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以老年人用的拐杖为主题,请在上面增加一些功能,使手杖能够多用(至少5种功能)

尊敬的白猫
独特的饼干
2023-02-27 07:38:01

以老年人用的拐杖为主题,请在上面增加一些功能,使手杖能够多用(至少5种功能)

最佳答案
聪慧的机器猫
闪闪的豆芽
2025-08-15 16:41:29

拐杖是老老人离不开的物品,也能够帮老人很多的忙,拐杖也能增加一些功能,这样对老人生活中的帮助更大,这里提供一些想法:

1、可以增加报警设备,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或者有什么意外的情况可以按这个按扭,便于通知照顾老人的人 。

2、可以增加闹钟之类的,老年人一般都是有服用药物的,加个闹钟能够提醒老人按时吃药。

3、可以在拐杖的某些部位增加按摩的颗粒,老年人在一起没事闲聊的时候,可以用这些按摩穴位。

4、可以加一些小的,圆形的挂钩,可以放钥匙,老人离开家散步什么的总是忘带钥匙还有锁门的习惯,这样钥匙时刻在拐杖上面,不容易丢失,而且好记。

5、还可以增加一个定位器,老年人年纪大,记性差,万一家人长时间不见父母回来可能就是迷路了,家人可以根据定位迅速找到老人。

选购要点

手杖是老年人出行的好伙伴。可是,总有些老人觉得手杖用着不顺手,甚至曾经因它摔跤而拒绝使用。所以说手杖的合不合适也是关键。

一、手杖的把手不能太滑,底部一定要有底垫防滑。

一般情况下,如果老年人身体状况不是太差,选单脚的手杖即可,但如果老人平衡能力较差,或有中风史、关节炎或腿部受过伤、支撑力差等情况,最好选择多脚的,以增强对身体的支撑力。

二、手杖的材质和重量也很重要。

手杖重了,使用起来会费力轻了,扶着又有飘忽感。会感觉使用不够踏实。所以,宜选择那种拿在手里有沉稳感的,比如实心木头或竹头比较粗的手杖。

三、手杖的长短很重要。

太长或太短都会使支撑点不自然:高了,会使身体上倾,容易导致老人脚底踩不实;低了,则必须弯腰前屈,走起路来不舒服。手杖最恰当的高度,应该是人立正站立、两手自然下垂时,手杖从平地到达手腕部皮肤横纹之间的高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拐杖

最新回答
纯真的犀牛
舒服的哈密瓜
2025-08-15 16:41:29

登山杖也称雪山杖,基本是为攀登3500米以上的高山而设计的,更多的是保护的功能。在高海拔缺氧、低温冰雪、各种坚硬的岩石和石砾的山地挑战生命的极限,不能没有登山杖。此外,在当日不能返回的登山过程中,由于野外宿营的需要,登山者需背负一个较重的行囊。当人直立时,由于行囊的压力,使人的重心后仰,为保持平衡,身体需前倾,为防止前倾过度,就需要使用一根登山杖以保持身体平衡。由于只为登山使用,平路用不上,为便于携带,登山杖都做成轻便的可伸缩的样式,不用时,可插在背包上。即便是使用一只手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下肢的压力。

越野行走手杖则主要是为健身而设计的,兼具健身和保护的功能。与登山杖不同之处在于必须同时使用两支手杖。主要适用于海拔3500米以下的,可以当天返回的登山活动和平路的快步行走。平路行走,在下肢活动的同时,使上肢和肩、背、腰也同时得到锻炼,同样的速度,热量可多消耗20—46%,达到事半功倍的锻炼效果。在登山时,有了两支手杖的支撑,实现了手脚并用登山的目的,上肢分担了下肢的运动负荷,使人感到省力,可以避免心肺功能超负荷。而更重要的,是减轻了膝关节和腰椎的压力,保护了膝关节和腰椎,解决了登山健身对膝关节磨损过大的难题,大大提升了登山健身的锻炼价值。使用两只越野行走手杖,即使背负较重的行囊,也可以很好的保持平衡,还可以借助手臂的力量推动身体前行,以节省体力。由于越野行走手杖既适合山地也适合平地,到了户外,一直在使用,不存在携带问题,因此,设计上大量的是整根不可调手杖,为适合不同身高者使用,长度从105公分到125公分,每隔5公分就有一款手杖。此外,为有了便于出门旅游,也设计有三节可调手杖。

