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爱作文500字
爱是烦恼的,却使人温暖;爱是唠叨的,也是开心的;爱是无私的,更是朴实的。爱一定要是惊天动地、伟大的吗?一不是。我认为爱是平凡而朴实的。
“叮咚,叮咚”屋外传来了外婆的声音,“小祖宗,快别按门铃了,门铃要被你按坏了。”外婆把门打开,又急忙走进厨房。我进去放下沉重的书包,想:外婆,为什么这么着急地进厨房呢?一定事有蹊跷哦!我马上跑进厨房,看见外婆在倒油,那些油像一个个长不大的孩子淘气地在锅里跳来跳去,外婆把辣酱放进去。看着外婆一丝不苟地挑拣着青菜上的‘蛛丝马迹’我在一旁偷笑。外婆把青菜倒入锅中。“哗”的一声,油从锅中“蹦”了出来,掌厨的人没吓着,倒把我这‘’看客”给吓着了,我终于在实际体验中理解了“出其不意”的意思了。没等我回过神来,外婆已经把菜烧好了,好香。
此时的厨房已是浓烟笼罩,刺鼻的辣味把我呛得无法呼吸,我赶快逃离现场。只见外婆在浓烟中咳嗽了几声,还在不知疲倦地炒菜,任由浓烟的呛人,任由汗水的流淌,她还是默默地做着。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每天外婆都在这里为我们一家老小做饭,也许刚开始她也会觉得不适应,但是为了我们这一家大小的饮食,她几十年如一日,竟也习惯了这样枯燥而琐碎的工作。这不是爱是什么?外婆用同样的调料,天天烹调出不一样的美味。在这一种种调料中,在这一盘盘菜里,饱含着外婆对儿女子孙的爱。长辈的爱就在平常的生活中,就在狭小的厨房里,就在一盘盘看似平常的饭菜里,只要你用心品味,就会发现,这里有天下最珍贵的美味,最真挚的爱……
除夕晚上妹妹病重在急诊挂号,凌晨三点多才到家里,幸亏吃药后好转,不然很担心旧病情复发。春节的凌晨在医院的急诊室,我看到了病人躺在病床上呻吟的那刻,我才知道生命中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当我守在急诊室里看着妹妹病痛的神情,我才想起好久没有关心她了。
春节假期,妹妹仅仅休息了一天就上班去了,劝说不用后,我思考怎么让她身体好一些。我想起以前奶奶在的时候,姐妹生病了她总会给我们做好吃的饭菜。刚好春节假期,妹妹上班的环境外卖很多都没有开营。于是我在这一周只做一件事情,每天买排骨、玉米、萝卜、莲藕等,给妹妹煲汤补身体,买新鲜的鱼、菜,炒着一菜一鱼一汤,她很是开心。
在这一周的做饭里,我深刻感受到做饭太不容易了,对我这种做饭小白来说,一天做一次小菜可以,连续做两餐,还每天做,真的太难了。买菜、洗菜、切菜、炒菜、炖汤、煮饭、打扫卫生、洗碗、擦地,吃完饭稍微工作几个小时又开始要重复做饭了。从小到大,奶奶不让我们进厨房,我也从来没有去过菜市场买过完整的菜,没有自己下厨做饭过,我从来都不知道持续做饭这么累的。
在我工作累后,我回想起以前奶奶会给我们每餐都做好吃的,她得多么辛苦呀,而且这么一做就是六十多年,这厨房里的烟火气息得有多深的爱呀,才愿意一年复一年,一月复一月,一周复一周,一天复一周,每餐都为家人做好饭菜。
妹妹很担心我工作又做饭很累,她总是害怕我辛苦,我给她做饭的时候是开心的,但我要是亲自给我自己一个人做,我真的不会这么复杂去做饭,这要是每天都这么做,我估计得崩溃呀。不过因为爱,希望妹妹身体可以多补一下,我愿意花时间下厨做饭。
这人世间,在厨房的烟火气息里都藏着深深的爱,以前不懂这份爱的深沉,现在读懂了留有遗憾。过去的无法弥补,那就从此刻开始吧,也请你感恩并爱在厨房里为你下厨的家人朋友!
