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考研考哪些科目
主要:英语、政治和专业课
第一 理论科目
工业设计考研分为理论和创意考试内容,其中,理论科目分为两种,英语和政治,两门课程是全国统一考试,也就是全国卷进行,每所学校所录取的分数是不同的。由于是全国卷,所以考生更要进行全面的复习,通过历年考试真题进行反复练习,掌握越多的考点对自己进入理想的学校也越有利。
第二 创意理论考试
工业设计考研中的创意考试,其中有创意理论和创意设计。创意理论主要是以考生所学的基础学科为主,创意理论的学习需要考生尽早准备。
第三,创意设计考试
工业设计考研中的创意设计是一个重点,一般是需要通过手绘的方式进行产品的创作,这种考试也同样是学校自行出题,考生需要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可以体现自己的个性、具有较大的特点的作品,会更受学校青睐。
拓展资料
清华大学 : 40 40 80 120 360
北京理工大学: 专硕:45 45 75 75 350
学硕:40 40 90 90 360
北京林业大学 学硕:38 38 57 57 347
专硕:38 38 57 57 364
中央美院:
设计学院录取原则:
1.研究方向,政治、外语和国家总分达到国家分数线(38 分,38 分,347分);专业课≥90 分,专业课成绩总分≥468 分;26 研究方向,政治、外语和国家总分达到国家分数线(38 分,38 分,347 分); 专业课≥90分,专业课成绩总分≥490 分;
2.破格录取:专业课成绩总分≥550 分,国家分数线单项(政治、外语、国家总分其中一项)降 6 分。
浙江大学的工业设计考研,学硕的专业一里有《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内容考察,但是浙大的学硕专业一是三选二,可以不选择这部分的内容考核。以下是浙江大学工业设计考研的详细考试内容,同学仔细了解一下:
一、浙江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硕考736和503,专硕考337和503。(2021年浙江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503改名为890,但是内容基本不变,仍然是503的考试方式,下文介绍内容仍然用503作为890的代码,同学注意)
二、浙大设计学考研337四大模块重点解析考试范围,共四部分,4选3,每题50分,共计150分。
第 1 部分:设计理论与方法
第 2 部分:设计数学基础
第 3 部分:原型技术基础
第 4 部分:设计前沿与趋势详细内容见上文《浙江大学考研改革下的应对策略》
三、浙江大学设计学(工业设计&交互设计)考研736三大模块重点解析 考试范围,共三部分,3选2,每题75分,共计150分。第一部分:设计史论与趋势——考察设计史、设计趋势和前沿的基本概念、典型案例、分析方法等。参考资料:
1.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年出版社)等世界设计史类论著。2. 《论创新设计》(路甬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创新设计类论著。
第二部分:设计方法与理论基础 考察设计心理学、设计方法等的基本概念、关键方法、支撑技术等。
参考资料:1⃣️·《设计心理学》(Donald Arthur Norman等)等设计心理学论著。 2⃣️·《设计方法与策略》、《通用设计方法》等设计方法类论著。
第三部分:设计构成基础 考察基本设计构成能力,考生以手绘、图文并茂方式表现。不指定参考书目。
四、浙江大学设计学考研(工业设计&交互设计)手绘503模块重点解析 503 考察设计类、计算机类、机械和电子类的考生的快题设计能力。考生根据给定的主题,完成快题设计。考生应注意严格按照材料和题目要求作答,避免硬套方 案。重点应呈现:关键技术、设计方法,突出逻辑思维能力、工程实现能力。
1⃣️报考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的考生推荐选择以下主题,并重点突出设计方法的运用、工程实现 或技术亮点:
1. 软件类设计主题(如移动应用设计、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
2. 系统类设计主题(如服务设计、系统设计)。
3. 产品类设计主题(如工业设计、信息产品设计)。
2⃣️报考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的考生推荐选择以下主题,并重点突出设计表达、设计亮点:
1. 信息与交互设计
2. 视觉传达设计
3. 环境艺术设计
4. 影视动画
5. 陶瓷艺术设计
浙江大学工业设计考研参考书目 :(2021年浙江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503改名为890,但是内容基本不变,仍然是503的考试方式,下文介绍内容仍然用503作为890的代码,同学注意)
