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越干净,越有福气!70后阿姨的哪几个生活习惯,让人羡慕不已?
家越干净,越有福气!70后阿姨的哪几个生活习惯,让人羡慕不已?1、更改收纳习惯
实际上家里厨房面积并很大,但平时看上去一直凌乱不堪。特别是做饭后,主要的原因便是收纳习惯。除开“极简主义”丢掉厨房里面很多用不到、到期或变质的食物之类的东西以外,学习培训大姐“降低橱柜台面物件”的收纳方式,只留常用在橱柜台面,其他的收纳在柜子里面,看上去果真清新许多。
第二个收纳工作经验便是降低收纳工具的使用。之前总喜欢跟风买各种收纳盒、调料瓶,实际上发觉时间久了,除开视觉的美观大方,并没产生应用里的便捷。不少收纳盒既烧钱又占位置,特别是调料瓶,增强了清理任务量,不如直接用正品调料瓶,用了更换,安全卫生。
2、维持顺手擦洗的习惯阿姨家的餐厅厨房每天都应用,但烟机、桌面上全是干干净净。她积累的经验便是:没有比顺手擦洗更加轻松的方法了。她共享的一些清洁用具,的确轻轻松松高效率。例如油迹清理,应用厨房清洁湿纸巾顺手一擦,烟机、厨房灶台及其墙壁上染上的油迹就变整洁。
厨房清洁湿纸巾自含清理成份,擦完后还有淡淡的香味,去油又去异味,比我之前用刷子便捷方便,用脏以后再丢掉,不能让油迹留宿,做饭后清理越来越轻松许多。
厨房清洁湿纸巾维护成本也没什么工作压力,一张才一毛钱不上。大大的缓解厨房清洁工作压力。烟机集回油口或过滤网里的顽固污渍,1~2个月按时应用油污清洁剂开展拆卸就行了,相比我之前超市买的某先生,清理实际效果强劲过多。
贴上去过数分钟,让清洁液与油污充足反映乳状液,顽固油污就会逐渐松脱乳状液成废水,再换海绵擦清洗就变整洁,不用应用钢丝刷费力刮蹭,那般清理太脏还很容易划花防疏油。
即便旧房子里两年并没有清理完的油烟机,清理之后也变的焕然一。之前让人头大的烟机清理,觉得也没那么难了。顺手擦洗清洁习惯,再加上高效率的清洁用具,是维持餐厅厨房自始至终整洁如一最爽的方法。
3、没有买过多锅具家用电器之前见到更好看的锅具,会忍不住买回去,直播房间见到网红推荐的各类精美小厨房电器,也忍不住跟风疯狂购物。阿姨的经历是:锅具家用电器,只留常用几种就可以了。
实际上许多锅具作用反复,一年也要不了几回,也有些仅仅漂亮,并很鸡肋。锅得多,既占位置也提高了维护费用。经过一番“痛楚”的极简主义后,现阶段留下来的锅就3个:炒锅、石锅、锅。
炒锅只留下一口熟铁锅,对比生铁锅,熟铁锅较为轻巧能一只手颠锅,底厚壁管薄升温快,非常适合烧菜,并且炒出菜非常好吃。炒锅无镀层,只需维护保养恰当,一口锅可用好多年。
石锅主要是用于熬汤,虽然比不上压力锅快。可是石锅透气,这也是其他的材质锅所比不过的。细火慢炖的情形下,砂锅煲的汤最美味。
石锅遇热、传热匀称,食材和料汁被关在大锅里,一直处于略微烧开状态,使食品更进味。除开熬汤,有时候用来做做煲仔饭也特别香。另外一个便是电蒸锅了,电蒸锅的使用次数非常高,做早点的中坚力量,每天早晨用来蒸馒头玉米鸡蛋,能够预定按时,早晨起来就能吃健康早餐。
70后夫妻有百分之十男性做饭
再过去做饭一般都是女人的事情,男人都是大男子主义,不做家务活它的比例应该是1比9,但是现在都新社会了,男女都平等,而且男士都特别心疼你女士,不想让她们一个人进厨房忙活,所以一般家务活男士都会多干点,他的比例应该在1比2差不多。
