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支撑座?
支撑座是连接丝杆和电机的轴承,构造与特长对标准滚珠螺杆库存品的轴端成品,预备了标准化的支撑单元EK、EF型,对一般滚珠螺杆预备了标准的支撑单元BK、BF型。固定侧的支撑单元装有经预压调整的JIS5级的角接触球轴承。特别是在EK6、8的超小型式中,装有为超小型滚珠螺杆所开发的接触角45°的超小型角接触球轴承,能获得高刚性、高精度的稳定的回转性能。 支撑侧的支撑单元使用深沟球轴承。支撑单元EK、BK型的内部轴承中装入了适量的锂皂基润滑脂,用特殊密封垫圈进行密封,能直接安装,长期使用。
简介
支撑座是连接丝杆和电机的轴承,构造与特长对标准滚珠螺杆库存品的轴端成品,预备了标准化的支撑单元EK、EF型,对一般滚珠螺杆预备了标准的支撑单元BK、BF型。固定侧的支撑单元装有经预压调整的JIS5级的角接触球轴承。特
别是在EK6、8的超小型式中,装有为超小型滚珠螺杆所开发的接触角45°的超小型角接触球轴承,能获得高刚性、高精度的稳定的回转性能。
支撑侧的支撑单元使用深沟球轴承。支撑单元EK、BK型的内部轴承中装入了适量的锂皂基润滑脂,用特殊密封垫圈进行密封,能直接安装,长期使用。
(1)最佳轴承的采用
考虑到与滚珠螺杆在刚性上的均衡,使用高刚性低扭矩的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30°、自由组合)。同时,超小型支撑单元EK6、8装有为超小型滚珠螺杆所开发的超小型角接触球轴承。这种轴承接触角是45°,球径小、球数多,是具有高刚性、高精度的超小型角接触球轴承,能获得稳定的回转性能。
(2)支撑单元的形状
支撑单元有角型和圆型系列,可根据用途选择。
(3)小型且安装简便
支撑单元是考虑了安装周围空间的、小体积的设计。同时,装入了经过调整预压的轴承,交货后就可直接进行装配,既降低了装配工时,又可提高装配精度
分类
支撑座的种类主要有:
1. 丝杆支撑座-FK
标准支撑座,规格与THK相同。为滚珠丝杆两侧专用支撑座。最后修改日期:
2. 重负荷支撑座-WBK
标准支撑座,规格与NSK相同。为滚珠丝杆两侧专用重负荷型支撑座。最后修
3. 螺母支座-MGD
滚珠丝杆用的标准螺母支撑座。
4. 螺帽支座-MC
滚珠丝杆用的标准螺母支撑座。
5. 锁固螺帽(RN)
标准支撑座,规格与THK相同。为滚珠丝杆两侧专用支撑座。
6. 丝杆支撑座-AK
标准支撑座,规格与THK相同。为滚珠丝杆两侧专用支撑座。
7. 丝杆支撑座-EK
标准支撑座,规格与THK相同。为滚珠丝杆两侧专用支撑座。
8. 丝杆支撑座-BK
标准品丝杆支撑座,规格与THK相同。为滚珠丝杆两侧专用支撑座。
滚珠丝杠支撑座的类型:
1、丝杠支撑座-FK,规格与THK相同。为滚珠丝杠两侧专用支撑座。
2、重负荷支撑座-WBK,规格与NSK相同。为滚珠丝杠两侧专用重负荷型支撑座。
3、螺母支座-MGD,为滚珠丝杠用的标准螺母支撑座。
4、螺帽支座-M,为滚珠丝杠用的标准螺母支撑座。
5、锁固螺帽(RN),规格与THK相同。为滚珠丝杆两侧专用支撑座。
6、丝杠支撑座-AK,规格与THK相同。为滚珠丝杆两侧专用支撑座。
7、丝杠支撑座-EK,规格与THK相同。为滚珠丝杆两侧专用支撑座。
8、丝杠支撑座-BK,规格与THK相同。为滚珠丝杆两侧专用支撑座。
为了提高进给系统的工作精度,滚珠丝杠机构必须具有较高的传动刚度,除了提高滚珠丝杠副本身的刚度外,滚珠丝杠机构必须设计具有足够刚性的支撑结构,而且还要进行正确的安装。影响支撑结构刚性的因素包括轴承座的刚度、轴承座与机器结构的接触面积、轴承的刚度等。
暖风机比较推荐的有:家奈暖风机、东菱暖风机、摩飞暖风机、Mejo暖风机、美的暖风机。
1、家奈暖风机
家奈这款暖风机体积迷你,放在桌面上再好不过,而且它还有两个小亮点。一是档位调节采用金属旋钮设计,妥妥的复古风。其次,它出风口部分的角度能够在0°~20°范围内调节,这是个很体贴的细节,但由于灵敏度有点高,可能会容易被撞倒。
2、东菱暖风机
东菱暖风机配有一条暖黄色的皮质提手,更方便移动和携带。而让人倍感贴心的是,东菱暖风机的出风口居然还磁力吸附了一枚暖手宝,开启暖风机的同时便能对其进行加热,数分钟后直接取下,它便能成为你掌心中的小太阳。不过有点细节必须要吐槽,那就是它的非实体按键总会出现不灵敏的情况。
