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怎样进行汉字标志设计

烂漫的绿茶
爱笑的裙子
2023-02-27 14:33:13

怎样进行汉字标志设计

最佳答案
俏皮的高跟鞋
欣喜的鸵鸟
2025-07-28 00:02:38

以文字作为符号的形式来进行标志的创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感染力,是标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标志设计的新导向。汉字作为信息媒介的一种视觉符号,本身包含特定的造型理念,人们凭借对文字独特意味的“形”来传递信息,通过对形的认识、理解并将之转化为形以外的“音”与“义”,并由此产生交流与沟通,了解信息传达的真正内涵。字符包括汉字、字母和数字,由于文字本身认知性强,传达信息直接、明了,一直为广大观众所喜爱。本文主要谈谈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一、汉字标志设计的基础与前提文字的历史几乎与人类同步,其诞生也是人类文明开始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置身于汉语言体系,每天的工作与生活都离不开汉语和汉字,汉字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东方文化的象征,特别是对中国文化具有标志性的代表作用,文字历经上下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不但使社会文化得以传承和积累,而且字体本身也在变化之中,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汉字在起源上就有象形、会意、指事、转注、假借有六个方面的构形特点,比如象形是对某一事物分析后的抽象表现,人类往往习惯用图画直观再现客观事物形象以此直接表达或说明事物的状况,我们的祖先经过仔细地观察事物,将事物最本质最有代表的部分抽象出来,创造出象形文字,使人们能容易明白图画所表现的事物;而会意则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会合成为有意义的文字,其中一个不变,另外的组合构成不同,例如“泡”“炮”等字,“包”字不变而使用不同的部首,文字的意义会大相径远,也就是说文字除了表现的字面内容外,还有其具有的精神内涵,如赋予人们联想、激动、回忆等情绪因素。就形态而言,文字演变的过程也是文字设计的过程。汉文字从一开始就有着形象的依据性和高度概括的标识性,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通过文字获取知识及信息时,决不是首先认知“义”而是首先取决于文字视觉上的“形”,汉字其造型本身也是一种抽象的符号,静态的语言,是经历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图案,汉字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逐渐由象形到象征,由简单到繁杂,又从繁杂到简化和规范化,经过漫长的锤炼、精简、综合、概括,由篆、隶、草、楷不断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情达意的载体,几万个汉字不同的含义,不同的构成形式,本身就给人不同的美感,上古时期的甲骨文虽然和现在的文字相去甚远,但文字结构依然符合图案审美的构成原则。以汉字为母体,可以设计出很有特色的商标标志,若结合传统书法中的行、草、隶、篆、楷等形式,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可以使标志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治印(篆刻)也是中国历史上悠久的文字设计艺术,书体应用,印文构思,款式处理,刀法把握都很有变化,为文字类标志设计创造了丰富的语言和多样的手法。汉字是以图形、象形文字为基础,进而发展成为音、形、意三位一体的文字系统,它在图形化及表意性方面有着概括、提炼意念及美学方面的优势,而成为非常有效的设计元素,这与标志以造型及内涵取胜是一致的。这些都为进行中文字型的标志设计和创造标志的民族风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途径,是设计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二、汉字标志设计方法及途径汉字商标和标志一般采用严谨、规范的美术字(装饰字)较多,也有很多运用了传统的篆刻与书法。1、装饰字标志装饰字是在已以汉字的基本字形(如黑体、宋体)为基础进行装饰、变化加工而成。它的特征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印刷字体的字形和笔划的约束,利用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将字形的结构转化为图形的意象,或加入其他图象点出主题,它往往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夸张、增减笔划形象、变体装饰等手法,重新构成字形,并通过文字本身的点画和字形结构去反映形体美,体现用笔美、结构美、意境美,也就是“以形写意”。装饰字体在视觉识别系统中,具有美观大方,便于阅读和识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装饰字体其笔划本身也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如:细线构成的字体,容易使人联想到香水、化妆品之类的产品,园厚柔滑的字体,常用于表现食品、饮料、洗涤用品等;而浑厚粗实的字体及笔划则常用于表现企业的实力强劲;而有棱角的字体,则易展示企业个性等等。经过精心设计的字体,除了外观造型不同于普通印刷字体外,更重要的是它是根据企业或品牌的个性而设计的,对笔划的形态、粗细、字间的连接、造型统一等方面都作了细致严谨的规划,比普通字体更美观,更具特色。