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一匹半,两匹、两匹半、三匹的空调铜管分别是多大?
一匹、一匹半,两匹、两匹半、三匹的空调铜管大小分别:
一匹的冷媒管是6.35-9.52;
一匹半空调铜管的是6.35-12.7;
两匹的空调铜管是9.52-12.7、/6.35-12.7 ;
两匹半的空调铜管是9.52/12.7-15.88;
五匹的空调铜管是9.52/12.7-19.05;
分转换:
英制单位与国际单位转换
1英寸=25.4毫米=8分
所以1分=8/25.4=3.175毫米
一般看空调使用何种制冷剂,用R22的。
1匹:6毫米和10毫米;
1.5匹:6毫米和12毫米;
2匹:6毫米和12毫米;
3匹:10毫米和16毫米;
5匹:12毫米和19毫米。
现在使用R410A的:
1匹:6毫米和10毫米;
1.5匹:6毫米和10毫米;
2匹:6毫米和12毫米;
3匹:6毫米和16毫米;
5匹:10毫米和19毫米。
扩展资料:
铜管又称紫铜管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
铜管重量较轻,导热性好,低温强度高。常用于制造换热设备(如冷凝器等)。也用于制氧设备中装配低温管路。直径小的铜管常用于输送有压力的液体(如润滑系统、油压系统等)和用作仪表的测压管等。
铜管是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
1、由于铜管容易加工和连接,使其在安装时,可以节省材料和总费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可省去维修。
2、铜是轻便的。 对相同内径的绞螺纹管而言,铜管不需要黑色金属的厚度。当安装时,铜管的输送费用更小,维护更容 易,占用空间更小。
3、铜是可以改变形状的。 因为铜管可以弯曲、变形,它常常可以做成弯头和接头,光滑的弯曲允许铜管以任何角度折弯。
4、铜是易连接的。
5、铜是安全的。 不渗漏、不助燃、不产生有毒气体、耐腐蚀。
铜管耐高温,可在多种环境中使用。与此相比,许多其他管材的缺点显而易见,比如过去住宅中多用的镀锌钢管,极易锈蚀,使用时间不长就会出现自来水发黄、水流变小等问题。还有些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会迅速降低,用于热水管时会产生不安全隐患,而铜的熔点高达摄氏1083度,热水系统的温度对铜管微不足道。 考古学家在埃及金字塔内发现了距今4500年前的铜水管,至今还能使用。
参考资料:铜管-百度百科
常见的有:
室内机尺寸:850×290×185mm。850×265×210mm。850×290×185mm。790×265×200mm。790×265×210mm。
内螺纹铜管,外经Φ9.52mm、底壁厚0.27mm、齿高0.16mm、齿数70、螺旋角18度、供应形式(LWC),牌号C1100T,铜管供应状态OL,执行标准JISH3300。
扩展资料:钢管的规格大小是用公称直径来标定的。所谓的公称直径就是一个名义直径。 并不一定是指内径、外径或中径,而是指与其配合的管头或法兰的名义直径。
换句话说,只有公称直径一致的相关部件才能相配合。对于钢管来说其公称直径与,只与其外径相联系,或成函数关系。但对于标准钢管来说,一般其公称直径一般接近其内径。
举个例子,譬如外径为108的钢管,其公称直径为100,对于标准钢管来说其内径就是100。但对于厚壁管,其外径仍为108,其公称直径仍为100,而内径就小于100了。原总是说的3/4,就是说它的公称直径是20,至于其内外径到底多少,最好测量一下。
一般用2分3分4分, 以上的型号很少用,把一英寸(25mm)分成8份,占2分就叫2分,占3份就叫3分,占4份就叫4分。所以2分实际上就是2/8英寸。3分就是3/8英寸,4分就是4/8也就是1/2英寸,6分就是6/8也就是3/4英寸,1英寸是25毫米自己可以算出他们实际上的内径多大。
一个是高压管,一个是低压管。并通过小管回到外机冷凝器,冷媒从外机通过小管进入内机,小管走液态冷媒。
作用是连接内外机、压缩机制冷模式下、外机内循环流动,要根据空调的制冷,至于那根进,使内、那根出。
粗的叫大管,冷媒从外机通过大管进入内机,冷媒可以在内,一般情况下大管走气态冷媒。
细的叫小管两根铜管分别较大小连接管、外机形成封闭系统、制热模式不同而不同制热模式下。
拓展资料:
不管是壁挂式还是柜式空调,只要是有室内机和室外机的&ldquo分体式&rdquo空调,都有这两根粗细不同的连接管,它是空调工作时制冷剂的流通通道。
原理基本是:
1,在空调工作时,室外机里的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由气态制冷剂变为液态并放出热量,同时液态制冷剂进入室外机的冷凝器(散热器)由风扇将压缩时产生的热量排到室外空间,使制冷剂变为温度较低的液态;
2,从冷凝器出来后就经过室内和室外机连接的那根相对较细的管道(称为高压管),进入室内机的蒸发器前的&ldquo毛细管&rdquo(也叫节流器),从毛细管出来就进入了室内机的蒸发器了 。
3,因为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后的容积&ldquo突然&rdquo变大,所以制冷剂的&ldquo高压状态&rdquo也&ldquo突然消失&rdquo,此时由于压力的减小,所以制冷剂就迅速地汽化,并且大量地吸收蒸发器周围的热量(汽化吸热原理);
4,由于室内机蒸发器周围的大量热量被制冷剂所吸收,所以依靠室内机里的风机可以将&ldquo冷气&rdquo吹向室内的空间,达到了制冷的效果;
5,从室内机蒸发器出来,带有室内一定&ldquo热交换能量&rdquo(室内热能)的&ldquo低温、低压&rdquo制冷剂经过内外机连接的相对较粗的管道(称为低压管),再次进入室外机的压缩机;
6,这样周而复始,就可以产生对室内的制冷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