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家具 > 正文

简述春秋、战国、汉代家具的特点

火星上的故事
单薄的花瓣
2023-02-15 14:57:56

简述春秋、战国、汉代家具的特点?

最佳答案
粗犷的飞机
迷路的羽毛
2025-09-09 03:35:21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的主要特征:

(1)鲁班、木工七部出现。战国的围栏大床和刳制而成的较大矩形箱子的出现。

(2)木工工具的变革,使家具制作有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造器具的使用和各个工种的分化,产生了规、矩、悬、水平、绳索等测量器燕尾榫、凸凹榫、格肩榫开化寺出现。家具制作有了质的飞跃搭接、榫结合的燕尾榫、凸凹榫、格角榫开始较合理地运用。

(3)家具装饰的兴起。髹漆和绘漆工艺的进步雕花装饰家具中的雕花与雕绘渗透互补编织工艺的大量出现。

汉代家具,1.髹漆

在家具上髹漆是春秋后出现的新工艺,到了西汉非常流行。所以,漆家具始于春秋战国,盛于两汉。采取黑地红绘,色彩艳丽,漆质光亮,作工精细,造型别致轻巧,是典型的汉代家具装饰手法,充分体现出辉煌的大汉风采。

2.装饰纹样

装饰花纹多用云气纹,这种纹样变化很多,非常丰富,线条流畅,极为生动。配以艳丽的红与黑和光亮照人的漆质,真可谓精美绝伦,令人振奋不已。

3.屏与榻的结合

屏风榻的出现,宣告了屏与榻相结合的新品种问世。汉代屏风榻有单扇和双扇之分,榻上可设帐,榻沿施坠饰,富丽而典雅,很是讲究.

最新回答
可靠的网络
悦耳的羽毛
2025-09-09 03:35:21

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我们祖先的穴居时期。距今4500年左右的唐虞时代,人们开始在地上营棚,在树上构巢,进而有了土筑茅盖的建筑,这是我国的房屋产生的时期。商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能制造砖瓦,并用矩定方、绳定直、水定平等,这是中国建筑的黎明时期。根据象形文字、甲骨文和商代铜器的装饰纹样推测,当时己产生了几、榻、桌、案、箱、柜等雏形,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在构造上己采用了样连接的方式,其家具色泽鲜艳光亮并应用漆料进行表面涂饰。 龙木阁认为隋唐是我国古代建筑历史上的高峰时期,建筑内容以宗教庙宇寺院为主,建筑构件粗大,家具造型简洁,形成了古朴刚劲的风格。在室内及家具方面己制作了比较成熟定型的长桌、方桌、长凳、扶手椅、屏风等,其特点与建筑相一致。

顺心的唇彩
曾经的热狗
2025-09-09 03:35:21
案,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

俎,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

凭几,供人们凭倚而用的一种家具,形体较窄,高度与坐身侧靠或前伏相适应。

禁,承酒尊的器座,可分为长方形与方形,有足与无足。其中,有足的称为“禁”,无足的称为“斯禁”。

庋具,一种贮藏家具,供储存衣物。战国庋具主要是箱,使用竹材或木材制作,早期由两块实木凿成,上下扣在一起。

座屏,带有底座而不能折叠的屏风,古代常用作室内主要座位后的屏障,或在较大空间建筑室内置于入口处,起遮挡视线的作用。

床,最早实物出土于长台关战国楚墓,长225、宽136厘米。床屉很低,仅高21厘米。床身用方木纵四横三组成长方框,各木件搭接后向外挑出作兽头状。木框上搭四根横牚,再上铺竹片,便于通风透气。据推测,竹片上还应有荐席和竹席。床框通体漆黑,以上朱漆彩绘回纹,立面一层,上面两层。床设六足,四角及前后中部各一,各足透雕两组卷云纹相对称,顶端凸榫,插入床身卯内。床足通体亦漆黑。床四周树栏,用竹、木条作成方格状,床栏前后的中部留缺口以便上下,通体漆黑。

醉熏的音响
幽默的冥王星
2025-09-09 03:35:21
1 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我国进入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

政治:奴隶社会朝着封建社会转变。

经济:重农抑商

文化:出现了老子、孔子等大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

2、家具种类

青铜冶炼技术发展迅速(青铜四龙四凤方案);