3、摩飞暖风机
摩飞这款暖风机,走的则是简约大气风,方正圆角设计虽第一眼看过去并不十分抓人眼球,但好在造型简单明了、配色毫不拖沓、材质也足够有质感,所以够经看也够百搭。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下方还有一个自带防滑垫的支撑座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倾倒,让人觉得安全感十足。
4、Mejo暖风机
Mejo的体态也是属于圆润型,纯白配色简约好搭配。但是它表面的镜面材质挺容易被刮花,所以使用保养时需小心翼翼,同时亮白色略显脏。另外,和东菱类似,mejo也配置了一根便于携带移动的皮质把手,很方便。
5、美的暖风机
虽然美的暖风机体积大、双面散热,但温度上升十分迅速,低暖模式近处温度直接飙升至39℃,高暖则更甚。而在传风距离上,美的表现也不错,60cm也有明显风感。并且美的暖风机虽然火力很猛但噪音却控制得还算不错。
正常情况,提升高度6米以下的,标准跨度下都不需要中间支撑,六米以上的,就居中有一个中间支撑了,10米往上的么就均匀设置三个支撑了。基本上,每15米跨距要设一个支点——无中间支撑的非标扶梯除外。
扶梯的支撑座是自带的,支撑墩是要现场土建按照扶梯图纸上的尺寸,位置和高度设置。这些都是要在设计阶段就和设计院在蓝图上确定好的,后期再加可就不那么好加了。
常用的有X型和人字支撑,X型按拉杆设计,长细比限值为300,人字撑按压杆设计,长细比限值为200,固定管架纵梁按压弯构件计算,长细比限值为150。柱间支撑应上下同时设置并优先设置于管道推力的位置,若由于条件限值则应错开开间后设置水平支撑以增加刚度和传递水平力,同时为了增加固定管架的整体刚度应在固定管架位置设置水平支撑。对于桁架结构,其构件由强度控制,优先选用Q345B钢材,尽量通过增加悬吊层的方式来传递竖向力。2.4防护栏杆本工程防护栏杆只在单侧设置,因铺设于管廊顶层的检修平台其电缆槽盒有两到三层,且高度在1m左右。扶手采用准42格焊管,立柱用L63伊5,钢格板依据平台宽度较窄选择255mm,这样就会节省不少用钢量。2.5地基与基础根据详勘报告,本工程场地地质条件良好,地基采用天然地基,以粉质粘土作为持力层,设计采用独立基础,地下水位较低,不采取处理措施,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逸200kPa,基础进入持力层中逸200m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故基础计算和设计不考虑地震工况。基础配筋按第一阶控制,并满足最小配筋率0.15豫的要求。大量的地震震害经验证明一般的天然地基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大部分基础的破坏都不是弯曲破坏,而往往是冲切破坏。值得注意的是:在满足冲切的情况下,尽量将上一阶做小,下一阶做到宽高比接近极限的2.5倍,这种做法比较经济,可以大大缩小基础尺寸,通常可以节约20~30豫的混凝土。基础梁设置在有垂直支撑的位置,垂直支撑均设于地梁上。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管架结构是常见的设计内容,其特点是工程量大,战线长。依据其自身特点,重视其方案设计与结构优化设计就能达到节省国家建设投资的目的,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良.石油化工管廊设计的要点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8):238.[2]于高建.某大型石油化工项目管廊结构设计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伟.石化装置内管廊的布置与设计实例浅析[J].甘肃科技,2012,28(10):46~48.