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装饰 > 正文

端午自驾游安全出行,车里该有什么装备

清脆的板栗
疯狂的书包
2023-02-27 11:07:34

端午自驾游安全出行,车里该有什么装备

最佳答案
友好的乌龟
缓慢的画笔
2025-08-08 03:37:12

出行之前检查事项

汽油机油水,刹车喇叭灯。在启动车子之前:

1.首先检查机油是否在油尺刻度的中上限,而且还要注意的是发动机底部是否有漏油的痕迹。

2.检查水箱中的水是否加满。

3.刹车油的油面是否在油罐的中高位置,正常状态下刹车油色是清澈的,如果发黑此时应该及时换新的。

4.轮胎以及备胎的气压是否正常,另外轮胎的磨损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磨损程度过高,在高速行驶时很容易爆胎。

5.随车工具:掌车宝(检查车辆软件)、千斤顶、扳手(小问题修车工具)不可少。

最新回答
平淡的小笼包
激情的电灯胆
2025-08-08 03:37:12

端午小假期,也是一家人团员的好日子。每逢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回家与家人吃个团圆饭好好庆祝。对于上班族来说,平时二点一线的生活非常的乏味。正好可以趁此假期好好出门走走放松放松自己。今天在老家睡了个自然醒,吃过早饭后决定开着H5到四处转转。在乡间什么样的路况都能遇到,但是对于H5我是非常的放心的。得益于它流畅的操控带给我很好的驾驶感受,行驶起来整车非常轻巧灵活,方向盘的指向准确指哪里打哪里平时行驶在乡间小路也不会有甩尾的现象。强劲的动力也可以满足我们的日常所需爬山过坎都不是事儿,所以经常行驶在乡间我都是信心十足的。

细看H5的外观真的可以说是无可挑剔了,车头的进气格栅显得前脸很大气符合我们国人的审美。

以往的红旗车型自身就带着一种严肃、庄重的气场,但从H5上已经看出了其的变化,它逐渐走上了年轻化的道路也深受如今年轻人的认可。

炯炯有神的大眼,为我们洞察着前方一切不安全的因素。

家族式的进气格栅,也是整车的一大亮点之一。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它都是非常具有原创性的。 不易被模仿,与我们追求个性原创的要求相吻合。

车窗它还采用了镀铬条装饰,使整车看起来更加的高大上。

油箱盖的开启处。

无钥匙进入,可以省去了我们从包里拿钥匙开解锁的步骤。 可谓是非常省心了。

溜背式的尾部设计,轿跑气息十足。

将近5米的车身已经充分证明其B级车的身份,空间表现也并不紧凑,这个入门级很实在。

尾灯同样也是LED光源,在夜间也着不错的辨识度。

偶遇了一位老乡,他说来试试H5的操控。 此刻他正在打着方向,可以看到H5的整个车身都是非常灵活的。

就算是新手司机驾驭起来都没有一点问题,平时会车或者泊车啥的都非常轻松。 变速箱换挡特别的顺畅一点顿挫都没有,起步有劲轻踩油门即可。

正在行驶的H5,颜值可谓是一个巅峰。 车辆的滤震效果也不错,有时候在乡村坑坑洼洼的路面车内几乎感觉不到震动。

有它的日子是丰富多彩的, 不仅仅是今天,也是往后的每一天。

含蓄的水杯
成就的心情
2025-08-08 03:37:12
健人 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参见“豆娘”。

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除佩饰艾虎以外,端午节还有用雄黄为小儿在额头画“王”的风习,其意也在于借虎辟邪。

画额 旧时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长命缕 旧时端午节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戴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单身的大船
风中的咖啡豆
2025-08-08 03:37:12
炎热的夏天来了,这几天北方的气温居高不下,南方的小伙伴们就更不要说啥了。高温下进入到车内就会感觉像个大烤箱,座椅和方向盘都烫手,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夏季用车技巧以及清凉避暑的方法,给夏天增添一些凉爽和美好的用车回忆。

