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求文献,机械方面的

如意的曲奇
和谐的红酒
2023-02-27 10:13:26

求文献,机械方面的

最佳答案
寒冷的小懒猪
和谐的黄豆
2025-08-08 19:05:23

1、杨占尧编著.注塑模具典型结构图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2、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教育丛书编委会编.模具结构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0

3、钱泉森主编.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

4、王树勋 朱亚林 梅伶 龙国梁编.注塑模具设计[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5

5、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编.塑料模具设计制造与应用实例[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

6、冯炳尧 韩泰荣 殷振海 蒋文森编.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7、张国强编著.注塑模设计与生产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

8、陆宁编著.实用注塑模具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5

9、庞祖高主编.塑料成型基础及模具设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6

10、陈万林编著.塑料注射模工程学教程[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1999.9

11、史铁梁主编.模具设计指导[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

12、王树勋主编.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实用技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1

13、张荫朗.塑料注塑模具计算简明手册[M].中国石化出版社.1995

14、马金骏.塑料模具设计(修订本)[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5、唐志玉.塑料模具设计师指南[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16、张克惠.注塑模设计[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

[1] 党根茂 骆志斌 李集仁. 模具设计与制造 [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2] 《塑料模设计手册》编写组. 塑料模设计手册-3版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

[3] 杨占尧. 塑料注塑模具结构与设计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

[4] 许发樾. 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

[5] 谭雪松. Pro/ENGINGEER2001中文版基础教程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6.

[6] 林清安. Pro/ENGINGEER2001模具设计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 中国标准出版社总编室.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39 GB4112~4197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9.537-566.

[8] 塑料模具设计手册编写组. 塑料模设计手册 [C].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9] 王旭. 塑料模具结构图册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9] 王树勋. 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实用技术 [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10] 《塑料模设计手册(软件板)》编委会. 塑料模具设计手册(软件板)V1.0 [CP/DK].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1] 贾润礼,程志远. 实用注塑模设计手册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2] 宋玉恒.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实用手册 [M].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

[13] 石安富 龚云表. 工程塑料手册 [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

[14] 骏毅科技等. Pro/ENGINGEER塑料模具设计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

[15] 王丽洁 吴佩年.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16] 廖念钊.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3版 [M].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1

[17] 洪家娣,李明,黄兴元. 机械设计指导 [M].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

--------------------------------------------------------------------

[1]《塑料模具设计手册手册》编写组编.塑料模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5

[2]成都科技大学等单位合编. 塑料成型模具.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

[3] 王孝培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简明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4] 李军编. 精通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5]杨峰编著. 模具设计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6]徐灏主编. 机械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7]黄虹主编. 塑料成型加工与模具.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8]申开智主编. 塑料成型模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9]徐佩弦编著. 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10]王伯平主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1]石光源等主编. 机械制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2]李德群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13]蒋继宏等绘编.注塑模具典型结构100例.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4]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编.塑料模具设计制造与应用实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最新回答
腼腆的煎蛋
干净的石头
2025-08-08 19:05:23

图纸 常规的图纸中,分主视、俯视、侧视三图以及一些常规符号和技术要求。

模具 读懂图纸,确实不轻松,要学设计的话,还看学哪种模具,一般用数控设计的是压铸..

买书 建议购买两类模具的设计教材,名字就叫注塑模具设计手册和压铸模具设计手册

纯真的冰棍
帅气的石头
2025-08-08 19:05:23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大概的过程如下:

1.先根据制件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这方面你可以参考《注塑模具设计手册》;

2.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件图,如果没有你可以参考市面上卖的比较好的或者网上搜的mp3的图纸,然后在其中加入你自己的设计,完成对于制品的结构设计,这方面可以参考《模具大典》;

3.根据你的件图预先设计型腔分布,并用UG等三维软件做出来;

4.根据你型腔分布及制件结构特点做出浇口形式位置的选择;

5.运用UG的注塑模块或者燕秀外挂设计唧头、水路、顶针的设计;

6.完成模具的装配及后续的过程;

7.由三维图做出工程图就完了;

别忘了些设计说明书,大概也就这些了。希望能帮到你吧!

