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古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
下面是我整理的洛阳古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的论文,欢迎各位艺术类毕业的同学借鉴!
摘要 洛阳古民居建筑在屋宇格局、屋顶、梁架、门窗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其精神境界中蕴涵着以河图洛书和牡丹意象为文化元素的精髓,并因此显得简洁而不失大气,质朴而不乏典雅。
关键词: 洛阳古民居 装饰艺术 文化元素 简洁大气 质朴典雅
古往今来,人类对于物体的设计方式有两种:通用式和特殊式。综合各种要求,制定出标准形式以备选择即为通用式按照个体要求进行特殊设计即为特殊式。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前者为制成品,后者为订制品。就世界建筑史而言,西方建筑是特殊式,中国建筑是通用式。西方建筑以石材建构,追求永恒,如金字塔。中国建筑以木材建构,追求时新,如北京四合院和洛阳古民居。但洛阳古民居建筑不仅依靠房屋的布局来表现其性格,还依靠其屋宇格局、屋顶装饰艺术、梁架装饰艺术、门的装饰艺术等来表现其地域特征和思想情趣,营造诗情画意的环境艺术。
一 屋宇格局、屋顶装饰艺术
洛阳位于北方黄河中游区域,其古民居屋顶与南方民居利于防雨的悬山顶不同,多为利于防风火的硬山顶。现以洛阳市老城区贴廓巷35号清代庄家大院――“洛八办”纪念馆为典型,试作分析。
庄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总建筑面积达3330平方米,由三座三进式四合院自东而西并排构成,相互有偏门连通,为清代砖木结构古民居。大院座南面北,其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临街房、厅堂、上房。大院两侧的厢房均为两层楼房式建筑。庄家大院屋顶为硬山顶。各进院落之间构成了“高――低――高”三段式有节奏感的起伏性主韵律格局,其长巷与墙垣则形成了衔接的“长――短――长”的交错状辅助韵律。行走其中,穿门越巷,会油然产生一种缓步悠游,韵律悠悠的清幽兴味。不由使人联想起宋代寇准《踏莎行春暮》“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的意境:三春渐深,黄莺新声,繁华缤纷,青梅小小。华屋静静,细雨蒙蒙。屏风半掩,余香袅袅。思妇伤春怀远,约言沉沉,音信杳杳,懒对菱花镜,倚楼独望远,失魂又落魄,怅然对长空,芳草连云天。
其屋顶正脊东西两端及其四条垂脊前端均装饰有鸱尾,屋脊棱之间的面上覆有盖瓦,盖瓦面上装饰着卷草纹的二方连续图案,屋檐的滴水瓦上塑有花卉走兽图案。正脊线条平直,垂脊线条斜欹,形成平欹对比,二方连续图案构成重复,屋脊的鸱尾装饰与滴水瓦上的图案装饰则构成了立体与平面的装饰对比。整个屋顶由“二方连续图案”的重复性和立体与平面的“高――低”对比构成平行重复、先高后低的和谐衔接,不仅具有防火、排水的实用性,而且也像一只缓急有度的小夜曲,给人以雅而美的视觉享受。
二 梁架装饰艺术
洛阳古民居梁架形式与南方古民居穿斗式梁架形式不同,多采用抬梁式,把梁做成月梁形式,即梁的上下表面均被削成向上微微拱起的弧线。例如,新安县铁门镇73号现为刘隧杰居住的一杨姓故宅,其廊柱与墙体连接的横梁也加工成月牙形,足见其设计者的睿智表现。大有宋代诗人苏轼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的意趣。
在对魏家坡村125号民居考察时看到其堂屋前坡里面二檩木架上,双木檐檩上,以及梁端横面上镶有方形牡丹花饰件,红花绿叶依然明晰。而且在堂屋正中的一朵牡丹花饰件下面6根檩条的相间处,在长方形黄色底上绘有8个褐色菱形,褐色菱形上绘有白色八卦图形,八卦图的左右标有楷书字“八卦图”“万福图”。八卦图的中间绘有阴阳图形的太极图。太极八卦图之下的正堂房间,与其图下二檩木架连接的是整房间宽的隔断式屏风,其上4个金线方框中刻有“桂馥兰馨”楷书金字。整体气度恢弘,儒雅大方,充满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韵味。我们由此而联想起《河图》与《洛书》,二者均发生于洛阳。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宋人黄庚《赠易数周仁山》有“河洛图书排纸上,乾坤爻象只胸中”之句,宋代佚名《朝会》也有“爰有嘉禾,含章自天。宛城洛书,粲若奎光”之言,可见《河图》与《洛书》的深远影响,洛阳古民居装饰艺术出现其所衍生的太极八卦图也是自然之事。
