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商业街区空间设计有哪些要点

留胡子的火车
平常的菠萝
2023-02-27 08:20:21

商业街区空间设计有哪些要点?

最佳答案
眼睛大的哈密瓜
虚拟的铅笔
2025-08-13 10:30:33

一个好的街区应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群各种活动的要求。因此街区必须具有宜人的尺度、合理的步行路线、良好的路面条件和适合的长度。

1. 街区尺度设计

人们在街区中行走,随着时间的增加会产生一定的疲劳度。通过了解人们的疲劳曲线,进行有利的空间形态组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人们容易达到疲劳点的地方设置合理的休息空间,可让人们的体力得到恢复,激起下一轮的“步行行为”。

2. 休憩节点设计

在休息空间处,可根据不同人群的喜好,设置不同的休憩节点。当街区纵深过长时,可设置一些短小的横向街道与之交叉,使不同方向的人流更加容易进入,而且会增加更多的转角空间场所设计,给人们带来新奇感。

3. 空间拓展设计

步行街区街道不宜过直,应结合当地的地势条件,做相应的空间变化。在户外公共空间设计上,运用多种广场,不仅可以增加游客的体验,还能丰富游客的视觉。拓展空间的规划设计,可多种处理方式相结合。

4.街区建筑设计

旅游小镇街区应设置符合其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在空间上作为控制和引领,构成吸引的要点。

最新回答
无私的爆米花
超级的春天
2025-08-13 10:30:33

街道环境设计原则

街道是作为不同目的地的联系通道或土地分隔利用而出现的,下面是一些街道环境设计原则,一起来看看吧!

1因地制宜性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在地貌地形、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江南的街道景观偏向于精巧典雅,而京都地区的街道景观属于粗犷豪放。因此,在小城镇街道景观建设时,不能盲目模仿大城市的景观样式和设计手法,应因地制宜的对小城镇街道进行量身设计,尊重自身的历史文脉、地域特征,设计出体现城镇自身特色的街道景观。

2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城镇街道景观设计时,不能将其作为一个个体去考虑,应该从城镇的整体风貌、历史文化及生活习惯等综合考虑,做出整体化的设计,同时也要对路面、灯光、景观小品及街道家具等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突出城镇街道景观内部的整体协调性。

3和谐性原则

3.1生态和谐

街道的生态系统是非常脆弱的,在街道景观设计时,应该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使用当地的物种,尽量减少使用外来物种,在种植方式上尽量采取水平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的方式,避免种植大面积的草坪,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也不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在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尽量让雨水自然降入到大地中,避免盲目效仿大城市的地下排水管道的铺设,不仅会造成地下水资源的补给不足,而且对植物的存活和生长也会产生威胁。

3.2人文和谐

在街道景观建设时,应该保护小城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质景观遗产。同时,也应该挖掘和提炼当地的民风民俗及文化景观遗产,并结合城镇的历史背景,传承城镇的街道景观历史文脉。

4宜人性原则

在街道景观设计中,需要处理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满足人的'生活需要,而对大自然肆无忌惮的破坏,而是要以人为主体营造出宜人的生活环境。从街道的空间尺度、景观小品、色彩等方面,都要体现出对人的关怀,使人们在其中感到轻松愉快。在街道景观设计时还要结合环境心理学、生态学、人体工程学等理论,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打造出宜人的街道空间。小城镇的街道就像是城镇的脉络,能够将城镇的各个空间编织起来,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城镇空间。但如果在城镇空间中存在着不适当的尺度,就会严重破坏城镇的和谐美。因为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尺度,小城镇也有小城镇的尺度,如果小城镇盲目照搬照抄大城市的尺度,显然是不合适的。随着我国城镇规模不断的扩大,机动车越来越多,如何处理人与车的关系,建立适合小城镇的空间尺度,这是在未来的街道景观设计中应该审慎研究和处理的问题。总之,在当代小城镇的街道景观设计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突出小城镇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运用适合小城镇的比例尺度,创造出优美宜人的城镇街道景观。

追寻的篮球
微笑的大叔
2025-08-13 10:30:33
1、注重空间系统布局公共空间系统的大小、多少、分布应恰当。一个良好的城市应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组成,它们在形态上表现为点、线、面的特性。点是指城市的微型公园、街头绿地、道路交叉口、区域性小广场等节点空间;线指的是商业街、步行街、滨江路、林荫道等线性空间;面指的是城市中心广场、站前广场、码头、航空港等,街景设计在对以上形态的街道公共空间设计要从定位、定量、定形、定调四个方面来把握,分析街道的布局特点和性质,研究街道分布的状况,购物能力,传统习惯,交通组织等各方面制约因素,对各种规模的公共空间进行统筹安排,这样不仅能使街道公共空间的发展在短期内见效,并且系统化的操作,可以避免好大喜功的盲目以及随之带来的不必要的浪费。利用自然条件城市中的自然生态要素对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平衡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开辟街道公共空间时应十分珍惜的资源。2、创造空间个性特色在街道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中应尊重历史,延续文脉。考虑与该城市的传统文化、社会经济以及地貌、环境、风俗习惯相协调的因素。运用形式、色彩、光影、地形、风貌等综合手段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个性特色的创造包括此空间与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特定关系,公共空间在特定现状及交通等条件下所限定的形状、公共空间中标志物或纪念物的主题、铺地材料及图案的特征以及植物的地方性等等,这些因素对于我们的设计不是束缚和妨碍,而好好利用会成为我们避免当前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城市设计的动力源泉。3、塑造空间的“人性化”应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行为、审美、文化等的需求,达到安全、舒适、愉悦的目的。注重宜人的尺度,增强空间的亲切感和认同感;考虑空间形态的多样化,满足不同阶层、年龄、职业、爱好和文化背景的人群需求与活动规律;强调参与性,环境设施不仅应具有观赏性,更应创造条件让人们参与活动,使审美、参与、娱乐渗透与结合,同时要考虑无障碍设计,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倡开放性,建筑总体应打破那种“划地为牢”的设计方法,拆除不必要的围栏护墙,还空间于公众。