收稿日期:2014-作者简介:王军(1979-),男,本科,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要点问题探究(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3)要:近年来建筑行业逐渐成为当前我国的支柱性行业。民用建筑数量逐渐增多,民用建筑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强化民用建筑设计体系是当前建筑工程的重点,要求在施工前对设计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本文将对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进行细致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意见,以达到提升建筑质量的要求。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析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675(2014)11-0194-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房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近年来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增长,对房屋的需求量逐渐增多,房价不断增长,导致建筑商对房屋设计、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多,要求对民用建筑进行优化设计,节省成本,加强对设计结构的要点分析,制定合理的建筑方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当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内容所谓建筑结构设计是指结构设计师从建筑的整体出发,将各种设计元素有效整合起来,通过合理的排列组合,保证设计达到预期效果。一般民用建筑结构元素主要包括梁、地板、柱、地基等,要求工程师在设计中将其有效整合起来,确定房屋设计的基本尺寸和设计理念。同时要注意建筑的关键部分,关注细节,保证整体建筑结构的合理性。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点分析民用建筑关系到大家的生命安全,要求在结构设计中,将提升建筑的质量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对各个要点进行解析,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以下将对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进行合理的分析:2.1结构设计不合理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给民用建筑带来较大的隐患。为了保证居民的基本人身安全,要将抗震设计应用到其中,在上方砌体和底部设置抗震墙,上方和底部要保证统一性。但是在实际设计中,很多设计师不是忽视抗震结构设计,就是设计不合理,给房屋安全带来一定弊端。其次设计师直接将底层设计为较大的空间,减少砌体的面积,导致上方的砌体和底部的框架无法对对齐,导致整体设计体系缺乏严谨性。2.2结构设计缺乏理论依据结构细化是当前民用建筑建设的主要内容。但是当前很多建筑在施工中为了节省时间,减少了很多必要的设计程序,图纸设计过于简略,甚至滋生偷工减料的问题。同时很多设计者为了提升施工进度,将图纸设计粗略化,给施工人员带来很多麻烦。其次设计者从事多项房屋设计工作,在工作中如果遇到类似的设计结构,直接将原来的图纸作为参考依据,没有对房屋进行细致的了解,导致很多细节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给房屋的安全性留下隐患。