二、浙大设计学考研337四大模块重点解析考试范围,共四部分,4选3,每题50分,共计150分。
第 1 部分:设计理论与方法
第 2 部分:设计数学基础
第 3 部分:原型技术基础
第 4 部分:设计前沿与趋势详细内容见上文《浙江大学考研改革下的应对策略》
三、浙江大学设计学(工业设计&交互设计)考研736三大模块重点解析 考试范围,共三部分,3选2,每题75分,共计150分。第一部分:设计史论与趋势——考察设计史、设计趋势和前沿的基本概念、典型案例、分析方法等。参考资料:
1.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年出版社)等世界设计史类论著。2. 《论创新设计》(路甬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创新设计类论著。
第二部分:设计方法与理论基础 考察设计心理学、设计方法等的基本概念、关键方法、支撑技术等。
参考资料:1⃣️·《设计心理学》(Donald Arthur Norman等)等设计心理学论著。 2⃣️·《设计方法与策略》、《通用设计方法》等设计方法类论著。
第三部分:设计构成基础 考察基本设计构成能力,考生以手绘、图文并茂方式表现。不指定参考书目。
四、浙江大学设计学考研(工业设计&交互设计)手绘503模块重点解析 503 考察设计类、计算机类、机械和电子类的考生的快题设计能力。考生根据给定的主题,完成快题设计。考生应注意严格按照材料和题目要求作答,避免硬套方 案。重点应呈现:关键技术、设计方法,突出逻辑思维能力、工程实现能力。
1⃣️报考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的考生推荐选择以下主题,并重点突出设计方法的运用、工程实现 或技术亮点:
1. 软件类设计主题(如移动应用设计、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
2. 系统类设计主题(如服务设计、系统设计)。
3. 产品类设计主题(如工业设计、信息产品设计)。
2⃣️报考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的考生推荐选择以下主题,并重点突出设计表达、设计亮点:
1. 信息与交互设计
2. 视觉传达设计
3. 环境艺术设计
4. 影视动画
5. 陶瓷艺术设计
五、常见问答注1⃣️.浙江大学工业设计/交互设计·设计学考研答题
同学们提到较多的,以何种方式来答题,交互设计or产品设计,并不会影响同学们的考入后的研究方向的选择,同学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初试得到一个400+的成绩。
注02.调剂计算机学院学硕/专硕,不参与任何本校调剂。软件学院专硕,不参与任何本校调剂。
注03.软件学院学费软件学院学费改为80000元/生·全程。经济有负担的同学需要留意软院学费的变化。其他方向学费为8000元/生·学年。
注04.浙江大学的软件学院设计学专业非全不再招收。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的设计学专业目前只有全日制专硕专业的存在,已经没有非全的招生计划。经历了去年的非全调剂变化,软件学院非全从今年始成为历史,原计划报考非全的同学,计划好自己的专业规划。
“天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考研一直是一个比较神秘的领域,我将在这里概括一下我在2021年的考试经验,不保证2022年以及以后的考试内容是否出现变动,具体情况以实际为主。
我是一名2020年天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专硕)的考生,初试成绩为【政治:62, 英语74,工业设计理论:108,产品设计(快题):134 ,总分378】。在2018考研中取得了初试第一和复试第一的成绩。
首先我想想说,既然你已经坚持到这个时刻了,那么请你一定不要不要放弃,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会听到与你朝夕相处的室友与同学找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工作,这时候请坚持你的本心,不要忘记当时的你为什么要选择走到今天,坚持住你一定是最后的赢家。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天津大学考研的一些基本信息:
天津大学工业设计是划分在机械学院下的学科,是机械工程背景下的工业设计:研究生分为专业型硕士(工业设计工程)和学术型硕士(工业设计),专业型硕士初试科目为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③工业设计理论④产品设计;学术性硕士初试科目为: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③数学一④产品设计。但无论是专硕还是学硕,在研究生期间都会学习数学(需要数学基础),所以本科期间如果没有学习过数学的考生们要慎重考虑。