搞怪的枫叶
高高的小鸽子
2025-08-15 16:41:29
是的,手杖也可以根据男女的不同体型进行设计。通常而言,男性手杖应为高矮中等,而女性手杖则更加多样化,可以选择短、超短、标准等不同的尺寸。此外,手杖的颜色也有男女之分,男士手杖大多以灰色、浅蓝色和棕色为主,而女士可以选择更加醒目的颜色,如粉红色、紫色以及更加个性化的设计。

狂野的砖头
呆萌的大碗
2025-08-15 16:41:29
作为康复科人士,经常被朋友同事问到老年人使用什么样的手杖合适?今天就在这里详细说一下。手杖的作用: 手杖可以增加人体前后和侧方的支撑面,从而提高使用者的平衡能力,常用于平衡障碍的人群;另外他可以减小下肢关节的受力,也用于下肢关节损伤或疼痛的人群,此外,对于有视力障碍的人群,可以用来探查周围的环境。手杖的结构: 手杖由以下三部分组成:手柄、支柱和足头。手柄,是使用者抓握的部分;支柱,是手杖的主体部分;而足头是手杖与地面接触的部分。老年人的特点: 多数老年人平衡功能比较差,肌肉退化、力量下降,因此对于手杖有特殊的要求:要比较稳定,支撑力强,同时还要比较轻便。挑选手杖的几个要素 一、手杖的材质: 一般拐杖大多为木头或铝合金制的,少数拐杖为藤、竹或碳纤维材料支撑,无论选择何种材质,一定要保证拐杖必须轻便、灵活且称重性好,这样用起来才不会感到累。二、手柄的形状和材质 :手杖最常见的手柄形状为C字型,这种手柄的成本低,所以价格便宜,但这种手杖支持力与手杖的轴线不一致,将产生一个弯矩,必须通过肌肉的力量来克服,不适用于上肢力量比较弱的老年人。另外一种手柄为功能性手柄或者称ortho-eze手柄,它更好地符合了手的自然角度,并且力集中在手杖的支柱上,支持性更好,使用更为舒适,但成本比较高。三、足头: 好的手杖,无论设计如何,底端都应装一个2-5厘米常的足头,以用于防滑。四、手杖的高度: 高度合适的老人拐杖,行走起来更舒服、更安全,而如果手杖拐度不合适,则会给老人的带来很多不适,如手杖太高时会增加肘关节的弯曲程度,增加上臂三头肌的负担;也会使手腕往外溜,握力降低;还会使肩膀往上提,造成脊柱不正常弯曲。老人拐杖太短时肘关节要完全伸直,前行时躯干要跟着往前弯,这样会加重腰部肌肉的负担,还会增加上下楼梯的困难。 确定手杖高度的有二:一、身体直立,以 肘关节 屈曲20°, 腕关节 背屈约30°的状态握住手杖,使手杖支脚垫位于脚尖前方和外侧方直角距离各15cm处的位置。二:身体直立,手杖高度与大转子处于等高的位置。特殊人群手杖的使用方式: 对于偏瘫的患者: 手杖应该握在正常侧的那只手上,平底行走时同步或先后移动手杖和瘫痪侧的下肢,再移动正常侧的下肢;而上楼梯时要先迈正常侧的腿,再移动手杖和瘫痪侧,而下楼梯时则先移动手杖和瘫痪侧,再移动正常侧的腿。特殊的手杖:除了,普通的单足手杖以外,还有多个支持点的三足手杖和四足手杖,这类手杖因为与地面的接触点多,支撑面积大,因此更加稳定。但是它常用于骨折或疾病恢复初期的训练用。但他的点为多点组合成的面,因此更适合平地行走,而对于有不平坦的地面,反而不太稳定;且它必将笨重,不适合快速行走,因此,家庭使用不多。但是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老人,在室内行走使用还是比较合适的。