设计与规划2.3设计理念与规定不符地基处理和框架结构是民用建筑两大重要设计元素,其他设施的设计都是在两者的基础上进行细化。要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优化设计结构。其次注重择优选择,在地基处理中涉及到根基的选择,如果选择错误,会造成偏差,严重破坏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性。2.4计算体系不严谨民用建筑结构计算体系的严谨性是保证建筑顺利进行的关键。民用建筑悬挑结构混凝土是设计的关键,如果设计不严谨,会造成配筋率不达标。其次在对建筑结构荷载取值计算时,经常会出现漏算或计算错误等情况,导致实际设计和计算书内容严重不符,建筑设计结构的强度到不到预期的设计要求,给建筑结构设计埋下隐患,严重影响了建筑的整体质量。2.5专业水平较差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是影响民用工程建设的关键,当前建筑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他们所设计的建筑结构施工方案很难达到预期要求,设计的图纸和表格较为粗糙,为了提升图纸的立体化效果,要求在设计中将文字和图表有机结合起来,为建筑提供技术指导。但是很多设计人员设计的图纸一般是大篇幅的图表或计算公式,甚至有图表缺失的现象,给施工人员带来严峻的挑战,很难从图纸中看出该民用建筑的全貌。对民用建筑结构要点的优化分析民用建筑体系是个极其复杂的体系,涉及内容广泛。要求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从建筑的整体出发,对各个要点进行解析,针对管理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寻找解决措施,保证民用建筑工程顺利实施。3.1优化设计结构民用工程是一项较大的工程体系,施工前优化设计结构对整体工程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将结构优化设计落实到实处,除了对房屋的基础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其次要加强对材料的合理运用,对材料造价、质量、结构布置等进行有效的分析,从实际出发,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优化设计结构。在优化设计中可分为两个层次:淤进行平面布置的方法,控制好刚度和质量中心间的距离,达到降低水平方向荷载力与建筑之间的作用力的效果,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于在竖直方向树立标准杆,减少转换层的使用,保证各个约束条件符合标准操作要求。3.2使用新型科学技术抗震结构设计时民用建筑设计的基础,针对抗震结构设计不 合理的现状,要求在设计中规范设计程序。比如抗震结构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规则性差、楼层错层等情况,这和选用的设计体系不 合理有直接的关系。为了保证抗震结构的合理性,要提升设计的 规范化。在设计中重视异性框架结构的应用。框架结构除了采用 圆形或三角形之外,矩形的利用率也逐渐提升。矩形受力均匀, 计算体系相对较为完善,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在建筑 达到一定高度时,矩形的受力面积逐渐扩大,会对建筑结构的整 体布置产生影响,为了减少阻碍,可将异形框架结构用到其中, 解决矩形面积过大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可采用刚性结构,与一 般的结构相比,钢结构承受力更大,强度更高,使用性强,价格较 高,但综合效益很客观。在设计中遇到跨度大、设计面广等问题 时,可利用刚结构,同时使用刚结构能有效减少其他建筑材料的 使用,节省基础造价。 其次混凝土大板结构技术也是关键性技术。