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装饰 > 正文

农村自建房室内装修设计方法

快乐的白昼
跳跃的煎蛋
2023-02-27 03:14:54

农村自建房室内装修设计方法

最佳答案
冷傲的大叔
跳跃的钻石
2025-08-22 16:12:41

农村自建房室内装修设计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住宅纷纷从土砖加瓦式转变为农村自建房的新农村建设类型。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自建房设计主要由堂屋、卧室、厨房、储物间、院落五部分组成。以下是我整理的农村自建房室内装修设计方法。

(1)堂屋。堂屋是具有生产、生活、贮存等多功能的房间。用来接待亲友、节假日团聚,办理从丧喜庆活动,也是平日用餐、学习、看电视和从事家庭副业的场所;同时,又是整个住宅的中心,起着前庭入口和各卧室、厨房的交通枢纽的作用。传统建筑的堂屋也作为敬天、地、祖宗的场所,现在已失去了意义。

堂屋作为家庭活动的中心,在住宅的平面布局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堂屋一般要求宽敞,以方面的需要,除陈设少量桌椅家俱外还常留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以存放部分农具及副业生产工具。为了便于生产活动和挑担的方便,一般对外的门都设双扇,习惯都开在中间。

北方住宅堂屋的开间尺寸多为3.3米或3.6米,进深为3.9米、4.2米,建筑面积在12-16平方米这间;南方住宅堂屋开间尺寸多为3.6米、3.9米,进深为4.8米、5.4米6.6米(带前廊)。

(2)卧室。农村住宅中的卧室一般是围绕着堂屋布置的,设计中要平面布置得紧凑台理,尽理避免卧室互相穿套,同时卧室大小搭配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要,节约面积。

根据家庭人口结构及分室要求可以划分为下列户型:一堂一室、一堂二室、一堂三室或者是多堂多室。主要是要满足一家人的合理分居的需要。

南方传统形式的旧楼房,卧室最高且低矮,楼层更低,室内阴暗,加之后墙不开窗,房间的通气采光较差,室内空气常有一股霉腐的气味,在这种环境长年生活极为有害,新建住宅应注意改善。

(3)厨房。厨房的布置形式大致可归纳为三类:

①与这他房间组合在一起,它的特点是布置在住房之内,使用方便。在南方地区,有不少农村住宅的厨房是布置在厢房中的。在乐北和华北地区,厨房多与卧室相连,以便利用"一把火"锅连炕,节省燃料。缺点是通风组织不当时,烟气易影响卧室。②与住宅相披连。它的特点是布置在住房外与居室披连,与居室的联系方便,不受雨雪的影响,亦可因陋就简,利用旧料修建。③在院落中独立建造。厨房布置在住房外与居室脱开,可避免烟气影响居室,卫生条件较好,亦便于利用小料和旧料。缺点是雨雪天使用不便。

(4)贮藏用房。由于农村生活与生产的特点,各种物品贮藏量相当大,在农村住宅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必要的贮藏用房与贮藏设施,利用坡屋顶山尖的局部空间,做上搁板,存放物品,上下一般用竹木活动梯子;或通过增加房屋一定高度形成的.搁楼,平日可作贮藏,必要时也可以居住;或利用室内外楼梯上下部空间解决。

(5)院落。院落是农村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院落中可饲养畜禽,堆放柴草,晾晒衣物,存放农具、杂物等。有的院落还可搭瓜棚、栽葡萄、种植蔬菜或房前屋后植树栽花、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

常见的院落形式有①前院式;②前院带侧院式;③后院式;④前庭后院式;⑤天进院。

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和院落的面积大小的确定要根据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特点及当地风俗习惯等去考虑。在四川潮湿而少风,农民希望开敞的环境,常不筑围墙,而在北方人们总是希望建筑围墙。

在建设新农村的农村自建房中,质量和安全是首要的,建造农村自建房的农民朋友最好不要图便宜,选择没有工匠证的泥水工,因为这样最易出现质量问题;还有就是建筑材料,比如水泥、钢筋等,一定要买正规产品,不然,也会危及质量安全;在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雨篷、挑梁、外檐沟

雨篷和挑梁是常见的悬挑构件,其受力模式为上部受拉力,所以受力钢筋必须放置在顶部。其底部模板支撑须在砼强度达到95%以上才能拆除。施工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把受力钢筋放置在底部,在模板拆除后导致梁板顶部出现裂缝,严重的出现倒塌。

构造柱、框架柱

构造柱主要起到拉结墙体作用,在结构上不承受结构荷载。框架柱主要承受结构荷载——竖向压力和弯矩。一般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比构造柱大,柱内配钢筋数量也比构造柱多。构造柱和墙体连接采取马牙槎型式,而框架柱和墙体连接才用竖向预留拉结钢筋型式。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注意二者区别。

简支梁、框架梁

简支梁是两端支承在砖砌体等支座上的梁,其纵向受力钢筋放置在梁下部;框架梁是两端支承在框架柱等支座上的梁,其纵向受力钢筋在支座部位放置在梁上部,在跨中部位放置在梁下部。在现场施工时主要注意纵向受力钢筋的放置位置,防止材料用了,却没用对位置,造成安全隐患或浪费。

现浇楼板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农村住宅楼板一般都采用现浇结构。现浇板在放置板钢筋时要注意:板顶和板底钢筋要均匀按设计间距放置。在绑扎钢筋过程中往往因踩踏而使板顶钢筋下弯,在浇筑砼前需把板顶钢筋位置校正。板底钢筋要在钢筋底用30毫米左右大小卵石垫空,使钢筋和模板有一定的空隙,以免出现板底露筋现象。

墙体

墙体在房屋中是承重和维护结构。外墙上有外脚手架拉结留下的孔,在粉刷前必须先将孔洞用砖等堵实,然后用水泥砂浆粉刷,否则该部位极易渗水。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采用一顺一丁的砌筑形式,砌体灰缝砂浆应饱满,头缝也要饱满,不可留有透亮孔。

现浇结构模板支撑拆除时间

现浇结构模板支撑,必须在现浇钢筋砼达到一定强度时才可以拆除。悬挑结构一般要现浇钢筋砼达到100%才可以拆除(一般要28天以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住宅纷纷从土砖加瓦式转变为农村自建房的新农村建设类型。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自建房设计主要由堂屋、卧室、厨房、储物间、院落五部分组成。

最新回答
勤奋的煎饼
自信的小兔子
2025-08-22 16:12:41

下面是我整理的洛阳古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的论文,欢迎各位艺术类毕业的同学借鉴!

