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end Style / 国潮风格
国潮的崛起
Chinese Trend Style / 国潮风格
当“中国智造”正在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国潮”也就成为了国货发展的新方向,2018年更是被称为新国潮的崛起元年。
“中国李宁”走上时装周,RIO花露水鸡尾酒卖成爆款,老干妈携手潮流服装大放异彩,故宫跨界打造视觉一流的时装与彩妆······
这些独特的中国品味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掀起了一股“新潮流”风尚,并凭借硬核中式风意外走红,真正的国货越来越多的现于人前。
早前,一直力挺中国文化的陈冠希,就于2004年创造了他自己的个人品牌CLOT,这也让他一度成为国潮老炮儿。
除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陈冠希也一直在努力为“中国制造”正名,他曾说:
“我们不能在一个‘在中国市场这么做已经算优秀了’的标准下工作,所有的工作必须在国际标准下都是优秀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说出这是中国制造。”
创立了 国朝 品牌Angel Chen 的时装设计师的陈安琪,也是国潮潮流中一个不可忽略的标志,她那鲜明嚣张的设计,离经叛道式的激进个性,不断颠覆了人们对“中国风”的认知。
就是这些品牌老字号和新国潮品牌的坚持创新与变革,才让国潮之光的种子愈发茁壮的成长起来,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再随着千禧一代消费群的迅速崛起,年轻人对潮流文化的高度认可,国潮风正引领着新一轮的革新,演绎着一种全新的、 时尚 的、前卫的生活方式。
这也是中国制造的影响力,无声无息地反哺着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改变着国民对潮流文化的理解。
如何定义国潮?
Chinese Trend Style / 国潮风格
从国内潮流开始崛起,越来越多国内的潮流品牌涌现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词,叫做“国潮”。
“国潮”概念的出现,可追溯至前些年百雀羚、卫龙辣条、老干妈和回力鞋等老字号的走红。
随着大国实力的复苏与崛起,年轻一代也开始逐渐认识到新国货在怀旧情怀之外的新魅力,“国潮”一词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热议。
国潮之所以大肆盛行,并吸引了许多年轻消费者的朝拜,主要还是传统文化的回归,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国人民族自豪感的觉醒。
潮流是大多数年轻人喜欢的明星所经常上身的品牌和风格,是一种年轻人所追捧的 时尚 文化;
而国潮,虽然也是指一种潮流,但它是含有中华优秀文化底蕴存在的本土文化潮流趋势。
它是以品牌为载体,以文化为语言的一种现象,它并不单单只局限 与 某一领域和某一形式,它代表了许多领域。
可以是异次元空间的国漫、可以是各朝代与现今结合的服饰变迁,也可以是室内空间的革新,不管它是哪一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们都是以本土文化为表达的审美方式。
它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中国品质与中国智造,是在传统和现代融合后的中国范儿与中国腔调。
RET睿意德总经理夏季曾在一篇文章这样诠释国潮: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国潮是以品牌为载体,既是满足消费者对 时尚 的追求、个性的张扬,又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自然回归和凸显。
老字号网红
Chinese Trend Style / 国潮风格
李宁早已不是当初你认识的那个李宁了。
李宁(LI—NING)是体操王子李宁退役后创立的同名品牌,自1990年创立以来,就成为了中国人熟知的运动品牌之一。
但这个运动品牌一度似乎都与潮流搭不上边,直到2018年6月,李宁以强势之姿登上了巴黎国际时装周,人们才发现,李宁早已不再是以前那个李宁了。
此次一登场,李宁就发布了系列超酷炫 国朝 新品,全部都是以中国元素为设计灵感,重新强调了品牌的中国渊源和国货情怀。
将各种中国元素展现的淋漓尽致,极其酷炫的色彩碰撞又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李宁算是做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让本土国潮风风靡全球。
当然,在重新引领潮流的国货老字号中,李宁也只是一个代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开始让产品走在时代的潮头,塑造真正的“国潮”趋势。
新东方美学
Chinese Trend Style / 国潮风格