大板结构主要是 在柱与柱之间,要求楼板之间采用预应力大板,在大板上布置隔 墙结构。随着预应力技术的不断成熟,预应力大板费用不断下 降,被很多设计者采用。预应力大板结构在建筑中提升了次梁景 观的美感,增加了建筑平面的灵活性,有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 需求。 3.3 改进设计程序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要将所有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比如在 设计中浇筑时间一般为60d,上下误差不能超过4d。如果板厚 12cm,必须采用6 号钢筋,如果板厚为10cm,则采用8 号钢筋。 在楼顶平面设计中,要将轻质隔墙的重量列入考虑范围之内,保 证楼面每平方米的荷载在标准值之间,其次根据相关计算体系, 将永久值系数规定为0.5。在板内提前设置管道,管道的厚度不 能超过板的厚度的1/4,尽量避免管道交叉的情况。同时在两侧 钢筋比例选取时要保证两者间的密集度,留出适当的空隙,保证 混凝土浇灌工程的顺利进行,禁止出现内部建筑结构传力不规 则的情况。 3.4 优化设计方法 计算方案是建筑设计的关键。针对当前设计结构制度化的现 象,要求在计算中突破变量系统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对计算体系 进行优化。结构设计中会涉及到许多数据,每个数据都可能影响 建筑的整体。当前很多计算方案没有将线性优化落实到实践中, 要求在已有的运算体系上灵活运用power11 计算法和复合型计 算法,借助计算体系的辅助作用,优化设计结构,对数据进行整 合分析,对各个影响要素进行完整的解析,实现结构优化的合理 化。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可构成一个巨大的数据体系, 在保证体系的完整性的同时加强不同数据间的联系,在数据设 计时配备完整的图表,编制运算程序,保证数据的正确性,进而 提升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保证工程体系的严谨性。 结束语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涉及面广,针对当前建筑设 计中各个要点,要求加强对各个要点的分析探究,从整体出发, 构建完善的设计理念。为了优化设计方案,要注重提升设计师的 专业理念,将实践经验作为衡量设计师能力的基本点。同时采用 高技术材料,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民用建筑的质量,以经济性和 功能性作为基本原则,在满足人们经济要求的前提下,提升房屋 的美观性和使用性,降低房屋的造
可以。一种柔性一体化端盖式滑动轴承,与发电机机壳配合安装,包括轴承下半座和扣合安装在轴承下半座上的轴承上半座,轴承下半座和轴承上半座配合形成孔型安放部,所述孔型安放部内同轴安装有轴瓦,所述轴瓦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轴承内盖和轴承外盖。
轴承端盖安装方法
轴瓦与轴承内盖之间安装有密封垫,所述轴瓦与轴承外盖之间安装有密封垫,轴承下半座下端连接有防共振支撑座,所述防共振支撑座上设有与机壳配合连接的下连接机构,所述轴承上半座上设有与机壳配合连接的上连接机构。
防共振支撑座包括底板,底板与轴承下半座之间通过立板连接,所述立板前后两侧垂直连接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分别与底板、轴承下半座连接。
自行车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一部,如果家中的自行车太久时间没有去用的话就会变得很旧了,再加上有一些零部件可能会有所损坏,那么应该怎么去维修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修理自行车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修理自行车的方法1、每次补好内胎,刚装回去又瘪了