一、改造餐边柜,加装洗碗机
一叶一直秉持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愿意尝试各种新的家用电器,当然包括解放双手的洗碗机。作为一名70后资深主妇,一叶也许是中国使用家用洗碗机的第一批人。早在2006年洗碗机在中国处处碰壁的年代,一叶就在自家的厨房里安装了一台海尔洗碗机,当时售价2000多,也算是一件小小的厨间奢侈品了。然而到了2011年,一叶拿到了现在自住的这套毛坯房,在工作需要一周出差五天的情况下,半包给装修公司装修。由于沟通不足,错过了给洗碗机排布上下水的时机,没能安装心心念念的洗碗机,懊悔之余也只能仓促入住了。
一叶一直秉持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愿意尝试各种新的家用电器,当然包括解放双手的洗碗机。作为一名70后资深主妇,一叶也许是中国使用家用洗碗机的第一批人。早在2006年洗碗机在中国处处碰壁的年代,一叶就在自家的厨房里安装了一台海尔洗碗机,当时售价2000多,也算是一件小小的厨间奢侈品了。
然而到了2011年,一叶拿到了现在自住的这套毛坯房,在工作需要一周出差五天的情况下,半包给装修公司装修。由于沟通不足,错过了给洗碗机排布上下水的时机,没能安装心心念念的洗碗机,懊悔之余也只能仓促入住了。
到了2014年,一叶的出差频律开始下降。作为烹饪爱好者,在家做饭的时间越来越多,最终无法忍受没有洗碗机的生活。经过多次探讨,一叶终于和先生达成了对现有餐边柜进行改造加装洗碗机的方案。
注意到上图右上角那个白色柱没有,2011年装修时做这个餐边柜一方面为了贮物,一方面也是为了遮住这根顶天立地的墙角柱。由于这根柱子限制了深度,所以能加装洗碗机的位置也只剩下消毒柜附近这点地方了。原本消毒柜的安置是几近地面的,而现在消毒柜所在的位置是个小平台,吃饭时放放电饭煲之类炊具。
这次为了加装洗碗机只好放弃了小平台,将消毒柜抬高,原消毒柜的位置放置洗碗机。我家的橱房在餐边柜的北侧,也是水源所在地。为解决洗碗机的上下水问题,于是遇墙打洞、遇柜轧孔,沿着餐边柜和冰箱后侧墙壁往橱房上下水方向一路改造。
基础改造只用了两个小时,外加餐边柜一片改造壁板的邮寄时间,一周后,一台西门子嵌入式洗碗机就如愿入驻我家,开始了任重道远的满负荷工作。搭配垃圾处理器和原有的消毒柜,餐橱这一块基本实现了高效率。
装了洗碗机家中还有必要保留消毒柜或碗柜吗?
一叶的想法是仍然很有必要,目前一叶家的做法是:日常三餐之外使用过的餐具,如吃过水果的碗碟、客人用过的杯子之类都是顺手用水冲一下立即放进洗碗机,以便和其他餐具一起洗涤。
所以要做到这一点,洗碗机在非工作状态时就要腾空,洗好的碗筷不能在洗碗机内滞留,应全部放入消毒柜或者碗柜。在这个过程中,洗碗机也承载着非常重要的收纳作用,及时收纳家中的待洗碗筷,以时刻保持橱房台面和水池的整洁。
经过这次改造,全家人都比较满意,彻底解决了餐厨美观整洁的问题。
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抱怨老房子改装新电器困难,其实只要你下得了决心,没有改造不了、武装不好的房子。说到底,为了自己的闲暇时间最大化,做一个行动派是很有必要的。
二、get到洗碗机洗涤新技能,洗!吊!灯!