摘要 洛阳古民居建筑在屋宇格局、屋顶、梁架、门窗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其精神境界中蕴涵着以河图洛书和牡丹意象为文化元素的精髓,并因此显得简洁而不失大气,质朴而不乏典雅。

关键词: 洛阳古民居 装饰艺术 文化元素 简洁大气 质朴典雅

古往今来,人类对于物体的设计方式有两种:通用式和特殊式。综合各种要求,制定出标准形式以备选择即为通用式按照个体要求进行特殊设计即为特殊式。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前者为制成品,后者为订制品。就世界建筑史而言,西方建筑是特殊式,中国建筑是通用式。西方建筑以石材建构,追求永恒,如金字塔。中国建筑以木材建构,追求时新,如北京四合院和洛阳古民居。但洛阳古民居建筑不仅依靠房屋的布局来表现其性格,还依靠其屋宇格局、屋顶装饰艺术、梁架装饰艺术、门的装饰艺术等来表现其地域特征和思想情趣,营造诗情画意的环境艺术。

一 屋宇格局、屋顶装饰艺术

洛阳位于北方黄河中游区域,其古民居屋顶与南方民居利于防雨的悬山顶不同,多为利于防风火的硬山顶。现以洛阳市老城区贴廓巷35号清代庄家大院――“洛八办”纪念馆为典型,试作分析。

庄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总建筑面积达3330平方米,由三座三进式四合院自东而西并排构成,相互有偏门连通,为清代砖木结构古民居。大院座南面北,其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临街房、厅堂、上房。大院两侧的厢房均为两层楼房式建筑。庄家大院屋顶为硬山顶。各进院落之间构成了“高――低――高”三段式有节奏感的起伏性主韵律格局,其长巷与墙垣则形成了衔接的“长――短――长”的交错状辅助韵律。行走其中,穿门越巷,会油然产生一种缓步悠游,韵律悠悠的清幽兴味。不由使人联想起宋代寇准《踏莎行春暮》“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的意境:三春渐深,黄莺新声,繁华缤纷,青梅小小。华屋静静,细雨蒙蒙。屏风半掩,余香袅袅。思妇伤春怀远,约言沉沉,音信杳杳,懒对菱花镜,倚楼独望远,失魂又落魄,怅然对长空,芳草连云天。

其屋顶正脊东西两端及其四条垂脊前端均装饰有鸱尾,屋脊棱之间的面上覆有盖瓦,盖瓦面上装饰着卷草纹的二方连续图案,屋檐的滴水瓦上塑有花卉走兽图案。正脊线条平直,垂脊线条斜欹,形成平欹对比,二方连续图案构成重复,屋脊的鸱尾装饰与滴水瓦上的图案装饰则构成了立体与平面的装饰对比。整个屋顶由“二方连续图案”的重复性和立体与平面的“高――低”对比构成平行重复、先高后低的和谐衔接,不仅具有防火、排水的实用性,而且也像一只缓急有度的小夜曲,给人以雅而美的视觉享受。

二 梁架装饰艺术

洛阳古民居梁架形式与南方古民居穿斗式梁架形式不同,多采用抬梁式,把梁做成月梁形式,即梁的上下表面均被削成向上微微拱起的弧线。例如,新安县铁门镇73号现为刘隧杰居住的一杨姓故宅,其廊柱与墙体连接的横梁也加工成月牙形,足见其设计者的睿智表现。大有宋代诗人苏轼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的意趣。

在对魏家坡村125号民居考察时看到其堂屋前坡里面二檩木架上,双木檐檩上,以及梁端横面上镶有方形牡丹花饰件,红花绿叶依然明晰。而且在堂屋正中的一朵牡丹花饰件下面6根檩条的相间处,在长方形黄色底上绘有8个褐色菱形,褐色菱形上绘有白色八卦图形,八卦图的左右标有楷书字“八卦图”“万福图”。八卦图的中间绘有阴阳图形的太极图。太极八卦图之下的正堂房间,与其图下二檩木架连接的是整房间宽的隔断式屏风,其上4个金线方框中刻有“桂馥兰馨”楷书金字。整体气度恢弘,儒雅大方,充满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韵味。我们由此而联想起《河图》与《洛书》,二者均发生于洛阳。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宋人黄庚《赠易数周仁山》有“河洛图书排纸上,乾坤爻象只胸中”之句,宋代佚名《朝会》也有“爰有嘉禾,含章自天。宛城洛书,粲若奎光”之言,可见《河图》与《洛书》的深远影响,洛阳古民居装饰艺术出现其所衍生的太极八卦图也是自然之事。

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美誉的洛阳牡丹,其雍容华贵的容颜更是享誉古今,为洛阳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正如唐代诗人徐凝《赏牡丹》所吟:“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这就难怪洛阳古民居装饰偏好牡丹了。邵雍的一首《洛阳春吟》说得更妙:“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可见洛阳人热爱牡丹花之深,洛阳古民居建筑装饰有牡丹图案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 门的装饰艺术

“门”作为建筑平面设计段落的一种表达形式,成为变换封闭空间的转接点。洛阳古民居建筑的门具有引导带领的作用,在平面构图艺术上,强调视觉审美的程序化。大体而言,洛阳古民居的门分为:外墙门与内屋门。