1. 车在太阳下暴晒后,车内的温度居高不下。像个“蔬菜大棚”这样在室外晒一整天,车内温度可想而知。停车的时候有条件的话给爱车找一个阴凉通风处,减少太阳的炙烤,好处是不仅能延长车漆光泽使用寿命,还能使车的内饰老化速度减慢,还能用车时快速降温。但有的车友停车都很难,露天有个车位就不容易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远程打开车窗,手机APP就能远程操作,但是我们不建议,最好是钥匙短距离开窗,方法是,走到离车几十米远的时候,长按钥匙的开锁键,缤越的车窗就会自动全降下来,快速的排出车内的热浪空气,一进到车内不那么炙热。缤越的座椅是皮革的,夏天安装亚麻夏凉垫,上车后就不会烫屁股,切记不要安竹子和塑料的凉垫,太阳晒后,会更加烫。 2. 进入到车内,启动车辆后,让空调快速出凉风的方法,开启AC,将空调旋钮扭到最低LO模式,打开车内循环,先不要立马关窗,等待凉风吹出,关闭所有车窗。我知道我的缤越启动车辆后最快20秒就能很凉了。当然夏天来临之际,提前换好空气滤芯以及空调滤芯是关键,现在还有空调管道清洗项目,建议还是要做一下,管道里可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也能提高空调的效率。 3,夏天开空调也会造成发动机动力下降,油门迟缓等问题。缤越动力十足,号称小钢炮,但开空调爬坡也会动力下降,我教大家一个小妙招,自动挡车型的油门踩踩松松,有助于积极的换挡,动力也会没有任何影响,,不要一脚踩到底。 4,季雨季来临,雨中行车安全要记牢,雨中后雨刷也要记得开启,除雾模式要开启,防滑防积水路面。暴雨中要开启双闪灯来警示车辆。千万不要冒险去过一些积水坑洼路面,假如水中熄火,立马下车报警求助,千万不要二次启动,发动机进水就得不偿失。 5,天气温度高,一定要经常检查轮胎情况,缤越配备胎压自动监测还是很方便很实用的一项配置。但我们还是要将胎压降到210左右,防止爆胎。要提前检查发动机舱内,冷却液的容量,我知道夏天我每次出远门都会打开检查一下,防患于未然。

缤越开了这么长时间了,风里来雨里去,陪伴我这是第3个夏日,缤越确实融入到我的生活当中,一辆不错的家庭用车,良好的用车习惯能把爱车养护的很好,也能让自己受益,以上就是我的缤越夏日贴士,希望能帮助你,祝大家清凉一夏,安全用车。

这个尾部的确很销魂,双排气的霸气感,小飞翼的运动感,让我对缤越爱不释手。

侧身的线条很是完美,黑色的车顶神秘又时尚、

惊艳的日间行车灯,炯炯有神。

夏日来临,缤越为我遮风挡雨,挡住炎炎烈日。

很喜欢带S的小尾翼

来张耐看的尾部,夏日里,带你飞

这个尾灯很销魂

运动套装下的缤越,格外的帅气

双边双出的排气,动力不言而喻

尾部受过一次伤,一直没有去修理。

红色的运动套网。代表着激情。

太阳膜在夏日里也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

很喜欢炭纤维的装饰

充满着运动与科技感的内饰

液晶仪表盘

简洁大气,是我对缤越的内饰诠释。 这个炎炎夏日,出行全靠

最后一张尾部结尾,感谢大家的观看。 清凉一夏。缤越相伴。

清脆的魔镜
淡淡的小蘑菇
2025-08-08 03:37:12
端午节的时候,都会戴一些辟邪装饰物,那么,戴这些装饰物的意义是什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辟邪装饰物象征意义,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辟邪装饰物意义

1、佩戴香包驱邪瘟传爱意。

端午节佩戴香包,传统认为有辟邪、驱瘟之效。实际上,香包里面放入朱砂、艾叶、雄黄、香药、石榴花,散发出清香怡人的香味,对蚊虫而言就是克星,所以,有辟邪驱瘟的作用。香包外包用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和款式,美女们还可以用各种香味的香包送给意中人,来表达爱意。

2、戴五彩绳手链,祈求爱情,旺运势。

五色线是最常用的开运物。五色丝线,即绿色、红色、白色、黑色、黄色五色,五色分别代表:金、水、木、火、土五行,以及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五色绳手链具有五色合欢的功效。想早日告别单身的男女可以把五色绳手链戴在手腕上或脚踝上,男生戴左手或左脚,女生戴右手或右脚,可以增旺八方人缘添喜气,会对招来好姻缘有帮助,在十五、十六、十七的月光下照射后佩戴,效果更佳。