这一次想到用洗碗机来洗吊灯,的确不是偶然。一叶日常会用洗碗机洗涤各种生活居家用品。之前除去锅碗瓢盆,其它也经常用洗碗机洗涤的物品有:油烟机面板、塑料收纳盒、亚克力花盆、晾衣架、树脂笔架等等。
一叶家客厅里的这盏雷士吊灯体积不算太大,由将近200个长短不一的玻璃吊坠组成。八年中从厨房悄然飘来的油烟加上空气中的尘埃,给它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黑黄色油垢,当初闪闪发光的切面都开始界限模糊。
吊灯的洗涤其实就是洗涤切面玻璃吊坠。如果手洗的话大概流程可能是这样:
1、用大量的祛油剂浸泡。
2、逐一用软毛刷洗刷。
3、过净水后还得逐个擦干,而手工操作打破损坏的概率也比较大。
所以这种情况,洗碗机360度的无死角喷淋,加上70度的高温应当足以还原它的晶莹通透。而且洗碗机的自动烘干功能不需要洗完后再去一个个的擦试,确实事半功倍。
用过洗碗机的朋友都知道洗碗机的“光亮洗”功能,洗出来的玻璃器皿噗灵噗灵的效果,这也是手工洗涤永远无法企及的。
具体步骤和要点是这样的:
1、洗灯过程是一叶和先森俩人配合完成的。一人用直梯爬高,将吊灯上的吊坠一个个的取下,取的时候要带个轻一点的塑料筐篮边取边接。另一人在下面做安全防护并及时换下盛满的筐篮。
2、洗涤前用工具固定好挂钩等小配件,防止在洗涤过程中脱落。过程弄的我一手黑油灰。
为了更好发挥洗碗机的360喷淋70度高温高压的洗涤效果,用褛空的筐篮尽可能的将玻璃吊坠摊开摆放。形成更大的接触面,才能洗得更干净。
3、选择晶亮洗功能
一叶是晚上睡觉前开启洗涤的,第二天上午看一下效果很满意,有木有。
4、按长短大小分个类,吊灯复原
告别暗沉和油腻,再次焕发青春。怎么感觉比新买的时候还要亮?
本回答来自好好住用户掇暇记,更多装修攻略,居家经验,欢迎登陆好好住APP查看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追求,有的人追求奢华生活,有的人追求事业,有的人追求自由,也有的人追求非常简单,只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小家装扮的非常温馨幸福就好。就像广州一位70后阿姨因布置自己的家庭而走红一样,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装饰自己的小家,一点一点装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让家人一下班之后就能够感受到浓浓的幸福,这大概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了吧。
一:布置简单温馨。会布置,会收纳大概也是自己长时间积累出来的经验吧,从视频中我们能够看到这位阿姨布置的家庭虽然不是那么的华丽,但是却非常的温馨浪漫,整个家庭都是采用温暖的白色和鹅黄色做色调,看起来非常的大气温馨。虽然说房子不是很大,但是应有尽有,能想到的都考虑到了。
二:随处可见的用心。什么是家庭,家庭就是要用心的人去装饰出来的才叫家,我们能够看到这位阿姨家中随处可见的用心,门口玄关,门前厅院,屋子里面的书房,沙发,厨房等等,都是经过自己的设计才做出来的,这样的家才是有温度的家。对于阿姨来说,想必这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三:每天心情都会很好。家就是我们每天都会回去的地方,家的温暖足以抚平自己在外面受到的任何委屈,因为它就是你的避风港湾。当你晚上回到下班之后,迎接你的是一个非常温馨幸福干净的家,心情都会非常的好,但是如果你看到的是一个脏乱差的家的话,想必自己都不想回去了吧。
自己住的地方肯定是需要用心一点的,房子不管是买的还是租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不要委屈自己,毕竟这是唯一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了。
那是我四岁的时候。有一天上午,外婆正在厨房里炒菜,发觉盐了,顿时手足无措。为呢?家里只剩下我人,她出去,丢下我人在家,又不知会事?感到不安。这时候我看穿了外婆的难处,自告奋勇地对外婆说:“我帮您去把盐买回来。”“你?”外婆疑惑地看着我。“对!我还去过几次了呢!”(事实上我并去过)外婆无奈地点了点头。
很快,我就从小卖部买回了盐,正高兴着能为大人做事了,孰不知一不留神踩中了地上的香蕉皮。顿时摔了一跤,盐袋落在地上摔破了,白花花的盐撒满了一地,我立刻慌了手脚,心想:盐掉在地上弄脏了,得赶快把坏消息告诉给外婆听。
刚来到院子门口,就看见隔壁的王奶奶正在洗米。我顿时灵机一动,心想:既然米可以用水洗干净,那么盐也可以洗干净。想到这里,我立即向王奶奶借了水盆。来到大街上把盐装进水盆里,往大院的水龙头跑去。
水很快就把盆子装满了,我使劲地摇了摇盆子,然后把手伸进去搅动一下。孰知盆子里空空如也,我惊慌,也顾盆子,立刻向家里跑去。
回到家里,我把事情的讲给外婆听。还未说完,外婆捧腹大笑起来。她摸了摸我的头,笑盈盈地说:“傻孩子,盐并不像米那样洗得干净的,它是遇水即溶的。”说完又大笑起来。
从这件事中,我懂得了道理:凡事皆要三思而后行。
有哪些小时候的美食是你最怀念的?