考试科目: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
3.数学一
4.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初试参考书目(工业设计):
孙桓《机械原理》、
濮良贵《机械设计》 、
李乐山的《工业设计思想基础》
和《设计调查》
复试科目:
工业设计思想基础
专业课:
首先,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的参考书是必须的,最好找到天大的书,可以淘宝买二手,第二版第三版都可以。真题必不可少,有一份靠谱的真题会明确复习重点,并且预测真题出题方向。
专业课复习一般从暑假开始足矣,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分成两本上下册的书。上册是机械原理的内容,考试的时候一般考察大题,下册是机械设计的内容,考试会包涵选择题和大题以及分析题(大题小问)。
复习过程可以分成两轮,第一轮以书本为基础,把握书本的基本内容,抓住考试重点,经历做到考点全覆盖的复习,做好笔记。同时配合少量习题,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
第二轮复习就要以真题为主,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的书本知识很多,考点非常多,而天津大学的出题有它特殊的风格特点,因此把握出题风格,规律非常重要。而这只能通过真题来进行,因此利用好真题非常重要。
803每年都有一些变化,但总体题型较为固定,所以建议买一个靠谱的真题资料。做真题的话建议每次固定时间,如果可以的话,可以按照考试时间模拟。第一遍做真题可能感觉很难,变化很大,把握不住考试方向。
但是正因为如此才能查漏补缺。真题可以做两到三遍,做到非常熟练很重要。真题近几年主要包括二十个选择题和十个左右的大题,题量不算小,做好平时的模拟十分重要。
初试理论的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题量不多但是分值很大,题偏难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题目,具体形式可以参考两本书的课后习题。
然后说一下快题方面的准备。天大的快题用纸和同济的相同,均为统一的考试纸,比A3小一圈,泛黄且质量不太好,正反面都可以画,但是因为纸质不太好,正面上马克笔之后会透到背面,所以建议还是只画一面。考场一共提供四张答题纸,第一张左上角会有题目,答题纸中间会有一条竖线。具体怎么排版、画多少张,天大工业设计没有明确要求,需要自己斟酌。
专业课真题回忆:
一、选择题,
1. 变位齿轮与普通齿轮的尺寸比较,
2. 波动的最大速度计算,
3. 摩擦元,
4. 滑动轴承,
5. 间歇机构等等
二、自由度计算
三、画图部分
1. 今年考的是凸轮机构
2. 力分析蜗杆传动已知蜗杆转向旋向画出涡轮旋向转向 从动斜齿轮的力分析这次与以往不同这次要用圈点圈叉表示 Ft
3. 改错
四、大题
第一道题是自由度计算,和杆组拆分
第二道题是凸轮的压力角和凸轮机构的转角的画法
第三大题是连杆机构的设计,就是一个摆动导杆机构串联一个曲柄摇杆机构,分别设计出这两个机构然后根据复数矢量分析法进行分析 第四大题是轴承的受力计算
第五题应该是螺栓受力校核,大体上就是 F1F2F0FPqvαμ 相关的公式松边在下在外侧有个张紧轮知道张紧轮两侧夹角求张紧轮受力
第六题是斜齿轮涡轮蜗杆锥齿轮的转向和受力的判断
第七大题轴的改错
第八题是一个二级斜齿轮减速机构的设计,包括带传动,链传动在一起的要求轴向力相互抵消,设计旋向输出输入轴的转向
第一题,选择,16 题每个 2 分,间歇机构的应用(选择一个不是单向间歇的机构),盈亏功,正变位以及齿轮的 几个半径的区别,动平衡,链轮的降噪方式,弯曲裂纹和什么有关(强度,刚度等),不能单独做轴瓦的材料等等。
第二题,求自由度的问题,涉及到杆组的级别。
第三题,轮系问题。
第四题,凸轮摆杆机构,求转角和压力角,需要反转法。
第五题,齿轮和蜗轮蜗杆的受力分析,判断旋向的,还问了能否改进,关键就是谁在高速级的问题。
第六题,四杆机构,需要用复数表示速度和加速度,和理论力学有联系。
第七题,轴承体,依旧是求最大动载荷
第八题,带轮,求拉力的,条件有两轮半径,功率,转速,角加速度还有个条件忘了(“和张紧轮有关的),关键是他让求得是那个张紧轮的受力,传送带的质量还不能忽略
第九题,轮系改错题
第十题,传动装置的设计,有带轮,斜齿轮,链轮。关键是谁是高速级,还有齿轮远离输入输出端。
英语:
英语是我考得最好的一门。因为有一定底子,我英语投入的时间不多,只买了往年真题和作文160篇。关于背单词这个事,我个人不建议直接背,除非你属于那种记忆力特别强的学生。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做题去记里头生词,每年真题答案里头该会有解析,阅读答案瞥一眼就行,重点是它在下头给你标注的核心考词和语法知识。像语法这种东西你最好做完以后自己把句子结构试着划一划,分清主谓宾或主系表,多训练这个远比做阅读理解本身重要得多。
作文感觉太麻烦就背模板吧,但我认为方法有点懒而且有风险,真到了考试中你往上套模板万一没压中就略显尴尬了,老师不是傻子,要是内容不押题怎么可能会给分呢。所以作文可以提前训练,大小作文先分类,然后通过反复写,整理常见的短语和句型,到时捡着合适的情景挑,文章自然就出来了,还可以尝试自己开口说,语言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靠语感,只会做题帮助不了你语言能力提升而且本身没大有意义。
英语是一门考查基本功的学科,用软件打卡背单词好处是可以眼口耳并用,看它展示的包含该单词的考研例句,听单词读音并跟读,这样记得更牢固,同时软件也有自动复习功能,提醒大家背单词时不要太快,考研例句要认真看,同时建议大家看何凯文老师的每日一句,每天可以精学一个句子还能有解题方法训练,一举两得,以上两点建议大家每天坚持,直至考研结束,可以打下很好的英语功底
暑假开始后,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作文上,背诵王江涛老师的《高分写作》大小作文各10篇即可,要求一定要熟练背诵,反复背诵,从暑假开始每天背诵,对英语各方面能力提高大有帮助,我的背诵方法是分段背诵,同时每天在去食堂、回宿舍路上以及吃饭的时候、睡觉之前,强迫自己回忆背诵内容,时间紧张可以只默写比较难的单词句子,但是一定要反复回忆,完成第一遍20篇作文的熟练背诵后,可以停止到考前2个月再重复背诵至考研结束。
功到自然成,英语底子打好了做真题自然顺利,我是10月中旬开始集中做真题,近5年的真题一定要仔细研究透彻,我开始只做4篇阅读,先自己完整做完4篇,然后从解题思路入手分析每个选项对的对应原文哪部分、干扰项是怎样设置的,最后从头到尾精读全文,可以配合唐迟阅读课。总之前期一定抓好阅读和写作两部分,因为两者分值大且易得分,到11月20号左右再集中训练一下完型、新题型和翻译就可以了。
政治:
政治不想多说,因为套路非常的清楚,先记知识,再刷1000题,再回头记错题的模糊点,最后背肖4肖8和其他的一些押题,然后就上战场了。
大家可以去网上或者其它地方买一个那种可以刷选择题的微信小程序,复习累了就拿出手机做做题,换种方式也可以起到放松的效果,然后你没记住的里头都有改错本也可以整理进去,反复看错题,时间一长就有记忆了。
关于大题,最差也要把肖4肖8背过,然后你可以再去买一套各政治老师的押题汇总卷,结合当年时政多背几道最有可能考的题。从我已知的结果来看,政治基本上都在60—80分之间,多数都是70分左右,所以只要抽时间去复习了,政治不用太担心。
学长是八月份开始复习的,看了徐涛的基础班,然后做了作肖秀荣一千题,最后八套卷和四套卷,背了四套卷。我觉得政治做这么就可以了,不用花太多时间,如果认真的把这些做下来,70分左右是没有问题的。需要注意的是肖秀荣的四套卷出的比较晚,大概是考研前两个星期,所以这两个星期基本上都是在背四套卷,学长背了五遍,背的时候一直怀疑真就这么神吗?直到到了考场,惊呼你大爷就是你大爷,思绪如泉涌,笔耕不辍。学弟学妹们一定要相信肖爷爷,考研政治从不看你的发挥,而是看肖爷爷的发挥。
所有的初试科目中,最拉分的就是数学,学长建议在数学的复习中一定要专注认真,数学花的时间应该是所有科目中最长的。无论考研复习到什么时期,每天都要保证有三个小时的数学时间,并且最好是连续的三个小时。
学长考的是数学一,数学参考书推荐使用李永乐复习全书一套、习题660和330。高数跟着武忠祥老师,线代不用说业界第一李永乐,至于概率论争议就比较大,学长当初是跟着王式安的。作为过来人,学长强烈建议,跟着一个老师坚定的走下去就行了,中途不要换老师、不要换老师、不要换老师!学长就是因为总换老师导致知识体系乱成一团糟,希望学弟学妹切记。
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考研真题做多少年的?学长观点,跟着李永乐老师,做他们出的真题书,那本书是十五年的真题,并且精选了数二数三的类似题型,质量很高。真题中的每一道题都要做透,切记求多做。
在前期真题可以分题型做题,到了十一月份可以按套卷模拟做,严格控制时间,认真纠正,这时候千万不要在意分数,得失才是最重要的。最后就是模拟题了,宇哥的命题人八套卷现在还在我抽屉里,所以你们就不要花钱买了,买了也不会做的。但是李林爸爸的题是必做的,不靠押题靠实力,在他的六套卷和四套卷中每年都会押中。学长建议真题做完之后就可以做李林的模拟题了。
始时一定要准备个本子自己动手做,遇到不会的题目静下心来自己想想,分析分析题目已知条件和所求之间的关系,翻翻笔记,实在不行先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再想,只有现在难为难为自己,考场上才能轻松,只有自己想出来的题目,才收获最大、记得最牢,刚开始做真题时不要太在意时间,多关注一下是不是自己做出来的、准确率高不高、每道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有没有搞清楚、错误的地方是怎么错的,这样会比较好。