每次餐桌上都会有三道以上的菜,往往我在写作业时,就能闻到菜香,这时我必定会慢慢地走到厨房门口;“妈妈,今天你又做什么菜了?”只见妈妈手托菜盘,轻轻的从厨房走出来,然后说出菜的名字。我一下抽出筷子,飞快的跑向餐桌前,先用劲吸一下子,那香味真是比任何一个物品都吸引人。
坐到餐桌正准备夹菜时,一双筷子挡在了我的前面,“少吃肉,多吃蔬菜!”每当看到素菜离我很近,二荤菜摆在妈妈面前时我就央求“妈妈,你就让我多吃点肉吧!”“不行”妈妈吼道,那声音估计在一楼都能听见,“吃肉多对身体不好,要荤素搭配,吃不完素菜,我就给你做三
真实的爱,是藏在厨房里的烟火气,是两个人突然拌起了嘴,又突然低头和好,是一起睡觉,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吵着、闹着、笑着,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对老夫妻,见面的时候,总喜欢和对方顶嘴,但见不到的时候,就会不断地打电话问对方:“你什么时候回家啊?”
日子不就是如此,日复一日,没有太多的惊喜,没有太多的浪漫。
但有你在,平凡的相爱,平凡的相守,这就是最好的日子。
爱是一蔬一饭,是一勺一菜,是接地气且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当爱脱离了柴米油盐,便幻化成海市蜃楼,注定无法长久。
真正爱你的人,愿意全面融入你的点滴生活,他会陪你一起做饭和吃饭,也会陪你一起去完成你俩的共同理想和愿望。
作家亦舒说过:“最好的婚姻也不过就那么回事,两个人下了班回家,扭开电视机,一起看长篇连续剧。”
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需要相互包容和忍让,既要能够营造浪漫的氛围,也要经受住平淡流年的考验。
对女人来说,一个男人爱不爱你,看他在厨房里的表现就知道。
1、他是否愿意经常主动为你下厨
如果一个男人愿意为你洗手作羹汤,那么说明他至少是在乎你的。因为他心里真的很爱你,所以他才会心甘情愿经常主动为你下厨做饭。
也许,他在认识你之前,他从来不曾下过厨,他厨艺也很烂。但是,自从他爱上你之后,他便开始特意为你学着做饭炒菜,他下厨房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多。
当一个男人愿意为心爱的女人下厨,意味着他很珍惜你俩在一起的缘分。因为他真的很爱你,所以他会想要喂饱你的胃,他想让你牢牢记住他为你做过每一道饭菜的味道。
爱情也好,婚姻也罢,任何一段感情要想持久地延续,离不开男女双方共同努力用心经营和维持。
一个从来没有下过厨房的男人,愿意为你做出适当改变,他愿意积极为你下厨,学着做一些拿手菜,那么意味着他心里真的很在乎你,他对你是真爱。
2、他是否愿意进厨房帮你打下手
当你在厨房正忙着的时候,一个男人愿意主动进厨房帮你打下手,说明他是真的很爱你。
因为他心里有你,所以他不忍心让你一个人在厨房里忙得满头是汗。他会在主动进厨房,关切地询问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当你炒菜的时候,他会在旁边帮你递各种调料,他还会帮你择菜、洗菜。当你炒的菜准备出锅的时候,他会及时将盛菜的碗递到你手上。
一个男人爱不爱你,或有多爱你,就看他是不是足够体贴你,他眼里有没有活,他是否愿意主动进厨房帮你打下手。
如果他特别勤劳或勤奋,他愿意主动替你分担家务活,他在厨房里的表现让你觉得特别地贴心和温暖,那么说明他是真的很爱你。
如果一个男人总是无视你的存在,不管你在厨房里忙得有多么晕头转向、汗流浃背,他都从不肯主动进厨房帮你打下手,他也不愿意帮你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说明他是一个比较自私懒散的男人,他心里根本不爱你。
3、做完饭后能否把厨房收拾干净