生长在农村的80后的我们,至今仍有几种小时候的 美食 是我常常怀念的。
1 辣椒粉腌刺笼笼 我们小时候家里穷,那时候也没有什么零食,经常到山间田地去搞我们小孩子的 美食 ,而这道腌刺笼笼在春夏季节是必不可少的。在那些柑橘园菜园都是种了这种刺来围园子的,我们就去采长出十来公分长的嫩刺笼笼回来,把刺笼笼皮剥掉后折成几段用纸装起来,再放些辣椒粉撒些盐包好腌一段时间,那时我们也不要腌多久,就隔一会打开纸包拿几根出来吃看腌熟没有,就这样边腌一边尝,你一根我一根的,结果还没等腌熟就被我们尝着尝着吃完了,吃到后的连包刺笼笼里面有盐味水的纸都舔完。
2 油炒饭配剁椒拌姜丝 。油炒饭放猪油炒,炒得差不多了就放多些酱油,要让每一粒饭都裹着酱油,黑黑的一粒一粒的。用红辣椒和嫩姜切好放盐拌匀放到坛子里腌。油炒饭炒好后打坛子里腌好的剁椒拌姜丝拿些出来吃,这道菜真的是绝配油炒饭。
这两道小时侯经常吃的菜是我们80后最怀念的 美食 。
特别想吃家乡的豆腐脑赔上油馍,香的很!!!
小时候缺吃少穿,对于好吃的东西总是能记忆深刻。 我一直记得妈妈经常在冬天做的一种 美食 ——花生糖 ,其实就是糖里裹着花生豆,那个时候觉得这个东西真是好吃,甜甜的再搭配花生的香脆,口感丰富,妈妈一次会做好多,切成小块儿,全部放在立柜顶上,怕我们自己拿着吃,每天只给我们姐弟三个一人一块。那个时候我总是以为,妈妈怕我们太快吃完再想吃就没了,后来自己做了妈妈后才知道是怕孩子吃甜食太多坏牙。
以前没有冰箱,所以只能在冬天做,我们姐弟三个躺在暖和的被窝里看着妈妈炒花生、熬糖,满心期待着花生糖能快快到嘴里来,妈妈做花生糖时也是满脸的幸福。如今自己做了妈妈,也经常想着给孩子做点儿好吃的, 大概天下的父母都是这样的,愿意把最好的给孩子 ,看着孩子吃的香,我心里也开心。今天就把这份小时候记忆中的 美食 分享给大家,做法真的很简单。
【花生糖】
主料:花生豆、白糖(是的,就这两样食材)
做法:
1、用炒锅将 花生豆干炒一下,小火慢慢炒 ,边炒边搅拌,防止花生豆炒焦,待锅中有花生皮掉落就可以,将 花生晾凉去皮 。干炒一是为了去除花生豆中的水份,口感更脆更香,二是更方便去花生皮。有条件的也可以用烤箱。晾凉后的花生豆外皮很容易搓掉,将花生皮吹干净,或者也可以直接去超市买现成的。
2、 炒锅中加油和白糖,小火慢慢加热,直至变成焦糖色 ,将花生豆放里面翻炒均匀, 让花生均匀的裹上糖浆 ,趁热迅速的倒在案板上整理形状,然后切成自己喜欢的大小,晾凉后就可以吃了。
妈妈做的 美食 还有好多,但这个记忆犹新,如果你喜欢也可以试着做一下,真的是简单又好吃。
李姐有话说:
1、高糖高热量,小孩子不要多吃,糖尿病患者不能吃
2、整理形状和切块一定要趁热,凉了就硬了没法整
3、过程很简单,关键在火候,全程小火