在实施企业形象战略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和品牌名称趋于同一性,企业名称和标志统一的字体标志设计,已形成新的趋势。企业名称和标志统一,虽然只有一个设计要素,却具备了两种功能,达到视觉和听觉同步传达信息的效果。王国伦先生为1992年国际拍卖会设计的标志源于“拍”字的字体形象,“拍”字是一个标准的宋体字,而创意的巧妙在于笔画替换,将“白”上面的一撇以最具拍卖行业特征的小锤替代,一“锤”定音表示成交,将拍卖场加以形象化表现,形与意均高度提炼和概括,让人一目了然,而外框的圆形则寓意拍卖会场的权威与严肃性,字体图形化是汉字标志设计重要的手段之一。高中羽先生设计的北京民族乐器厂标志,以繁体字“乐”结合锣、鼓、笙等乐器形态变形而成。标志以字达意,以图传神,使人仿佛置身于民乐的海洋之中,又充分概括了乐器厂的经营特色。2、书法字标志书法字其设计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使用传统书法字体或名人题字,另一种是是为了突出视觉个性,追求传统书法的某种意味而以书法技巧为基础特意设计。书法字(包括篆刻),是相对标准印刷字体而言。书法在我国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早已发展为一门多姿多彩、并可鉴赏把玩、陶冶性情的书法艺术,其内容也十分丰富,从字体上说,书体分呈、风格各异,真、草、隶、篆、汉简、魏碑等有着各自的审美意味和形式构造,篆书雄健浑厚,端庄凝重;隶书方折端正,朴拙高古,精致典雅;楷书稳健端庄;草书简练连贯,行笔飞动圆转;行书纵情挥洒,姿势疏朗。历代书法家及书法艺术实践者的创作活动,更赋予了汉字丰富的内涵,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不但点划结构章法很美,还能体现书法作者本身修养和意境之美,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的文字无可比拟的优势,吸收书法艺术的成果可以丰富字体内容,提高字体本身的艺术效果。陈绍华先生设计的“申奥标徽”在表现手法上也应用了感性化的较为自由的书法笔触效果。利用书法字体进行设计,具有特定的视觉冲击力,新颖、活泼、画面富有变化。但是,书法字体也会给视觉系统设计带来一定困难,如进行系统整合时与其它图案是否相协调,是否便于快速识别等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其构思为一“京”字,以中国传统的印章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生动的表现出北京张开双臂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而人的造型同时形似“京”的神韵,蕴涵浓重的中国韵味。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以此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一界奥运会的庄重承诺。边框处理使用篆刻的缺边异形手法,以求整体外形的饱满及古朴厚重之感,beijing及2008字样采用汉字竹简文字的风格,自然简洁而流畅,与会徽图形、奥运五环浑然一体。北京2008年残奥会会徽“天地人”,会徽图形部分以书法的笔触表现出中文的“之”字其字形曲折,寓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成功;同时图形仿佛一个向前跳跃的体操运动员,又如一个正在鞍马上凌空旋转的运动员,体现了运动的概念。把中国的文字、书法和残奥精神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残奥会会徽“天地人”以汉字作为会徽图案,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会徽图案,“中国字”和“中国印”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元素,充满了中国文化特色,两者在思想上和艺术风格上遥相呼应,相映成辉。标志是视觉的语言,运用视觉形象来表达思想。运用汉字进行标志设计因受自身构字特点的限制,其形态造型的难度要比拉丁字母造型大的多。拉丁字母由于笔画少,结构及形态单纯、简洁,符合视觉精简化的规律;而汉字笔画多寡悬殊,难与图形相融,且结构复杂,形态也过于方正严谨,难以艺术化的自由发挥,可塑性较差。设计关键在一个“巧”字,有时甚至是可遇而不可求。“可遇不可求”是设计的一条原则,即不论从构思到形式都要从客观条件出发,表现自然合理,切忌牵强。巧妙来自设计者对潜在客观条件的发掘和合理的技巧运用。“可遇不可求”的设计思路绝不是居于被动的地位,而是尊重客观条件,达到主客观在艺术内容(意)与形式(形)的完美与统一,这也是艺术创作上的一条普遍规律。设计时要强调整体,省略细部,从基本笔画入手,注入图形化因素,字体的造型要巧妙,形象应力求优美,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表现手法应新颖别致、合理恰当,不要为了适合特定的形态而对笔画进行强行改变,甚至扭曲变形,要巧妙、自然、易认、易读,不引起误解,这样才更利于信息传播,作为识别性符号,实用是标志独立存在的意义;由于标志设计的功能需要,所选用的文字也应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和独特的个性,内涵要丰富,以加强文字的精神含义,因为品牌的名称就其字首而言有时会与别的字首产生混淆,影响其视觉识别力。汉字历史源远流长,其本身就是美的构成图形,具有很强的符号感和高度的艺术造型价值。鲁迅先生曾经讲过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以汉字设计成的标志具有形简、意美、结构丰富的特点,使人通过本身就能直接了解其象征意义。随着中国设计界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发扬,产生了许多成功的汉字标志设计,这些标志弘扬了东方文化精髓,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理念与智慧。以本民族独特的视觉思维方式引领时代潮流,独创自身特色的设计艺术,是时代和民族赋予我们的重任。