1 外墙门的装饰艺术

洛阳古民居的外墙门俗称大门楼,是一户人家贫富的形象建筑。因此,凡殷实富贵之家,无不殚精毕力,以求完美。例如,伊川县吕店乡温沟中街152号明清古民居,其门楼位于临街倒坐屋的东南部,属于占有一间房屋空间的大如意门样式。其大门楼左右两端的大门及鱼鳃墙与前檐柱平齐,鱼鳃墙上有如意状的砖石构件外挑。门楣部分自下而上依次是挂落、冰檐、望柱和朝天栏板。门框及鱼鳃墙外侧的墀头墙上方有盘头、垫花和博风头箱子型狮子,门枕石是一对相侧而视的石狮。门楼的正脊与倒坐屋相连一体,有鸱吻装饰。门楼两侧外向立壁面上,在花卉砖雕的下方分嵌的青条石上有雕刻精美的图案:右为雪胎梅骨图,左为荷香清赏图。整个门楼透露出一派富贵高雅之气,尤其是大门两侧的雪梅、荷香图,流露出辛弃疾《临江仙》“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的心情,以及祖孙登在《赋得涉江采芙蓉》中所谓“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的意念,使人赏心悦目。

再如,伊川县吕店乡符村110号古民居的门楼。其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整体形象高俊秀伟。门楼为悬山式一殿一卷的垂花门,前后两坡屋面在脊部形成过陇清水脊,过陇清水脊端部有鸱尾装饰。门上檐柱垂花门是古民居的第二道院墙门。其形象几乎全部具备构成中国建筑的要素、构件、装修手法等。各种装饰手段,如砖雕、木雕、石雕、油漆彩画都用上去了,相衬得体,华丽悦目。悬于中柱穿枋上,柱上刻有花瓣联(莲)叶等华丽的木雕,仰面为莲花雕件。垂花门朝外一面两侧的看面墙,使用磨砖砌法,做得很精致。左右相对的粉墙上开有灯窗,屋脊两端砖雕的花草,门两侧墙上的砖雕、抱鼓石的石雕、门簪、花板、垂珠等木雕都很精美。

垂花门整座建筑占天不占地,这是垂花门的特色之一,因此垂花门内有一个较大的空间,给家庭主妇与女亲友的话别提供了温馨的空间。张籍在《秋思》中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其“临行开封”书信的意象犹如昨天就发生在这垂花门下一样感人。垂花门建在民居建筑的主轴线上,她与院中十字甬路、正房一样,同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线上。内宅的.抄手游廊、十字甬路均以垂花门为中轴向左右展开。

2 内屋门的装饰艺术

内屋门包括版门、隔扇门等,工艺手法多样,重整体效果和细部刻画,使之近看有内容,远观有效果。

洛阳古民居房屋中使用的大木板门叫版门。版门即双扇木板门。版门又可分为棋盘版门和镜面版门。棋盘版门多用于城门或宫殿,衙,署的大门,或民居外墙门。镜面版门,即门扇完全用厚木板拼合,背面用横木联结,无木框规范。镜面版门如魏家坡村125号民居二进院左右厦房的屋门即为版门。这种门在安装时,必有门枕石为轴,门上安装连楹固定门扇轴,可自如开门。这种门用约6厘米厚的木板制成,开起来很重,这样才有防御性。

洛阳古民居建筑以抬梁式木结构为主,一般无承重墙,廊柱内柱与柱之间一般以 扇门或 扇代替墙面。因为古代建筑物较高,所以 扇造型也窄而高,状如淑女。 扇中间的绦花板为腰板,束腰以下为裙板。其上部格心装饰,有多种纹饰,饰以人物、花卉。其腰板和裙板上则多以人物故事、山水、花卉、动物浮雕装饰。其人物或须发毕现,具体而微或厮杀混战,生感动人或醉酒赋诗,佯狂颠倒……均表现得淋漓尽致,花卉纹花瓣翻卷有致,花叶抑扬纷披,自然生动。

例如,洛阳市老城区贴廓巷35号清代庄家民居一进院过厅门为四扇隔扇门。其绦花板为十字川龟纹饰,抹头与裙板饰以花卉图案。整体效果简洁大方。其二进院过厅门亦为四扇隔扇门。其绦花板为亚字锦地纹饰,抹头与裙板饰仍用花卉图案,与一进院的风格保持一致,表现出中原传统文化崇尚质朴、典雅的风格。

四 窗的装饰艺术

洛阳古民居的窗有槛窗、横风窗、短窗等。

槛窗是设置在槛墙上的隔扇窗。槛窗,位于殿堂门两侧各间的槛墙上,它是由格子门演变而来的,其装饰主要集中在格心、绦花板、裙板。横风窗又称横披窗,装于上槛与中槛之间,成横长方形,窗可以向上、下开,一般不开启,作采光之用。以洛阳市老城区贴廓巷35号清代庄家大院为例,其槛窗位于过厅门的两侧槛墙上,绦花板以十字川龟等纹饰,上下抹头饰以花卉图案。其上与装饰有亚字锦地的横风窗相连,大方得体,简洁雅致。诗仙李白《谢公亭》有道槛窗之美:“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竹下秋虫鸣夜静,清响声声到窗前,是何等美妙。

进院的东西厢房墙壁上设置有短窗。短窗又称半窗,位置在半墙之上。其形状为正方形,绦花板为亚字锦地纹饰,上下抹头各有花卉装饰,简洁大方。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道出了半窗的好处:春梦短暂,秋云缥缈,好景易逝,斜月低临半窗,夜已深,情未了,床前画屏吴山翠,心境辗转人难寐。人对半窗月低临,极具诗情画意。

另以伊川县吕店乡符村120号古民居、洛阳市安乐邵雍故居为例,其临街厦房向内门左侧的短窗和邵雍故居大殿门右侧的短窗,分别以亚字锦地纹饰、十字川龟纹饰,四框素面,倒也显得小巧简洁。

综上所述,洛阳古民居建筑艺术与以浙江东阳、安徽徽州为代表的具有文人化倾向的江南建筑装饰艺术典型“强调文化内涵、讲究情趣、收敛含蓄”的风格不同与广东潮汕、云南昆明为代表的具有商业化倾向的繁华富丽、热烈奔放的风格不同与山西平遥、陕西韩城等地继承中原传统文化而表现出质朴简约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洛阳古民居建筑艺术虽然也以质朴简洁为主,但在其精神境界中蕴涵着以河图洛书和牡丹意象为文化元素的精髓,并因此显得简洁而不失大气,质朴而不乏典雅。

参考文献:

[1] 许彦、许译丹:《南方古民居窗饰艺术风格论》,《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年第8期。

[2] 施维琳、丘正瑜:《中西民居建筑文化比较》,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徐伦虎:《中国古建筑密码》,测绘出版社,2010年版。