一个男人如果在厨房做完饭后,他能够把厨房收拾得非常干净整洁,那么说明他是一个相当靠谱的男人,他对感情和生活也比较负责。
一个真正深爱你的男人,当他做完饭后,他一定会顺手把厨房整理干净,把锅碗瓢盆都洗干净,并且把所有东西都摆放到原来的位置上。
因为他很爱你,所以他做事特别有分寸。无论你安排他做什么事情,他都会尽心尽力地做到最好。
相反,如果一个男人做完饭后,把厨房弄得一团糟,东西乱放,碗筷用完之后也不懂得洗干净,还要等着你来替他收拾烂摊子,那么说明他是一个做事虎头蛇尾的男人,他一点也不懂得心疼你。
总之,一个男人爱不爱你,有时候你只要看他在厨房里的表现就知道。
当一个男人在厨房里表现得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他愿意经常主动下厨为你做饭,而且他每次做完饭后都会把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那么意味着他是真的很心疼你,他对你是真爱。
如果一个男人从不肯下厨为你做饭,就连进厨房帮你打下手都不愿意,他总是固执地认为男人就应该远离厨房,女人天生就应该进厨房干家务,那么这样的男人对你不是真爱,他也不懂得真正尊重和体贴你。
余生很贵,你应该找一个愿意为你下厨做饭的人。厨房与爱是相通的。一个男人无论有多忙多累,都愿意为你抽空进厨房,为你洗手作羹汤,意味着他对你是真爱。只有懂得关心你生活冷暖的男人,才值得你动情。
是的,在这个时代,人们刷朋友圈比刷锅碗瓢盆的时候多,炒作比炒菜花式炫,煲电话比煲粥的频率高,开会比开伙更家常便饭,厨房真的可以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寂寞角落了吗?
跟一个德国朋友聊起厨房话题,他说德国人换了新厨房一定要请朋友们到家里一起做菜吃饭庆祝的,但是看到大部分中国人的厨房都像一间密闭实验室,都是妈妈一个人全副武装在战斗。
家装论坛上关于封闭式厨房与开放式厨房之争也一直热火朝天,封闭派认为中国煎炒烹炸的烹饪和饮食习惯决定了中国的厨房必须与其他房间严格分离,开放式一派却认为厨房不应该是厨师一个人寂寞的时光,做饭这件事应该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厨房应该成为一个家庭的活动重心,而不是客厅,不然老公孩子客厅打游戏,老妈一个人厨房孤军奋战,想想画面都不和谐。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家居论坛,有位专家把现在国内流行的所谓开放式厨房批得体无完肤,他认为厨房不可能成为一个家庭的活动中心,这是由中国人的烹饪文化和饮食习惯,因为中国人烧菜特别讲究温度、火候和食材,所以这必须是一个密闭的专业操作空间,而不是一家人互动空间。我猜,这个专家可能出身钟鸣鼎食之家,类似《红楼梦》中的贾府,每餐开饭都有专门厨房传饭,亦或者来自西南云贵川一代,习惯吃辣子和火锅,所以家人和厨房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而鲁西南小镇长大的我,童年很多美好的回忆确都跟厨房有关,90年代末是个好时代,那个时候激素和添加剂很少,鸡肉还是鸡肉的味道,青菜萝卜也是萝卜青菜的味道。我记得姥姥一边在厨房架火煮饭,我会在旁边帮忙剥豆子或者洗菜,或者只是在旁边跟老太太聊天,等着锅里冒白气可以吃个开锅鲜。春节之前的厨房更是忙碌,蒸馒头做面鱼,做豆腐汆丸子,大人小孩齐动手更是热闹非凡,大冬天一个个忙得脑门儿冒汗,没有多少山珍海味,脸上的笑容却是最灿烂。我想所谓岁月静好,就是一大家子人可以热热闹闹做一大锅子菜来吃吧。
后来,到市里上中学就很少回姥姥的小院了,现在再也吃不掉姥姥烧的菜了,小院的模样也已经渐渐模糊,然而姥姥做的菜的味道却经常梦里出现,醒来枕巾往往湿了大半。