最新回答
欣喜的外套
醉熏的音响
2025-07-28 00:02:38

说起汉字,中华文化五千年,世界文明遥领先。中国汉字从古代氏族公社结绳记事起,(算得上中国文字的初倪)。传说中仓颌造字,再演变成象形文字,篆书,……,几千年的变化直到现在,每一个字都有他的一段故事,有他存在的价值,你说复杂,笔划多,现在世界各国都崇尚中国文化。

风中的牛排
单薄的服饰
2025-07-28 00:02:38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世界上惟一被称为艺术的文字书写。它以其特有的造型方式和表现力被世界誉为东方艺术的精髓。书法是关于汉字的书写研究,它本身就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点,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而平面设计又是一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又称为视觉传达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其中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插图设计、编排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书法艺术在平面艺术中的应用是不可小觑的,书法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充当了一种语言符号,它以精炼的形象代表或指称某一事物,表达一定的涵义,传达特定的信息。

一、汉字的演变和书法艺术的形成

书法在《辞海》中的定义:“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篆、隶、正、行、草)的法则。”书法,简单的说,是指文字的书写规律和方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也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字书写方式,像拉丁文、希腊文等,但并不是每一种文字书写都能被世界所公认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文字,最初就是人们作为语言符号和交流工具而发明的,但中国人在长期书写实践中对其不断的修改和美化,融入艺术元素,使其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视觉艺术门类。所以,书法也是特指“汉字的书写艺术”。

中国人写的字能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其原因是汉字书写的象形结构和毛笔构造的独特性。毛笔主要用动物的毛制作而成,特点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点、捺之间就能使书法产生粗细、刚柔、顿挫、干湿、浓淡等各种不同书写效果。借由墨色的浓淡不同从而产生丰富的字体变化与笔法体系,变化无穷。黑墨、朱墨和各种彩色墨使书法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意趣与视觉效果,使书法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

汉字字体的设计,从文字出现时就在形象思维方面设计着字体结构。我国最早的而又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就是表现人们形象思维的一种象形文字,虽然它主要用于占卜等实用目的,但已具备了书法艺术的一些基本要素:行款错落、大小变化、疏密有致,笔画方折,粗细也有变化。可以说从它开始,汉字书写已经具有了艺术美的设计意识。在文字的发展史中,开始是以实用为原则,随着文字演变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汉字书写中所包含的美的元素,并且不自觉的加以美化和强调,使汉字的书写逐渐成为一门艺术。不论是甲骨文,还是瓦当、玺印上的汉字,都是汉字字体的一种设计,这为中国的平面设计积累了丰富的字体。

中国的文字从发轫到成熟经过几千年,大致可分为篆、隶、真、行、草五种字体。

中国最早出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殷商后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后期它已具备了书法艺术的一些基本要素,它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美的起点。此后又出现了金文、六国文字和秦代小篆。金文在甲骨文基础上更趋规范化,字体方正齐整,笔画分布均匀对称,用笔技巧也更丰富多样,章法上比甲骨文更严谨、端庄,中国文字书写所具有的美的因素开始被自觉地强调起来。至秦代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在大篆的基础上形成了小篆。小篆字体字形统一,笔画粗细匀称,线条圆润、美观。篆书具备了古代象形文字的粗糙而又古朴的质感,它的图形中的抽象趣味性常常被用在现代篆刻上,篆书在设计中常用在贺年卡、请帖、徽章图案等方面。

