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厨房 > 正文

厨房的起源

大意的玫瑰
害怕的大神
2023-02-27 01:11:55

厨房的起源

最佳答案
单薄的往事
傲娇的星星
2025-08-25 09:32:08

自从人类学会了生火的方法,不再以植物和生肉为食以来,他们就需要一个地方用来烧烤。不论是住在洞穴的原始人还是最初的游牧人群,他们一般都会选择一个固定的地方生火煮食。人类总是最先确定烧火的地方,这不仅是因为热源和为了驱赶野兽,而且可以烹调他们的菜肴。这个地方就是人类最初的“厨房”了,当然这个时候的 “厨房”是那么的简陋,甚至连件像样的厨具都没有。这个地方使用餐成了一种享受,成了一个社交场所。一个家庭或一个氏族在用餐时聚到一起。人类定居后,他们建造起固定的居所,并在居所里造了固定的烧烤处用于烧煮食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最初的“厨房”也就是最开始的家,因为当时人类的整个生活都围绕着这个空间展开的,就是如何解决生存所需食物的问题。18世纪,厨房基本上围绕着火而发展享受社会特权的贵族阶层发现,烹调菜肴的繁琐工序及烹饪过程所产生的刺激气味与其身份地位不相吻合,于是将"厨房"放到了地下室,让仆人们在那里烹饪菜肴。厨房与居住区的分离,具备了从社会阶层到功能性和卫生等多种象征。当时,中上层人士家务中的烹饪成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家庭主妇如果不用接触到又脏又乱的厨房,是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最新回答
外向的朋友
机智的小甜瓜
2025-08-25 09:32:08

1、烤、炖、焗,是中世纪时最常见的煮食方法。当时炖锅相当流行,因为它既能省柴火,也可避免肉汁流失,所以不少中世纪菜式也是肉味浓汤和炖菜。这些菜的脂肪远高于今天的欧洲菜,但当时的人认为肥胖才是美,只有苦行僧、病人和穷人才会瘦,所以肥胖并不是问题。2、焗炉的建造费庞大,除了大户人家有自己的焗炉外,不少中世纪公社都会有公用焗炉,以制造面包。当时也有一种轻便焗炉,只要放入食物,再用煤烧,就可以焗制食物,这类工具也会用在小贩车上,用来制作焗批出售。此外,不少肉食会直接用火烹调,一直至18世纪,欧洲才出现炉灶3 煮食工具有平底镬、汤煲、水煲、以至对开式铁心,但对贫苦大众来说这些工具相当昂贵。当时也会用一些铁枝,叉起不同形状的食物,还有一些吊钩,方便把汤煲和大锅炉提起。厨师也会用调羹、各式切削刀具、汤勺和磨削,富裕家庭还会用上打磨工具,以调制更为精致的菜肴。当时的医学认为,只要食物越精致,食物配合越好,会有助吸收。其中一种富人食法是把动物起皮、磨肉、混以香料和食材,把碎肉放回原来的动物皮内包好,又或制成形态完全不同的动物。皇室贵族的厨房的分工犹为仔细,厨房工人可以上百人,有司膳总管、面包师傅、圣饼制作师、调味汁厨师、贮储食物师、屠夫、切肉员、榨奶工人、男管家和无数杂役。一些大型厨房每天更要为过百人提供每日两餐。15世纪时,萨伏依公爵一名总厨师曾撰写Du fait de cuisine(法文:“有关做菜”)一书,介绍两日宴会中要最少处理一千卡柴火和大煤炭,反映中世纪豪门夜宴的规模。资料来自百度

外向的口红
爱笑的山水
2025-08-25 09:32:08
大约在13世纪以前,欧洲人在吃东西时还都全用手指头。在使用手指头进食时,还有一定的规矩:罗马人以用手指头的多寡来区分身份,平民是五指齐下,有教养的贵族只用三个手指,无名指和小指是不能沾到食物的。这一进餐规则一直延续到16世纪,仍为欧洲人所奉行。