中学的时候成绩莫名其妙很好,很多同学抢着跟我同桌,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个,一个是张洁,因为我记得她经常给我带妈妈做的汉堡,还特别广告一句,你放心吃哦,我妈妈做得特别干净,你看我的名字就叫洁;还有一个陶帅,另一个陶陶,周末的时候经常带我回她家吃饭,她妈妈做得番茄虾米汤特别好吃,对我也是关怀备至,至今想念,只不过这两位同学在上大学后都联系甚少,可能是我太能吃了,也可能是她们不需要我帮忙补习功课了,不管怎样,如果你们看到这篇文,我很想念你们,还有你们妈妈的厨房。
工作之后,越来越少踏入厨房,买了很多好看的碗盘也渐渐蒙尘,直到有一次去悠悠家玩,她带我一起做饼干,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烤箱这个可以让幸福指数爆表的物件,我切黄油,她筛面粉,手里忙活着,嘴上窸窸窣窣说着话,烤箱里正烤着的饼干已经飘香,悠悠往外撤烤好的饼干的时候,我忍不住先尝一块,恍惚间我想起小时候跟姥姥一起度过的厨房时光,不知不觉一个下午的时光就这样悄悄溜走,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心事也随之一扫而光。
这次小房子装修,厨房占了13平米,也就是几乎占了这个45平的小房子的30%,跟设计师沟通的时候,我们两个都没有纠结封闭式还是开放式,就是根据现有房型结构和我的需求,很自然得出的这样一个方案:整体格局是一字型,水槽和烟灶集中在靠窗的一侧方便散油烟和干燥通风,灶台下面是消毒柜,方便洗碗后存储和消毒,往里依次是操作台和小吧台,小吧台上面一排柜子,放茶具,酒杯,小吧台下面放一台小冰箱,储酒储下酒菜,朋友来的时候我们很少在小客厅看电视,一般都是熄掉房间所有的灯,开一盏小夜灯或者点一盏古董“五更灯”,就着影影绰绰的灯光,喝茶饮酒聊天到深夜。
关于厨房的回忆和故事暂时想起这么多,我想以后还会更多,我们曾经都是无拘无束游弋于山海之间的少年,而随着岁月流逝,山川转遍,最后的归宿都是厨房与爱,愿你也跟我一样是心甘情愿。
如果真的不愿意,直接跟他说明好了,毕竟,爱一个人,也不愿意看到对方做不愿意做的事。
或者,你们协商,找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法。
武侠小说家古龙说: 如果一个人走投无路,想自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 。虽然这句话说得很夸张,但是不能否认美食的味道永远是最治愈人心的。
早上去搭地铁的时候都会经过菜市场,尽管每天都会见到,但是每一次看到那鲜活的猪鸭牛肉、刚刚摘下新鲜的绿色蔬菜、摊位上各种食物都忍不住在呆呆地看上两眼。
菜市场那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人们在充满市井气中挑挑选选,在人来人往中感受摊位老板的迎来送往,那些生活中丧气都在这生活的烟火气中消失殆尽。
汪涵在节目中说: 其实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会做菜。我们到菜市场挑选食材,其实就是偶遇和重逢,翻炒就是情感的升温,糖醋就是情感里的蜜意,做一碗面条何尝不是柔情。
烹饪是一种特别神奇的事情,不同的食材一起搭配,烹饪出来的味道各有不同,再简单的食材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滋味。
做菜也是一件特别愉悦心情的事情, 在热油中倒入食物,油与食物的碰撞产生那“兹兹”的声音,一个热烈的开始。煲汤的时候,听着锅里传来的“咕嘟咕嘟”翻滚声音,感受着普通且热气腾腾的瞬间。掀开锅盖,那扑鼻而来的香气在周围弥漫着。
做菜的过程是专注的,合理去搭配食材,精心去烹饪,最后成就舌尖上的美味。
猪蹄焖蘑菇是这个星期尝试的新菜式,之前经常会用猪蹄煲汤,这次想试试焖猪蹄是怎么做的。大概凭借着爸爸做这道菜时的记忆,靠着感觉来。
先把猪蹄出水后再煮几分钟,炒糖色后加香料翻炒下猪蹄,加啤酒和热开水焖一会。加啤酒是因为我觉得爸爸之前做菜的时候有加过,啤酒焖出来不会太腻,口感会更好。
