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家具 > 正文

怎样辨别真假红木

妩媚的发卡
愉快的山水
2023-02-15 18:28:47

怎样辨别真假红木?

最佳答案
隐形的乌龟
开朗的小鸽子
2025-09-13 00:05:00

可通过四点辨别真假红木:

1、检测重量

将家具搬起来。通常,需要很大的力才能搬起一把红木椅子转一圈,就证明该座椅的分量正常,没有作假。

2、检测结构松紧

抬起红木家具一侧的腿,轻轻让其落地,如果落地声音干脆有力,就可以证明其结构松紧程度没有问题。

3、声音区别

红木使用密度较低的花梨、酸枝木,通过敲击能分辨出来,密度大的红木有堂音,声音清脆悦耳。

密度较低的红木听起来如同敲击薄板,音脆但不悦耳。

4、纹理区别

真的红木,是紫红色、黄红色、赤红色或深红色等多种自然色泽,木纹质朴美观。

假的红木家具在上漆后颜色厚实,常有白色泛出,几乎看不到纹理。

扩展资料:

关于红木的保养需注意的事项

1、红木家具适宜阴湿,忌干燥,故红木家具特别不宜受到暴晒。

2、注意防止碰伤碰裂,应轻抬轻放,以免造成卯榫部位松动断裂,如果在使用或搬动时,发现着力处出现脱榫,一定要重新胶合密封后再使用。

4、擦拭时可用少量肥皂水清洗,等表面干燥后,再上蜡恢复原貌,然后用软布轻擦。

5、要经常保护好家具表面涂料,最好每隔三个月,用蜡擦一次。

参考资料来源:辨别红木真假看纹理--艺术收藏--人民网

最新回答
忧心的爆米花
犹豫的冰棍
2025-09-13 00:05:00

红木家具造假构成什么犯罪,在中国,不算犯罪。

1.打擦边球的事情,别说红木家具作假了,在我朝还有更多更大的事情还没追完呢

2.什么是红木,定义已经非常明确了,那么,什么不是红木家具?你有没有被骗,骗子最后会被怎么处置,这……

3.作为消费者,我们买东西讲究是不是适合我们,而不在于伤害我们的人会受到什么惩罚。 无论怎样,擦亮眼睛才是关键。

4.在中国,打官司的成本太高且很难有结果,无论怎样,宁愿不被伤害,而不要去想坏人的结局,

一般来说,市场最常见的是以纹路近似的低价红木冒充高价红木。如明明是缅甸、老挝、柬埔寨的红酸枝,却标称越南红酸枝;明明是非洲草花梨,却标称越南花梨木。再把这样的家具搁在高大上的展厅内,灯往那么一打,你要是没点真功夫,真就得蒙了!

另外,还有不少商家以相近的名称混淆视听,将不属于国标红木的家具当作红木家具卖给消费者。比如利用人们分不清 “非洲黄花梨”究竟是安氏紫檀还是刺猬紫檀的心理,将不属于国标红木的安氏紫檀称为“非洲黄花梨”让人误认为是刺猬紫檀。还有一种较常见的造假方法是,在明处用红木,在“隐蔽处”如腿脚、抽屉处用杂木或“白皮”。

那么,这里一哥就简单的普及下我们最常购买的“非洲黄花梨”和“大红酸枝”两种木质家具吧。

逛过红木店的朋友一定听过“非洲黄花梨”这个名字,这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红木家具”之一。但其实呢,“非洲黄花梨”是不规范的叫法,国标中根本没有这个名称,只有 刺猬紫檀 ”。而市面上的“非黄”有的是刺猬紫檀,有的则是安氏紫檀或其他非洲花梨。前者是红木,后者不是。真真假假让消费者云里雾里分不清。引用

传统的长颈鹿
大胆的过客
2025-09-13 00:05:00
联大家私买的红木家具假的可以与卖家沟通,沟通无果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联大家私买的红木家具假的可以先与卖家沟通,要求退货退款或者更换真货,如果卖家不同意退货退款或者换货,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靓丽的悟空
甜美的悟空
2025-09-13 00:05:00
红木家具的辨别真假看家具的腿脚是否有褪色和受潮水浸的痕迹,看铜活件,看翻修痕迹,看木纹。

1、首先,看家具的腿脚是否有褪色和受潮水浸的痕迹。在南方潮湿地区,家具一般直接摆放在泥地,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其次,看包浆是否自然。一般在使用者的手经常抚摸的位置,会出现自然形成的包浆。新仿的包浆要么不自然,要么在不常抚摸的地方也做出来了。

2、再次,看铜活件。老红木家具的铜活件如果是原配的,应该被手摩挲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铜活件包括面页、合页、铰链、拉手、包角、镶条、锁面等,有些材质较好的家具还会选用白铜打造,时间长了会泛出幽幽的银光,令人遐思。

3、然后,看翻修痕迹。有些布面的椅子在翻新后,原有的椅圈会留下密密麻麻的钉眼,这种椅子就是老的。有些藤面椅子,原来的藤面烂掉了,会留下穿藤的眼子,翻过来就可以看到。

4、紧接着,看木纹。有些家具表面会出现高低不平的木纹,看仔细了,是否用钢丝刷硬擦出来的,是否与原有的木纹对得起来。硬擦的木纹总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

缥缈的小蚂蚁
帅气的柜子
2025-09-13 00:05:00

新买的红木家具,有朋友说是假的,到底该如何辨别红木家具的真假?从材料上看,好的红木家具使用大材料,材料线条清晰,前后纹理一致。否则,这是假的。我们还应该看看家具的底部和容易偷工减料的地方。所有好的家具所用的材料都是相同的,而且都是相同的材料。如果你在家具上看到其他材料,你应该小心购买。