叉子:进食用的叉子最早出现在11世纪的意大利塔斯卡地区,只有两个叉齿。当时的神职人员对叉子并无好评,他们认为人类只能用手去碰触上帝所赐予的食物。有钱的塔斯卡尼人创造餐具是受到撒旦的诱惑,是一种亵渎神灵的行为。意大利史料记载:一个威尼斯责归人在用叉子进餐后,数日内死去,其实很可能是感染瘟疫而死去;而神职人员则说,她是遭到天谴,警告大家不要用叉子吃东西。

12世纪,英格兰的坎特伯爵大主教把叉子介绍给盎格鲁一撒克逊王国的人民,据说,当时贵族们并不喜欢用叉子进餐,但却常常把叉子拿在手里。当作决斗的武器。对于14世纪的盎格鲁一撒克逊人来说,叉子仍只是舶来品,像爱德华一世就有7把用金、银打造成的叉子。

当时的大部分欧洲人,都喜欢用刀把食物切成块,然后用手指头抓住放进嘴里;如果一个男人用叉子进食,那就表示,如果他不是个挑剔鬼,便是一个“娘娘腔”。

18世纪法国因革命战争爆发,由于法国的贵族偏爱用四个叉齿的叉子进餐,这种“叉子的使用者”的隐含寓意,几乎可以和“与众不同”的意义画上等号。于是叉子变成了地位、奢侈、讲究的象征,随后逐渐变成必备的餐具。

餐刀:西方餐具中至今仍保留了刀子,其原因是许多食物在烹调时都切成大块,而在吃的时候再由享用者根据个人的意愿,把它分切成大小不同的小块。这一点与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在烹调开始前,将食物切成小块的肉丝、肉片等然后再进行加工的方法不同,也许这便是西方烹调技术一直落后于东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餐刀很早便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1.5亿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开始用石刀作为工具,刀子挂在他们的腰上,一会儿用来割烤肉,一会儿用来御敌防身;只有有地位、身分的头领们,才能有多种不同用途的刀子。

法国皇帝路易十三在位期间(公元1610年—公元1643年),深谙政治谋略的黎塞留大公,不仅在使法国跻身于欧洲的主要强国之列作出了贡献;即便是对于一般生活细节,这位枢机主教也很注意。当时餐刀的顶部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那样呈椭圆形状,而是具有锋利的刀尖。很多法国的官僚政要,在用餐之余,把餐刀当牙签使用,用它来剔牙。黎塞留大公因而命令家中的仆人把餐刀的刀尖磨成椭圆形,不准客人当着他的面用餐刀剔牙,影响所及,法国也吹起了一阵将餐刀刀尖磨钝的旋风。

汤匙:汤匙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代,亚洲地区就出现过汤匙。古埃及的墓穴中曾经发现过木、石、象牙、金等材料制成的汤匙。

希腊和罗马的贵族则使用铜、银制成的汤匙。15世纪的意大利,在为孩童举行洗礼时,最流行的礼物便是送洗礼汤匙,也就是把孩子的守护天使做成汤匙的柄,送给接受洗礼的儿童。

餐巾希腊和罗马人一直保持用手指进食的习惯,所以在用餐完毕后用一条好毛巾大小的餐巾来擦手。更讲究一点的则在擦完手之后捧出洗指钵来洗手,洗指钵里除了盛着水之外,还飘浮着点点玫瑰的花瓣;埃及人则在钵里放上杏仁、肉桂和桔花。

将餐巾放在胸前,其目的是为了不把衣服弄脏,西餐中常有先喝汤的习惯,一旦喝汤时弄脏了衣服,便常会让人整个的一餐都吃得很不愉快。

餐巾发展到17世纪,除了实用意义之外,还更注意观赏。公元1680年,意大利已有26种餐巾的折法,如教士僧侣的诺亚方舟形,贵妇人用的母鸡形,以及一般人喜欢用的小鸡、鲤鱼、乌龟、公牛、熊、兔子等形状,令人美不胜收。~~