加热水是因为,我在网上看到别人说,加入热水会使得猪蹄表面骤然受到高温,外层蛋白质会突然凝固,就不会融在汁水中,这样焖出来的猪蹄才肉质会更鲜美。
加入干蘑菇是因为觉得单单焖猪蹄太单调了,便随意加入五六个,到最后煮好了发现蘑菇吸收了汤汁,味道特别醇厚。
因为焖了一个多小时,猪蹄特别入味,肉质一点也不腻,特别Q弹,加了一点小辣椒会有些辣味,会更香。用汤汁浇在饭上,连饭都成为了美味,不用配菜都能吃下一碗饭。
五花肉焖土豆是突然兴趣来潮想做的,晚上十点多才开始煮,因为是焖的,耗时也特别长,做法和焖猪蹄是差不多的。
为了颜色好看一些,到最后快出锅的时候,我加了一些青椒进去。突然那会特别想吃萝卜干,也加入了一下之前煮好的萝卜干进去混搭。
刚刚煮好的时候打开锅,整个房间都是这道菜的香味,特别醉人的感觉,肥而不腻有韧劲,夹带着萝卜干一起吃,脆脆的,让口感更丰富。
第一次用新的办法尝试红烧茄子炒肉末。
一直对餐厅里面的茄子煲念念不忘,但是每次自己炒茄子的时候都是有一种生硬的口感,不像餐厅炒的茄子软软的,又入味又香。
偶然一次与余老师闲聊时,老师说用油炒出来的茄子就是这种口感。迫不及待尝试了,用花生油炒热蒜和辣椒,倒入切好的茄子,用油炒熟的茄子那种口感就是一直以来寻找的那种味道,好吃到要飞起了。
茄子快熟好时加入一点肉末,有点荤菜搭配不会觉得很素,口感也更丰富。
蒜的香味和小辣椒的一点点辣味让茄子吃起来更香更美味,而且用的油是家里带来的纯花生油,比市场上的油更香。在炒第二道菜的时候一直忍不住夹茄子吃,因为实在是太好吃了,完全控制不住。
再一次深深的感觉到已经被这道菜的味道征服了,味蕾已经迷恋上了这种味道。
小时候爸爸经常会和我说,要想征服一个人,你就必须征服他的胃。以前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现在却无比认同这句话,味道的力量是巨大的,充满无限魅力。
第一次吃酿豆腐是外公做的,对于酿豆腐最初的味道是外公带给我的,吃过一次便念念不忘。记得有一次是外公生日,妈妈去外公家回来的时候带了好多的酿豆腐,我看见了甚是欢喜,一口气吃了好多个。
外公做的酿豆腐馅料很多,一口咬下去,最先感受到的是豆腐皮的香韧和糯米的软糯,然后慢慢流溢出来的油汁,最后是瘦肉、木耳、胡萝卜、韭菜混杂在一起的香粘。材料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就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味道让我一直想念着。
这是我第五次做酿豆腐了,虽然一次做得比一次好,味道也不错,但是始终是没有外公带给我酿豆腐的那种味道。读高二的时候,外公就离开了,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找不到记忆的那种酿豆腐的味道了。
陈晓卿写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的肠胃实际上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
食物不仅仅带给你一种味觉记忆,与其同时还有着所隐藏的那部分情感,这种情感不会消逝,那种念念不忘的味道吃进肚子就成了一种思念,一旦被惊起便是咆哮的记忆。
这道菜也是酿豆腐,只是馅和豆腐不一样,这是在家的时候爸爸做过一次,然后就爱上了这道菜的味道。
在做的时候爸爸还语音告诉我过程应该怎么怎么来,其实过程我早就熟记于心了,这是一道有着爸爸味道的菜,在这之前已经做过好几次了。
将里面的瘦肉馅腌制好,方块的豆腐对半切,割开一个小口,往里面塞馅。因为豆腐很容易碎,所以在这过程动作一定要温柔。
开始煮的时候先把切碎的西红柿加水煮开,再把豆腐铺在上面,利用汤汁的热度煮熟酿豆腐,在这过程不能翻动豆腐,不然会碎开,就很难看了。
酸酸的西红柿和酿豆腐一起煮,味道会特别下饭,一口咬下去,豆腐的软嫩和馅料的鲜美先后在舌尖上绽放,享受!