[4] 宋晓国:《中国古建筑吉祥装饰》,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版。

[5] 路玉章:《古建筑木门窗棂艺术与制作技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6] 王颂、冯波:《河南民居地域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延续――以刘青霞故居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33期。

[7] 周海萍、谷言:《苏州古民居生态价值浅析》,《山西建筑》,2010年第33期。

[8] 曹国庆、朱毅:《皖南古村落建筑装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以西递、宏村为例》,《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年第8期。

瘦瘦的中心
要减肥的星月
2025-08-22 16:12:41

脸部颜色与灯泡有关,在装饰设计一些精致的高档酒吧、KTV或夜总会时,你会发现人的脸色、肌肤显得红润、细腻,这就是灯光的效果.灯泡的色温和演色两种指数影响光的效果。家中最好选用色温在2700-3000k的暖光色温灯。色温指数越高,则越偏蓝白色,其照明效果就像阴天,会让人心情、气色都不好。

2

嵌灯应避开全面照明,现在的装修风潮中,很多人喜欢使用嵌灯做照明。在大量使用中,尤其要注意其光照方向。嵌灯采用的大多是石英卤素灯,这种灯泡会产生大量的紫外线与红外线,长时间照射人体,会使人体皮肤产生不适感。事实上,卤素灯在光谱中的演色性相当理想,只要避免作为全面性的照明,将灯打在画、摆件或植物上,仍是很好的营造气氛的光源。

3

少用荧光灯,现代人常用的荧光灯管(日光灯)因为频率问题,虽然从外表看不出来,其实仍在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夜总会装修设计中不应使用大量的荧光灯,这会缩短荧光灯的使用寿命,最好多选用白炽灯泡(钨丝灯泡),或是有电子启辉器的不闪的荧光灯泡。夜总会的包房装修设计除了灯光需要特别注意以外,包房内的声音效果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声学效果是由多方面影响的,包括背景噪声、混响时间、扩散性、频响特性、声聚焦、声影区、清晰度、声染色等.

4

背景噪声: 夜总会包房不象录音棚,背景噪声充满整个房间。噪声过高,使信号的听音音域提高,破坏了声音信号的音质,造成清晰度、可懂度下降。外部的噪声需要隔音处理,内部的噪音需要在选择设备时控制。背景噪声越低越好。

5

混响时间: 夜总会包房的混响时间的长短、混响强度的大小对于音质的影响很大。时间长,声音就会混浊,影响清晰度和可懂度;混响时间过短就会出现演唱时声音很干很涩,缺乏亮度和浑厚感。对于 夜总会包房以唱歌轻松,没有回授(啸叫)。

6

扩散性:扩散性是当今夜总会包房声学的重要指标。声音扩散的均匀是指在各个点的声压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要求在一定的扩声增益下,声音在包房内分布的均匀。

7

夜总会包房内的装修材料的不同就会产生吸声特性不同。吸收和反射的不一样便产生了频率响应的问题。理性的环境是包房内的声场应该对于各个频率的反射和吸收比较均匀。否则会发生畸变和失真。

8

声聚焦:当声波撞在凹形界面时,声音就会产生声聚焦现象。造成声音在某点上特别的响,室内的声压产生不均匀的现象,严重的在此区域内无法唱歌,话筒拿到这里就会产生啸叫。

9

声影区:是由于包间内的物体(障碍物)阻隔声音应该辐射的区域。这个区域内的声压级明显的低于其他区域。造成声音扩散不均匀的现象。合理的装修能够利用声影区设立一个相对独立的酒吧区或者私密区等。

10

清晰度: 夜总会包房的清晰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对于音乐而言清晰度是指声音的层次感、声音力度和声象定位。不同的声源对于清晰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们是在包房内演唱自己唱的歌曲,首先是演唱者的清晰度。

11

声染色:包房装修材料和结构的不同会造成声染色现象。由于声音在扩散时会遇到不同的反射物,当反射界面或者反射物产生谐振时,使原始声音中加入了没有的音色成分,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质就是声染色。我们在选择材料和施工工程中应该避免声染色。

俊秀的玫瑰
愉快的信封
2025-08-22 16:12:41

农村中式三合院是最能代表农村生活的一种建筑形式,低层高阔度能够囊括生活各种需要。而如今农村盖房喜欢跟风或者攀比,能够真正地纯粹地去盖一栋居住的房子少之甚少。对比了什么欧式、地中海、法式等等还是中式的合院最实用!我比较推荐中式和园,精致的雕花镂空采光窗,搭配经典的中国红大门和罗马柱,满满的中国意蕴油然而生。“人”字形的屋顶,利于排水也比较大气。

火星上的香菇
震动的自行车
2025-08-22 16:12:41

从19年开始,极简北欧风越来越弱,未来四五年,家居界将成为混搭、奢华、轻便、复古的天下。即使我们是普通人,十几岁以后喜欢的风格还是会不一样,但实用有唯一标准的,实用是不过时的。或者,如果你这样理解:一件实用的物品/一间宜居的房子,我会感到其中的舒适,越看越喜欢。

空间功能划分要明确合理

复合住宅由于结构问题对整体协调性有很大影响,所以要合理划分空间。例如,如果想让客厅看起来宽敞、不空荡荡,只需添加小装饰品就可以提高充实感。楼梯在复式室有继承的过渡作用,因此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合适的楼梯,为厢房增添颜色。比如电视、桌子、沙发等,都要有各自的特定位置,各个功能领域要明确区分,领域的完整性和隐私性也要得到保证。

复合建筑居室色彩设计

由于复式住宅结构的问题,双层结构可能会使空间感更大。如果此时墙面过于单调,会降低整体品位和层次感。一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装饰材料美化墙面,提高墙面的设计感,突出主人的品味。颜色搭配颜色不能太复杂。只有尽可能简洁,才能显得更加和谐。合理适当的颜色搭配可以使复式建筑物客厅的设计更独特。例如,红色和淡绿色的和谐能给人明亮的感觉,灰色和白色的和谐就像给空间带来冬天的纯洁,红色和淡绿色的和谐又能给人明亮的感觉。一般来说,颜色不要超过三种。请记住,如果想让复式房间的空间更加充实,照明更多,可以选择适当的照明配置,使整个空间的颜色变亮,但不能选择太暗的照明。