3、结伴出游,祛病调心。

旧时,在端阳节这天,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到山间田野游玩一天后,晚上用煎蒲、艾等香草或者祛邪的香叶经水煮后洗澡,被称为“游百病”、“洗百病”,这样做可以去除邪气晦气,一年平安健康。在现代,平时的学业、工作上的压力,使大脑经常绷紧,端午节,可以选择出游,适当的放松,就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到郊外游玩,和品尝一些特色美食,不仅能助你疾病消除,也令你心中感到惬意,身体的负能量减少,好运自然来。

4、端午节吃粽子好意头,增旺气场。

端午节这天吃粽子有很多好的寓意,粽,同中,“中子”,即一矢中的,一索得男,求得贵子之意,也有“高中”之意,提升你的学业考运,所以,端午节这天好好的吃上一口粽子,也让好运道与你相伴。

5、端午放生积德祈安康。

如果家中有病人,可以在端午节去放生,在端午节放生的开运效果相对平时的日子较为明显。

6、端午节戴葫芦,化煞催吉纳福好运道。

葫芦,喻“福禄”之意,有收纳福气的风水功效。葫芦形状貌似太极阴阳状,可号令三界,所以,在风水上,也有化煞的作用。在端午节期间,将一小葫芦吉祥物戴在身上,给自己带来好运道。

7、端午辟邪起命卦,时来运转好契机。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辟邪的日子,历经千百年之久的意念强劲,所以,如果你近期诸事不顺,运势不佳,健康欠佳的话,可以利用端午节这天作为契机,在门上挂上桃木类吉祥物驱邪,除去过往晦气,迎来好运道。

8、端午插艾好兆头。

在民间风俗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门上插艾草和菖蒲,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佩戴身上用来以驱瘴、化煞。也有吃五毒饼这一习俗,象征可以防小人,健康好运的好兆头

端午节孩子戴什么辟邪物

1、戴五彩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束线,就是把五彩丝线缠绕在幼儿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以求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烟台各地的叫法差不多,方言发音略有差异,如叫“扎缕苏”、“割露束”、扎长命缕、拴五彩线等。据传,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也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

2、戴“艾虎”

根据晋代《风土志》记载,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把具有防虫害功效的艾草扎成人形,或编织成虎形,或用彩布剪出一个虎形,然后再用艾叶贴上去,这样编成或剪出的物件称为“艾虎”。

妇女们在端午节这一天把“艾虎”别在发际,男人们则将“艾虎”或“蒲剑”佩戴在胸前或挂在腰间,人们认为这样就能防止邪毒侵袭,确保身体健康。

3、戴虎头帽

海宁地区,每到端午时节,人们除了赛龙舟、裹粽子等活动外,外婆和舅舅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新出生的小外甥准备虎头帽、老虎衣,由外婆在端午节前,送到女儿家。到了端午节那几天,家家户户都给小孩子戴上虎头帽、穿上老虎衣。

人们在自然力和自然现象面前软弱无力,对疾病不了解,认为是妖魔鬼怪在作祟,为了驱魔辟邪,就用虎头帽、老虎衣的“虎”来抵抗无形的魔。《风俗通义·礼典》上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在传统观念里,虎被当作一种瑞兽,可以镇邪、驱邪,所以民间流行戴虎头帽、穿老虎衣来躲避五月之邪。

4、戴五毒兜

五毒兜是指绣有蛇、蝎、蜈蚣、壁虎、蟾蜍等五种毒虫图案的肚兜,多为纯红色棉布底料、彩色绣线手工绣制,取五毒不侵、健康平安之意。

端午这一天,小孩子要带“五毒兜”,上面有绣织的五毒图,寓意是以毒攻毒,确保健康。妈妈或奶奶会在兜里放一个温热的鸡蛋,或者用温热的鸡蛋在小孩子的肚子上滚几遍,边做边说“一年不会肚子痛”一类的话。

5、带葫芦

端午节带葫芦是历来的风俗,小孩、成人佩带葫芦,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佩带传统文化寓意“福禄”的葫芦,可以化戾气为平和,增强福缘气场。

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古人认为它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孙人丁兴旺。

6、戴香包

端午节最有特色的饰物就是香包。小孩佩戴香包,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用含有多种香味的药用植物做成的香包也可以预防疾病。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藏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看了端午节辟邪装饰物象征意义的人还看

1. 关于端午节的儿歌

2.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大全

3. 端午节抒情散文

4. 端午节古诗

5.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