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开多少度最舒服
空调开白天空调开到25℃是最舒适的。
国际标准组织(ISO)有一个推荐值,夏天23℃—26℃,冬天20℃—24℃。在中国,《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要求是,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供暖温度不高于20℃。
从2005年开始,日本环境省提出,夏季空调开在28℃才是既让人舒适,又能节能减排的做法,因此大多数办公场所都将空调温度固定在28℃。然而,有科学研究却指出,空调开到28℃当然可以节能减排,却让人感到不舒服,因为25℃左右才是人类舒服的温度。
详细资料
黄金分割率与人类演化所产生的固有恒温已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温度才最舒适”的科学基础。人体通过千万年的进化,使自身的温度保持在37℃,但是,这只是一个平均值或中位值,人的腋温是36℃—37℃,口温是36.2℃—37.3℃,肛温是36.3℃—37.5℃。
如果以最低的36℃和最高的37.5℃乘以黄金分割率0.618,则分别为22.25℃和23.18℃。此外,人体实际感觉到的有效温度,要比室内空气的温度略低1℃—2℃,即空调的送风温度虽然高一些,但人体实际所感觉到的温度并没有那么高。所以,从理论上而言,夏天空调的温度控制在25℃左右是最适宜的。
医学专家后认为26℃的确是一个令人舒服且不易患病的温度。
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虽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就应该开开窗户透透气,大约半个小时左右。没有自然风对流,空气较污浊,容易疲倦头疼。
开空调尽量不要过分贪凉:
从节能性来说,过分的追求低温的凉爽会导致压缩机处于满负荷的工作状态,那么耗电量就很大。
如果是家用空调,那么就会无端增加用户的电费;如果是车载空调,那么就会大大增加车辆的油耗,车主就会需要支付更多的油钱,而且对于车辆的线路也是有很大负担的,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从节能和人体舒适度的角度综合来考虑的话,车载空调或是室内空调,26度左右的温度是最佳温度。
一般来说,空调制热20度左右就可以了。
冬天室内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就可以让人体感觉到暖和了,而且可以避免空调处于高负荷的运作状态,时间一久,就容易导致空调配件的老化甚至损坏,影响到正常的使用。而且冬天人们穿的衣服本就比较厚,要是室内温度过高,就容易感觉到燥热了。
开空调制热的时候可以在房间内合适的位置摆放一盆干净的自来水,定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如果开着空调睡觉,可以把设定温度调到更低,且窗户要预留一条窄缝通风。
空调制热不热的原因
1、空调毛细管出问题
空调的毛细管是用来调节制冷系统的,主要起到节流作用。如果毛细管发生堵塞或者其他问题,都会使得空调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当制热不热时,很可能是它出现了问题。
2、空调单向阀门出问题
单向阀门是空调液压系统中的一个用来防止逆流或者用于防止空气逆流的的装置,如果它出现问题,对于空调的制热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四通阀门故障
四通阀门是空调制冷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出现故障一般也意味着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都会受到影响,效果变差还算是比较好的情况,严重的会直接使得空调无法正常运行。
1、制热设定最佳温度:20℃
冬天将空调制热温度设定为20℃最佳,感觉会很舒适,如果制热温度设定太高,会使室内空气异常干燥,不利于身体健康,还可能使空调超负荷工作。
2、制热最佳环境温度:7℃
冬天天气太冷,有些地方甚至在0℃以下,空调室外机很容易结霜或结冰,必须不断除霜,因此空调的负荷会加重,制热也比较缓慢。调查显示,室外温度为7℃时, 制热效果最佳,随着温度的下降,制热效果也会降低,低至-5℃时空调基本就没有制热效果了。不过,如果使用变频空调,温度在-15℃之上都会工作。
空调制热原理:
空调制热会利用到氟利昂这种气体,氟利昂有着冷凝液化放热,蒸发气化吸热的特性。空调制热时,压缩机会对气体氟利昂加压,使其成为高温高压气体,再经过室内机的换热器进行冷凝液化,放出大量热量,提高室内空气的温度。然后,节流装置会将液体氟利昂减压,经室外机的换热器蒸气化吸取室外空气的热量,变成气体开始下一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