幼儿园后会有较多的绘画、手工等活动,带宝宝挑选一些蜡笔、水彩笔、橡皮泥等用品,有利于激发宝宝对幼儿园生活的向往。选购时,应注意产品的安全性,要购买环保、无污染的用品。家长还可和宝宝一起,挑选一个可爱的小书包,虽然对刚入园的宝宝来说,这个书包通常不是用来装书的,但如果每天都能像小学生一样,背着自己心爱的书包上幼儿园,宝宝内心便会有一种自豪感和兴奋感,家长又何乐而不为呢?
5.依恋物
很多宝宝会有一些心爱的小物品,如,一块小毛巾、一个小枕头、一个布娃娃等,如果宝宝的分离焦虑比较强烈,家长可以让宝宝带着他依恋的物品上幼儿园,这样能给宝宝一定的安慰。给宝宝带的这些物品,需要对老师说明,以便老师不干涉宝宝带着这些物品的行为,并利用它和宝宝做一些沟通。待宝宝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后,就可以慢慢要求宝宝不带这些物品入园了。
6.个人档案
每个宝宝的个性特点、所受家庭教育各不相同,因此,会有一些特殊的个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家长可把宝宝的这些特点写下来,在入园时交给老师,有利于老师尽快熟悉宝宝的个性特点和生活习惯,从而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宝宝。因此,一份生动、具体、详细的宝宝个人档案,是需要家长提前准备的。这份小档案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宝宝的身体健康状况。多数宝宝的身体都是健康的,但也有一些宝宝有特殊体质,如,哮喘、过敏等,还有些宝宝有比较严重的视力或听力问题,少数宝宝有某些先天性疾病。家长应把宝宝的这些情况,提前向老师说明,以便老师在安排活动时,对这些宝宝有特别的照顾。如,避免有过敏症或哮喘症的宝宝接触到容易造成他们过敏反应的物质,特别注意有哮喘症宝宝的情绪,不引发他过于激烈的情绪等等。家长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幼儿园会拒绝宝宝,而向幼儿园隐瞒这些情况,因为这些问题迟早是会被发现的。如果老师事先不了解情况,不仅不能对这些宝宝做特殊的照顾,还可能在宝宝表现出症状时,来不及做出正确的反应,这样便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如果幼儿园真的因为师资等问题拒绝了你的宝宝,你完全可以再去选择能够接纳宝宝的幼儿园。
宝宝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宝宝喜欢什么动画片?爱唱歌、跳舞还是爱玩积木?性格内向还是外向?胆小还是胆大?容易激动吗?爱发脾气吗?把宝宝的这些特点告诉老师,有利于老师尽快熟悉宝宝,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宝宝,同时也有利于宝宝尽快地和老师亲近起来。
宝宝的生活习惯。把宝宝的一些生活习惯告诉老师,有利于老师对宝宝的照顾。如,宝宝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吃得多还是少,每天什么时候午睡、睡多久、是否还喝奶、是否会自己大小便等等。
7.照片
照片的数目可以根据幼儿园的要求准备,一般用来贴在存放宝宝衣物的柜门和睡觉的小床上,当然,也可以把照片贴在宝宝的用品上,便于宝宝辨认自己的物品。注意要选用宝宝近期、清楚的照片,不要用太小时候的照片,否则,可能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
8.体检表
宝宝入园时,需要出示体检表,家长可以带宝宝到所在区的妇幼保健院或有保健科的医院进行人园体检。挂保健科的号,告诉医生,宝宝要做入园体检就可以了。
给宝宝进行的体检项目通常是针对幼儿生长发育特点的常规检查,一般包括:体重、身高、视力、听力、牙齿(数目、有无龋齿)、内脏器官(心脏、肝脏、脾脏等)、有无佝偻病、肝功能等项目。体检后,家长要将体检表交给幼儿园的保健老师,在确保孩子无传染病或其他异常疾病后,就可以入园了。
9.预防接种卡片和儿童保健记录
宝宝入园时,需出示预防接种卡片和儿童保健记录,这些均能为幼儿园提供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家长可到宝宝自出生一直负责他保健的医院,领取相关资料。
春季入园幼儿穿衣指南
春暖花开,幼儿园陆续开学了。在经历了假期后,看着身边的小朋友穿戴一新,各位爸爸妈妈们也一定想把自己的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来幼儿园吧?可你知道老师最怕孩子穿什么吗?春季入园,孩子的穿衣都有哪些讲究呢?爱子心切的爸爸妈妈们请先来自检一下,孩子入园N种错误穿衣法,看你有没有中招?
