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怎么设计?
屋顶在构造设计时要注意解决防水、保温、隔热以及隔声、防火等问题,保证屋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空间的稳定性。屋顶设计时应考虑其功能、结构、建筑艺术3方面的要求。
1、使用功能:屋顶作为房屋最上层覆盖的围护构件,主要应满足防水排水、保温隔热等功能要求。
1)防水排水要求:屋顶应使用不透水的防水材料,并采用合理的构造处理,达到防、排水目的。排水是采用一定的排水坡度将屋顶的雨水尽快排走;防水是采用防水材料形成一个封闭的防水覆盖层。屋顶防水排水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问题,与建筑结构形式、防水材料、屋顶坡度、屋顶构造处理等做法有关,应将防水与排水相结合,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
2)保温隔热要求:屋顶保温是在屋顶的构造层次中采用保温材料做保温层,避免产生结露或内部受潮,使严寒、寒冷地区保持室内正常的温度。屋顶隔热是在屋顶的构造中采用相应的构造做法,使南方地区在炎热的夏季避免强烈的太阳辐射引起室内温度过高。
2、结构安全:屋顶是建筑物上部的承重结构,支承白重和作用在屋顶上的各种活荷载,同时还对房屋上部起水平支承作用。因此要求屋顶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空间的稳定性,能承受风、雪、雨、施工、上人等荷载。地震区还应考虑地震荷载对它的影响,满足抗震的要求。并力求做到自重轻、构造层次简单;就地取材、施工方便;造价经济、便于维修。
3、建筑艺术:屋顶是建筑物外部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对建筑的特征有很大的影响。变化多样的屋顶外形、装修精美的屋顶细部,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现代建筑也应注重屋顶形式和细部设计。
屋顶在构造设计时要注意解决防水、保温、隔热以及隔声、防火等问题,保证屋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空间的稳定性。屋顶设计时应考虑其功能、结构、建筑艺术3方面的要求。
屋顶是建筑最上层起覆盖作用的围护结构,又是房屋上层的承重结构,同时对房屋上部还起着水平支撑作用。
(1)承受荷载
屋顶要承受自身及其上部的荷载,其上部的荷载包括风、雪和需要放置于屋顶上的没备、构件、植被以及在屋顶上活动的人的荷载等,并将这些荷载通过其下部的墙体或柱子,传递至基础。
(2)围护作用
屋顶是一个重要的围护结构,它与墙体、楼板共同作用围合形成室内空间,同时能够抵御自然界风、霜、雨、雪、太阳辐射、气温变化以及外界各种不利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
(3)造型作用
屋顶的形态对建筑整体造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反宇飞檐”,还是西方传统建筑中各式坡顶的教堂、宫殿都成为了其传统建筑的文化象征,具有了符号化的造型特征意义。
扩展资料屋顶坡度主要是为屋面排水而设定的,坡度的大小与屋面选用的材料、当地降雨量大小、屋顶结构形式、建筑造型等因素有关。屋顶坡度太小容易渗漏,坡度太大又浪费材料。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屋顶排水坡度。
屋顶坡度的形成力法主要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
①材料找坡又称华置坡度或填坡,是指屋顶坡度由轻质材料在水平放置的屋面板上铺垫形成。常用的垫坡材料有水泥炉渣、石灰炉渣等,找坡层的厚度最薄处不小于20 mm,屋面上铺设保温层时,常把轻质的保温材料铺垫肜成一定坡度,这样在保证屋面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同时形成了排水坡度。材料找坡不能用于坡度较大的屋顶,一般坡度宜为2%左右。
②结构找坡又称搁置坡度或撑坡,是将屋面板搁置在下部形成倾斜角度的支撑结构上形成的。这种做法不需另设找坡层,屋面荷载小,构造简单,但是顶棚倾斜,顶层的室内空间不够规整,结构找坡宜用于单坡跨度大于9 m的屋面,坡度不应小于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屋顶 (房屋顶层覆盖的外围护结构)
大跨度建筑的屋顶设计和其他屋顶一样都要求防水、保温、隔热,但大跨度建筑大多数为大型公共建筑,使用年限长,屋顶应具有更好的防水保温隔热性能,而且都是人群大量聚集的场所,防火安全要求更高,屋顶应有足够的耐火极限,以保证在火灾时的安全疏散。同时应特别注意减轻屋顶自重,选用轻质高强和耐久的材料和构造做法。在这类公共建筑中,屋顶的造型要求更高,应从屋顶形式、色彩、质感和细部处理等方面加以周密的考虑。另外,大跨度建筑的规模宏大,施工周期长,屋顶设计应为加快施工速度创造条件,贯彻标准化、定型化的设计原则。总之,大跨度建筑的屋顶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防水、建筑热工、材料选择、构造做法、建筑施工、建筑防火、建筑艺术等因素的影响,尽可能作到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二)屋顶构造组成
大跨度建筑的屋顶由承重结构、屋面基层、保温隔热层、屋面面层等组成。承重结构的类型已在本章第一节中论述。屋面基层分为有檩方案和无檩方案,前者是在屋顶承重结构上先搁檩条,然后在檩条上再搁搁栅和屋面板。屋顶保温隔热层根据具体工程设计进行处理,可设在屋面板上,或悬挂于搁栅之下,或置于吊顶棚之上。屋面面层有卷材面层、涂料面层、金属瓦面层、彩色压型钢板面层等。
当采用薄壳结构、折板结构作屋顶承重结构时,不需要设屋面板。用充气薄膜结构和账篷薄膜结构作屋顶时,不需要另设屋面基层和防水面层,因这类结构具有承重、围护、防水等多重功能。
农村盖房子屋顶可以选择现浇坡屋顶、现浇闷顶坡屋面以及山墙木檀条屋面等等。
一、现浇坡屋顶:
这是目前在农村建房中采用最多的结构形式,整体比较稳固全部采用钢筋混泥土现浇,防水性能优越!