年轻的山水
微笑的航空
2025-08-25 09:32:08

大约在13世纪以前,欧洲人还都全用手指头吃东西。这种使用手指头进食的方式,还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平民是五指齐下抓食,而有教养的贵族则用三个手指抓,无名指和小指不可以沾到食物。吃东西时所用手指的多寡,就代表了罗马人的不同身份,在欧洲这一规则延续到了16世纪,还仍然被奉行。

餐叉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当时它已经成了厨房的主要工具。但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这种餐叉也被人们遗忘了。后来,到了拜占庭时期,餐叉又被广泛的使用开来。又过了几个世纪,餐叉被拜占庭的一位公主带到了威尼斯,从此,它进入了欧洲地区。在1397年的法国,餐叉首次出现在了查理五世的宫廷用具里。在11世纪时,意大利塔斯卡地区,出现了有两个叉齿的餐叉。但那时的神职人员却不接受用叉子吃饭的方式,甚至很憎恶,他们认为人类应该用手去碰触上帝所赐予的食物,而用叉是对上帝的不敬。他们对世人说,人们创造餐具是受到了撒旦的诱惑,是一种亵渎神灵的行为。据意大利史料记载:一个威尼斯人用叉子进食后,几日后便死去了,其实死去的威尼斯人只是得病而死,与使用餐叉根本没有关系,但神职人员却说成,他是由于使用餐叉而遭到了天谴,他们以此来警告人们不要使用餐叉。在这种精神的束缚下,意大利人直到15世纪后,才开始普遍使用餐叉吃东西。

12世纪时,餐叉被英格兰的坎特伯爵大主教带入了盎格鲁—萨克逊王国,非常有趣的是,当时的贵族们并不喜欢用叉子吃东西,而是常常把叉子拿在手里当武器,用于决斗。14世纪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往往将叉子作为收藏品,爱德华一世就为自己打造了7把金、银叉。

写于1570 年的书《教皇庇护五世的烹饪秘诀》(Cuoco scretodi Papa Pio Quinto) 首次有餐叉的插图。

温森佐拉·色维欧 (Vincenzo Cervio) 撰写了《侍者》(Trinciante) 一书。在1604 年威尼斯印刷版的扉页上印有一幅木雕图,描述的是在烤肉叉上烤肉。然后在餐桌边上切肉的情景。图上的两位进餐者中,一位似乎正在审视被叉在刀尖上的小块肉,而另一位则耐心地坐着,手拿两齿餐叉正等着下一片烤鸟肉。这幅插图是17 世纪早期变化中的餐桌举止的一瞥。

直到17世纪,大部分的欧洲人都还是喜欢用刀将食物切成块,用手抓住送入嘴里吃。在保守的英国人眼里,意大利人之所以用叉子吃东西,是因为他们的手不干净,所以在那时,如果有人使用叉子进餐,就会遭到众人的取笑。如果一个男人用餐叉,多被认为是个挑剔的家伙,或者是缺少男子气概。如果女士使用餐叉则被人们看做是好出风头。

到了18世纪,法国革命战争爆发,餐叉才改变了“命运”,那时用四个叉齿的餐叉进食是法国的贵族的“专利”,这是使用餐叉的人被人们看做是“与众不同”,它象征着地位和奢侈,随后使用餐叉的人就越来越多了。随着欧洲殖民者不断的扩张,餐叉又陆续传到了其他大陆,最后竟变成了西方文明的标志。

甜蜜的铅笔
凶狠的帆布鞋
2025-08-25 09:32:08
旅游和商务活动自古有之,饭店餐馆就应运而生。相传欧洲最初的食宿设施约始于古罗马时期,其发展进程经历了所谓古代客栈时期、大饭店时期、商业饭店时期等阶段,其间几经波折起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各地随着经济形势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进入了新型饭店时期,并逐步形成了庞大独立的饭店行业。