耍酷的口红
俭朴的白羊
2025-08-15 16:41:29
记一本漂亮的手账,一年后回头翻一翻自己的精彩生活,感受之间的收获,是很多妹子的憧憬。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手账漂亮起来,用好这几个攻略。

选好工具

1/5 分步阅读

手账本

本子的选择是手账能否成功的关键,包装以自己的喜好即可,主要看内页纸张。不同功底的人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本子纸张。

以大量文字为主的偏日记手账可以选择横条版的本子;

偏文艺风格的可以选择网格款、点阵款;

绘画基础比较好的可以选择空白款,发挥更自由;

现在也有很多本子本身带着部分图案,更有助于让手账漂亮起来。

2/5

字好的朋友可以使用钢笔,更有书写的快感。

也可以使用多色中性笔,增加内容情绪的表达。

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多色彩笔,用以增加装饰。

3/5

胶带

市面上有多种多样的胶带,有的可以用作花边,构出排版,渲染气氛;

有的可以用来点缀,作为装饰;

当然高手还会有很朴素的胶带做出各种花样,比如一段格子胶带中间拧一下变成蝴蝶结。

4/5

贴纸

对于多数人来说,手绘水平没有那么高,可以入一些经典类型的贴纸,烘托氛围。

5/5

印章

现在还有各种图案、文字、列表等的印章,可以用来装点手账。

设计手账

1/3

排版是精髓

排版是整个手账是否漂亮的框架,可以记住几个原则:平衡、留白、色调统一。

有很多排版方面的文章或者书,可以搜来看。

各个社交平台中也有很多关于手账的分享用户,可以多收藏交流

2/3

写字不好可以打印来凑

相信认为自己手账最大败笔是自己的字的人不在少数。可以用好P图、字体和打印机,让自己的手账美翻。

3/3

简单手绘点睛

社交网站中的分享、美图软件中的贴纸等等,有很多简单的小手绘,易学但可以让手账活起来。

丰富内容

1/3

照片

拍的美照可以打印出来贴在手账中,既能完美表达当天的心情,也是未来回忆的珍惜画面。

2/3

票据

记录着当天精力的电影票、景点门票、演唱会票、车票飞机票等等,都是记录生活的点滴。

查看剩余1张图

3/3

其他

地图、电影海报、朋友寄来的明信片、当天的单向历、树叶等等,都可以成为手账的丰富素材,就看作者的发挥了。

专一的网络
怕黑的花瓣
2025-08-15 16:41:29
经常可以见到手持手杖行走的人们,许多人很奇怪:怎么年纪轻轻,就拄上拐了!其实,那不是拐杖,是运动手杖。那么,拐杖和手杖有什么不同呢?主要体现在功能、材质和使用方法三个方面。拐杖的作用,是便于行走,以防摔倒。而运动手杖,则是专项运动(登山)或大众健身的装备。运动手杖可以分为登山杖和越野行走手杖。越野行走手杖主要适用于可以当天返回的登山活动和平路的快步行走。在登山时,有了手杖的支撑,可以节省体力,避免心肺功能超负荷,还可以减轻膝关节的压力,此外,在平路的快步行走时,在下肢活动的同时,上肢也能得到锻炼。从材质上来看,拐杖需要稳固,不能晃,因此多用木制或铝合金,不能有弹性。登山杖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所以多用钛合金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登山一般不会每天都去,但快步行走却是锻炼者每天的功课,因此,越野行走手杖除了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外,最重要的是还要有相当的弹性,使人在长时间行走和攀登时感到舒适,因此越野行走手杖采用碳纤维和玻璃钢纤维的混合材料制成。在使用方法上,拐杖是用手掌向下支撑。登山杖是握住手柄支撑,手柄上有一根可调节长短的带子,起到辅助支撑作用。越野行走手杖的手柄上设有立体式手柄护手,使用手柄护手来支撑,即使是腕力较差的人,也可使手杖运用自如,还可以保护腕关节。运动手杖的下端都设计有金属头,易于在陡坡和冰雪路面的行走不打滑,越野行走手杖还设计有防震头,在石台阶及水泥等硬路面行走时,加上防震头,可去掉金属头的噪音,并使行走更加舒适。