误 区 一:妨碍幼儿身体活动的服装
衣物代表: 及地的长裙、宽宽大大的阔腿裤、又长又厚重的风衣外套或羽绒服和棉衣、过大或带跟的鞋子。
幼儿是活泼、好动的,幼儿园也会保证每天两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春天里正是孩子户外运动的好时机,因此穿着是否便于幼儿进行身体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特别厚、特别长的棉服外套让幼儿不敢大胆“迈开腿”,没走两步就累了;过长的裙子不仅让自己活动不便,还容易绊倒其他幼儿;短裤保护腿部皮肤的面积较少,摔倒时容易擦破皮肤;尺寸太大的鞋子影响运动,还容易摔倒;带跟的鞋子不仅影响活动,还会影响脚部血液循环。
给家长的建议:
1.上衣可以比实际尺码略大一个尺码,运动更方便。
2.裤子按照实际尺码来穿着,选宽松者为佳,运动裤、棉裤是首选,不要穿牛仔裤,又硬又紧还兜裆。
3.为孩子选运动鞋时按照实际尺码,要方便、易穿,最好是用魔术贴一拉一贴即可的,有些家长觉得孩子长得快,那就选略大一号的,挑选时要带孩子去试穿,合脚的鞋子才适宜活动。
壹格未来推荐:
误区二:容易诱发安全事故的服装
衣物代表:带长带子的连帽衫、带有铆钉、水钻、亮片等装饰物的服装、丝巾等。
孩子好奇心强,不知深浅,玩耍打闹时可能会拉扯衣服上的带子勒伤自己,引发意外;长绳子在活动中也容易缠绕玩具或器械上,伴随着相当大的危险。
小孩皮肤娇嫩,衣服上的铆钉、水钻、亮片、珠子等装饰的衣物容易划伤他们,装饰物经常掉落,孩子喜欢拿在手里把玩,一旦误食或坚硬的棱角伤到人,后果不堪设想。
给家长的建议:
1.孩子的着装,安全是第一位的,一定尽量避免孩子穿脖子或帽子上带有绳带的衣服,如果有绳带,要把绳带取下来或剪掉后再给孩子穿。
2.装饰物特别多、穿起来叮当作响的衣物,还是少穿为好,尤其要避免有闪光片和颗粒状珠子或其它尖锐物的衣物。
3.给孩子穿衣服时,要经常认真查看纽扣、各种饰件的牢固性,防止脱落被孩子误服。
壹格未来推荐:
误区三: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服装
衣物代表:连裤袜、丝袜、束身内衣、紧身牛仔裤……
孩子的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过紧的衣物对 健康 很不利:幼儿腹部偏大,腹部被紧紧包裹住,呼吸困难不说,腹腔内有很多内脏器官会受到挤压,导致内脏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影响生长发育。
此外,过紧的衣服对骨骼、肌肉及生殖系统都有不利的影响。孩子活泼好动,出汗多,穿连裤袜不仅妨碍发育,还可能诱发皮肤疾病:紧缚的连裤袜不利于裆部散热,易引起局部湿疹或皮炎。
给家长的建议:
1. 给孩子穿衣服时,要经常认真查看纽扣、各种饰件的牢固性,防止脱落被孩子误服。
2.纯棉衣物是孩子的最佳选择,轻薄柔软,让孩子活动自如,还吸湿透气,能更好地呵护孩子的 健康 。
3. 孩子衣物要尺寸合适,以稍微宽松为宜,避免选紧身或过于束缚的衣服,像兜裆的裤子就不宜穿。
壹格未来推荐:
误区四:造成孩子穿脱困难的服装
衣物代表:背带裤、连身衣、拉链在背后的裙子、带拉链或扣子的裤子、有鞋带的鞋子……
从小班开始,幼儿园就要求孩子们自己穿脱衣服了,目的是更好地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难以穿脱的衣服不仅增加老师的负担,影响班级活动安排,还剥夺了孩子动手锻炼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的衣物穿脱总是不方便,他在集体生活中总是落后于别的小朋友,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
