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系统冷热传输送媒质有哪些
水系统的话,主机到水箱是冷媒,主要有R22(以前常说的氟利昂),R410a(环保冷媒),水箱到室内风机盘管是水;
氟系统的话,室外机到室内机都是冷媒,有少数是R22,现在变频系统多是用的环保冷媒,也就是R410a。
首先组装好空调冷媒添加设备,用充氟的软管连接装有冷媒的钢瓶、充氟口,连接好后排干净软管中的空气。然后开启空调,此处要注意夏天加冷媒需要在空调制冷模式下进行;接着连接组装好的空调冷媒添加设备,接着外机抵押阀接入加氟设备。一般在加冷媒的候需要测压,压力控制在0.45mp左右。添加空调冷媒完毕后,在制冷状态下取下空调冷媒添加设备,然后拧紧外机密封的纳子。添加冷媒的时机也是很重要的。当液管阀门出现结霜的情况下,就可以添加空调冷媒了,当室外机排出的风不热的时候。用手摸一下气管阀门,发现没有明显的凉意,这说明要加空调冷媒了。当空调的排水软管不排水或者排出的水断断续续非常少的时候,说明是需要加冷媒了。打开空调室内机的面板,然后将空调滤网拆卸下后看到蒸发器的表面结霜或者有露珠,说明是时候加空调冷媒了,通过一定的测量器测量空调冷媒是否充足。
这篇是【麦克卢汉老师讲媒介】连载分享的最后一篇,也是最精彩的一篇。
连载一:媒介即信息
连载二:媒介是人的延伸
连载三:“热媒介”和“冷媒介”
在研究媒介的过程中,麦克卢汉借鉴了哈罗德·伊尼斯的方法,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以冷热的特性将媒介一分为二,即将媒介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
在搜集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理论时,我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实麦克卢汉从未明确指出过冷、热媒介的区分标准,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关于冷热媒介的区分标准,完全是根据麦克卢汉的思想推测出来的。
那什么是冷媒介呢?冷媒介是指它传达的信息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依靠丰富的想象力。如手稿、漫画、电话、电视、无声电影、口语等,都属于冷媒介。所谓冷媒介,就是提供相对较少信息,需要信息接受者耗费较多热情,才能理解的媒介。报纸等传统出版物就是冷媒介,面对冷冰冰的文字,我们需要发挥想象力才能构成故事。
热媒介是相对于‘冷媒介’而言的,是指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由于它本身是‘热’的,因此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热身运动’。有人概括电视、漫画是冷媒介;书籍、报刊、广播、有声电影、照片等是热媒介,因为它们都作用于一种感官而且不需要更多的联想。
那么冷、热媒介到底是用什么标准区分的?
冷、热媒介最重要的在于意义不在于区分。在于冷、热媒介给予了我们启示, 即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所以到底用什么标准来区分冷与热并不重要,将冷热媒介区分标准变得不重要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冷热媒介之间能够相互转化。
举个例子,空调是怎样调节温度高低、空气冷热的?空气调节系统是通过制冷剂媒介来实现的。这就是麦克卢汉提到冷热媒介可以相互转化,因为媒介本身。麦克卢汉把冷热媒介的这种转化称为逆转能力。
现实生活中,空调的逆转能力是由电能来推动,而在传播学中,媒介的冷热转化,往往是通过媒介之间的‘杂交’来实现的。
再举个例子,电影,我们可以看到电影这种媒介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杂交史’。电影最开始的放映是无声的,只有画面,换句话来说,电影这个词的本义应该是指的无声电影。顺便提一下,在中国,更早的时候有类似无声电影的媒介存在,那就是拉洋片和皮影戏。无声电影这种新生媒介很快地和广播这种媒介杂交产生了新的媒介——有声电影。
有声电影是一种热媒介,在20世纪的后半叶可以算是风靡全球,可是到了21世纪,在其他声效媒介的冲击下,有声电影开始了新一轮的杂交过程,那就是从3D电影升级到4D电影,即声音、图像上还加上了触感。
#麦克卢汉老师讲媒介连载分享 完#
以上是本文所有内容。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拿出空调遥控器。
2、按遥控器上的“ON/OFF"开关按钮打开中央空调。
3、按“模式”按钮进入模式选择状态。
4、再依次按模式按钮,直到出现太阳图标,太阳图标代表制热。另外雪花图标代表制冷,雨滴图标代表除湿,扇叶图标代表送风。
5、当按到太阳图标显示制热状态之后,按温度的上下调节按钮来调节空调的温度即可。
注意事项:
1、制热模式下,初始准备时间比较长,需要耐心等待1一刻钟左右。如果空调没有出热风请不要担心,等待一会。
2、如果空调长时间不出风或风力小,可能空调出现问题需要维修了。
3、在使用空调的时间,一定将门窗关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