复式住宅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上下两层的结构使房间呈现出更多的空间感,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但是,要更加注意复式住宅室内设计。稍有不慎,房子就会陷入俗套,所以装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还是要努力用心设计。

娇气的灯泡
害怕的面包
2025-08-22 16:12:41
房间内做隔断墙还是选择砖体墙较好。最常用的就是轻体砖,是生活中各种废物通制成的。既环保又节省了资源,且价格还非常低。一般人们会选用木质的屏风做隔断也是很好的,美观、装饰性很强,唯一的缺点就是隔音的效果差一点。

知识拓展;四合院在建筑上有一套固定的规格:北面是正房,东西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四面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整体由廊子贯通。

坐北朝南,北边的就是正房,南边是南厢房,东边的房子叫东厢房,西边的叫西厢房。

还有人说,从阳光照射的角度来区分:早上光线先照到的是西厢房 。

老式中国家庭居住在四合院时,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座房,女儿住后院,互不影响。1989年《睢县志·古建筑》:“袁家山(袁可立别业),……建国后,大殿左侧建厢房十间,作为文物陈列室。”

北京的四合院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大四合院的正房是前廊后厦,后有罩房。东西厢房南边的花墙子中间有一座垂花门,门内是四扇木屏风,东西厢房都有抄手游廊,与垂花门相通。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圆月亮门儿,可以穿行。外院,东西各有一道花墙,中间是月亮门儿,四扇绿油漆的木屏风,红斗方字,东边的是“动壁图书”,西边的是“西园翰墨”。

靓丽的野狼
欣喜的盼望
2025-08-22 16:12:41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包括彩绘和雕饰。

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虽然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明清建筑的最大成就是在园林领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园林和清代的北方皇家园林都是最具艺术性的古代建筑群。

中国历代都建有大量宫殿,但只有明清的宫殿——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得以保存至今,成为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现存的古城市和南北方民居也基本建于这一时期。明清北京城、明南京城是明清城市最杰出的代表。北京的四合院和江浙一带的民居则是中国民居最成功的典范。坛庙和帝王陵墓都是古代重要的建筑,目前北京依然较完整的保留有明清两代祭祀天地、社稷和帝王祖先的国家最高级别坛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北京天坛,至今仍以其沟通天地的神妙艺术打动人心。

明代帝陵在继承前代形制的基础上自成一格,清代基本上继承了明代制度。明十三陵是明清帝陵中艺术成就最为突出者。

以往的建筑历史研究者,常常因明清时期单体建筑艺术性的下降而贬低明清建筑。实际上,明清建筑不仅在创造群体空间的艺术性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建筑技术上也取得了进步。明清建筑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作用。这不仅简化了结构,还节省了大量木材,从而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

明清建筑还大量使用砖石,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其间,中国普遍出现的无梁殿就是这种进步的具体体现。 总之,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并非一味地走下坡路,它仿佛是即将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夕阳,依然光华四射。 明清建筑

元朝严酷的统治终被推翻,中国又恢复了汉人掌权。但一心想恢复汉唐雄威的明朝皇帝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另一次辉煌——封建制度没落的颓势已无法挽回。在明朝,中央集权发展到极点,宰相被废除,皇帝成为官僚之长。特务政治也发展到极至,东西厂、锦衣卫等特务组织十分发达。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学,但此时的儒学早没有了先秦时的朝气,其消极因素越来越显现出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与生产技术的提高,国内外市场的扩大,资本主义在中国萌出了芽。但面对儒学强大的势力,这芽始终没萌起来。此时期中国的科技发展出现了最后一个高峰,——近代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利玛窦、徐光启合译了《几何原本》、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宋应星作《天工开物》。明末对农民严酷的剥削引起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清朝统治者南下夺取了革命的果实,延续明之君主独裁。他们歧视汉人,对汉族实行民族同化政策,但怀柔与高压并行,鼓励醉心利碌的奴才思想,且大兴文字狱,使学术发展受到阻碍。在经历了短暂的“康乾盛世”后,国势陡转,八旗子弟的弓箭长矛终敌不过洋人的坚船利炮,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被迫终结,进入了灾难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在建筑方面,明清到达了中国传统建筑最后一个高峰,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象。官式建筑由於斗拱比例缩小,出檐深度减少,柱比例细长,生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因而呈现出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符号性增强。官式建筑已完全定型化、标准化,在清朝政府颁布了《工部工程作法则例》,民间则有《营造正式》、《园治》。由于制砖技术的提高,此时期用砖建的房屋猛然增多,且城墙基本都以砖包砌,大式建筑也出现了砖建的“无梁殿”。的由于各地区建筑的发展,使区域特色开始明显。在园林艺术方面,清代的园林有较高的成就。 城市建设 1.帝都北京 2.一般城市

明清时期,城市数量迅速增加,都市结构也趋复杂,全国各地均出现了因各种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军事据点,交通枢纽,而兴起的各类市镇,如景德镇,扬州,威海卫,厦门等,此时大小城市均有建砖城,护城河,省城府城州城县城,皆各有规则。现存保存比较完好的是明西安城墙。它始建于明洪武三至十一年(1370—1378年),是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明隆庆四年(1570年)又加砖包砌,留存至今。

明西安城的西、南两面城墙基本和唐长安皇城的城垣相同,东、北两面墙向外扩移了约三分之一。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城呈长方形,南垣长4255米,北垣长4262米,东垣长1886米,西垣长2708米,周长约13.7公里。城四面各筑一门,每座城门门楼三重:闸楼在外,箭楼居中,正楼最里,为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与围墙连接形成瓮城。在城墙四角各筑角楼一座。城墙上相间120米还有敌台(马面、墩台)98个,台上筑有敌楼,供士兵避风雨和储存物资用。城墙顶部外侧还修