大量的漆木家具代替青铜家具(漆木床、漆衣箱、漆案)。

床的出现是人类生活进步的标志。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出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床的实物。长2.18米、宽1.39米、足高0.19米、通高0.44米。床体髹黑漆,装饰红色方形云纹,六个床足雕成长方卷云纹。床框有两根横档,一根竖档,上面铺着竹条编小的床屉,床上有竹枕。

几面窄,供凭倚用,有一定高度 。

案是用于放置物品的用具,案面比较宽,但比几矮。(新兴家具)

开放的保温杯
彪壮的飞机
2025-09-09 03:35:21
史前家具是指出现在远古时代至公元前16世纪的家具

史前家具的主要特征:

(1)家具雏形的出现。主要表现在木棺、木豆、木斗、木匣、木俎、木案等的创造。

(2)石斧、石锛等工具的出现。制作工具主要是石斧、石锛的应用,以及榫卯制作的石凿、骨凿、角凿、石楔、木棒出现。

(3)简单的结构形式出现。木构件横竖咬合,板与板相拼采用企口衔接结构形式。家具的挖磨、捆绑形式或支撑等工艺形式开始出现。

夏、商、周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

(1)家具母体形象的出现。俎,在虞氏时称为“完俎”完,“断木为四足而已”(汉代郑玄的说法)。夏后称为“厥俎”,多用于祭祀,其形状是两侧腿间出现穿插的横枨。商时称为“具”,利用树枝多弯曲的特点,俎腿做成弧形,并穿插于落地加长的横枨上,使木结构趋于合理,这应该就是后来几案“拖泥”结构的母体形式。

(2)席、床等文字的出现。

(3)家具装饰纹样的漆画出现。

2.春秋战国时期家具(约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

这个时期,青铜器开始衰落,漆器开始大量生产。铁骑工具的产生、髹漆工艺的广泛应用以及技术高超的名工巧匠的不断出现,使得家具在制作和使用要求上都达到空前的高度。

家具品种:俎、案、几、床、舆、禁、座屏、箱和架。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的主要特征:

(1)鲁班、木工七部出现。战国的围栏大床和刳制而成的较大矩形箱子的出现。

(2)木工工具的变革,使家具制作有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造器具的使用和各个工种的分化,产生了规、矩、悬、水平、绳索等测量器燕尾榫、凸凹榫、格肩榫开化寺出现。家具制作有了质的飞跃搭接、榫结合的燕尾榫、凸凹榫、格角榫开始较合理地运用。

(3)家具装饰的兴起。髹漆和绘漆工艺的进步雕花装饰家具中的雕花与雕绘渗透互补编织工艺的大量出现。

魁梧的黑米
羞涩的八宝粥
2025-09-09 03:35:21
1、漆木家具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以漆木家具为典型代表,形成我国漆木家具体系的主要源头,品类繁多。

从大量的出土实物中得知,春秋战国时的漆家具,不仅有漆俎、漆几等原有品种,还出现了漆木床、漆衣箱、漆案等新的品种。

彩绘木床:

我国最早的卧具,为后世各类床具的始祖。

楚式小座屏:

标志着中国家具开始具有纯粹的装饰欣赏价值。

2、灯具

春秋战国时,照明用的灯具开始出现,豆就是当时照明所用的工具,它是依照当时的食器——豆的形状制成。

当时人们是用豆脂作为燃料,将豆脂盛放在陶制的小碗里,放上一根灯芯,点燃照明。从古体字的“灯”就能看出,灯是从豆演变而来的。古籍中有记载:灯源于豆,瓦豆谓之登。

青铜器在当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研究认为,当时用青铜器做照明工具应该是贵族才享有的权利,粗制的陶器豆很可能是一般百姓用的。

3、食具

这一时期还没有发明桌椅,人们进食时仍然席地而坐,要将盛有食物的餐具放在食者面前的案上。食案的形状一般都是长方形,下面有四个短脚,案面上四旁有一道突起的周边,以防止食器滑出。

在上述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矮足漆案上放置的一双竹箸。说明箸已成为当时日常生活中主要食具。据先秦文献记载,箸是用来夹取羹汤中的食物。

食物的食具主要是鼎、壶、锺、钫、盒、盆、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