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养海水鱼 怎么配置海水 用自来水行配置吗 不放蛋白质分离器行吗
蛋白质分离器一定要放。缺氧对鱼类伤害很大。
配置海水只要将人工海水盐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就可配制成与天然海水较接近的人工海水。
其中,国产海水盐含有20种微量元素,进口海水盐含有40种微量元素。
人工海水配制的水源,应选用无毒,无味,洁净的过滤水,地下水和晾晒一周的自来水。
饲养用人工海水的密度要维持在1.022-1.023,海水的密度,盐度和水温是时刻变化的,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可按下表的数据配制出所需要的海水。
例如:100千克在25摄氏度时,要配制成密度为1.021的人工海水需家海盐29.9克。
人工海水在配制过程中不要采用金属容器。
刚配制的人工海水比较混浊,水底常有沉淀物堆积,这是正常的。
人工海水配好后,应立即启动水族箱中的循环水过滤装置,加温设备和充氧设备,12小时后就会变得澄清。
刚配好的人工海水的水质不稳定,应每12小时对水质进行测量。
经一周后,若水质已稳定在合理范围,这时就可饲养海水观赏鱼了。
扩展资料:
蛋白质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但能很有效的利用气泡的表面张力来分离水中的蛋白质,蛋白质分离器有三种:逆流式、压力式和气举式(已基本淘汰)。理论上蛋白质分离器能分离水中80%的蛋白质,但她的实际工作能力只能分离水中30——50%的蛋白质废物,能达到50%已经是很不错了。
蛋白质分离器的接触表面,类似于空气和水之间的表面。举例来说,水族箱的水表面所形成的接触表面,有一定的表面张力,所以纤维素、蛋白素和食物残渣必然会在此堆积。事实上,如果扩大表面区域。
例如产生气泡(制造泡沫),则会有更多的纤维素、蛋白素和食物残渣在表面自然地形成。泡沫的粘度将随着表面的增强和扩大,以及气泡的逐渐消失而改变。
因此,蛋白质分离器的有效性就在于扩大气体和液体之间的表面区域以及其特定的表面张力。然而,所产生的泡沫与水族箱中水循环的排放是分离的,这也就是为何泡沫可直接由水族箱中清除废物的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蛋白质分离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水盐度
控制标准
NO2=0、no3=12.5以下、PO4=0或微量、NH3=0、PH=8.15-8.4之间 KH=9-11之间
温度=22-28之间。
海水缸的设计标准:
1、底缸的存在是为了放设备的,像蛋分、沸石桶、钙反、流沙过滤器这些是要放水里的!于是就有了底缸,这里指一般情况不算外置!
2、既然有第一条那么底缸的设计就要遵循第一条,就是可以放下设备就够了。那么就看你有那些设备了。
3、一般情况下底缸分为3格,下水格:包含下水,滤网,蛋分; 藻缸&#47过滤缸:藻缸一般放置生物过滤器,厚底沙、藻、藻缸灯,可能还有ats藻屏。 过滤缸一般放置物理过滤装置,沸石桶,流沙过滤器。如果有钙反一般也放这里。上水格:包含分体冷暖的钛发散管,上水泵。
扩展资料: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在海水缸养水过程中要测量总氨和NO2(亚硝酸盐),如果能保持这两项指标合格,那么海水缸养水就成功一半了。
其次,海水缸养水的时间长短,还需要根据NO3(硝酸盐)含量来确定。如果NO3含量达到标准的话,那就可以尝试着放养鱼了。
有发现显示,海水缸中的NO3其实是由活石海盐还有自来水中带入的,并不是由硝化细菌转化而来的。所以NO2是否合格与NO3是否高没什么关系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态缸
1 主缸我准备做100-120长。宽35(条件限制)。高度 60高(这高度不知合适不)?
纯养鱼没问题,混养珊瑚太高了,除非有钱又任性的装一排卤素灯。
2 关于底缸我计划3个空格。。过滤。蛋分。藻缸。。不知道把藻缸放蛋分后面是不是对的?
通常是先蛋分的,不过只要不是放水泵格,关系都不大。
3 如图 这个蛋分和藻缸还有加热泵 这一截。如何安置挡板。。。?
所有挡板都如下图设置
4 藻缸、过滤、蛋分槽的宽度!!!
蛋分宽度看你的型号,过滤可以和蛋分放同一格(挡板前后分)
5 藻缸、过滤、蛋分槽间的挡板设置多高合适?
第一格比滤缸总高度下来5厘米,以后每层下降2厘米。
你滤缸做这样了,没给水冷留位置吗?
另外三重海水缸用不好。你本来就条件限制只能做25那么窄了,背流怎么放?建议如果单面观赏的,做内角溢流。双面观赏的做侧面外背包溢流。
估计你这会也不一定会看了。或者也明白实际区别了。
但还是说一下吧。
先分一下类吧。AB属于反水 .C单独。D根本没有挡板。这就属于3个类别。
反水的作用就是避免颗粒物跑到下一个格子。比如下水→蛋分或者藻缸→上水这种有水泵容易造成水泵堵塞啊。或者脏东西跑回主缸啊。所以用反水格。
挡板呢是为了控制水位。换句话说。ABC三个格子之间有挡板 为了保证B格子水位(蛋分)设计20CM左右的水位那么加一个挡板就好了。
综上所述。你上面设计的如果单单来讲合理性还是B 忘了补充AB区别了 你多加一个反水板 这样会导致水流全部挤压在第一个反水板里 因为两个反水是要将第一个格子里的水靠自身重量压过去然后再填满再压。所以没啥用。
石莼、大羽毛藻、葡萄藻都可以。
一般在底滤缸中间一格做藻缸,海水缸专用的底缸藻缸分格会比较大一些。简单的方法就是放少量活石活砂,一些藻,架上草缸灯,设置与主缸灯相反的开启时间就基本完成了。
而且低等藻据说比高等早处理能力要好,而且易于清理,现在应该是已经没有预留ATS位置了,那么直接用UAS就好了,或者是在里边加入活石,然后加入藻灯,应该1个星期就可以长满了。
扩展资料:
藻缸可以是独立的一个缸,也可以设置在底缸里,这取决于有多少可用空间以及你是否需要藻缸具有欣赏功能。
一个独立的藻缸,除了为系统带来好处之外,还可以作为一个观察和欣赏的对象。藻缸里的生动景象带来的快乐不亚于主缸里的鱼和珊瑚的效果。
如果设置在底缸里,显然就不容易欣赏了,但是独立的藻缸需要解决水循环和造流的问题。
藻缸的主要作用已经明确,就是提高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显然,要做到这一点,藻缸应该模拟一个小的海洋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