给家长的建议:
1.孩子的衣物款式和设计不宜烦琐,直接套头的上衣最方便,选颈位弹性较好的、较宽松的衣服,避免穿后面开襟的上衣。宝宝上中班后,可逐渐增加扣扣子的、拉拉链的衣物。
2.裤子以宽松易穿脱为佳,带拉链的裤子存在使皮肤被嵌到拉链中而受伤的风险,背带裤、喇叭裤、紧身裤等,不仅穿脱不便,还容易造成孩子上厕所尿湿裤脚。
壹格未来推荐:
误区五:“春捂秋冻”要适时
“春捂秋冻”这一说法似乎是“祖训”,但是“春捂”并不是简单地多加衣物,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春捂”呢?
1、气温:15 是“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 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持续在15 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初春时节,一般都是早晚凉,中午热,所以老师、家长应该注意气温的变化,及时给孩子们增减衣物。
2、温差:昼夜温差大于8 是“捂”的信号
初春的天气,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又可能寒流涌动。面对这“百变”的春天,如何随天气变化为孩子增减衣服呢?保健专家认为,昼夜温差大于8 是该“捂”的信号。
3、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做好“捂”的准备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以及持续降温密切相关。最明显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它们会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捷足先登,侵犯孩子的 健康 。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 48小时就开始,晚了则犹如雨后送伞,毫无意义。
4、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
衣服应随着气温回升慢慢地减下来。但是减衣不能太快,否则会出现没“捂”到位的现象。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适应。减衣过快有可能会让他们冻出病来。
壹格未来推荐:
以下细节请留意:
1、孩子睡觉时
最好不让孩子穿着针织毛衣、毛裤或比较厚的睡衣睡觉,也不能给孩子盖得过厚,或室温过高。
孩子睡着了后,不管是在怀抱中、推车中、自行车后座上、 汽车 座椅中,都应该避免让孩子受风。
孩子刚刚醒来,不能马上安排到户外去,而应该让孩子在室内活动一会儿后再出去。
2、孩子运动时
大人要给孩子穿吸汗性强、透气性好、宽松舒适的运动衣。孩子做运动量大的 游戏 时,如跳蹦蹦床、玩体能训练等,都要事先减少衣服。
当孩子玩得满身大汗时,千万不要急着脱衣服,而应该立即把汗擦干,等孩子安静下来后,待汗水还没有完全下去时,就把外衣穿上,这样才不至于感冒。大人看到孩子感觉热或出汗就马上就给孩子脱衣服,这是错误的。
让孩子出汗后马上洗澡,也是感冒的诱因。正确的方法是:先用干毛巾擦干汗水,然后再洗澡。出汗时一定要用温水冲洗,绝不能用冷水。不要马上给孩子喝冷饮,吃冰激凌。
壹格未来推荐:
春分过后,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幼儿园温馨提醒各位家长,以上这份幼儿入园穿衣指南请详细阅读,让我们的宝贝在春光里,感受生活的美好, 健康 茁壮成长!