有雉谍(垛墙)共5984个,上有垛口和文口,供射箭和了望用,内侧修有女墙无垛口,以防行人坠落,城外有护城河环绕。整个城墙气势雄伟,构成一个科学严密的古城堡防御体系。 钟楼座落在西安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楼上曾有大铁钟一口,每晨击钟报时,故名钟楼。高36米,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在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1582年)移建于此。钟楼从下向上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呈正方形,四面开券洞门,由地平至楼顶通高36米。楼深广各五间,环以回廊,凭栏四望,可饱览古城全貌。楼分两层,三重檐四角攒顶。楼檐四角如凤展翅,绿琉璃覆盖的攒顶上为金色宝顶,一层墙壁刷白,显得雍容华贵,似唐风尤存。 建筑组群

此时期建筑组群采用院落重叠纵向扩展,与左右横向扩展配合,以通过不同封闭空间的变化来突出主体建筑,其中以北平明清故宫为典型,此时的建筑工匠,组织空间的尺度感相当灵活敏锐。

★详见北京故宫 单体建筑

明清建筑具有明显的复古取向,官式建筑由於形式上斗拱比例缩小,出檐较短,柱的生起,侧脚,卷杀不再使用梁坊的比例沈重,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廓消失,故不如唐宋的浪漫柔和,反而建立严肃,拘谨而硬朗的基调,明代的官式建筑已高度标准化,定型化,而清代则进一步制度化,不过民间建筑之地方特色十分明显。但也有极少数特例,如北京故宫线条复杂的角楼。

★明清官式建筑详见北京故宫 飞云楼在万荣县解店镇东岳庙内,相传始建于唐,现存者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重建。楼面阔5间,进深5间,外观三层,内部实为五层,总高约23米。底层木柱林立,支撑楼体,构成棋盘式。楼体中央,四根分立的粗壮天柱直通顶层。这四根支柱,是飞云楼的主体支柱。通天柱周围,有32根木柱支擎,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平面正方,中层平面变为折角十字,外绕一圈廊道,屋顶轮廓多变;第三层平面又恢复为方形,但屋顶形象与中层相似,最上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顶。

飞云楼体量不大,但有四层屋檐,12个三角形屋顶侧面,32个屋角,给人以十分高大的感觉。各层屋顶也构成了飞云楼非常丰富的立面构图。屋角宛若万云簇拥,飞逸轻盈。此楼楼顶,以红、黄、绿五彩琉璃瓦铺盖,木面不髹漆,通体显现木材本色,醇黄若琥珀,楼身上悬有风铃,风荡铃响,清脆悦耳。

飞云楼楼体精巧奇特,像这样造型繁丽的建筑在宋元绘画中出现很多,但实物保存极少,所以它具有重要的价值。 广西容县真武阁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建在容县东门的古经略台上。阁三层,楼层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底层扩展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外观三层檐,歇山顶,高13.20米,屋檐挑出很大而柱高甚低,感觉比一般楼阁的出檐节奏加快,使得真武阁不象是一座三层建筑,倒很像是一座单层建筑而有三重屋檐,有强烈的韵律感和动势,但又较一般重檐建筑从容和层次鲜明。再加屋坡舒缓流畅,角翘简洁平缓,给全体增加了舒展大度的气魄,非常清新飘逸,是充分表现中国建筑屋顶美的杰作。底层平面比上二层大出很多,也使轮廓更显生动。真武阁不以浓丽华贵取胜,而以轻灵素雅见长。全阁用了近3000条坚如石制的铁黎木构件,全部外露木面,一律为灰黑色,三重屋面则是绿瓦灰脊,色调极淡雅柔和。登阁远望,隔着南岸广阔的平原,东南山岭巍然矗立,气势雄壮。阁本身高13米,加上台高近20米,也是周围区域观赏的对象。

在楼层有四、五根金柱,贯穿二、三层,其柱脚悬空,下离二层楼面5至25毫米,形成此建筑的一个特点。 宗教建筑

现存的佛寺,多数为明清两代重建或新建,尚存数千座,遍及全国。汉化寺院显示出两种风格:一、位于都市内的,特别是敕建的大寺院,多为典型的官式建筑,布局规范单一,总体规整对称。大体是:山门殿、天王殿,二者中间的院落安排钟、鼓二楼;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东配殿常为伽蓝殿,西配殿常为祖师殿。有此二重院落及山门、天王殿、大殿三殿者,方可称寺。此外,法堂、藏经殿及生活区之方丈、斋堂、云水堂等在后部配置,或设在两侧小院中。如北京广济寺、山西太原崇善寺等即是。二、山村佛刹多因地制宜,布局在求规整中有变化。分布于四大名山和天台、庐山等山区的佛寺大多属于此类。明清大寺多在寺侧一院另辟罗汉堂,现在全国尚存十多处,尚有新建重者。为了便于七众受戒,经过特许的某些大寺院常设有永久性的戒坛殿。明、清时代,在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和华北一带,新建和重建了很多喇嘛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汉族建筑风格的影响,有的已相当汉化,但总是保留着某些基本特点,使人一望而知。

此时期中国佛寺建筑上出现一种拱券式的砖结构殿堂,通称为“无梁殿”,如山西、南京灵谷寺、宝华山隆昌寺中都有此种殿堂建筑。这反映了明朝以来砖产量的增加,使早已应用在陵墓中的砖券技术运用到了地面建筑中来。五台山显通寺内的无量殿为用砖砌成的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的建筑,高20.3米。这座殿分上下两层,明七间暗三间,面宽28.2米,进深16米,砖券而成,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间之间依靠开拱门联系,型制奇特,雕刻精湛,宏伟壮观,是我国古代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无量殿正面每层有七个阁洞,阁洞上嵌有砖雕匾额。无量殿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无梁建筑中的杰作。

明、清佛塔多种多样,形式众多。在造型上,塔的斗拱和塔檐很纤细,环绕塔身如同环带,轮廓线也与以前不同。由于塔的体型高耸,形象突出,在建筑群的总体轮廓上起很大作用,丰富了城市的立体构图,装点了风景名胜。佛塔的意义实际上早已超出了宗教的规定,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审美对象。因而,不但道教、伊斯兰教等也建造了一些带有自己风格意蕴的塔,民间也造了一些风水塔(文风塔)、灯塔。在造型、风格、意匠、技艺等方面,它们都受到了佛塔的影响。广胜寺飞虹塔为例介绍。 飞虹塔在山西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广胜上寺,为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阁楼式琉璃塔。塔身外表通体贴琉璃面砖和琉璃瓦,琉璃浓淡不一,睛日映照,艳若飞虹,故得名。塔始建于汉,屡经重修,现存为明嘉靖六年(1527