一、古代客栈时期

由于社会的需要,为满足外出人们的吃、喝、睡等赖以生存的基本需要,千百年以前就出现了客栈和酒店。至中世纪后期,随着商业的发展,旅行和贸易兴起,外出的传教士、信徒、外交官吏、信使、商人等激增,对客栈的需求量大增。由于当时的交通方式主要是步行、骑马或乘坐驿车,因此,客栈大多设在古道边、车马道路边或是驿站附近。早期的英国客栈是人们聚会并相互交往、交流信息和落脚歇息的地方。最早的客栈设施简陋,仅提供基本食宿,无非是一幢大房子,内有几间房间,每个房间里摆了一些床,旅客们往往挤在一起睡,并没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当然,由于服务项目少,服务质量差,也确实没有什么可供消遣。到了15世纪,有些客栈已拥有有20到30间客房,有些比较好的客栈设有一个酒窖、一个食品室、一个厨房,为客人提供酒水和食品。还有一些客栈已开始注意周围环境状况,房屋前后辟有花园草坪,客栈内有宴会厅和舞厅等,开始向多功能发展。总的来看,当时的客栈声誉差,被认为是赖以糊口谋生的低级行业。客人在客栈内缺乏安全感,诸如抢劫之类的不法事情时有发生。

二、大饭店时期

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和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为方便贵族度假者和上层人物以及公务旅行者,饭店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由于火车、轮船的兴起,已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饭店。在纽约,1794年建成的首都饭店,内有73套客房,这在当时无疑是颇具规模的。而堪称第一座现代化饭店的特里蒙特饭店于1829年在波士顿落成,为整个新兴的饭店行业确立了标准。该饭店不仅客房多,而且设施设备较为齐全,服务人员亦经过培训,客人有安全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些豪华饭店。这些饭店崇尚豪华和气派,布置高档的家具摆设,供应精美的食物。大饭店时期的饭店,具有规模大,设施豪华,服务正规,具有一定的接待仪式,讲究一定规格的礼貌礼仪等特点。

三、商业饭店时期

20世纪开始不久,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饭店业主埃尔斯活思·弥尔顿·斯塔特勒为适应旅行者的需要,在斯塔特勒饭店的每套客房都设有浴室,并制定统一的标准来管理他在各地开设的饭店,增加了不少方便客人的服务项目。

20世纪20年代,饭店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的大中小城市,纷纷通过各种途径集资兴建现代饭店,而且汽车饭店也在美国各地涌现。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经济大萧条,旅游业面临危机,饭店业亦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在兴旺时期开业的饭店,几乎尽数倒闭,饭店业受到极大挫折。

商业饭店时期,汽车、火车、飞机等给交通带来很大便利,许多饭店设在城市中心,汽车饭店就设在公路边。这一时期的饭店,设施方便、舒适、清洁、安全。服务虽仍较为简单,但已日渐健全,经营方向开始以客人为中心,饭店的价格也趋向合理。

四、现代新型饭店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经济繁荣,人们手里有钱,交通工具十分便利,从而引起了对饭店需求的剧增,一度处于困境的饭店业又开始复苏。1950年后开始出现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了人民大众的可支配收入,为外出旅游和享受饭店、餐馆服务创造了条件。至50年代末60年代初,旅游业和商务的发展趋势对传统饭店越来越不利,许多新型饭店大批出现。现代新型饭店时期,饭店面向大众旅游市场,许多饭店设在城市中心和旅游胜地,大型汽车饭店设在公路边和机场附近。这个时期,饭店的规模不断扩大,类型多样化,开发了各种类型的住宿设施,服务向综合性发展,饭店不但提供食、住,而且提供旅游、通讯、商务、康乐、购物等多种服务,力求尽善尽美,饭店集团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市场。