听话的小蝴蝶
等待的水壶
2025-08-15 16:41:29

对手杖使用者来说,掌握正确的持杖高度,对保持正确的站立和行走姿势,合理运用手杖的支撑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长期持杖过低会形成驼背,而持杖过高会使您在上下台阶或楼梯时感到困难。拐杖长度合适,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反之则事倍功半,多费力气,甚至引起损伤,因而选择合适的拐杖甚为重要。确定手杖合适长度的方法是穿上鞋,取立正姿势,测量手腕部横纹到地面的距离,或尺骨茎突到地面的距离。 手杖通常单根握于不便腿脚的间侧手巾持腋杖行走时,注意先出拐杖后迈步迈步时先迈患肢,后迈健彼。患肢迈出后,以双拐作为支撑,将身体逐渐间前移动迈步幅度不能超过正常步态以免不稳跌倒、双拐向前移动时要平行,不订向两侧滑动。拐杖着地时要稳固,避免滑动。若卧床休息时间较长,开始站立行走,常感头晕目舷,容易跌倒,要逐渐适应。可先练习坐于床上,后由护理人员搀扶,在室内短时间站立,适应后再练习扶拐站立行走。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拐杖的设计制造越来越精妙。如拉伸式手杖,既能撑在腋下,也能用手撑着行走按钮拐杖,可以任意调节使用高度折叠手杖,平时可当手杖使用,需要时也可以折肴起来当板凳坐四脚拐杖,使用起来比“独脚拐杖”更为稳定。

首先:两种确定手杖高度的方法

确定手杖高度的方法一:身体直立,以肘关节屈曲30°,腕关节背屈约30°的状态握住手杖,使手杖支脚垫位于脚尖前方和外侧方直角距离各15cm处的位置。确定手杖高度的方法二:身体直立,手杖高度与大转子(关

节突起部)处于等高的位置。

第二:确定腋杖高度的方法

取站立位,将腋杖放在腋下,与腋窝保持3cm~4cm(2指)的距离;两侧腋杖支脚垫

分别置于脚尖前方和外侧方直角距离各15cm处;肘关节屈曲约30°,把手部位与大转子高度相同。

参阅图表 身高(厘米) 手杖高度(厘米) 182.5 140 177.5 135 172.5 130 167.5 125 162.5 120 在选用手杖时,要注意四看:一看杖杆是否坚固,木质应柔软,轻重适度,不易断裂;二看杖柄是否舒适,不磨手心,轻便结实,有舒适感;三看杖端是否加套,减少声响和起防滑作用;四看长短是否适宜,选手杖的人须直立,以两手自然下垂。

聪慧的小懒猪
疯狂的冰棍
2025-08-15 16:41:29

手杖的功能在于增加步行时支撑的面:以减缓下肢或是身体骨骼结构所必须承担的负荷。一般以健侧手使用手杖时可以减少患侧下肢所承受的重量达20%至25%。可分担患者脚部的载重,减少因下肢肌肉无力所产生的跛行现象,例如退化性关节炎的患者。对于膝上截肢的病人,借着手杖增加患者载重的力臂,可降低残肢与义肢间的反作用力。降低走路转弯时所需的肌肉力量,对于周边血管病变的患者,可以减轻下肢血液循环的压力。可以提供行动时感觉判断的讯息。

需用时机

为了让步行辅助器具真的能帮助行动并且避免伤害,我们必须注意使用的时机与正确的使用方式。手杖的使用时机包括:需要改善平衡的时候需要减缓关节疼痛的时候轻发炎或受伤部位的承重力量对于衰弱的肌肉提供辅助功能常做探知周遭环境的工具。

设计功能

手杖主要有单脚手杖、多脚手杖等。单脚手杖,只有一个支撑点,适用于下肢功能轻度障碍者、步行不稳者、轻度偏瘫患者和老年人。但要求使用者上肢要有一定的支撑力,手部要有一定的握力。

