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厨房 > 正文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有吗

单薄的小鸭子
哭泣的台灯
2023-02-27 14:15:19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有吗?我记得后面还有两句,谁知道是什么?

最佳答案
阔达的心锁
单薄的柜子
2025-07-28 03:38:45

得厅堂下得厨房对女孩子来说有两种说法:

1、过去的说法: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守得住寂寞,创得了辉煌。

2、现在的说法: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 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二奶,打得过流氓。

另外对男人的有:新时代好男人就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逗的过流氓,搞得定丈母娘。

扩展资料:

前几年,男人对于择偶的标准有一句顺口溜:“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美丽贤惠,又厨艺高超。 在泰安农村方言里,不说“厨房”而说“柴火灶屋”。这一个“灶”字,其历史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的周代。

“灶”字本来写作“灶”,会意字。“穴”、“土”,大意是说,在土地上挖一个洞。由于是在野外,所以“土”下面或许还会有像四脚蛇(蜥蜴)一类的爬行动物和昆虫。古代的人常常在“灶”里生火做饭。

在1956年,“灶”字简化成“灶”,笔画减少了许多,而且又表明和“火”有关系。 古代的百姓一般都说“柴火灶屋”、“柴火灶房”、“柴火灶间”。宋代的张君房曾经描写过“柴火灶屋”的概貌:“作灶屋,长四丈,南向,屋东头为户,屋南向为纱窗,屋中央作灶。”

在小时候,人们都还是叫“柴火灶屋”的。但是,城里的灶屋里却看不到“灶”了,只是一些泥巴烧制的“柴火炉”“煤球炉”。乡下的灶屋里还有“柴火灶”,这个灶比孙膑的灶当然复杂多了。灶台上一般可以放置两个锅,一个烧饭烧水,一个炒菜。

灶下有方洞,可以燃烧木材稻草。灶上方有烟囱伸出屋顶。 古时候,家家的“柴火灶屋”都设有“灶王爷”神位。大概是因为“千事万事,恰(吃)是大事”,所以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每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下边写着 “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 现在,普通话只说“厨房”,因为“灶”“灶王爷”都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了。泰安方言还说“柴火灶屋”,因为那是历史的记忆,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新回答
安详的金鱼
现实的宝马
2025-07-28 03:38:45

1、入得厨房,出得厅堂一般都是指女人入得厨房是指可以烧饭炒菜都很拿手,一些家务的料理都很好。上得厅堂就是在外界方面做人处事,礼仪外交都很好。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

2、每一个男人心里都有一个理想中的女人,都希望自己的妻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过这个要求受到了现代很多女性的排斥,因为她们不想自己成为一个“煮饭婆”,不喜欢呛人的油烟味。但是拥有智慧的女人喜欢厨房,因为厨房是家庭和谐幸福的源泉之一,良好的膳食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也是表达自己爱意与心意的最好方式。

迷路的水杯
乐观的小海豚
2025-07-28 03:38:45

就是指一个人在家务上可以做的面面俱到、非常完美;在工作中、人际交往中又能够独当一面,处理的圆滑老练。就是又能主内,又能主外。

多用来形容女性。

拓展资料:

三从四德:是一种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是为适应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网页链接

明亮的心锁
完美的紫菜
2025-07-28 03:38:45
1、“入得厨房,出得厅堂。”多半用来形容女性。即指能操劳持家,如家务上烧饭炒菜都很拿手,一些洗衣、打理房间的事情都很好,可以做的面面俱到,勤俭持家。

2、在工作和生活上又能有独立性,在待人接物上落落大方,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能够独当一面,处理的圆滑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