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空调 > 正文

空调先开除湿还是先开制冷好

英勇的大地
典雅的路灯
2023-02-15 17:01:19

空调先开除湿还是先开制冷好?

最佳答案
典雅的棒棒糖
陶醉的大米
2025-09-11 22:11:27

空调除湿模式更省电。因为空调除湿模式运行时室内风机电机以低风挡运转,风机电机本身的耗电量变小,小风量运转空调蒸发压力降低,相应的冷凝压力降低,压缩机工作时候的压缩比较低,压缩机耗电量变小所以与空调制冷工况运行比较起来除湿模式更加省电。但是,空调除湿模式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对温度调节的作用非常有限,除湿模式和制冷模式是没法相互替代的。也就是说在取得同等制冷效果的情况下,空调制冷模式运行要比除湿模式节省很多电力。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空调的运行模式,当以降温为主的时候就要开制冷模式,当以降低房间内空气湿度为主的时候就要开除湿模式。

最新回答
俭朴的小猫咪
冷静的羊
2025-09-11 22:11:27

在我们的生活中, 空调 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电器,除了能够为我们保暖,还能够为我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夏季就需要使用它来制冷,而空调还有一个模式叫做抽湿模式,什么叫做抽湿模式?室内如果比较湿润,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抽湿?

一、空调抽湿是什么意思

1、所谓空调抽湿,也就是说能够去除室内的水分,使得湿度有所降低,最主要的就是能够提高室内的干燥度,这样室内的 家具 或者衣服就不容易出现发霉、变味的问题。

2、夏季这种情况比较多,因为阴雨连绵再加上天气又比较闷热,所以我们就可以打开空调的除湿模式,能够抽取水分。天气比较闷热的时候,就能够先开启制冷,然后等到温度有所降低再打开抽湿的模式。时间也不要太长,一般来说每天开启两个小时就足够了。

二、空调抽湿有没有什么缺点

1、这几天天气都比较闷热,一直在下雨,所以室内非常潮湿的时候,可能空调的这种功能就不是太明显。而且如果室内温度不高,再打开空调的抽湿功,能吹出来的冷风只会让室内越来越冷。如果人在屋内,不仅会感觉到非常干燥,同时也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可能会着凉感冒。

2、空调除湿的时候还会遇到一种问题,就是它的安装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只能够在小范围内进行抽湿。如果室内面积比较小就比较适合,但是如果除湿需求比较高,它的优势就会比较小。

3、所以这时候我们可以打开除湿机,它的功率比较大,除湿的面积也会更加广泛一些,才能够更大范围内起到抽湿的目的。

我总结:如果天气比较潮湿,我们可以开启空调的抽湿功能,除此以外也可以在家里面购买专门的除湿机,效果会更加好一些。

老迟到的酸奶
帅气的小刺猬
2025-09-11 22:11:27

1、空调“抽湿模式”意思是除去空气空调的水分,能把房间的湿度降低,而房间温度又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其作用在于提高室内空气的干燥度,防止衣被因潮气变味或变质。

2、实际上这个功能就是压缩机开一会儿,又停一会儿,用制冷来抽取空气中的水分,但又以停的时间为多,使房间不会冷下来,这个叫“独立抽湿”。

3、 空气湿度大时抽取水分,闷热的时候,这个功能很实用。可以先制冷,等房间温度降下来,再抽湿,这时,室内风机会停下来,如果室温升高,室内风机又会自动工作。

扩展资料

除湿降温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人体汗腺在不断制造汗液,而干燥的空气能很快将这些汗液吸收,使我们感到凉爽。

但在湿度大的空气环境中,由于空气中早已充满水分,无力再吸收水分,汗水只能积聚在皮肤上,使人体温度不断上升。

在湿度偏高的环境条件下,要想使人们感受舒服些,降低室内的湿度比降低室内的温度更加有效。

抽湿功能,一般适用于春季等梅雨季节或常年潮湿的地区,这时天气比较阴冷,而且空气的相对湿度又比较高(容易返潮)。采用的独立抽湿功能,其默认设定风速为低风(设定温度可调),通过空调的制冷几分钟送风几分钟的交替切换,从而保证了强力除湿的同时,又不降低房间温度。

使用空调除湿模式时,房间空气被风机吸入并通过蒸发器时,空气中的水分被冷凝成水排掉。空气相对湿度由除湿前的70%以上(桑拿天的难受感觉)降到50%左右,让人觉得干爽舒适。