年)重建, 天启二年(1622年)底层增建围廊塔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高47.31米。塔身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塔身由下至上渐变收分,形成挺拔的外轮廓。同时模仿木构建筑样式,在转角部位施用垂花柱,在平板枋、大额枋的表面雕刻花纹,斗拱和各种构件亦显得十分精致。形制与结构都体现了明代砖塔的典型作风。该塔外部塔檐、额枋、塔门以及各种装饰图案(如观音、罗汉、天王、金刚、龙虎、麟凤、花卉、鸟虫等),均为黄、绿蓝三色琉璃镶嵌,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形成绚丽繁缛的装饰风格,至今色泽如新,显示了明代山西地区琉璃工艺的高超水平。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金刚宝座式塔是一种群体塔,俗称“五塔”。它源于南亚次大陆,以佛陀迦耶大塔为典型代表。敦煌莫高窟北朝壁画中曾有出现。但未被推广。藏传佛教大量采用此种五塔形式,作为宇宙模式的一种表征。除藏、蒙地区外,明清时代华北也修建了一些这类塔。以北京和承德地区为多。北京地区著名的有明代真觉寺塔,清代碧云寺塔和西黄寺清净化城塔等。

真觉寺坐落在北京西直门外,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修,为避雍正帝胤祯讳,更名大正觉寺。因寺内建有五塔,故俗称五塔寺。明永乐年间(1413年左右),印度僧人班迪达来到北京,献上金佛5尊和印度式“佛陀迦耶塔”图样。永乐帝下旨建寺造塔,成化九年依所献图样建成。

金刚宝座塔由宝座和石塔两部分组成。宝座为7.7米的高台,系砖和汉白玉砌成,分6层,逐层由下而上收进0.5米,外观庄重。最下一层为须弥座,其上5层,每层是一排佛龛,每个佛龛内刻佛坐像一尊。宝座顶上平台,分列方形密檐式石塔5座:中央大塔13层,高约8米,象征毗卢遮那佛;四角小塔各11层,高约7米许,东塔象征阿辁佛;南塔象征宝生佛;西塔象征阿弥陀佛;北塔象征不空成就佛。5塔所象征的佛称五方佛。各塔均由上千块预先凿刻好的石块拼装而成。宝座南北正中辟券门,塔内有石阶44级,盘旋而上,通向宝座上层平台。台上还盖有下方上圆琉璃罩。塔座和塔身遍刻佛像、梵文和宗教装饰。中央大塔刻一双佛足迹,意为“佛迹遍天下”。五塔寺金刚宝座塔各部分比例匀称,给人以坚实而不可动摇的印象。

民居 北京四合院作是北方合院建筑的代表。它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影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壁面,绝大部分为砖料砌成,主要作用在于遮挡大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和景物,美化大门的出人口,人们进出宅门时,迎面看到的首先是叠砌考究、雕饰精美的墙面和镶嵌在上面的吉辞颂语。通过一座小小的垂花门,便是四合院的内宅了。内宅是由北房、东西厢房和垂花门四面建筑围合起来的院落。封建社会,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书房。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也可将偏南侧一间分割出来用做厨房或餐厅。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军房或后罩楼,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 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南方民居多使用穿斗式结构,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南方民居多用粉墙黛瓦,给人以素雅之感。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喜欢作成“封火山墙”,可以认为它是硬山的一种夸张处理。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确实能起到放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

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撼人心。客家人原是中国黄河中下游的汉民族,1900多年前在战乱频繁的年代被迫南迁。在这漫长的历史动乱年代中,客家人为避免外来的冲击,不得不恃山经营,聚族而居。起初用当地的生土、砂石和木条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多层的方形或圆形土楼,以抵抗外力压迫,防御匪盗。这种奇特的土楼,后来传布到福建、

广东、江西、广西一的带客家地区。从明朝中叶起,土楼愈建愈大。在古代乃至解放前,土楼始终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的楼堡。

此外,我国其它地方的民居也都很有特色。总之,民居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法式”、“则例”等条条框框的约束,其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

等待的香菇
欢喜的猫咪
2025-08-22 16:12:41

这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

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讲,在大门外的屏蔽物。

古人称之为:"萧墙"。

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

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

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

另一说法为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

影壁之内便是门户

砖石所累,附着寄托,便真的有了保家卫户之能

阴邪不入,平安顺遂,门外石狮,檐上脊兽

石头是死物,是人的祈愿送予它们的意义。

而家户平安,那便是人心所求了。

影壁是庭院之始,访客行人第一眼看见便是这面墙

这萧墙便是一户气势所在,象征门面,故而大多做工精美,姿态各异。

影壁基本分为五种,最常见的是独立影壁。

独立影壁的形态像房屋,下部设须弥座,顶部是瓦片分明的半边飞檐,也叫“墙帽”,墙体的中心部分大多由45度斜放的方砖堆砌而成,谓之“影壁心”。

这是影壁的主体,需磨砖对缝,整齐干净

贫苦人家便是一堵白墙,顶多一个福字,富贵客便多花样,混枭,连珠备齐

中心处的方砖上雕刻钩子莲、凤凰牡丹之类的吉祥花和岔角,装嵌着福寿字的砖匾,通体精美富贵,颇具讲究。

也有省去房顶和须弥座,整面影壁为砖雕的一幅画面,叫做一字影壁

也有影壁分一主二从,两面从影壁内折包围大门,叫做八字影壁。

再心思精巧一些,有撇山影壁,将大门向内退2至3米,与门外两面外折的影壁构成一个反八字,未入门有风景,颇具匠心。

也有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小墙帽并雕凿纹理,使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的,名为座山影壁。