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所谓“隶书者,篆之捷也”。为了书写方便,隶书把篆书的圆转笔画变为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为笔画化,更加强调平衡对称,整齐一致。在设计中,隶书常常用做公司或集团的全名设计,可以增强公司形象的权威感。

草书是由草写的隶书发展而成的。草书上下字笔势牵连引带,连绵不断,富有韵律感,线条流畅婉转。狂草用笔放纵,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多端,笔走龙蛇,气脉相通。草书的个性化因素较强,因而用于设计时常用来表达亲切形象的感谢信,邀请函中。

真书即楷书,是隶书的变体,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在唐代达到顶峰。形体方正,笔画平整,比篆、隶更加多姿多变,比草书规范易懂,通用至今。真书的字体清晰,笔画清楚,有很强的易读性。

行书“非真非草”,既不像草书那么放纵难辨认,也不像楷书那样严整端正,行书用笔流畅,离方遁圆,笔锋轻转而重按,如行云流水,生动活泼,给人一种轻松自如的美的感受。行书作为最广泛的实用字体,在今天仍被我们所应用,行书在我们的日常书文中应用率是最高的。

字体的发展是我们祖先在书写中总结,创造,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是以实用为原则且不断规范而形成的。汉字的延续也是中国文化的延续,而这种延续性是在字体的不断发展中得以实现的。

二、汉字中所蕴含的艺术美元素

汉字的最初发展是从象形开始的,而后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逐步融入了感性因素和理性美的法则。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文字。许慎《说文》解释文字的定义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画表出“物象之本”。例如:甲骨文中的“日”字,是一个圆圈中点一个点,它同时也是一种象形图画,是人对所观察到的物象的感性的反映。汉字发展到现在,汉字中的“日”字,只是圆圈变成了长方形,点变成了一横。这种结构的变化人的情感的展现,这种“因情生文,因文生情”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了艺术价值。而图画是设计的基础,没有图画便无从设计。在设计中最基本的设计要求就是传达信息,最成功的标志设计就是信息传达者和信息接受者对标志的理解是一致的。甲骨文是文字与图像相统一的信息元素,是通过感性的图形来传达信息。汉字发展演变到现在,大多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带有造字之初传达信息的感性因素。从此可以看出汉字和设计在传达信息的感性因素上是有相通之处的。

中国字在起始时是象形的,此后在文字慢慢的演变过程中有了一些结构规律的变化。在字的笔画里、结构里、章法里显示着形象里面的骨、筋、肉、血,以至于动作的关联。后来从象形到谐声,形声相宜,更丰富了字的形象意境,像“江”字、“河”字令人仿佛目睹水流,耳闻水声。在文字的演变中也有了物象与物象相互关联的条理: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穿插等的规律和结构。这些结构的组和就形成了一种形式美感。而这些形式美法则在在平面设计中则是不可缺少的应用规则。

喜悦的奇异果
健壮的热狗
2025-07-28 00:02:38
图形可以理解为除摄影以外的一切图和型。图形以其独特的现象力,在版面构成中展示着独特的视觉魅力。图形是在平面构成要素中形成广告性格及提高视觉注意力的重要素材。图形能够下意识地左右广告的传播效果。图形占据了重要版面,有的甚至是全部版面。图形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激发阅读兴趣,图形给人的视觉印象要优于文字,合理的运用图形符号。

图形作为设计的语言,要注意把话说清楚。在处理中必须抓主主要特征,注意关键部位的细节。否则差之百,失之千里。比如苹果、西红柿、桔子等在体量差不多,但实际上却有很大不同,这就要在处理中住它们各自不同特征。

创意的图形表现是通过对创意的中心的深刻思考和系统分析,充分发挥想象思维和创造力,将想象、意念形象化、视觉化。这是创意的最后环节,也是关键的环节。从怎样分析、怎样思考

哭泣的羽毛
粗心的草丛
2025-07-28 00:02:38

截止到2020年10月,据估计,中国现在已有近2000款汉字字体。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也是汉字文化与书法艺术的传承过程。如今通用的“宋体”,便是源于明代刻匠为适应印刷术的普及,基于南宋时期已形成的“仿宋体”而改良创造的字体。近年深受大众喜爱的“颜楷”“瘦金体”的原型,则是颜真卿、宋徽宗等书法大家的墨宝。