时尚 潮流不断改变,唯有古典之美永恒不变。
在过去,中国曾一度是世界的中心,不管是文化还是商品,都受到周边国家的仰慕和学习,那时候的万国来朝就证明了中国的实力。
步入现代 社会 后,中国依然还是强大的国家,但真正的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声量似乎被完全淹没了,服装、建筑、室内、设计等这些美学领域,在世界上的地位稍显弱势。
曾经代表着潮流审美的东方美学荣光不复。
不过,伴随着近两年国潮热的兴起,东方美学也正在以一种高调的姿态复苏,重新在世界的舞台之上绽放它夺目的光彩。
东方美学是根植于中国悠久 历史 的古典美学,美学家宗白华就曾用“错彩镂金”和“芙蓉出水”来总结两种不同的东方美学理想。
在国潮品牌上,许多设计师也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古典美学形式来定义“国潮”的概念,让新东方美学重新表达。
全球 时尚 圈里,新东方美学也在日渐成为一种潮流,中国风不仅是当下年轻人打造自我符号时喜用的符号,也正在成为一种国际范儿。
如早已拥有网红头衔的故宫,之前也来了一次跨界时装的创造,联合ICY全球设计师平台推出了“吉服回潮”系列时装。
将宫廷服饰的仪式感与图案运用到时装领域,是古典美学与当代日常的一次大胆合作,再对话传统文化,用新东方美学定义了国潮之美。
还有设计了之前网上疯传的“节气”系列海报的视觉艺术家More Tong,将传统文化与中文字体结合,构建了令人惊讶的东方文化的视觉体系。
海报设计
Chinese Trend Style / 国潮风格
青岛啤酒的国潮范儿。
中国风潮流
Chinese Trend Style / 国潮风格
潮派设计
Chinese Trend Style / 国潮风格
中式风为主线,混搭其它元素。
设计师受到菜单上各方 美食 融合的概念影响,设计出一个以中国风为主导的,带有秘鲁以及日本文化要素的用餐空间。
餐厅气氛活泼温馨,充满创意,为人们打造出一个异域风情富有想象力的聚餐场所。
由DOMANI东仓操刀设计,以凌厉的笔法构建空间的感官错觉和视觉冲击。
一座通体透红的巨型装置贯穿整个空间,成为视觉与艺术的存在,从正面的角度,亦形成品牌名的首字母R型。
装置以红色钢板为主材,只在靠近入口处的部分采用光泽的红色玻璃材质。
未来几何感的室内充斥着红与黑的撞色基调,红色是激情和爆发,黑色是沉稳和内敛。感性的血液在理性的围合中滋长,两种颜色也在对抗中达至平衡。
灰色水泥材质收银台位于红色装置下方一角,在红黑主色的氛围里犹显安静。
作为国潮先锋,ROARINGWILD试图通过服装这个载体,传达无所畏惧的逐梦态度。
DOMANI东仓以设计打破传统零售的枯燥程序,正是契合品牌用心的空间演绎。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珍视你的每一次阅读,犒赏你的高级味蕾;期许你在午夜梦及所爱,天亮之前有所待。
即便是曾经引领大牌设计师跨界快时尚合作潮流的H&M,这也是第一次。这间总部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国际时装零售巨头宣布:将与中国年轻设计师、BoF 500成员陈安琪推出首个中国设计师联名系列“ANGEL CHEN x H&M”。
该胶囊系列为陈安琪以及H&M内部设计团队共同打造, 以中国功夫为灵感来源,延续了陈安琪此前高饱和度配色、印花、纹理等元素,糅合东西方美学理念和年轻文化精神。本次联名包括24款女装、12款男装和9款配饰,其中包含一套由100%再生尼龙网布面料制作的紧身衣和紧身裤,系列价格区间为人民币159元至1490元。
这样的跨界,从彼此的选择、到宣传和渠道的大手笔,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此前很多国内跨界合作的案例,对中国设计师而言仅仅是用来补贴自身主线运营的方式,甚少涉及到真正的产品销售和渠道的铺开。对品牌而言也基本上只追求的是市场营销的声量,H&M此前曾在少量店铺贩售过其2015年H&M设计大奖得主李东兴(Ximon Lee)的作品。
对于H&M这样的国际品牌而言,与中国设计师的合作有助于其与中国消费者有更多的双向对话与沟通。在过去,海外品牌一直仅仅将中国视为一个纯粹的消费市场,而非创意市场。"我们在中国市场看到了巨大的创新潜力以及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Olsson说道。"这不仅得益于大家的创造力,还有身后拥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和深厚的中国文化,"陈安琪表示:”这样的合作不仅让本土消费者感受到本国文化的魅力,也希望让全球华人看到文化输出的力量。“
Forever21破产、NEW LOOK退出中国等消息,让人对快 时尚 的未来产生质疑。疫情期间,全球经济受挫,不少人也觉得Zara、H&M会步上它们的后尘。
的确,快 时尚 的成绩近两年来的确不喜人。但是,市场饱和、业绩跳水,并不意味着快 时尚 会就此没落。
你为什么离不开快 时尚 ?
快 时尚 门店之所以大部分会设在商场一楼,就是因为它能让消费者进来闲逛,为商场内部引流。直到现在,快 时尚 品牌都是商场用来招揽顾客的“利器”。
为什么快 时尚 一直在被说亏损,消费者还是离不开快 时尚 ?