影壁与朱红门楣呼应,烘云托月,辟祸祈福,是重中之重。

小到市井人家,大到贵戚皇宫,基本都立着影壁。

我国最珍贵的莫过于明,清皇家的“九龙壁”,通体琉璃,九龙翱翔,皇家气派,至今仍有留存。

当年的晋商大院

各色的照壁恢弘煊赫,气势威威,砖石,琉璃,金银,明珠,极尽堆簇。

那照壁便是一户财富的体现,许多商贾在修建时都要求工匠将精力主要放在照壁上。

在此后,照壁传到千家万户,也逐渐丰富了内涵。

照壁作用很多,首先自然是美观作用。

内宅杂物等掩于照壁之后,来访者入户便是花鸟祥和,福气满堂,宅邸的气势也可见一斑。

古人迷信,觉得家中动乱往往由小鬼作祟,而影壁在外,小鬼不入户,煞气聚于外,孤魂野鬼进入家门,看到照壁上自己的影子便会落荒而逃。

阴私邪祟阻拦在外,以保家宅安宁,且照壁能缓冲气流,阻止风直接吹入室内,还能凝聚财气、人气,使气运不外泄,是门户祥和,世代平安的祈愿。

过去北京人邻里相访,喜欢在照壁前示意一声以示尊敬,这算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影壁阻拦不速之客,对带笑的客人便只是一个奉迎,来者访客,祥瑞相迎,这便是“迎”壁。

照壁上多有四字题字,在白族发现的照壁,就有 “清白传家”、“吉祥之家”等家规。

这是先祖训导立于门前,往来者扪心自省,修养品行,才能长久传家。

照壁有一个传说

在民间故事里,影壁的建造者是河南社的巧手工匠——王得财,相传这位王得财是一位孝子,且手艺高超,百里扬名,家家请他盖房子都要好生招待,酒肉供奉。

但这位能工巧匠为一位姓赵的富贵人家盖房子时遭了冷遇,顿顿不见酒肉荤腥,心生怨怼之下,在主人家房屋脊缝里放个手推小车的泥巴人,这泥巴人推车朝外,是漏财之意,王得才见人小气,便索性咒主人家钱财流失。

在房屋完工后,赵户人家结了工钱,却又拿出一个坛子,密封着几十个鸡腿,让王得才拿回家给母亲吃。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王得才羞愧之余,也不大好意思将小人拿出细思之下,提议拿剩下的砖块在门口垒一面墙,认为影壁墙一立,推车的小人便被拦在屋里,可使钱财不外漏,于是使尽浑身手艺,建了一面精美的影壁墙。

这故事也是安定的,带了以和为贵的顺遂祈愿,照壁自此入了万家,人们修建照壁,也是为了求一份安康。照壁是中国建筑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笔,其演化千年至今,就成了屏风,如今,年石头墙已不存在与大部分人家的居所,但入门处总会建一个屏风类的“格挡”,厅堂格局隐于格挡后。

如今的“影壁”大多是美观为主,阻拦的也基本不是邪祟,而是风与光,但人们希望家庭和睦的愿望却不会改变。

知性的蓝天
时尚的雨
2025-08-22 16:12:41

这套苏派三合院,外观古朴典雅,山与水的气韵,被藏在这栋宅子里;花与树的清香,流转在瓦当之上,尘封已久的历史,随着大门轻启,向我们展开。根据题主的宅基地尺寸,可以适当加深院子,也可以砌上倒座房,尺寸应该刚刚好。

18x30米,这个宅基地面积较大,建一栋一层的中式合院是个不错的选择,院里有水景,有花草,闲时打理花草,观赏游鱼,居住舒适性十足。可以参考一下我们设计过的一套一层中式小院,造价便宜,经济美观。室内布局也极为合理,两侧厢房一侧作为餐厨,一侧作为客房。客厅堂屋连通设计,室内更加宽敞通透。正房的三间卧室面积都极为宽敞,居住体验非常好。院内开阔不空洞,花草树木散布,铺砖场地四展,农活加工,读书写字,嬉戏玩耍,观鱼赏花,洗刷晾晒等活动都能在其内进行。回农村建一栋这样的四合院,是多少人的梦想。

这个设计的范围就大了,建筑效果设计,结构设计,水电,暖通,消防,装饰装修设计等等题主想要自建,如果预算足够的话可找设计院做一个系统的设计。如果想省钱,就网上找一些设计施工图纸。自己筛选比对修改参考。灰黑经典配色,古色古香,韵味悠长。将天地围合在这栋合院里,感受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属于中式建筑的端庄之美跃然呈现在眼前。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庭院草木肆意生长,重新拾回最理想的田园生活,感受自然的魅力。

一般盖房子都是先把正房盖好,正房也就是北屋,可以是该成18×10的。再盖东屋,4.5米宽×长5西屋也和东屋一样。,南屋15米长×5米宽,留三米的大门。。盖起之后跟那四合院一样特别漂亮。

甜美的乌龟
落后的鸭子
2025-08-22 16:12:41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收入也是越来越多,很多的人都赚了钱,想要回农村给自己盖一栋房子,房子的风格上往往都会选择中国风的四合院。但他们往往不能够将四合院展现的很完美,因为四合院有很多的设计元素在里面,少了一个会让整个四合院看起来很尴尬。之前看电视节目一个帮农村改造房子的,他将一个四合院设计成了一个囚牢,非常的尴尬,没有任何的观赏性。那么怎样装修才能装成四合院的风格呢?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要将图纸整个给规划好,要先做到设计,再进行施工,特别是给自己建房子,就更不能马虎。设计的时候就要参考四合院一些风格,比如四合院的灵魂就是四面建房,中间是庭院,而且这个庭院是露天的。怎样将这一个四面都是房间,中间是庭院的设计给弄好是一个学问。由于是自建房用地面积比较大,所以就能够很好的将四合院给设计出来,可以建一栋整体的房子。给中间镂空。四周进行加高做二楼,在二楼也应该考虑到设计大露台,再设计一个霸气的大门,这就是传统的四合院风格了。

并且四合院的内部也要装修的四四方方,不要牛头不对马嘴,外面四四方方里面就胡乱设计。最好的做法是将卧室安排在二楼,一楼拿来做一个大客厅,两边做餐厅和厨房。这样的设计是最完美的,还可以在我们的院子里面种一些花花草草,设计一个鱼池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是在农村建的四合院,但是千万不要在院子里面种菜,那样就丝毫没有了四合院的文化气息,而是变成了一个农家小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