现在最怀念的小时候的 美食 ,是妈妈包的茴香包子和饺子还有馅饼,尤其是馅饼,茴香馅儿里,打一个鸡蛋,烙出来的馅饼,外面金黄,里面鲜嫩,吃起来,真是鲜香啊,人间美味,别无他求,包子肉块稍微大点,饺子可以包茴香鸡蛋的,也可以包茴香猪肉的,特别喜欢茴香的那种清香味儿,怎么也吃也吃不够。长大后,不经常和妈妈在一起吃饭,但凡在一起吃饭,妈妈最知道我想吃什么,天天给我烙茴香馅饼,茴香包子,茴香饺子,这种食物的味道,对我来说,不仅是小时候的味道,更像母爱的味道,被无私的爱着照顾着的味道。
本人91年,小时候每次过生日的时候才能吃些 美食 小时候的蛋糕,5毛钱一个的,圆圆的盒子,打开一股香味,当时不知道那是不是奶油 很好吃啊!还有橙子味的车轮饼,现在想起来真是流口水!记忆中第一次吃火腿肠是双汇牌的,人家送的,那时候都10来岁了,好可怜 跟弟弟两个人平分,一次咬一点点,回味再回味!
[胡瓜]说起糯米饭,也许有些人觉得我对 美食 是井底之蛙,现在有吃糯米饭找不到小时候那一顿糯米饭的味道,这一顿饭藏着一个故事。
[胡瓜]我是70后的人,在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应该都体会到饥饿,每天都喝粥,是可以照出影子的稀粥,并且一定要有番薯,因为当时米很少,加上番薯一起煮才够全家人吃。兄弟姐妹们七个,加上父母,一共9上人吃饭,如果不放番薯煮,大家都吃不饱,小时候吃番薯太多,心里有阴影,现在说吃番薯 养生 ,我不想 养生 ,只想吃白米饭,即使饿瘪肚子,我坚决不吃番薯,因为小时候吃得太多。
[胡瓜]想吃白米饭要等过新年和家里来亲戚才能吃得上。那时候饿呀连作梦都是香喷喷的白米饭。有一次,我找村里的一位小伙伴玩,这小伙伴家里经济很富裕,她爸爸是卖鱼的,我爸是渔民,我家穷得揭不开锅,人家已经买上一辆拖拉机,看来还是作生意赚钱。当时,我去她家时,她正在和她妈妈吃饭,这米饭看起来很柔软,加上花生油的味道,我肚子本来就饿,闻到香喷喷的米饭,我傻傻的站在人家厨房门口,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米饭,不停的咽口水,小伙伴大概担心吃她的米饭,不停地让我回家等她,她吃饭后来找我,但是,香喷喷的米饭已经吸引了我,双脚已经挪不开,干脆蹲下来说,就在这等她。可能我可怜的样子让婶婶心软,她拿来一只碗装了小半碗饭给我,说给我试试这米饭,
如果好食回家就叫妈妈煮,我激动地接过米饭,赶紧吃一大口,米饭软糯又香,咸味带着香油味道,我醉了,小半碗饭几口就吃完,吃完不舍得放下碗,用舌头添干净碗,依依不舍地放下碗,然后问问婶婶这是什么米饭,婶婶说是香油糯米饭。后来,回到家要妈妈煮糯米饭,家里没钱,一个星期后才吃到糯米饭,家里没多少油,妈妈不舍得放多一点油,虽然香油糯米饭,但是,没有婶婶的香油糯米饭好吃。觉得家里没钱,后来不再要求妈妈再煮香油糯米饭。但是,婶婶家的香油糯米饭是我小时候最怀念的味道!