妩媚的帆布鞋
聪慧的小馒头
2025-08-25 09:32:08
无论此时你是在减肥还是增肌,我相信你的饮食里一定少不了这个——沙拉。沙拉的吃法又离不开沙拉酱一款好吃的沙拉酱会让沙拉的口感更具一格

(在昨天的推文中杜杜就为大家全面的科普了一下沙拉,从沙拉的种类、配菜和沙拉酱的调配选择再到如何制作一份完美的沙拉简直就是沙拉界的纯干货帖。还没有看的小伙伴可以点击链接查看 爱吃沙拉的你注意了,现在知道这些还不晚!!! )

一则故事带你感受下沙拉的起源

沙拉的吃法最早起源于英国的一个叫做MAHOU的小镇法国的一位公爵到此喝酒,询问店家“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没有?”店家回答:“就不知和不和您胃口,如果要吃肉的话这里倒有些”公爵大人心情不错说“恩,做的好吃点”店家随后便去厨房,过了一会儿就端了一份上面沾满酱的美食上来,公爵表示很疑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店家解释道:“这是我们岛上经常迟到一种酱,怎么样味道如何?”公爵吃后表示很不错,并像店家询问了酱的配方和鸡蛋、油的配量,回到巴黎后他给这种酱取名为“MAHON酱"并用其在宴会上来招待王公贵族这种酱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很快就在”世界之都“巴黎流传开来之后又逐渐的走进平常百姓家这种”MAHON酱就是沙拉酱的前身。

今天就将给大家带来基围虾的最后一道减脂做法,不管你是烹饪菜鸟还是忙碌的上班族都可以随时做起来的“基围虾水果沙拉”毕竟全程耗时不超过5分钟。

这个不仅可以当做正餐食用,闲暇的追剧时光也可以来上一份即解馋又不怕长肉。还是家里熊孩子们的最爱,无论如何先学下来再说吧!提醒大家一定要趁热吃哦,不然冷掉了腥味会重。如果不喜欢吃基围虾的小伙伴可以去掉纯纯的水果沙拉配上浓浓的安慕希酸奶也是超棒的。

视频

时长01:50

不仅可以用牛奶做酱或许你还可以尝尝用丘比沙拉酱(香甜型),或许你有什么好的沙拉酱可以推荐给偶们

食材

Ingredient

基围虾.....适量

火龙果......1个

柚子......1个

猕猴桃......2个

苹果......1-2个

香蕉......1-2根

步骤

step by step

1、柚子去皮掰开

tips:

剩下的柚子皮千万不要扔掉,用处真的很多你可以切成小块状放在冰箱里去味,还可以切成丝与蜂蜜一起腌制做成蜂蜜柚子茶还可以做家常特色凉拌柚子皮,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下方留言杜杜保证教会你怎么做

2、剥出袖子肉装盘

3、香蕉去皮切片

4、苹果切丁

tips:

因为切开的苹果长时间在空气中暴露容易氧化成锈红色,所以建议大家苹果入盘后用保鲜膜包着时间能够维持长一点。

5、火龙果切块

tips:

这边给大家介绍一个火龙果的切法,首先

1、去掉凸起的头尾两部,然后对半切开再切四分之一

2、把果肉一片一片等距切开然后拉起果皮用水果刀一块块划下

6、猕猴桃去皮

tips:

大家都知道猕猴桃的皮特别难去你如果用剥的那可能要剥几个小时了

这时候你可以利用上像图片上的铁勺顺着皮刮开,动作轻柔点,不要把果肉全刮了

7、猕猴桃切丁

8、基围虾入盘

tips:

1、基围虾先放入开水中绰水,之前可以在水中加点盐提味然后捞出放盘中即可

9、淋上酸奶

tips:

将准备好的酸奶淋在表面然后搅拌开来就可以了

10、摆盘,完成

tips:现在基围虾水果沙拉的做法就全部完成了,尝过之后你感觉怎么样呢,夹杂着海鲜味的素食是不是一种不同的味觉体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