家常小炒的菜式是经常做的,因为简单,时间也不需要太长。西红柿焖红烧鱼是在家的时候经常吃的,来广州的时候爸爸给我煎了好多好多小鱼儿,想念爸爸味道的时候可以就可以焖几条小鱼吃。
荷兰豆炒腊味是从小吃到大的一道菜,每年腊月的时候就会做腊肉、腊肠、腊鱼、腊鸭,年后从家离开都是大包小包装着腊味。
每次吃到腊味的时候,都会想起一幅记忆中熟悉的画面:楼顶上那一串串晾晒的腊肉、腊鸭、腊鱼、腊肠,暖暖的阳光烘烤着肉块,丝丝寒风中弥漫着油脂的香味,咸香浓郁。
炒菜的时候不喜欢用葱头,便扭下葱头插在盆栽里,没过几天葱头就冒出了嫩芽,又可以摘下葱叶来炒菜了。
周末的时候约上朋友一起在租房里包饺子,在厨房里俩人一起搭档成就一顿美味,在锅碗瓢盆的奏乐声中度过休闲的周末。忙碌的日子需要暂停一下,感受一下烟火生活的日常。
日益渐长的厨艺见证着那些艰涩的日子,也让那位姑娘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迷恋自己做饭的味道。
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明白了,生活不单需要追逐远方的梦想,需要有能慰藉自己心和胃的能力,也需要有征服琐碎日常的能力,更需要与柴米油盐酱醋茶握手言和。
笨拙的姑娘终有一天也会学着慢慢长大,她会渐渐明白生活不仅仅需要有山川湖海,也需要有能囿于昼夜厨房与爱的能力。
亲爱的姑娘,未来的日子请继续前行!
- END -
在知乎上有个问题关于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这句话该如何解读?
其中有个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本想四处奔波,绘画、写作、开餐厅,不想此生平凡的过;
于是我四处奔波,绘画、写作、开餐厅,尝试所有我想做的;
结束了四处奔波,绘画、写作、开餐厅,他们虽然都很有趣;
到了最后我发现,绘画、写作、开餐厅,不如给爱人做饭吃。
有人从中窥见了爱情,有人从中寻的人生的真意,有人感动了自己,有人寻得了自由,而我看后的体味确是生活中的「自我妥协」。
我感觉用另一个词可能更好的传达我的感受——与自己和解。
与自己和解,不过分忧虑,活在当下,不因为没有发生的事而过分担心、恐慌,同时不要为自己设限,无需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想象”自己如何挫败、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喜爱。
与自己和解,是我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我们不应只在生活顺意、一帆风顺的时候,感到开心,满足,当我们的生活陷入困境,有些目标没有达成时,我们也要试着与自己和解,对自己“可爱”“宽容”一些。也许人生没有那么多必然,减肥中有一天没按计划就餐,没赶上班车迟到的那天,提交的方案被改的面目全非的那次,送出的巧克力被转送别人的那天,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的时候,等等感觉糟糕透顶的时候,你要知道,其实我们无需对自己太过苛刻。
如果你坠入深渊,没有盖世英雄会来解救你,只有我们自己,可以幻化成云,自己营救自己。
学会与自己和解,是让我们学会真正的做自己,学会爱自己,与自己和平相处。
我想对自己说:
不管你的怪癖,还是小毛病,我都接受,我不会因为这样的存在而忧虑,如果我不喜欢,我就改变,但我不会为那些缺点或错误而自我折磨。
我唯独不愿你在忧虑和自我怀疑中,惶惶不可终日。
要知道,即使独自一人,即使最后你放弃狂傲戎马卸下黄金铠甲,即使你离开白昼只能在黑夜里暗暗吟唱,即使你还是要困在厨房里洗手作羹汤,要记得,你还有自己,你唯独不要失去的能力就是,爱自己。
那么当我们陷入焦虑、苦恼、忧伤的深渊,我们要怎样一步步的爬上来呢?
读过卡耐基《人性的优点和缺点》的同学可能知道,他老人家推荐的「直面焦虑」的诸多方法:
虽然书出版了有些年头,但道理还是一样的道理,有些东西是有普世价值的。
不要再说看过了那么多书,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啦,也许,你只是恐惧改变,你真的想要过好这一生,那么,你一定可以过好,这不是什么正能量鸡汤,我只想说,想要获得怎样的结果,你就要想好达到这个目标,你需要做什么准备,付出怎样的努力,把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不为目标太大而忧虑,不要因为自己能力有限而忧虑,你只管去做!
也真诚的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启发。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