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美誉的洛阳牡丹,其雍容华贵的容颜更是享誉古今,为洛阳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正如唐代诗人徐凝《赏牡丹》所吟:“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这就难怪洛阳古民居装饰偏好牡丹了。邵雍的一首《洛阳春吟》说得更妙:“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可见洛阳人热爱牡丹花之深,洛阳古民居建筑装饰有牡丹图案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 门的装饰艺术
“门”作为建筑平面设计段落的一种表达形式,成为变换封闭空间的转接点。洛阳古民居建筑的门具有引导带领的作用,在平面构图艺术上,强调视觉审美的程序化。大体而言,洛阳古民居的门分为:外墙门与内屋门。
1 外墙门的装饰艺术
洛阳古民居的外墙门俗称大门楼,是一户人家贫富的形象建筑。因此,凡殷实富贵之家,无不殚精毕力,以求完美。例如,伊川县吕店乡温沟中街152号明清古民居,其门楼位于临街倒坐屋的东南部,属于占有一间房屋空间的大如意门样式。其大门楼左右两端的大门及鱼鳃墙与前檐柱平齐,鱼鳃墙上有如意状的砖石构件外挑。门楣部分自下而上依次是挂落、冰檐、望柱和朝天栏板。门框及鱼鳃墙外侧的墀头墙上方有盘头、垫花和博风头箱子型狮子,门枕石是一对相侧而视的石狮。门楼的正脊与倒坐屋相连一体,有鸱吻装饰。门楼两侧外向立壁面上,在花卉砖雕的下方分嵌的青条石上有雕刻精美的图案:右为雪胎梅骨图,左为荷香清赏图。整个门楼透露出一派富贵高雅之气,尤其是大门两侧的雪梅、荷香图,流露出辛弃疾《临江仙》“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的心情,以及祖孙登在《赋得涉江采芙蓉》中所谓“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的意念,使人赏心悦目。
再如,伊川县吕店乡符村110号古民居的门楼。其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整体形象高俊秀伟。门楼为悬山式一殿一卷的垂花门,前后两坡屋面在脊部形成过陇清水脊,过陇清水脊端部有鸱尾装饰。门上檐柱垂花门是古民居的第二道院墙门。其形象几乎全部具备构成中国建筑的要素、构件、装修手法等。各种装饰手段,如砖雕、木雕、石雕、油漆彩画都用上去了,相衬得体,华丽悦目。悬于中柱穿枋上,柱上刻有花瓣联(莲)叶等华丽的木雕,仰面为莲花雕件。垂花门朝外一面两侧的看面墙,使用磨砖砌法,做得很精致。左右相对的粉墙上开有灯窗,屋脊两端砖雕的花草,门两侧墙上的砖雕、抱鼓石的石雕、门簪、花板、垂珠等木雕都很精美。
垂花门整座建筑占天不占地,这是垂花门的特色之一,因此垂花门内有一个较大的空间,给家庭主妇与女亲友的话别提供了温馨的空间。张籍在《秋思》中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其“临行开封”书信的意象犹如昨天就发生在这垂花门下一样感人。垂花门建在民居建筑的主轴线上,她与院中十字甬路、正房一样,同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线上。内宅的.抄手游廊、十字甬路均以垂花门为中轴向左右展开。
2 内屋门的装饰艺术
内屋门包括版门、隔扇门等,工艺手法多样,重整体效果和细部刻画,使之近看有内容,远观有效果。
洛阳古民居房屋中使用的大木板门叫版门。版门即双扇木板门。版门又可分为棋盘版门和镜面版门。棋盘版门多用于城门或宫殿,衙,署的大门,或民居外墙门。镜面版门,即门扇完全用厚木板拼合,背面用横木联结,无木框规范。镜面版门如魏家坡村125号民居二进院左右厦房的屋门即为版门。这种门在安装时,必有门枕石为轴,门上安装连楹固定门扇轴,可自如开门。这种门用约6厘米厚的木板制成,开起来很重,这样才有防御性。
洛阳古民居建筑以抬梁式木结构为主,一般无承重墙,廊柱内柱与柱之间一般以 扇门或 扇代替墙面。因为古代建筑物较高,所以 扇造型也窄而高,状如淑女。 扇中间的绦花板为腰板,束腰以下为裙板。其上部格心装饰,有多种纹饰,饰以人物、花卉。其腰板和裙板上则多以人物故事、山水、花卉、动物浮雕装饰。其人物或须发毕现,具体而微或厮杀混战,生感动人或醉酒赋诗,佯狂颠倒……均表现得淋漓尽致,花卉纹花瓣翻卷有致,花叶抑扬纷披,自然生动。
例如,洛阳市老城区贴廓巷35号清代庄家民居一进院过厅门为四扇隔扇门。其绦花板为十字川龟纹饰,抹头与裙板饰以花卉图案。整体效果简洁大方。其二进院过厅门亦为四扇隔扇门。其绦花板为亚字锦地纹饰,抹头与裙板饰仍用花卉图案,与一进院的风格保持一致,表现出中原传统文化崇尚质朴、典雅的风格。