多脚手杖,有三个或四个支撑点,由于多脚手杖的支撑面积大,因此稳定性能好,但上下台阶和楼梯会不方便。适用于使用单脚手杖不安全者、平衡能力欠佳者等。

根据携带条件分:普通手杖和便携手杖,便携手杖一般指质地轻盈并可折叠。

材料工艺

一般手杖大多为木头、藤、竹或铝合金制的,高级的手杖还有碳纤维材料的。材料的种类虽然多,但所有的手杖必须又轻又灵活,这样用起来才不会感到累。选择时还要注意,手杖材料的承重性能也要特别好。

手杖的“尖头”

手杖底部有个“尖头”,好的尖头触到地面,形成的角度会让使用者很舒服,而且也防滑。不论是何种材料的手杖,在与地面接触的部位都必须加防滑垫,这样才能避免打滑。

手杖的握柄

手杖的握柄部分不宜太小,否则对使用者的手关节不利;如果您的手掌容易出汗,避免使用塑料的握柄,软

木或乳胶质的手杖最好抓。

登山手杖

登山时使用手杖,可以减轻腿部压力,节省体力,加快登山速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护膝关节,减轻其磨损。此外,因为有手杖的支撑,可以有效地维持身体平衡,使登山更安全。有的登山手杖是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每支重量仅约150 克,从重量上讲,这是很占优势的,别看它重量轻,但很坚固耐用,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很轻松地支撑全身的重量。这种手杖具有很好的弹性,在体重的压力下可以轻度弯曲,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反弹力则能构成推动身体向前的助力。这种手杖都有特殊设计的腕带,它可以在支撑时使手臂和手杖形成一条直线,下山时用就更加方便。 调整登山杖的长度:一般三节式的登山杖有两节是可以调整的。开始先将登山杖全部旋松,将靠近底端的支杆伸长到最大限制的长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参考) ,手持登山手杖站在平面上调整登山杖的长度,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为支点,将前臂上举到跟上臂成90度,再将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调整到接触地面(调整登山杖时不应该超过登山杖上所显示的最大调整长度)。最后将登山杖的支杆全部锁紧。

正确使用腕带:通过腕带来支撑登山手杖,而不是紧紧地抓着把柄施力。腕带的重要性可是不亚于登山杖本身的强度。我们在使用登山杖下坡时,登山杖所承受的冲击力应该由腕带传导到手臂上;在上坡时,手臂的推力则由腕带传到登山杖,产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手腕穿过腕带时不应该直接从腕带上方伸进去抓住把柄,而是应该把腕带拿起来,从腕带的下方穿入,将带子压在手掌之中,然后再轻轻地抓住手杖把柄。

登山手杖的维护

1 碳纤维手杖不能受太大的横向力,也不能磕碰,所以使用时要小心一些。

2 登山杖用完后,如果长时间不再用,应将其开口处朝向下方直立存放。

医疗手杖

这类手杖有自己的名字—“助行器”,依其与地面接触点的多少可分为以下3 种:一般手杖:与地面仅有1 个接触点,好处在于灵巧。但由于提供的支撑与平衡作用较少,所以只适于行动较慢时使用。

三脚手杖:与地面有3 个接触点。由于底面积较大,所以能提供比一般手杖更好的支持与稳定性。此类手杖尤其适用于不平的路面。

四脚手杖:与地面有4 个接触点。适于偏瘫的中风病人在刚开始康复的时候使用,可以增加行走的稳定性。但因4 点可以构成多个平面,在路面不平时,反而容易造成摇晃不稳的现象,所以建议四脚手杖最好在室内使用。

可爱的水杯
顺心的小甜瓜
2025-08-15 16:41:29
一、用手杖上山、下山可以省很多的力气。尤其可以减轻腿部的压力,也可以缓解腰部和肩膀疲劳。很多人讨厌下景区内的楼梯台阶,对腿部膝关节冲击很大,经常听有人抱怨说走的膝盖疼。如果使用手杖的话,会很好的效果。