搞怪的书包
怕黑的眼神
2025-08-13 10:30:33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是中世纪欧洲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也成人文主义,主张思想自由和解放。

在城市街道景观中体现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人们的主人翁位,在总体规划中控制详细规划的街道景观设计。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以及在街道的建设实施过程中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因为人群是街道的主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时考虑不同的要求,反映不同的观念——一个好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要处处为人着想。

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的作用

城市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所给人留下印象是深刻的,这就为城市个性建设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城市有历史意义的场所的建筑形式、色彩、空间尺度和生活方式,恰恰与隐藏在市民心中的、驾驶行为产生地域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吻合,因此能引起市民的共鸣,唤起对过去的回忆,产生文化认同感。

由此看来,我们在街道景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同时要向前发展。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整体性原则

城市街道格局的设计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要体现和展示城市的形象和个性。

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要为突出城市的个性服务。

可持续性原则

随城市的发展,环境也随着恶化,环境的恶化警醒了人们,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主题,它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强调满足人的需要,以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为目标一层是关注影响发展的因素。

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街道环境设计中也要遵循这一点,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在街道景观设计中要注意加强自然景观要素的调整、运用和恢复。

城市景观设计分析

城市街道可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商业步行和其他步行用道。它们要求都有自己的景观特性。但他们又有许多共性,既方便性、可识别性、可观赏性、安全性、适合性。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街道形式的考虑

对于交通性街道,我们要以直线大半径的曲线为主,通过道路两侧的建筑和绿化树木的高度与街道宽比产生空间感受。这样为流动的车辆提供刺激的服务。在停车厂附近的墙上整一些壁画,为街道增添亮色。

步行街是交通性街道的延续,在设计时要注意合理使用收放的手法,中关村的北区在种植序列处理上就做的很好。如果再步加宽的地方设置一些园林小品如小型喷泉雕塑,增添了街道的自然情趣,如加拿大的特科果街。

广告牌、环境雕塑小品和设施设计

广告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街道广告在现代城市景观中起了重要作用。街道广告的作用在于宣传,它需要强调刺激,为此尺寸较大,常常影响城市的形象,因此对于广告要严格审批。但如果街道广告和雕塑小品结合,既增添了不少乐趣,又节省了空间。街道雕塑小品、功能设施应当摆脱陈旧的观念,强调形式美观,功能多样,设计思想要体现自然,有趣,活泼,轻松。例如大胆的将电话亭、座椅和标示牌艺术化。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是城市街道设计的核心,良好的绿化构成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的景观。古今中外道路绿化都备受重视。我国早在《汉书》中就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说明二千多年前我国已有用松树作行道树,唐代京都长安用榆、槐等做行道树。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增多,功能各异,形成了各种绿带。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街道绿化设计同其它绿地一样也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则。

城市街道绿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街道形式的选择要根据街道环境特色决定的。例如两侧建筑景观比较有特色,要表现建筑那么就选择比较低矮的植物。街道绿化有其特殊性,其植物配置最为重要。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要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的美学的思想;在立地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通过隔离带的配置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真正达到大、中、小乔木和花灌木的结合,是街道景观呈现层次化。

城市街道绿化更应注意行道树的选择,改变行道树树种单一,地被色块过于重复的现象。应采取同一道路的行道树的配置手法相对统一的方式。我们可以选取十几种行道树作为基调树种,确保城市道路绿化能体现和谐一致的总体风貌,而中下层尽量丰富多彩。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大力推广本地自然条件适宜的树种。

丰富的黄豆
优美的画笔
2025-08-13 10:30:33
周边式体型

建筑占满基地,没有外部空间,这种类型主要见于高层建筑发展的早期。

1.2广场与城市环境结合

高层建筑沿街道后退,在其前部留出广场,作为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中介。

1.3利用裙房丰富外部空间

高层建筑裙房的出现是由内部功能问题所带来的。在空间上却可以拓展外部空间。裙房形式比主楼自由,如裙房与庭院和广场相结合,可以丰富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如加拿大温哥华的纳尔逊大厦,主楼高25层,在一侧设计了“L”型的裙房。从裙房到广场地面运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和色彩,精心设计了层层跌落的水池、台阶、花台与铺地。外部空间为公众服务,层次丰富。

1.4主楼底层架空,与城市空间结合

高层建筑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采取底层架空的手法,将底层变成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中介空间)。如香港圣约翰大厦,位于港岛花园道与红棉路之间一条狭窄的弹丸之地,22层高的大楼,标准层面积只有约13m×32m,地层架空,成为城市公用空间。

1.5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结合,成为一种中介空间

高层建筑的室内中庭与外部空间相结合,向公众开放,成为一种有屋顶的城市公共空间。

1.6高层建筑群形成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群之间围合成城市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