一个好的红木家具有一个美味的掌握和完美的长袜。红木家具注重三种材料、七种分工,技术要求高。它必须采用传统的工艺、内容和结构,造型美观大方。用1000元的木材仿制缅甸花卉,或在缅甸花卉产品中混入一些假材料,仿制所有缅甸家具,欺骗消费者。目前,市场上用于冒充缅甸花卉或掺假缅甸花卉的木材主要包括非洲紫檀、安哥拉紫檀(红色高棉)等。

这些木材价格较低,大多在3000元/吨左右,而缅甸花卉价格高达20000元/吨,价差巨大。你可以想象这些掺假缅甸花卉的利润有多高!这是关于结构操纵、拙劣的工作和材料,表面外观没有问题。内部结构铰接不是同一类型木材的优质、夹层或外皮突出现象。这种情况很难找到。在许多喜欢红木家具的朋友中,这也是最难发现的欺诈行为。与这类欺诈相比,它通常出现在豪华红木家具中。毕竟,工艺是复杂的,通常莫加诺是不值得的。造假者还应该考虑成本和利润。没有好办法消除这种情况。我们只能调查和选择一些知名和有信誉的生产商。

这种材料太难防止了。紫檀的实物中混入一块血檀香,成品后很难找到,即使是老鸟。处理比较好,总有痕迹。黑暗中是否有麂皮,牙膏下是否有榫头,是否安装在凹槽内,霸王城是否有榫头挡块,椅腿是否卡在凹槽内,等等。多看看,你就会明白。一个大错误是表面的生漆比裸漆和蜂蜡更容易伪造。如果你想在木头上画纹理,你可以用任何表面处理来画。

整齐的魔镜
勤恳的橘子
2025-09-13 00:05:00

红木家具,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浓缩了中国千年的智慧,造就了辉煌和灿烂,承载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民族文化。红木家具,从古至今饱含悠久的历史文化,是身份的象征。其造型优美、工艺优质、材料珍稀,都为古典韵味铺设,为的是制作出完美而华丽且具有价值的艺术品,是红木家具最高的升华! “材艺双美,型精韵深”,是红木家具的最终体现。

近期,红木原材料价格飙升之后,各类主流红木再度成为红木市场中的宠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某些黑心商家利用此契机浑水摸鱼疯狂敛财。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一些自己见识过的红木家具的造假方法。

1、红木材料造假

红木家具价格高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珍贵的材料决定的。例如:紫檀、黄花梨、红酸枝等人们熟知的红木原材料,由于近几年来原料价格一路攀升,一些红木商家为降低生产成本,就在原材料上打起擦边球。

最常见做假手段就是用颜色、花纹近似的材料来冒充真正的红木。更有一些商家为降低风险,不会完全使用假材料,而是将假料掺进真料当中,让人“真假难辨”。

以紫檀为例,现在市面上真正的紫檀木已经非常稀少,科特迪瓦的“科檀”在颜色与花纹上与紫檀接近,因此被一些商家掺进紫檀木当中,制成终极价格昂贵的紫檀家具。

又如:红酸枝近年来成为了红木市场的“新宠”,而它的掺料现象也非常严重。东南亚的“花枝”、巴拿马和墨西哥的“微凹黄檀”在材质密度、纹理以及油性上与红酸枝接近,被大量掺进真正的红酸枝原材料中。

2、榫卯结构偷工减料

在制作榫卯结构的时候,做假榫;开榫、打槽没有对应上,大小不合适。并且在榫卯的连接的时候,使用了铁钉或不环保的胶水。使用铁钉连接的红木家具,由于铁钉容易腐蚀,会严重红木家具的使用寿命。

3、在红木家具隐蔽的地方掺杂木和带有白皮的料

从红木家具上来说,有些商家在家具的显要位置处用红木材料,在其他隐蔽的地方掺杂木。更有部分不良商家在上下两层用原木,而中间做夹层,填充廉价材料甚至是沙子、水泥等来增加重量。

有部分不良商家用含有大量白皮的红木材质做成家具,再用刷漆或画颜料的办法给白皮家具上色、制作纹理,这样就和心材部分颜色和纹理难以分辨,美其名曰“红木家具”。这种白皮家具质地软而不牢固,且容易被虫蛀腐蚀,是最经不住时间考验的“假货”。白皮除了不耐用,价格也和心材差十几倍。

4、在材料上,通过修补、连接等方式,使用劣质红木

有的商厂家,在外面选购的木材是有腐烂的、木材用虫蛀的。在制作的时候,通过用木糠修补。部件料在连接的时候,采用胶水连接。有的使用多块木板进行连接成整块板。这样的做法都是影响家具的使用寿命。

5、“胶磨”家具难辨别

胶磨。是最新出现的一种隐蔽性极强的造假方式!

胶磨家具不打蜡、不上漆,与“白茬”家具几乎相同,现在很多消费者为了检验材质的真假,往往会要求商家不在家具表面进行任何处理,验货后再打蜡或者上漆,但是有了胶磨的手法,“白茬”家具也不保险了。

整个胶磨做假过程非常简单:就是在打磨的时候涂上胶水,然后用力抛光,反复操纵两三次让胶水渗透进家具,为了掩盖白皮或拼补料,在胶磨之前还会涂加颜色。

使用胶磨造假,就是为了掩盖使用白皮、拼补料以及烘干不到位的目的。经过胶磨处理的家具在品相上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一些红木家具甚至还具有“包浆”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