扩展资料:

现代汉字字体与传统书法艺术的关系是传承也是创新。王敏认为,字体设计基于汉字书法,但随着印刷技术升级、数字化媒体普及,现代字体设计还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字体设计师朱志伟设计的“北魏楷书”曾获日本森泽公司国际排版文字字体竞赛铜奖。在他看来,原有的楷书字体“太秀美”,有时呈现得不够清晰醒目,于是他将北魏时期墓志和造像中的“方笔”融入楷书,变圆柔的笔画为刀切斧凿的痕迹,显得更加雄强有力。

说汉字是中国人的创造,但汉字字体设计在国内尚属新兴行业。早年国内版权保护环境较差,字体设计行业发展滞后,而版权保护较好的日本在汉字字体设计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越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数字化时代,让汉字“活”起来

无限的方盒
贪玩的果汁
2025-07-28 00:02:38
中国汉字起源于表形表意表情的象形文字。历经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汉字文化的发展既继承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形成了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汉字图形化的形式,在当今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已经较为普遍。汉字图形化以书法艺术的视觉形式展现出来,是民族本土化精神的强调。它所具备的个性图形魅力是目前设计界的热门话题,而研究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更是层出不穷,他们对汉字图形化独特的个性艺术表现力充满了好奇和研究的欲望,希望能够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出更多更好的全新的表现形式,开创出更多富于汉字图形化个性的特殊意义。

一、汉字图形化的视觉形态

汉字源于“书画同源”之说,它的发展是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演变。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中,汉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逐渐自成体系,约定俗成了一套适合于本民族文化自身体系的组成规律。但就其本质而言,汉字大多是象形文字,其本身就是图形的一种表现形式。无论是哪种文字体系,都具有特殊的图形魅力。可以说,“汉字图形化”就是对图形的还原形态,是文字转化为图形的表现形式,即在图形中将汉字还原于图形,也可以把汉字作为图形的形式来表现。

汉字的图形化,是以文字为要素进行图形化的表现,弱化文字的识别性,强化图形的视觉审美作用。具有独特的形象符号体系,独具魅力。文字的内涵特质,通过视觉化的形象传情达意,构成自身的个性审美感。文字在表达图形化功能时等同于图形,可以将文字与图形同等对待。虽是两种不同视觉形态,但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两者有产生共鸣的东西,即“汉字的图形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图形表现形式,汉字图形化是图形与文字共同结合的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独特性在现代视觉传达的领域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是汉字和图形都不可比拟的,它时刻焕发出个性色彩和特殊魅力,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个性艺术,是其他文字形式所无法取代的。汉字的图形化,是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产物,是文字和图形共同的结晶。

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形态,正因为汉字图形化的存在,图形演化和发展才诞生出新的生命力。汉字的图形化是汉字新形式的展现方式,较以往而言,多以突出汉字信息传播的本质特征,而今,它越来越多的以文字向图形转化的形式出现,这种形式的出现,是许多设计者津津乐道的研究对象,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在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的各个层面。

文字与图形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组成视觉语言的构成要素。汉字的图形化将图形与汉字的因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组成完整的新形象汉字,其方法有笔画减省、重组同构、意象构成等,都是对汉字创意性表现的突出。笔画减省,是对汉字笔画做减法的手法,将纷乱复杂的笔画向简约简朴的形式展现,突出汉字的审美特征;重组同构,是对汉字笔画所做的自由的重新组合,构成另一种可视的符合视觉美学形态的汉字形式,以实现汉字新形式的表达传递;意象构成,汉字本身具有意象的表达功能,将文字的内涵通过视觉化的传换来构成自身意蕴,形成内外融合的自然感染力。

汉字图形化已视为视觉图形的新视角,是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众多设计者十分关注的艺术形式,对视觉传达设计起到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对汉字图形化的艺术探究以及对其审美价值的探讨,才能将文字从简单的信息传播功能中提炼出来,并提升到视觉图形化的语言平台。展望汉字图形化中的书法艺术体对我国包装装潢设计发展的积极意义和影响,远瞻汉字图形化发展的趋势,必将对未来我国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产生影响。