体贴的冰棍
温柔的美女
2025-08-08 19:05:23
塑料盖注塑模具设计绪 论目的:设计一副能够生产所给塑件、结构合理、能保证制品的精度、表面质量的塑料模具。能熟练使用PRO/E 、AUTOCAD, 等三维CAD,CAM绘图软件。意义:随着塑料制品在机械、电子、交通、国防、建筑、农业等各行业 广泛应用,对塑料模具的需求日益增加,塑料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模具作为一种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该课题的主要设计意义在于掌握注塑模设计的大体思路,懂得如何着手分析和考虑问题,能自己独立的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模具,且能将它应用于实际生产。80年代以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速均为13%,1999年我国模具工业产值为245亿,至2000年我国模具总产值预计为260-270亿元,其中塑料模约占30%左右。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还将逐步提高。

我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48英寸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6.5k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如天津津荣天和机电有限公司和烟台北极星I.K模具有限公司制造的多腔VCD和DVD齿轮模具,所生产的这类齿轮塑件的尺寸精度、同轴度、跳动等要求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而且还采用最新的齿轮设计软件,纠正了由于成型收缩造成的齿形误差,达到了标准渐开线齿形要求。1、.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及比例。这是由于塑料模成型的制品日渐大型化、复杂化和高精度要求以及因高生产率要求而发展的一模多腔所致。2、在塑料模设计制造中全面推广应用CAD/CAM/CAE技术。CAD/CAM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共性技术,近年来模具CAD/CAM技术的硬件与软件价格已降低到中小企业普遍可以接受的程度,为其进一步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于网络的CAD/CAM/CAE一体化系统结构初见端倪,其将解决传统混合型CAD/CAM系统无法满足实际生产过程分工协作要求的问题;CAD/CAM软件的智能化程度将逐步提高;塑料制件及模具的3D设计与成型过程的3D分析将在我国塑料模具工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推广应用热流道技术、气辅注射成型技术和高压注射成型技术。采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可提高制件的生产率和质量,并能大幅度节省塑料制件的原材料和节约能源,所以广泛应用这项技术是塑料模具的一大变革。制订热流道元器件的国家标准,积极生产价廉高质量的元器件,是发展热流道模具的关键。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成本。目前在汽车和家电行业中正逐步推广使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比传统的普通注射工艺有更多的工艺参数需要确定和控制,而且其常用于较复杂的大型制品,模具设计和控制的难度较大,因此,开发气体辅助成型流动分析软件,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塑料件精度,继续研究发展高压注射成型工艺与模具以及注射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也非常重要。 4、开发新的塑料成型工艺和快速经济模具。以适应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 5、.提高塑料模标准化水平和标准件的使用率。我国模具标准件水平和模具标准化程度仍较低,与国外差距甚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为提高模具质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模具标准件的应用要大力推广。为此,首先要制订统一的国家标准,并严格按标准生产;其次要逐步形成规模生产、提高商品化程度、提高标准件质量、降低成本;再次是要进一步增加标准件规格品种。 6、.应用优质模具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对于提高模具寿命和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7、.研究和应用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与逆向工程。采用三坐标测量仪或三坐标扫描仪实现逆向工程是塑料模CAD/CAM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和应用多样、调整、廉价的检测设备是实现逆向工程的必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且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此外,许多研究机构 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周期等方面作出重大了贡献。例如,吉林大学汽车覆盖件成型技术所独立研制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分析KMAS软件,华中理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注塑模具、汽车覆盖件模具合乎级进模CAD/CAE/CAM软件,上海交通大学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压模具和精冲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模CAD软件等在国内模具行业拥有不少的的用户。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的模具依赖进口。模具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加关注其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结构复杂、精密度高的高档模具得到更快的发展。我们的模具行业要紧紧的跟着市场的需求发展。没有产品的需求、产品的更新换代,就没有模具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就没有模具产品的上规模、上档次。如汽车生产中90%以上的零部件,都要依赖模具成型,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为汽车行业配套的模具产值增长达40%左右。而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模具产业的发展,努力缩小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中西部很多地区已经意识到模具产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重要作用。如陕西、四川、河北等模具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河北兴林车身制造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河北泊头地区的骨干企业带动了一片模具企业的开拓;四川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凭借强有力的资金投入,将在未来写下新的篇章。要积极推进模具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体制的创新,转换经营机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明确产权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掘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要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较好地区的制造业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使其模具车间、分厂在不太长的时间里,采用多种有效实现形式,转换机制,大力发展产权明晰、独立自主经营,适应市场运作和模具生产快速反应的现代专业模具企业,培养能代表行业水平的“龙头”企业,带动地区产业链的发展。