一般情况下,人体在湿度为50%至70%的空气环境中最为舒适,高于70%的湿度,人体舒适度就会下降,除湿正是利用调节湿度让人体感受到舒适达到降温的目的。

参考资料抽湿_百度百科

聪明的豆芽
安详的小熊猫
2025-09-11 22:11:27
抽湿模式意思是除去空气和空调的水分,能把房间的湿度降低,而房间温度又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其作用在于提高室内空气的干燥度,防止衣被因潮气变味或变质。

抽湿是指在制冷的过程中,空气经过比其露点温度低的蒸发器时,其中的水蒸气就冷凝下来,以达到将空气中的湿气带走的目的的一个过程。

抽湿(chōushī)是指在制冷的过程中,空气经过比其露点温度低的蒸发器时,其中的水蒸气就冷凝下来,以达到将空气中的湿气带走的目的。

落后的饼干
积极的冬日
2025-09-11 22:11:27
通俗一点讲,所谓家用空调抽湿,就是夏季除去一些室内空气中所含的水份,以降低湿度。由於空气中的水蒸气饱合度,绝对湿度与气温都有一定关系,当热天室温高时,空气中在这一温度下含湿量是比较髙的,而随着室温在空调作用下降低时,空气中的含湿量就多於此低温度下的饱合湿度,就会将这些多余水份凝结在蒸发器上此水排除室外。使室内空气只趋于或保持该低温下的相对湿度理想值(65%左右,而绝对含湿量小了)这样人体才会舒适。

讲点专业的吧, 每一台空调可以这么说都是满足除湿工况,

空气制冷的原理在焓湿图上是一根垂线到露点温度,冷却温度只要低于露点温度都会除湿.

普通壁挂空调的除湿功能, 是指间歇性的制冷,保证温度不要降得太低, 因为房间太冷了,没有再热功能, ,降到某一个设定温度,它就先停掉,等温度上升再进行制冷除湿,。这就是,壁挂机,上面有一个除湿按钮的功能。

任何一台普通空调,包括壁挂机能够足够满足你湿度90%的舒适性. 在高温高湿天气绝对没问题,因为温度也需要制冷, 在中温高湿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有点特别,是让人感觉太冷了.比如 在某一个黄梅天,你开 汽车 空调就是感觉湿度是降下来了但是整个太冷了。

专业的恒温恒湿机,首先通过制冷冷凝水出来,然后再用电加热或者是热水盘管再热把温度调上来,湿度可以设置。

一两千元级别的的除湿机,是采用半导体制冷原理,或者是空调制冷原理,先冷再加热,也是同样的满足除湿工况, 当然精准度一样也不高, 能量守恒原理可以得出这种除湿机,可以使,湿度越来越低,但是室温会慢慢的加热,因为它的整个用电能耗会毫不保留的转换成热量加热到室内温度来。

这个话题有的好谈,先肤浅的讲一点.

夏季,空调再次为我们服务。在南方,尤其到了梅雨季节,室内空气湿度增大,人们常常用到空调的“除湿”功能。空调的“除湿”是怎么回事?它是什么原理呢?

所谓空调的“除湿”,说的简单点,就是空调自动控制的间歇式制冷。

大家都知道,空调在制冷的时候,室内机的蒸发器温度很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湿气在流经蒸发器的时候,会在蒸发器上面结露,这些露水结多了,就会流到下方的接水盘,再通过排水管流到室外。

当空调处于“除湿”状态时,室内机的风扇转速降到最低,压缩机则是启启停停,间歇性做着制冷工作。这时候,产生的制冷量,大部分都用来将湿气变成冷凝水,只有一小部分的制冷量维持着制冷作用。

当室内温度有所降低时,压缩机就会停止工作,室内温度随之升高,当室内温度比设定温度升高1度时,压缩机再次启动。如此不断的循环,既可以让室温保持较低的温度,也可以快速的将湿气转化为冷凝水排出室外。

一般来说,空调设置在“除湿”,空调的制冷都是自动调整到一个适宜的温度,以保证蒸发器高效率的结露、排水和维持室内温度的平衡。

鉴于空调除湿的工作原理,人们对开启“除湿”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开“除湿”,压缩机间歇性工作省电。还有人认为压缩机频繁的启停,会影响空调的使用寿命。总之,对于空调的“除湿”功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认为是这样吗?