二、书法艺术的图形化趋势

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艺术和表意的文字,是中国民族化、本土化的艺术象征,体现了我国的悠久文化和博大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汉字的字体形态包括美术印刷字体、书法体和图形化创意字体。中国的书法艺术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起,已跨越了3000多年的历史。基于象形文字以绘画形象为特征的“绘画”的艺术特质,可以说,象形文字的产生就是书法艺术的诞生之时。由于中国书法与汉字的同步产生和发展,决定了书法艺术与汉字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同样,书法艺术的发展也见证了时代演进的过程,不仅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艺术,还具有不可比拟的民族性和文化性。

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文字,不论是西方的英文字母,还是东方的中国汉字,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背景,展现出各自独特的文字魅力。但是,真正将文字书写演进成为一门独特艺术的,却只有中国。书法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中国精神的有效载体,具有实用性、表现性和审美特征的同时,作为一种艺术,书法以汉字为表现形象,还能给人愉悦的精神享受,传递人类情感意象的抽象艺术,表现出作者思想情感的审美需求。

从汉字图形化这一特殊表现形式的展现,书法艺术本身是手写的文字,从属于文字图形化的范畴。手写的文字,挥洒自如,风格自由,使人感到生命的流动,既保留那种人文的、自然传递的感觉,又表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尤其以草书的书写形式表现得较为突出,在古代,草书的书写运用在生活中较为广泛,多以书信的形式传递情感,草书的发展正是因为它书写形式的实用和快捷而沿用至今。草书的用笔特点是流畅简洁、节奏感强、随意自如,笔画形态自由而富有张力,结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伸缩性,易张扬个性和抒发情怀,同时给人强烈而痛快的审美感受。它不像其它书法体的书写严谨和中规中矩,而是通过画笔之间的相互牵连和呼应,将所要表现的内容随情感的流露而传达出来。当今的书法艺术历经了历史洗礼,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书法工具遭遇冷漠,书法艺术逐步从实用的功能中解脱出来,不再强调其实用性,更多的突出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书法也正是兼于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美学品质,给人以审美的多元想象和思考,以传统艺术形式寓意了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艺术特征。

汉字图形化以书法艺术的视觉形式,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如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装潢设计、海报设计、版式设计、标志设计等,都有文字图形化这一视觉形式的身影。在日本,汉字图形化在包装装潢设计中运用得较多,尤其中国的书法体,比我们运用的更为广泛,书法形式多样各异,几乎涵盖了日本包装装潢设计。走进日本的大街小巷、各大超市商店,都能见到中国书法体的出现。日本是一个擅于吸收和借鉴别国文化精粹的国家,中国书法体同样被他们淋漓尽致地运用。汉字体现的是中国民族化的精神,中国本土文化的书法艺术在日本包装行业被发扬光大,成为日本设计界的主题形式。而在中国的包装市场,汉字图形化包装的形式少之又少,几乎只在少量的酒类和茶叶包装中可以见到。这都应该引起我国设计者和学者的注意和思考,我们在研究各国文化的同时,不要忽视了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书法体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延用还远没有结束。因此,我们在学习日本的借鉴精神的同时,要不断努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国的本土文化不仅是在中国的包装装潢设计中发扬光大,还要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得到更广阔的运用,为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开创出一条辉煌之路。

显然,着重将汉字图形化以书法的形式表现,放在视觉传达的角度来看,是为了告示一个现状,在包装装潢设计中汉字图形化应用在我国具有发展的普遍性,以及汉字图形化将在我国未来视觉传达中应用的长远可行性,这是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倡导本国更多的设计者、学者积极参与,并为视觉传达设计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创见。汉字图形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存在的必然性和永久性,以及目前市场的拓展可能性,决定了汉字图形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将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里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并走上这条任重道远的本土化、民族化之路。追根到底,书法艺术是作为最美的艺术形式,民族的精神力量不可失去,民族的悠久文化要继续发扬光大。

如何让本土文化发扬光大?如何寻回自己的民族精神?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也将成为我们当前首要面临的问题。书法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只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个方面,要发扬光大,不能纸上谈兵,要付诸于实践,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让原本属于中国本土文化的书法艺术能够源源不断、发扬光大。这种特殊的视觉图形——汉字图形化,不仅仅要在未来包装发展的过程中推陈出新,更要覆盖到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且作为一种民族精神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设计,涌现出更多更好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带给设计界意想不到的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