第一章 任务来源及设计目的意义1.1 设计任务来源设计题目:塑料盖材料:PA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技术要求:①未注圆角R0.5②所有尺寸公差按SJ1372-78的4级精度图1-1 产品零件图1.2 设计目的及意义本设计题目为普通零件塑料盖,但对做毕业设计的毕业生有一定的设计意义,它概括了盒盖塑料零件的设计要求、内容及方向。通过对该零件模具的设计,进一步加强了设计者注塑模设计的基础,为设计更复杂的注塑模具做好了铺垫和吸取了更深刻的经验。第二章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2.1 塑件的工艺性分析(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件的材料采用尼龙6(PA6)属于热塑性塑料。从使用性能上看,该塑料具有的机械强度和刚度,优良的韧性,自润滑性,耐磨性和良好的耐化学性。还具有无毒,着色容易等优点。①.熔融粘度低,流动性良好,易产生溢边(溢料间隙0.02mm)②.塑料容易吸湿,成型前需要预热干燥,并应防止干燥后再次吸湿,成型时的含水量不得超过0.3%。否则流动性下降。制品容易出现气泡,银丝等缺陷。对于精度要求高的制件,成型后需要作调湿处理,调湿后制品会发生尺寸胀大的现象。[1]③.塑料的收缩率不稳定(收缩率为1.5~2.5%)[2]④.塑料熔体冷却速度对结晶度和制品性能影响较大,故应根据制品壁厚正确选择和控制模具温度范围(20~90 ℃)过低易出现缩孔和结晶化问题。2.2 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2.2.1 结构分析①结构分析。从零件图上分析:该零件总体形状为一盒体高度方向仅与6mm。长度方向上有30mm。且在下端内壁里面有一个较小的外抽芯,抽芯空间较小,模具设计和制造难度均较大。2.2.2 尺寸精度分析该零件重要尺寸如、、、等尺寸精度为MT2级(GB/T14486-1993)。次重要尺寸如、等尺寸精度为MT3级(GB/T14486-1993)由以上分析、该零件的尺寸精度中等偏上对模具相关零件的尺寸加工可以保证。从塑件的壁厚上来看壁厚较为均匀,有利于塑件的成型。

从塑件壁厚上看,所有壁厚尺寸均为3mm,壁厚均匀,有利于塑件成型。2.2.3 表面质量分析该零件的表面除要求没有缺陷、毛刺,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面质量要求,故比较容易实现。综上分析可知,注塑时在工艺参数控制得较好的情况下,零件的成型要求可以得到保证。2.3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塑件的质量是为了选用注塑机及确定模具的型腔数。计算塑件的体积:V=1955.68(过程省略)计算塑件的质量:根据设计手册可查得PA的密度为ρ=1.12g/故塑件质量为:W=Vρ=1955.68×1.12×=2.19g采用一模16腔的模结构考虑其外形尺寸初步选用型号为LY80的注塑机,该注塑机的注射量为116g注射量压力为230mpa,锁模力为800KN。最大开模行程280mm最大安装尺寸为350mm×350mm,装模高度为150mm~350mm,顶出行程为100mm[3]第三章 塑料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的确定查找相关文献和参考工厂实际应用情况PA成型工艺参数可作如下选择(试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注塑温度:包括料筒温度和喷嘴温度。料筒温度:喂料区温度选用70℃后段温度选用240℃中段温度选用250℃前段温度选用250℃喷嘴温度选用250℃熔料温度:240~250℃料筒恒温:220℃模具温度:60~100℃注射压力:100~160Mpa注塑时间:选用0.1s保压压力:注射压力的50%保压时间:10s背压:2~8Mpa 需要准确的调解冷却时间:30s