四 窗的装饰艺术
洛阳古民居的窗有槛窗、横风窗、短窗等。
槛窗是设置在槛墙上的隔扇窗。槛窗,位于殿堂门两侧各间的槛墙上,它是由格子门演变而来的,其装饰主要集中在格心、绦花板、裙板。横风窗又称横披窗,装于上槛与中槛之间,成横长方形,窗可以向上、下开,一般不开启,作采光之用。以洛阳市老城区贴廓巷35号清代庄家大院为例,其槛窗位于过厅门的两侧槛墙上,绦花板以十字川龟等纹饰,上下抹头饰以花卉图案。其上与装饰有亚字锦地的横风窗相连,大方得体,简洁雅致。诗仙李白《谢公亭》有道槛窗之美:“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竹下秋虫鸣夜静,清响声声到窗前,是何等美妙。
进院的东西厢房墙壁上设置有短窗。短窗又称半窗,位置在半墙之上。其形状为正方形,绦花板为亚字锦地纹饰,上下抹头各有花卉装饰,简洁大方。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道出了半窗的好处:春梦短暂,秋云缥缈,好景易逝,斜月低临半窗,夜已深,情未了,床前画屏吴山翠,心境辗转人难寐。人对半窗月低临,极具诗情画意。
另以伊川县吕店乡符村120号古民居、洛阳市安乐邵雍故居为例,其临街厦房向内门左侧的短窗和邵雍故居大殿门右侧的短窗,分别以亚字锦地纹饰、十字川龟纹饰,四框素面,倒也显得小巧简洁。
综上所述,洛阳古民居建筑艺术与以浙江东阳、安徽徽州为代表的具有文人化倾向的江南建筑装饰艺术典型“强调文化内涵、讲究情趣、收敛含蓄”的风格不同与广东潮汕、云南昆明为代表的具有商业化倾向的繁华富丽、热烈奔放的风格不同与山西平遥、陕西韩城等地继承中原传统文化而表现出质朴简约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洛阳古民居建筑艺术虽然也以质朴简洁为主,但在其精神境界中蕴涵着以河图洛书和牡丹意象为文化元素的精髓,并因此显得简洁而不失大气,质朴而不乏典雅。
参考文献:
[1] 许彦、许译丹:《南方古民居窗饰艺术风格论》,《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年第8期。
[2] 施维琳、丘正瑜:《中西民居建筑文化比较》,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徐伦虎:《中国古建筑密码》,测绘出版社,2010年版。
[4] 宋晓国:《中国古建筑吉祥装饰》,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版。
[5] 路玉章:《古建筑木门窗棂艺术与制作技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6] 王颂、冯波:《河南民居地域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延续――以刘青霞故居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33期。
[7] 周海萍、谷言:《苏州古民居生态价值浅析》,《山西建筑》,2010年第33期。
[8] 曹国庆、朱毅:《皖南古村落建筑装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以西递、宏村为例》,《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年第8期。
装饰:
装饰包括装裱、书籍装帧、装潢、室内装饰等。
装饰技法主要有描绘、雕刻、塑造、堆贴、镶嵌、编织、印花、刺绣等。装饰的形式分平面装饰、立体装饰两大类。平面装饰有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带状纹样、网状纹样等图案组织。
立体装饰有浮雕、圆雕、镂雕、浅刻等。
[修饰词语]
一种后缀修饰词,一般用于企业、网站等用词。比如:鼎恒装饰、龙霞装饰、办公装饰、流行装饰、风水装饰、家居装饰、家庭装饰、别墅装饰、写字楼装饰等。用于公司则是某某装饰公司、某某装饰基地等。
装璜就好象给室内进行装修的意思,动词
别墅装修的主要图纸包括原始平面图、平面布局图、天花吊顶布局图、主要立面设计图、强弱电布置图、给水走向图,在装修过程中,主要让户主和施工人员清楚设计者的构想。下面由一级建造师教你看懂别墅装修图纸。
一、原始平面图
别墅空间现有的布局状态图,包括现有的长宽尺寸,墙体分隔,门窗、烟道、楼梯、给排水管道位置等信息,并且要在原始平面图上标明能够拆除或改动的部位,为后期设计打好基础;还可以在上面标注面积数据和注意事项等信息,以便后期计算装饰材料用量。