怀念必然就是消失了的,还在的不谈怀念。消失了的有冰袋,一毛钱包,老式冰棍,发糕,大大泡泡糖,糖画图。
我最怀念小时候(70年代)各种的油炸食品,用茶油炸的。我们那个时候生活在农村,是丘陵地区,山不高,一座连一座。种的都是山茶树,过了寒露就开始摘山茶果了,最后榨出茶油。那个年代茶油是不值钱的,猪油才值钱。要吃油炸 美食 就要等到过年的时候。各家各户要准备年夜饭和春节期间拜年招待客人的食品。第一是油泡豆腐,做豆腐的时候压干一点点,切成长条的和正方行,放到油锅里面炸,皮硬了就出锅。豆腐中间空心的,皮薄薄的,鼓鼓的,一口咬下去又脆又香,家里兄弟姊妹围在锅边,第一锅就当做零食吃完了。剩下的油豆腐要做成各种菜式:蒸豆腐、酿豆腐、煮豆腐、汤豆腐等。为了保存时间长吃又方便,用坛子腌制,放适量盐和拌上辣椒粉,放在坛子里压实,一周后可以吃了,不用煮,好吃又方便。现在市场虽然有各种豆腐卖,但是完全不是那种喷香的茶油炸的味道了。现在没有什么人做腌制油豆腐。除了油豆腐,还炸花生饼、黄豆饼、糯米丸、红薯片等,满满的回忆,小时候的味道。
2毛钱一袋的汽水还有小时候的李子园
老一辈人烧菜不好吃的原因有很多,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我认为中老年人做了半辈子的饭菜依旧很难吃跟他们烧菜的目的、烧菜时候食材的选取及生活背景有关。
第一、 烧菜的目的决定了他们愿意投入精力的多少很简单的例子,餐厅厨师的工作就是做菜,菜品口味不佳客人就不喜欢,自己可能下岗,所以他们会尽力去把食物做的鲜美。
中老年人做了半辈子的饭菜,虽然时间很长,但是一直处于一个机械重复操作的状态。他们做菜做饭的目的很简单——吃饱肚子去干活。这也就导致他们长期产生了一种“凑合”的心理,做什么食物方便就做什么,而忽略了食物的美味程度。所以说中老年人厨艺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她们心目中,吃饭的目的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并不是去追求味蕾上的享受。
第二、 食材选取比较单一中老年人在烧菜的时候目的明了间接导致了他们在选取食材的时候会“固定”的选取某一两种食材。
比如他们认为青椒土豆丝烧起来很方便,价格不贵,所以他们就会更加青睐于炒青椒土豆丝。他们往往选取很单一的食材,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可能只会做简单的几道菜。久而久之他们面对一些从未接触过的食材,即使有能力去尝试的时候,也会因为自己长期单一性的食材选取而放弃尝试。最终的结果就是只会烧那么一两道菜而这一两道菜还不是年轻人爱吃的。
第三、 长期处于物质匮乏的状态在影响中老年人烧菜口味的因素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他们大多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很多食材(即使在年轻人心目中很便宜)他们认为很昂贵,即使知道烧出来的菜美味,他们也依旧不会选择。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条件不允许自己去“浪费”。这时候其实已经上升到了价值观层面了,在老一辈人心目中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吃喝玩乐是贪图享受属于不正之风。
归根到底老一辈人做菜比较难吃,除了没有把精力放到烧菜上之外,更多的原因是他们长期生活的背景和自己对食物的理解导致他们不愿意尝试更多“新鲜”的食材,因为在她们心目中这些食材性价比太低了。
但是作为年轻人的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并且引导他们去尝试一些美味的食材,而不是一味的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