注塑速度:建议采用较快的注塑速度计量行程:0.5~3.5D残料量:4mm预热杆:80℃时烘干4小时回收率:可加入10%回料收缩率:0.7%~2.0%浇口系统:点式机器停工时段:无需用其它料清洗,熔料残留在料筒内时间可达20min。容易发生热降解。注:料筒设标准螺杆,特殊几何尺寸有较高塑化能力,上述可用直通式喷嘴。[4]第四章 浇注系统的设计4.1 分型面的选择该塑件为一塑料盖,表面质量无特殊要求,但在外部在旋入时常与人的手相接触。因此上端面最好自然形成圆角。此外该零件高度为6mm且与另一工件相配合。因此应保证下部配合部分的同轴度即把它们放在模腔的同一侧。故选用以下分型面较为合理。图3-1 分型面4.2 塑件的成型位置本塑件在注塑时采用一模16件即需要16个型腔,综合考虑浇注系统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等因素拟采取以下的型腔排列方式:图3-3 型腔排列方式采用上图所示的型腔排列方式的最大优点是从主流道末端到各型腔的分流道其长度和尺寸都是对应相等。所以各浇道受力较为平衡易于塑件的成型。综合考虑模具型腔的排列方式和塑件的外形尺寸初步选用标准模架类型为—250×315—T—GB/T12556.1—19904.3 流道的设计(1)主流道设计根据设计手册查得LY80的注塑机喷嘴的有关尺寸:喷嘴前端孔经: =Ф4.8mm喷嘴前端球面半径 =12.6mm根据模具主流道与喷嘴的关系R=+(1~2)mmD=+(0.5~1)mm取主流道球面半径R=13.5mm取主流道小端直径d=Ф5mm为了便于将凝料从主流道中拔出,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斜度为~经换算得主流道大端直径D=Ф8.5mm为了使熔料顺利进入分流道,可在主流道出料端设计半径r=5mm的圆弧过渡。

5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塑料盖注塑模具设计

塑料盖注塑模具设计

绪 论

目的:设计一副能够生产所给塑件、结构合理、能保证制品的精度、表面质量的塑料模具。能熟练使用PRO/E 、AUTOCAD, 等三维CAD,CAM绘图软件。

意义:随着塑料制品在机械、电子、交通、国防、建筑、农业等各行业 广泛应用,对塑料模具的需求日益增加,塑料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模具作为一种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该课题的主要设计意义在于掌握注塑模设计的大体思路,懂得如何着手分析和考虑问题,能自己独立的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模具,且能将它应用于实际生产。

动人的豌豆
冷艳的棉花糖
2025-08-08 19:05:23
《注塑技术与注塑机》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书出版的主要目的是使读者全面了解注塑机的结构、性能,熟练地掌握注塑机的使用方法和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书中主要介绍注塑机的注塑原理、注塑机各组件的结构、组成注塑机的各系统的运行原理,注塑机的安装调校、使用、维修、保养等。作为与注塑机密切相关的环节,本书还介绍了注射成型的基本工艺、原材料性能、工艺条件及注塑模具的基础知识等。本书可作为职业培训教材。

《注塑机维修大全》广东科技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根据十几年的注塑机维修经验与多年的教学经验,以震雄、海天、力劲、震德、特佳、海德保等公司的机型为例,系统地介绍了注塑机的机械传动系统、液压传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与维修方法,以及常见注塑机的调校的方法。与同类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讲解透彻,易学好懂。比如,作者在讲解注塑机的电子控制电路时,将电子电路分为比例压力与比例流量电子放大电路、普通开关量I/O接口电路、拨码电路及电源电路等独立的电路单元进行详细讲解,对电路单元中各主要元器件的作用,各易损元器件的检测方法与替换标准做了详细的介绍。另外,为了使初学者和基础稍差的读者能读懂《注塑机维修大全》,作者另辟一章,单独讲解注塑机维修的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和油路基础知识。

