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小林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方案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
(1)方案1是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红色最终退去,说明氢氧化钠不存在了,反应掉了,所以方案1可行;方案2因为盐酸也会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方案2不行. (2)用2支试管分别盛少量盐酸,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铁粉,有气泡产生;向另一支试管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铁粉,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了. |
(1)①除去杂质实际是除去杂质的离子,除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镁离子和钙离子是杂质的离子,要将镁离子沉淀可用氢氧根离子,要将钙离子沉淀可用碳酸根离子,故试剂a为NaOH,试剂b为Na2CO3;
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需要蒸发溶剂才能析出晶体,故操作c为蒸发;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③加入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过量的,滤液中有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分别为: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2)若一次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且滤纸未破损,需接着进行的操作时:多次过滤.
(3)最后的精盐中包括了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所以m<n;
故答案为:
(1)①NaOH;Na2CO3;②蒸发;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③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2)多次过滤;
(3)<;除杂过程中有新生成的NaCl.
决定胜负地方在学校中央正对着大门,通向礼堂的扇形台阶上,要跑上台阶,然后再跑下来。钻鲤鱼比赛、找妈妈比赛和富有巴学园特色的接力赛。
高桥君是一个特殊的孩子,为了让他自信、阳光、快乐的成长,校长先生可能专门设计了运动会的“钻鲤鱼比赛”、“找妈妈比赛”和“富有巴学园特色的接力赛”这几个项目,全校个子最矮、手脚最短的高桥君获得了整个运动会的所有冠军。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闭合、S1断开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2的电流;开关都闭合后,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S1闭合前后,通过R2的电流不变,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通过R1的电流:I1=I-I2=0.21A-0.15A=0.06A,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I1R1=I2R2,即0.06A×20Ω=0.15A×R2,
解得:R2=8Ω.
答:被测电阻R2的阻值为8Ω.
(1)如图所示 (2) 2.5V; 6.25Ω (3) 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灯泡断路)。
|
试题分析:(1)要测定小灯泡电阻就要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了能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减小误差,要串接一只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所以电流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相互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如图所示。(2)图中电流表使用的是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A;图中电压表使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5v,由欧姆定律得灯泡的电阻为R=U/I=2.5v/0.4A=6.25Ω.(3) 电流表几乎没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路电阻非常大,电压表内阻非常大,是灯泡断路致使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形成的。
|
故答为:(1)Na2CO3(2)蒸发 (3)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4)C (5)再过滤一次
当开关S、S1都闭合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则电源电压U=2.7V;
(2)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
此时电路电流:I=I1=I2=
U1 |
R1 |
U?U2 |
R1 |
2.7V?1.8V |
9Ω |
电阻R2的阻值:R2=
U2 |
I2 |
1.8V |
0.1A |
答:(1)电源电压为2.7V;
(2)被测电阻R2的阻值为18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