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央空调系统中管道说的流速一般按多大考虑啊
冷热水的流速一般1~2m/s
冷热风的流速:
主管6--9m/s,
支管3--5m/s,
接风口支管2--3m/s
流速,是指流体在单位时间内流过的距离。
更多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压力差是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
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那具体要看你们系统的设计图,在主管的终端是否有旁通环流管(保证冷水快速循环并送到末端)的设施,一般来说,只要保证主机在特定的流量和温差内工作就行了,流量较小时主机进出水温差大那么难末端也是一样的现象,温差也较大,能量转换不变。需求量较小时,可以相应减少循环水泵的用量,前提是必须满足主机运行所需要的流量,很多设备设计师没有考虑到需求量很小时的运行状态,没有设计主管道末端旁通回流管,用户较少时甚至导致主机无法运行。回流管一般安装在楼顶(高出最高水平位置的盘管机)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用变小管径和延长距离来解决问题。这样不管房间用量多少,主系统照样正常正常循环和工作。就不用愁了,有的现在设计的在分水器和集水器之间安装压通阀,末端流量需求较少时进出水管压力增大从而压差阀打开,保证主机工作的流量,这种设计是由弊病的。这样的工作状态机房系统的水很快制冷或者制热,但从分水器到到末端再回到集水器里的水任然流速很慢得不到有效的快速制冷或者制热,满足不了末端的急需。也大大提高了能耗的费用。谢谢!有爱好者请登我QQ 2581741138.
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0.8~1.0m/s;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s以内。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92工艺装置区或罐区的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200mm。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5m/s。
扩展资料
采用较高的管道流速,不利于均衡系统管道的水力特性并加大能耗;为降低管道摩阻而放大管径、采用低流速的后果,将导致管道重量的增加,使设计的经济性能降低。消防水池补给水管流速:摘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第8.6.2条第2点:补水量应经计算确定,且补水管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
管材的选择一般采用经济流速法,根据不同管材确定适宜流速和管径。经济流速受管材价格、使用年限和系统的施工费用及动力价格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若管材价格低、动力价格高时,经济流速选小值,反之则选取大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表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给水管道的平均经济流速计算
先根据国标规范所规定的范围,给风管假定一个速度V,然后由于通过的风量是已知的。那么可以根据:风管面积=风量/(3600*假定风速)得出风管面积,然后去查资料,风管有哪些尺寸可以选择。
举例:假设之前算的风管面积是0.23,那么就可以选择一个500*500的风管,这管子的面积是0.25,接着把0.25代入到公式:风速=风量/(风管面积*3600),即:V=风量/(0.25*3600),就可以算出采用500*500管子后风管的流速。
扩展资料:冷媒系统安装规范:
1,定位放线时应保持铜管顺直,分支合理,线路最短。多个系统并行必须保证管道顺直,高度一致。
2,铜管固定采用Ф8全丝圆钢吊架,吊架间距铜管水平安装时,管径大于20mm时,支吊架的间距不应大于2m。冷媒管管径小于20mm时,支吊架的间距不应大于1.2m ;铜管垂直安装时,管径小于20mm时,支吊架的间距不应大于3m;冷媒管管径大于20mm时,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2m 。
3,铜管的焊接。焊接工作宜向下或水平侧向进行,尽可能避免仰焊焊接时,须先向配管内充入0.05Mpa左右的氮气,以冲走配管内的空气焊接过程中应用氮气进行保护,防止焊接时产生氧化物焊接完毕后可用氮气吹冷,不可用冷水喷洒,以免焊口骤产生裂纹
4,配管的扩口连接。铜管的切割应尽量使用割管器切割,注意防止铜屑落入管内扩口后不得有歪斜、变形、裂口等缺陷
5,配管的冲洗配管在安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有灰尘、水气进入管内,因此配管施工完毕后必须对配管进行冲洗。(注意,所用的气体只能是氮气,不能用其它气体,如用制冷剂或二氧化碳会有冷凝的危险,用氧气会有爆炸的危险)。
6,在冷媒管未与设备连接时,应对冷媒管管口进行包扎封盖,防止水分、脏物、灰尘等杂质进入冷媒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