1、书包:
带宝宝去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小书包,这不仅可以方便装上幼儿园需要用的物品和衣服,更重要的是能带给宝宝一种身份认同感,有利于帮助他接受身份的转变。宝宝每天背着自己挑选来的书包上学,也会更加开心。
2、衣物:
给宝宝准备一些舒适方便适合在幼儿园穿的衣物,最好是开身带衣兜款式,那些穿脱不便的背带裤或是裙子最好不要给孩子穿。女生的衣服上不要带有太多装饰品,男生最好不要有拉链的裤子,以防夹伤私处。
平时记得给小朋友穿上内裤,以防小肚子受凉。秋冬季节备上两件厚薄程度不同的小背心也十分必要,可以防止孩子因为温差过大而引起感冒。还要另外多备一两套衣物,以防宝宝出现尿湿裤子或是弄脏衣服的情况。
3.鞋子:
给宝宝挑选一双舒适轻便的鞋子,最好是松紧口或粘扣款式,鞋底选择底软防滑为佳,适合宝宝泡泡跳跳,比如布鞋或旅游鞋。另外,还需备好1双拖鞋,这样小朋友午休时起来上厕所很方便。
4.手帕:
给宝宝准备几条小手帕,不妨让他按自己喜好来挑选。手帕上可以做上标记或是选择几条花色样式相似的手帕,这样方便区分识别。
5.玩具:
如果幼儿园允许,可以让孩子挑1、2件心爱的玩具带上,有熟悉的玩具在身边,也能够安抚他的情绪,帮助其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但是玩具要注意大小适中、表面光滑柔软、没有尖锐凸出物。
宝宝还小,一开始最好不要给他带图书或是可拆装的玩具到幼儿园,因为这些物品收拾管理起来很不方便。
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增加一些物品,如宝宝仍有用奶瓶的习惯,就要记得另外备上一个合适的奶瓶。此外,带到幼儿园的所有私人物品都最好做上标记,以防混用或是遗失。
家长需要事先给宝宝准备一个书包,用来装上幼儿园需要的衣服和用品。同时,为宝宝准备几套得体的衣服,纯棉质地最好。
不要太大,最好是有兜的、开身的、穿脱方便的。女孩的衣服不要有太多装饰物,男孩最好不穿带拉链的裤子。
家长也需要给宝宝准备一条手帕用来擦嘴,可以让宝宝来挑,这样可以增强他对上幼儿园的兴趣。
一是物品准备:1、小书包。小书包上贴上名字贴,以便老师们寻找。里面装上换洗衣服、汗巾等。2、小照片。带宝宝照几张1寸小照片,班里有时要贴在杯架、毛巾架等处。
3、小印章。刻一个宝宝名字的小印章,有时宝宝图画纸、操作材料等每页都要印上名字。4、名字贴。宝宝的衣服、被褥、枕头上都要贴上名字,以防混用。5、小床品。根据幼儿园要求,购买或制作床上用品。
二是自理能力准备:1、学会自己吃饭。一般刚入园时,能乖乖坐着等吃饭的,就算是最省心的宝宝了。2、学会如厕。有便意尿意时,一定要及时对家长(老师)说:“我要大便(小便)”,不要等憋不住了才说。
3、学会自己穿简单的衣服、鞋子。父母要提供,穿脱方便的衣服、鞋子。衣服不要有装饰品如珠珠、亮片、带子等。鞋子不要系带的,要贴上的。4、学会独立入睡。如果刚开始不习惯,可以拍着睡,或抱个喜欢的玩具睡。
三是社交准备:1、学会表达。引导孩子在饿了、渴了、想上厕所、身体不适等时主动告诉家人。2、与同龄小朋友玩耍。和小区里同龄的小朋友玩耍、去游乐场认识新的小朋友等。在共享食物、交换玩具、一起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孩子就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相处。
四是心理准备:1、带孩子去幼儿园看看。入园前,可以找机会带孩子去幼儿园看看,让孩子对自己将要生活的环境,有一个直观认识,减轻入园时的陌生感。
2、在家体验幼儿园。有些孩子对幼儿园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充满好奇,我们可以在家玩过家家,比如爸爸、妈妈、孩子分别当老师、小朋友,通过游戏,让他提前感受下幼儿园的情景。
3岁的宝宝还是很小的一个孩子,第一天去幼儿园难免会有一点不适应,作为家长也不要太过担心,不要把压力传到孩子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