二、用手杖可以增加行走的稳定性,登山的时候每个人的背负都不轻,尤其是在走两天以上的路线,很多人习惯不稳的时候用手扶身边的树或岩壁。用手杖情况就不同了,人腿是两个支点,加上手杖三或四个支点就会很稳定。

三、使用手杖会使安全性大大提高,减少很多滑倒、扭伤的机会,特别是在碎石、河谷地段。

四、杂草丛生的地段可以探明路况,驱赶动物特别是蛇。

手杖在户外运动中确实可以给我们很多帮助,但是用的不好的话就达不到它原本的作用。

正确使用登山杖

1.调整手杖的长度

一般的手杖都是可以调节长度的,开始先将登山杖全部旋松, 将支杆伸长到合适的长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参考。 在这里要说一下,发现很多人习惯伸缩手杖只是伸展其中的一节来达到需要的长度,我认为这样不可取的。平时用的手杖基本上是三节的,如果只是伸展其中的一节,那么它的坚固性就会大大的折扣,因为手杖的设计是一节套一节,只是伸展一节的话在坚固程度上远远不如均匀的伸展每一节。

手持杖站在平面上调整登山杖的长度,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为支点,将前臂上举到跟上臂成90。,再将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调整到接触地面;或者将手杖头置于腋下5~8公分,然后将杖尖下向调整到接触地面为止。 将手杖的支杆全部锁紧, 另一只尚未调整的手杖比对锁定长度的手杖调整到相同长度即可,调整好后最好是用记号笔做一下记号,方便下次使用。 调整手杖时不应该超过手杖上所显示的最大调整长度,在购买手杖时可先做长度调整以确定是否买到合适长度的手杖。

2.腕带的使用

一般人使用手杖时都是紧紧地抓着登山杖的把手施力,以为腕带的作用只是让手杖不会离开自己的手腕而已,如果你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你就错了,腕带的重要性可是不亚于手杖本身的强度!

我们在使用手杖下坡时,手杖所承受的冲击力应该藉由腕带传导到我们的手臂上;在上坡时,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带传到手杖产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我们的手腕穿过腕带时不应该直接从腕带上方伸进去抓住把手,而是应该把腕带拿起来,从腕带的下方穿入,将带子压在我们的手掌之中,然后再轻轻的抓住把手即可,透过腕带来支撑手杖,而不是紧紧地抓着把手施力。如果有带扣,做些许的调整,记得不要影响到手杖的操作。

手杖的操作方式

1.平地及平缓的上坡

就跟平常走路一样采取相同的节奏,右手臂在左脚向前同时顺势将登山杖往前带,但是杖尖不要超过身体前面,然后顶住地面向后推,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样的动作。

2.较倾斜的陡坡

动作和平常走路一样,但是手臂要往前将手杖的位置放在身体的前面,利用手杖支撑身体往上,来减轻腿部的压力,必要时候可以同时利用两只手杖来做爬升的动作,推身体往上的时候,手掌可以放在登山杖的顶部加强推的力量。

3.下坡

由于下坡的冲击力比较大,这时候就要利用手杖来减轻腿部的负荷,因此手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体的前面,而且必须要比前脚先着地才能达到分担力量的效果,因此身体一定会向前倾斜,这个动作并不是我们下坡的自然动作,所以需要经常练习,同时要自己感觉手杖要放多远的位置,才能达到减缓腿部压力的效果,而且不会拖慢原来行进的速度和节奏。必要的时候,可以加长手杖的长度,完全根据个人的感觉来做调整。

手杖的使用是为了减轻腿部的压力,进而增加身体整体性的持续耐力,上面的东西只是自己的一点体会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在户外运动中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做作。对于那些认为可以在山上随便砍一根树的观点,本人坚决不同意,户外运动本身是一种亲近自然的方式。一棵树长在山上不容易,如果每次上山都砍树的话,那就不如不爬山了吧!

无聊的酒窝
多情的帽子
2025-08-15 16:41:29
答:测盲人离家走出去多远、晚上过马路时发光、掉在地上时发声方便盲人捡回、杖上安装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自动报时、报气温、可伸缩、折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