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快 时尚 够“快”。
快 时尚 不局限于每个季度的流行趋势,时刻留意最新 时尚 款式。当 时尚 杂志还在预告当季流行趋势的时候,Zara、H&M等品牌的橱窗里就已经在展示这些新品了。
为了保证品牌产品的新鲜性和稀缺性,快 时尚 品牌的设计师分别从巴黎、米兰时装展上获得灵感,然后进行大量创作,做到款多量少,每年推出的时装款式超过2万种。
根据资料显示:Zara可以做到每20分钟设计一件衣服,“7天生产、14天下柜、30天上柜”的速度堪称快 时尚 界“劳模”。
快 时尚 的速度,让人们以低成本接近世界潮流,其“狠、快、低”的模式,无疑是成功的。
其次,是便宜。
快 时尚 店里大大的红色“SALE”,很难不让人动心。高街 时尚 品牌动不动就好几百的衣服,在快 时尚 能以不到两百的价格买到。
综上所述,快 时尚 在服装市场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但具体应该怎么运营才能无可替代,还需各品牌从不同角度去下功夫。
市场需要怎样的快 时尚 ?
快 时尚 并不是“唯快不破”,毕竟Zara、H&M和优衣库等品牌业绩下滑是不变的事实。品牌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变革,以最大程度迎合市场的需求,才能重构快 时尚 “王国”。
要谈如何重构,我们先来看看快 时尚 之前遇到了哪些坎:
1.消费者开始更注重个性化;
2.租金升高,门店运营成本加大;
3.欧美快 时尚 品牌本土化营销不够;
4.过度追求 时尚 ,导致抄袭状况频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便能得出市场到底需要什么快 时尚 的答案。
01
更加个性化
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 时尚 前卫了,他们需要更个性化、更能凸显自身风格的产品。如何通过个性化抓住Z世代消费者的心,成为各大品牌的必修课。
比如H&M之前和中国设计师陈安琪Angel Chen合作过一套国风系列,邀请张艺兴和超模刘雯出镜拍摄广告,就在当时掀起了不小的话题性。
02
拥抱线上
快 时尚 的大面积关店,就是因为租金成本太高,品牌为节约资金而不得不做出调整措施。
既然线下走不通,那在线上发展电商营销,就成了快 时尚 品牌接下来的重点。
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斥资10亿欧元,大力发展数字化领域,目标2022年把电商收入占比从14%提升至25%。当前,Zara已与天猫合作开设新零售门店,推出“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等服务,发力线上渠道。
03
注重品质
为了“赶时间”,大部分的快 时尚 品牌对质量并没有太多追求,从而流失了很多注重品质的消费者。
UR发现了快 时尚 在“质量”这一块的空白,推出“快奢”概念,打破高街 时尚 与快 时尚 之间的鸿沟,留住消费者的兴趣。让个性化、多元化的设计以及本土化的版型与风格,成为品牌优势。
消费者的确不能离开快 时尚 ,但各品牌无论是定位、产品设计、营销方式还是渠道都需要进一步革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创建不败的快 时尚 “帝国”。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高端羽绒服品牌加拿大鹅(Canada Goose)关联公司希计(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新增行政处罚,处罚事由为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处罚款45万元,责令公开更正并停止发布。
加拿大鹅的羽绒服曾在中国消费者中掀起一股热潮,今年年初,上海的加拿大鹅被疯狂抢购,旗舰店排队时长在1个小时至3个小时之间不等,售价近10000元的羽绒服几乎卖断货。
相关新闻发布后,#加拿大鹅因虚假宣传被罚45万元#登上微博热搜。
有网友评论道:加拿大鹅改名叫加拿大鸭吧!