这种屋面的制作首先你要支好模板,绑扎屋面的钢筋(这个和普通平顶屋面相同,没有说明分别但是就是在屋脊的位置要设计一个拉结筋),然后现浇混泥土!施工的时候要稍微注意下梁、板节点上的处理,和现浇屋面的混泥土浇筑质量的把控!
2、现浇闷顶坡屋面
这种比较常见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因为当建房限制楼层而家里需要储藏东西时有阁楼,放东西比较方便。
具体来说是先按照我们以前的平屋面的施工工序,先浇筑一个平顶出来后,在平屋面上再支模,现浇一个坡屋面出来,其实就是房子你多了一个阁楼层!
3、山墙木檀条屋面:
这种结构形式属于偏老经济型,施工工艺非常简单,工期非常短,一般来说一天左右就能搞定。具体来说,是将木檀条架在山墙之上然后挂上瓦条,最后在挂上屋瓦即可。
扩展资料:
农村自建房需注意:
1、基础应扎实稳重,建设前应勘探,或挖探坑让工程地质人员确认地基的可靠性。天然地基不怕承载力低,就怕不均匀,应按实际情况采取可靠措施,为房子的防灾可靠性和耐久性打下基础。在山区应特别注意防滑坡。
2、墙体应特别注意整体性,防止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倒塌伤人。加强整体性的主要方法是选材和施工方法得当和采取构造措施(如选柱、圈梁、拉结筋等)。
3、屋顶要轻量化,防止在地震时坍下来伤人。用木架、钢架、轻板顶盖,要比钢筋砼挂瓦要好得多。
4、有火源的地方的周围要用不燃烧材料,防止火灾蔓延。
5、在可能有洪水、泥石流作用的地区造房,应按防洪楼设计,下部有泄洪通道,上部有避难平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农村自建房
(一)屋顶的形式
按所使用的材料,屋顶可分为钢筋混凝土屋顶、瓦屋顶、金属屋顶、玻璃屋顶等按 屋顶的外形和结构形式,又可以分为平屋顶、坡屋顶及其他形式的屋顶(悬索屋顶、薄亮 屋顶、拱屋顶、折板屋顶等)。
1.平屋顶
平屋顶易于协调统一建筑与结构的关系,较为经济合理,因而是广泛采用的一种屋顶形式。
平屋顶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结构。为满足多方面的功能要求,屋顶构造具有多种材料叠合、多层次做法的特点。
平屋顶也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一般把坡度在2%-5%的屋顶称为平屋顶。
2.坡屋顶
坡屋顶是我国的传统屋顶形式,广泛应用于民居等建筑。现代的某些公共建筑考虑景 观环境或建筑风格的要求也常采用坡屋顶。
坡屋顶的常见形式有:单坡、双坡屋顶,硬山及悬山屋顶,四坡歇山及庞殿屋顶,圆形或多角形攒尖屋顶等。
坡屋顶的屋面防水材料多为瓦材,坡度一般可为10 %-100 % ,一般10%-20%多用 于金属板材屋面, 20%以上多用于平瓦及油毡瓦屋面。
3.其他形式的屋顶
民用建筑有时也采用曲面或折面等其他形状特殊的屋顶,如拱屋顶、折板屋顶、薄壳 屋顶、绗架屋顶、悬索屋顶、网架屋顶等。
(二)屋顶的设计要求
1.防水要求
作为围护结构,屋顶最基本的功能是防止渗漏,因而屋顶构造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防水问题。一般通过采用不透水的屋面材料及合理的构造处理来达到防水的目的,同时 也需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将屋面积水迅速排掉,以减少渗漏的可能。因而,一般屋面都需做一定的排水坡度。
屋顶的防水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涉及建筑及结构的形式、防水材料、屋顶坡度、屋 面构造处理等问题,需综合加以考虑。设计中应遵循"合理设防、防排结合、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的原则。
我国现行的《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 使用功能要求及防水耐久年限等,将屋面防水划分为4个等级,各等级均有不同的设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