2.注重维修细节,实用性强。比如,讲解注塑机的机械结构时,作者把重点放在讲解机械零件的拆卸步骤、装配要求与检测方法,并配有大量的局部放大图。讲解电气电路时,重点放在各主要元器件的作用,各易损元器件的检测方法与替换标准及零件损坏与否的判断标准。

3.系统全面。介绍了注塑机的机械传动、油路与电路等各方面的内容,并分析了目前各主流机型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汇集了各主流机型的主要电路图,供读者参考查阅。

所以,既可作为初学者的人门教材或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注塑机维修从业者经常查阅的工具书。

收起相关书籍

注塑成型技术

注塑操作工

注塑模具复杂结构10...

注塑技术及典型工艺...

注塑模具设计33例精解

注塑机维修大全

注塑机操作与调校实...

注塑成型实用技术

注塑机操作工快速上岗

注塑技术与注塑机

注塑机使用指南

精密注塑工艺与产品...

模具技术

注塑工艺与设备

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手册

注塑机电路维修

明亮的小天鹅
悲凉的诺言
2025-08-08 19:05:23

1.先要能看懂三视图,因为一切制图的基础都是从三视图开始的。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先找一套模具,对照着图纸来看,找出规律。看模具图,要有空间想象能力,要能根据图纸表示的零件图,想象实际中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多看多练习,时间长了,视图能力一定能有所提高。

2.不管多么复杂的图纸,都遵循三视图投影的原理。只需要搞懂其基本原理,再看多么复杂的图纸也不成问题。所以,看图纸要先从简单的图纸学着看,再逐步看一些复杂的图纸,这是一个逐渐加深学习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

3.常规的图纸中,分主视、俯视、侧视三图以及一些常规符号和技术要求。模具的种类很多,各类的模具的用途不同,结构也不同。冷冲模主要看冲孔落料的凸模与凹模;塑料模具与压铸模具主要看定模与动模,型芯与型腔。

拓展资料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模具

温婉的电源
机智的黑米
2025-08-08 19:05:23

图书编号:2480118

出版社:化学工业

ISBN:750259709

作者:张学文,郑午

出版日期:2007-01-01

开本:16 第1章 塑料制品概述

1.1 塑料的组成

1.2 常用塑料

1.3 塑料的工艺性能

第2章塑料模具设计基础

2.1塑料模具的分类

2.2 注塑模的结构

2.3 压塑模简介

2.4 其他塑料模

第3章 型芯型腔设计工作台

3.1 菜单条说明

3.2 型芯型腔设计参考信息

第4章 型芯型腔设计

4.1 Start(启动)

4.2 型芯型腔设计过程及任务

第5章 模具设计

5.1 启动

5.2 定义模具架

5.3 剖分型芯型腔

5.4 在模具上插入导向柱

5.5 在模具上定位推顶杆

5.6 创建浇口

5.7 创建流道

5.8 创建冷却水道

5.9 保存数据

第6章 模具设计工作台

6.1 准备要注塑的模具

6.2 创建模具架

6.3 标准模具组件

6.4 标准模具组件

6.5 注塑特征

6.6 孔

6.7 用户目录库

6.8 链接目录库

6.9 使用用户定制的目录库

6.10 添加模具架到目录库

6.11 创建物料清单

6.12 保存数据

第7章 使用其他工作台

7.1 模具运动学

7.2 滑块的运动学分析

7.3 检查干涉和间隙

7.4 树状目录

7.5 定义模具加工设计

7.6 插入一个活芯

7.7 使用规则

7.8 使用装配组件

第8章 模具设计举例

8.1 产品结构分析及材料选择

8.2 模具结构设计及部件选型

8.3 CATIA模具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