关于歧视跟复试:
歧视:
完全不存在的!!!如果说是本校保护,肯定每个学校都有。我说的不歧视是不会在你复习的非常完善,无缘无故把你刷掉。只要你初试复试的题目都能答上来,就能考上,双非,四六级,挂过科都不会歧视,(只是往往有这些特质的人也考不好初试跟复试,这些人就说学校歧视,这点的话学校也挺冤的。)
复试是抽题,只要你会,真的稳稳的,老师不会故意刁难人,老师真的想要专业实力过硬的学生。
复试:
天大复试真的很公平。但是范围实在大,运气占一些吧。如果连续几道都不会,真的很危险。如果你每道都回答的差不多(还是思路!)那肯定也没有问题。不过考的范围真的广。有很多学长学姐卖复试资料,很幸运的真的会抽到很多原题,但是不要全压在上面,还是尽可能的广一些的看吧。有担心复试公不公平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两眼书。
共勉
考研是一场战役。不仅是实力,心态还有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方面。不仅是知识,哪怕是时间的规划,心态的调整,我们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进步的过程。就像打仗,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把眼光放得长远。给自己做一个长远的规划,按照自己规划的步骤一步一步来。找准节奏,就不着急。加油!
这就是我的故事啦,难忘的一段岁月,愿我的考研之路能带给你们一些力量,不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咬牙坚持下去,你会感谢当初为之奋斗的你。加油,奥利给!
一、337工业设计工程为085500机械(专硕)的考研初试理论科目,其参考书目为:
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2.《设计材料工艺学》.郑建启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3.《人机工程学》. 吕杰锋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4.《设计制图学》.柯常忠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5.《产品结构设计》.刘宝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二、620设计学专业史论为130500设计学(学硕)的考研初试理论科目,其参考书目为:
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2.《中国工艺美术简史》.田自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
3.《设计学概论》.尹定邦,邵宏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4.《中国艺术设计作品导读》.杨先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年
5.《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
6.《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美术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
注意:对于报考工业设计及其理论方向的考生只需要复习1-4书目即可。
专硕有一个最有意思的专业叫电子与通信,电子和通信在学术都属于两个一级学科,在专硕成了一个大杂烩的专业。
“专硕”即专业型硕士,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硕”即学术型硕士,接受的教育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侧重于理论教育,以大学教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要目标。
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属于从属关系。二级学科是一级学科下面的从属,简单来说就是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面的学科小类。比如教育学是一级学科,高等教育学是其下面的二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