如果内胎上的洞在内侧,垫带也许错位了,导致内胎被辐条割破如果在外侧,外胎里可能有一些细小而锋利的异物。用手指小心地摸索外胎内侧,找到异物并取出来。
2、经常爆胎
多给轮胎打点气。特别是公路车,不妨打到建议外胎最大气压值。
3、重新安装外胎,却无法正常装入车圈。
把气放掉,来回扭动外胎,徒手将外胎揉进正确的位置。把外胎从外推向中间,检查是否有内胎露在外面。确保内胎完全进入外胎时,重新打气。
4、补胎片无法与内胎粘合
多用些胶水,让它彻底晒干——大约五分钟。(不要为了快点干就用嘴吹——这样会在上面留下水汽,妨碍胶水粘合)。使用补胎片时,切记避免用手指接触粘合面。
5、车轮吱吱作响
可能有辐条松了。如果张力均衡,声音可能是由于交叉的辐条发生轻微碰撞引起的。少量润滑油润滑交叉点,并擦去多余的润滑油。
6、蹬踏时有响声
上紧曲柄螺栓。如果曲柄仍然吱吱作响,拆下它,在轴芯上涂一层油脂,然后重新安装曲柄。
7、大齿盘晃动,而且链条蹭前拨导板
可能是盘钉松动,查找松动的盘钉。
8、拆除了链条和齿盘,清洁牙盘组,但是前拨换挡不正确
可能将齿盘安装反了。拆下齿盘且正确安装。通常,曲柄螺栓恰好装进齿盘的安装孔中。从正上方看,确保齿盘之间的间距均等。
9、你试图拆下盘钉,但是它随着转动
用一个宽些的一字改锥或专用盘钉工具固定在盘钉背面的凹槽中即可。
10、你试图拆卸或调节曲柄,但是滑丝了——现在拆不下来了
去周围多骑几圈。曲柄就会松脱,然后就能取下来了。
11、变速线管蹭车架,磨掉一块漆
在接触的地方贴上透明胶带。
12、调节后拨仍然无法改善噪音和换挡不准问题
飞轮锁环可能松动了,导致飞轮片转动时有轻微晃动并发出声响。需要专用的工具充分地上紧锁环,但是你可以用手指尽量拧紧,足以保证安全地骑回家或骑到附近车店。
13、飞轮生锈了
少量铁锈不会加快飞轮片磨损,因此不需要太担心。通常,多使用一点润滑油可以预防继续生锈,而且骑行时链条可以磨掉锈迹。
自行车修理所需工具1、放大镜。
用途:由于手表零件精细,必须经由放大镜才得以看清每个零组件。通常都需准备3到12倍数种不同放大倍率的放大镜,低倍数多用于零件拆装,高倍数则用于调整游丝、检查车芯有无歪斜或极细小的零件。
用法:可直接将上下眼皮撑开夹住放大镜,也可以自行用铁丝或购买现成的铁丝圈,将放大镜套紧再套在头上,铁丝长度可自行调整,而且近视戴眼镜的人也可以直接放在镜面上使用。
2、表带支撑座。
用途:调整表带长短时用来固定表带以方便拆解的支撑座。
用法:将表带顶针依箭头方向垂直置于活动式表节活动栓处,以槌子轻敲,活动栓便会脱离,调整到适当长度后再由另一边依同样方法装回即可。
3、拆表刀。
用途:开启手表后底盖。
用法:将手表握稳避免打滑而割伤后底盖,以开表刀从后底盖边缘开口处用力压入扳起即可,开表刀另一端有较短的刀,可用于皮带表的皮带拆卸。注意:仅适用于压入式的后底盖设计,旋入式底盖、锁螺丝底盖或特殊底盖就必须使用专用的开表器。
4、开表器。
用途:打开旋入式后底盖。
用法:后端设有调整大小尺寸的旋转钮,将开表器调整至手表的适当大小后,压住并向左旋转,便可打开后底盖,最好与手表固定座搭配使用较为顺手。
5、木质手表固定座。
用途:因应男、女表而有正反面不同尺寸之分,木质材料,不易伤及表壳,搭配开表器可以轻松安全的打开手表后底盖。
用法:将手表背面朝上置于固定座中并调整侧面旋转钮调整大小,再使用开表器将后底盖打开。
6、风球。
用途:清除零件上的灰尘。
用法:只要握住并压按数下即可。
注意:当手表组装完成上完油后,应避免对准宝石油孔吹气以避免油孔内的油被吹散。
7、毛刷与去渍油盘。
毛刷用途:洗油时刷洗零件之用,用完阴干即可。
去渍油盘用途:盛装需洗油的零件,在盘中加入去渍油,再以毛刷清洗零件
8、玻璃纤维刷。
用途:主要是提供较粗大的零件除锈之用,类似锉刀的功能,可藉由玻璃纤维将锈渍刮除。
用法:类似自动铅笔,使用时先压出适当的长度,在需要除锈的零件上来回地刷,用完再将它缩回套管内。
注意:由于玻璃纤维极细,玻璃屑不慎与皮肤接触会刺手而感到不舒服,所以使用前最好在桌面上垫一块黑色衬底,便可以看清掉落的玻璃碎屑,保护自己。
9、四破(割)。