鸭绒占比远高于鹅绒
加拿大鹅因虚假宣传被罚45万元
那么,加拿大鹅为什么会被罚呢?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当事人希计(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主要从事“CANADA GOOSE”品牌羽绒服销售。2018年9月起,当事人在天猫平台开设“CANADA GOOSE官方旗舰店”,委托上海博道商务有限公司进行日常运营、维护及商品发布。同月起,网站发布“我们的所有羽绒混合材料均含有Hutterite羽绒,这是优良且最保暖的加拿大羽绒”的文字内容。
调查发现,Hutterite羽绒是指采自加拿大北部 Hutterite群落养殖区的鸭、鹅的绒毛。而经调查人员向中国羽绒协会及上海服装行业协会了解,羽绒的保暖性能和羽绒的蓬松度、绒子含量两个指标直接相关,这两个指标受鹅、鸭的生长周期影响,生长周期越长,羽绒成熟度越高,保暖性越强;体型大、发育成熟禽鸟的羽绒质量最佳。
因此,在禽鸟品种相同的情况下,羽绒的品质和禽鸟的成熟度有关,和产地、气候无关。当事人强调“Hutterite”产地来彰显羽绒的保暖性无事实依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同时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该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第一款,构成虚假广告行为。
此外,调查还发现,在当事人销售的190款羽绒服装中,鹅绒产品约占16.8%,鸭绒产品约占83.2%。也就是说,其销售的大部分羽绒服并非使用保温性能更出色的高蓬松度鹅绒,而是使用了蓬松度较低的鸭绒,因此,当事人以偏概全地称其产品所使用的羽绒“优良且最保暖”与事实不符。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源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4条规定,广告中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诱导消费者。本案中,加拿大鹅的经营者在对产品的介绍中宣称,自己某产地的鸭绒是加拿大最保暖的鸭绒,这样的描述显然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于虚假广告的规范。
另外,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加拿大鹅官方天猫旗舰店在“退款说明”中发布“涉及已损坏或已经使用过的商品,若因质量问题退款,如有必要需经权威质检部门或加拿大鹅(Canada Goose)质量部门鉴定,加拿大鹅(Canada Goose)保留最终判定权。”
该条款内容擅自扩大了自身对产品的判定权,排除了消费者因产品质量瑕疵问题依法应享有的其他权利。随后,加拿大鹅旗舰店对此条款进行了修改。
行政处罚决定书表示,2020年,加拿大鹅天猫旗舰店网页点击量达1.81亿次,销售额达人民币1.67亿元,涉案广告有一定社会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决定对当事人依法处以罚款人民币45万元,责令其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
央视财经表示,记者多次电话联系了希计(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均未得到回应。
《经济日报》评论:
只要在中国经营,就要遵守中国法律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日报8日发布题为《抓住撒谎的加拿大鹅!》的评论文章。文章称,主要填充物是普通鸭绒,动辄却要卖上万元一件,加拿大鹅牌羽绒服卖的是保暖费还是智商税?
文章指出,监管人员查阅加拿大羽绒协会的海外官网,发现有一种蓬松度1000的羽绒,它才是测试以来加拿大最高品质的羽绒;还查阅了加拿大鹅羽绒供应商的海外官网,确认其知晓存在蓬松度1000的羽绒,而加拿大鹅向其采购的羽绒蓬松度最高仅为800。
加拿大鹅店铺内时尚的女款羽绒服(资料图,每经记者 董兴生 摄)
文章称,加拿大鹅可能没有认真学习过中国的广告法,也忽略了中国市场的变化。它最初被立案是因为使用了广告法禁止的“最高级”用语。用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是它此次被罚的主要原因。同时,监管部门还督促其纠正了利用格式条款排除消费者正当权利的违法行为。希望所有企业,无论中资外资,都应以此为戒,只要在中国经营,就要遵守中国法律。
文章表示,外国的月亮没有更圆,外国的羽绒服也没有更暖。不管是给自己起个洋名字,换个洋产地,还是大搞洋品牌溢价甚至虚假宣传,都不是正道。企业应当赢在产品和服务上。近几年,消费者对洋品牌不再迷信,中国品牌正在崛起,大有我用国货我光荣的势头。中国企业应当抓住机会,加强研发、优化经营,用堂堂正正的国潮与洋品牌公平竞争。
中国市场销售额猛增
资料显示,1957年,加拿大鹅的前身诞生在多伦多的一间小仓库,创始人Sam Tick为公司取名为Metro Sportswear,专营羊毛马甲、雪地服等。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Sam Tick的女婿David Reiss发明了新的羽绒灌装机器,使得公司走向了新纪元。David还创立了雪雁商标,后来演化成加拿大鹅,到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豪华服装制造商。
2017年,加拿大鹅迎来高光时刻,公司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并在2018年进入中国市场。
8月13日,加拿大鹅披露的2022财年第一财季(2021年3月27日至6月27日)业绩数据显示,在截至2021年6月27日的三个月内,加拿大鹅实现销售额5630万加元,同比增长116%,其中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额为2940万加元,批发收入为2580万加元,电商业务增幅高达80.8%。但在收入增长同时,公司亏损却在扩大,报告期内,加拿大鹅净亏损较上年同期的4819万加元扩大至5840万加元,公司表示,亏损原因主要是集团渠道布局调整产生了较大成本。
报告期内,加拿大鹅在亚太、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均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北美和加拿大也同比大涨70%,最快从疫情中恢复的中国市场则成为主要增长引擎,直营零售销售额同比猛涨188%。
另一方面,鉴于中国市场需求高涨,加拿大预计今年秋季在中国开设三家新店。今年初,加拿大鹅还与首位特邀客座设计师陈安琪Angel Chen携手打造全新联名胶囊系列,售价为4800元至14600元的产品一经上架就受到市场热捧。
由于全球疫情暂未结束,加拿大鹅没有给出对于2022财年全年的业绩指引,但预计第二财季批发收入将同比录得低双位数的增长,直营零售业务则有望较上年同期猛涨一倍半,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