细心的流沙
聪慧的爆米花
2025-09-11 22:11:27
抽湿是指在制冷的过程中,空气经过比其露点温度低的蒸发器时,其中的水蒸气就冷凝下来,以达到将空气中的湿气带走的目的。空调的抽湿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空调制冷过程中伴随着抽湿,是不可控的:另一种是通过启动抽湿功能进行抽湿,实现抽湿不降温,是可控的。

凶狠的口红
正直的金针菇
2025-09-11 22:11:27
抽湿运行模式是怎样工作的

抽湿运行的作用是将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冷凝水排出室外,从而达到降低室内相对湿度的目的。当空调器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蒸发器表面温度降低很多,这使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产生遇冷液化成水的现象,这些冷凝水将流到接水盘经出水管而排出室外。这就是空调器能除湿的工作原理。

当空调器工作在抽湿模式时,室内风扇一直以低速运行,压缩机则开开停停,制冷系统作间断性制冷循环,产生的制冷量大部分用于平衡室内空气的潜热,即水蒸气变成冷凝水。小部分用于平衡显热,即降低一些室内温度。当压缩机停机时,室温会逐渐地缓慢上升,当上升到比设定温度高1℃左右时,压缩机即自动开机,如此不断地循环,使室温保持在设定值附近,同时又大量地除去空气中的湿气。

空调附加功能中常被提到的“负离子净化”功能,是指利用在空调中的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氧离子,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同时与尘埃中的正离子结合,促使尘埃沉降,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还单身的书包
年轻的溪流
2025-09-11 22:11:27

抽湿模式,此模式是减少室内的湿度的意思,空调是通过制冷过程,把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成水,通过排水管流到室外,以达到减少室内湿度的效果。抽湿模式可以使室内机低风运行,且空气调节器整机时开时停。

送风模式,此时只启动空调的室内机的风机,可当作电风扇使用,空调的室外机压缩机不工作,没有制冷效果。

扩展资料

抽湿和送风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抽湿:在夏季,尤其是下雨事后,阳光充足,即使温度很高,但空气中的湿度很大,人体适宜的湿度是百分之60-70左右,湿度太高,人体就会感觉不适,觉得湿湿的汗出不来,这种情况就可以选择抽湿模式,来调节室内的湿度,这样人体同样可以感觉到凉爽舒适。

2、送风:在夏季或冬季第一次使用空调时,应先设置为通风模式,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这样可排除机内的异味,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另外在夏季室内温度不是很高时,可以设置为通风模式。

默默的猎豹
坚强的发带
2025-09-11 22:11:27

空调制热的时候不能抽湿。

空调器在制冷过程中伴有除湿作用。人们感觉舒适的环境相对湿度应在40~60%左右,当相对湿度过大如在90%以上,即使温度在舒适范围内,人的感觉仍然不佳。

制冷原理

液体汽化制冷是利用液体汽化时的吸热、冷凝时的放热效应来实现制冷的。液体汽化形成蒸汽。当液体(制冷工质)处在密闭的容器中时,此容器中除了液体及液体本身所产生的蒸汽外,不存在其他任何气体,液体和蒸汽将在某一压力下达到平衡,此时的气体称为饱和蒸汽,压力称为饱和压力,温度称为饱和温度。

平衡时液体不再汽化,这时如果将一部分蒸汽从容器中抽走,液体必然要继续汽化产生一部分蒸汽来维持这一平衡。 液体汽化时要吸收热量,此热量称为汽化潜热。

汽化潜热来自被冷却对象,使被冷却对象变冷。为了使这一过程连续进行,就必须从容器中不断地抽走蒸汽,并使其凝结成液体后再回到容器中去。从容器中抽出的蒸汽如直接冷凝成液体,则所需冷却介质的温度比液体的蒸发温度还要低,我们希望蒸汽的冷凝是在常温下进行,因此需要将蒸汽的压力提高到常温下的饱和压力。

制冷工质将在低温、低压下蒸发,产生冷效应;并在常温、高压下冷凝,向周围环境或冷却介质放出热量。蒸汽在常温、高压下冷凝后变为高压液体,还需要将其压力降低到蒸发压力后才能进入容器。液体汽化制冷循环是由工质汽化、蒸汽升压、高压蒸汽冷凝、高压液体降压四个过程组成。

扩展资料

制热原理

压缩机吸入低压气体经过压缩机压缩变成高温高压气体,高温气体通过换热器把水温提高,同时高温气体会冷凝变成液体。液体在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蒸发器蒸发的同时也要有换热媒体,根据换热的媒体不同机器的型号结构也不同,常用的有风冷和地源。)液体经过蒸发器后变成低压低温气体,低温气体再次被压缩机吸入进行压缩。

就这样循环下去,空调侧循环水就变成45-55度左右的热水了。热水经过管道送到需要采暖的房间,房间安装有风机盘管把热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制热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