用途:夹取龙芯、轮心或圆柱体等小零件,方便固定,由一圆柱体切割成四份,在夹取零件时,受力平均,不会损伤零件,两端共有4种不同规格。
用法:将龙芯插入旋转锁住,即可轻易取下龙头,并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圆柱体。
10、黏土。
用途:清除零件上的灰尘或多余的油渍,及石英表磁车上的油污。
用法:用夹子挖取部份黏土包覆住夹子尖端,轻轻黏起脏污处即可。
11、机芯固定座。
用途:因男、女表机芯大小不同而有两种尺寸的座台,用于固定机芯、方便拆解。
用法:将机芯外圈平稳放于固定座沟槽,轻轻锁住,别太过用力,以免伤到机板。
12、皮革垫。
用途:手表拆解时垫在表壳下方的维修垫,可保护表壳或玻璃不受刮伤,亦可固定表壳使其不易滑动,方便拆解。
13、螺丝刀座。
用途:分别有10支装、9支装和散装等不同组合,并附有备用刀片,只要将螺丝刀上的螺丝固定孔松开,即可更换刀片。每支刀上皆有颜色以区别规格,刀座外圈数字则代表刀的直径。
用法:使用时必须与机板垂直,并且要先比对螺丝的大小,选用适合的尺寸,才不会损伤螺丝帽或不小心滑手而刮伤机板。
13、抗磁镊子与磨石。
用途:夹取零件,为避免零件受磁,所以最好使用具有抗磁功能的镊子,使用于机芯内通常准备2-3支就够用了。3号镊子或尖端较粗者通常用来夹取机芯、夹板、螺丝、齿轮等一般零件,5号镊子或尖端较细者则用于细小零件或调整游丝等时性、同心圆以及各种细微工作。
用法:使用时切勿过于用力,在夹取零件时,不要平面夹起,最好是找适当的地方采垂直方式夹取,以防用力不当而刮伤零件打磨面。
注意:若镊子钝了或缺角,一定要用磨石磨尖,千万不要用细镊子夹粗的零件,或用粗镊子夹细小零件,这样很容易造成零件或镊子的伤害。
14、拔针器(上图为一般指针通用拔针器)。
用途:拆除指针之用,为因应不同表款的需求,除了有一般指针通用拔针器外,还有镂空表专用及用于没有指针套筒的平板指针拔针器等。
用法:使用时须先将面盘上所有指针朝同一方向固定,再以适用的拔针器垂直拔除指针。
注意:在拔针前最好先剪一片小纸片垫在指针与面盘之间,才不会压伤
15、压针器。
用途:将拆卸的指针装回时使用的工具,有不同规格的大小两端,大的用于时针,小的则用于分针(秒针以柳枝削尖压入)。
用法:将压针器的孔对准时针或分针套筒,垂直压入即可。
注意:这是最常用的规格,若为特殊规格的指针,必须要使用特制的压针器才可以(市面上有贩卖整套压针器,适用于各种指针压针之用)。
16、油笔。
用途:一组4支,粗细各有不同,以颜色即可区别。
用法:绿色适用8200,用于上弦传动系统蓝色适用9010/2,用于宝石处红色适用石英油,用于石英齿轮黄色适用8300,用于发条上。
注意:每种油都有特殊的专用油笔,使用时不可混到其它油,否则油容易变质。
17、自动油笔。
用途:零件点油之用,有调节油量螺丝,可控制出油量。
用法:将所要用的油装入笔中,将推油杆往上提,放下后即可滴油来,使用相当方便,适用于轻油,也就是水性的油。
注意:由于笔尖极细,使用时务必轻压轻放。
18、油盒。
皮下创伤愈合过程中会产生组织再生,再生的过程会产生多种营养胶原。尤其是断裂的组织纤维会重新搭建,这就是皱纹和凹陷被平复的关键所在。
低压液态分层剥离术剥离介质由坚硬的医疗器械,升级为“生理盐水”(也叫无菌注射用水),水进入皮下后,创伤微小精准,客户体验感好,愈合快。
并且,借助水的张力,可以对皮下不同层次进行液态分层剥离,从骨膜层,到筋膜层、皮下组织层、真皮层、表皮层,均可实现液态分层剥离。不仅可以解决皱纹问题,还可以有效解决凹陷饱满,松弛收紧、脱垂提升。
而低压液态分层剥离术根据人体的面部的皮肤特征,使用专业的面部美学设计理念,从各个层面,定点激活,把皮肤所需的营养成分(复配液)透皮导入,打开皮肤的营养通道,给皮肤补充充足的营养,弥补了水剥离技术很多方面的不足。
利用低压液态分层剥离技术,可以启动自身自愈系统和营养干涉,实现生态抗衰和美学设计相结合的自然美。
低压液态分层剥离术的七大技术要领:
1 、定点定层剥离法2 、定点分层剥离法3 、多点均匀剥离法4 、线状剥离法5 、网状剥离法6 、锚点剥离法7 、扇形剥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