二、平面布置图
别墅立面装饰、地面装饰做法和空间分隔设计等施工的统领性依据,代表业主与装饰公司已取得确认肯定的基本装修方案,也是绘制其他分项图纸的重要依据。
平面布置图一般包括:
1、别墅空间的平面形状和尺寸;
2、门、窗的位置尺寸和开启方向;
3、与平面图密切相关各立面图的位置及编号;
4、别墅地面装饰材料、拼花图案、装修做法和工艺要求;
5、各种房间或装饰分隔空间的平面形式、位置和使用功能;
6、各种别墅装修设置和固定式家具的安装位置,它们与建筑结构的相互关系尺寸,并说明其数量、材质和制造要求。
三、顶面布置图
顶面布置图又称为顶棚平面图,是以镜像投影法绘制的顶棚装饰装修平面图,用来表现别墅装修顶面的装饰平面布置及装修构造要求。
顶面布置图一般包括:
1、灯具的种类、布置形式和安装位置;
2、顶棚装饰装修所用的材料种类及其规格;
3、顶棚装饰装修平面及其造型的布置形式和各部位的尺寸关系。
四、立面设计图
由平面布置图中有关各个投影符号所引出的各向立面图,即装饰造型体的正立投影视图,用以表明住宅空间各重要立面的装修方式、相关尺寸、相应位置和基本的构造做法。
立面设计图一般包括:
1、装饰吊顶高度及其叠级造型的构造和尺寸关系;
2、与装修立面有关的艺术造型高低错落位置尺寸;
3、墙、柱等各立面的所需设备及其位置尺寸和规格尺寸;
4、门、窗、轻质隔墙或装饰隔断等设施的高度尺寸和安装尺寸;
5、墙面装饰造型的构造方式、饰面方法并标明所需装修材料及施工工艺要求。
与剖面图或节点图相配合,表明建筑结构与装修结构的连接方法及其相应的尺寸关系。
五、强弱电布置图
关于居室内部所有强电和弱电的布置的,房间里所有开关的位置,及每个开关所控制的电器、灯源。
六、给水走向图
关于厨房、卫生间等处的给排水线路的布置图、给水管道的管径尺寸、取水位置及高度、管线排布系统等是该图的重点。
在绘制图纸的时候,一般都用什么工具呢?分享一款新手使用都毫无压力的CAD编辑器,专业版的迅捷CAD编辑器,兼容Auto CAD功能的同时支持工程建筑、机械行业等领域的图纸设计和编辑,不仅运行流畅,打开编辑图纸都毫无压力。
那么,什么是图形设计的场意识呢?
所谓的“场”,是指画面的基本形式结构,是采用某一种适当的形式去自由地处理画面空间,即在画面上对空间作出抽象的、多样性的确定。例如四方形、椭圆形、菱形、之字形、线、坐标、节奏、色彩、背景或者任意的形式。场包括了平面化空间、平面力学、物象(抽象的和具象的)三方面要素。利用各种物象通过发挥平面力学(动态)的作用,自由地地组合平面化的空间,是“场”意识的根本。
一.平面化的空间与传统的视点空间不同,物象间的事实关系可以变换,没有尺度、距离、也没有时间的限定。它追求的是空间本身的构造性,把不同时空的物象还原在同一个平面上,它使场的设计组合趋于明朗化而使图形的视觉冲击性更为突显。
在现代绘画中(绘画作品与平面设计中的图形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的基本形式结构是绘画语言的核心,其根本问题是如何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对三维以至四维空间进行自由地安排和处理。因此,自塞尚的平面化意识确立了变形画面后,平面化的空间意识开始萌芽,对物象场的意识处理也趋于明显,成为现代绘画发展的主流意识。
这种场意识的平面化空间的处理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和创作手段。如马蒂斯的《装饰背景中的人》中.
由于采用装饰图案背景场的设置,有意使人物以外的各物象趋于平面化的构成:位于画面上方远景的壁面图案大;位于中间位置的植物和花盆的图案大小适中;画面右下角近处像坐垫的图案处理得较小,同时把远景的色彩绘制到近景。这种逆远近的关系,拉近了远景、中间、近景的空间而趋向平面,使物象的变形是为了适应于装饰性图案背景场的色彩和形式的主观组合,最大限度地表现了绘画的色彩能量和构成形状的能量,是马蒂斯的代表作。
二.平面力学也可以说是人对各种物象间产生某种心理作用而使之达到某种联系的心理状态,比如说几何中的两点成一线,三点成平面的视觉心理。
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强化了各单元物象的禀性,也使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得以紧密地联系着。它包含了动态性和方向指示性,与物象以同等的价值参与图形的设计,成为图形的设计中物象间的关键纽带,同时在平面上预示着场的现形。
三.物象是场设置最直接的承担者,它的禀性不仅承载着图形和意义本身,其拼接组合与平面力学和空间的有机交叉,使场的设计从抽象实现了具体与实用而成为新的价值和肌体。
所以经营图形时,不管是抽象的符号,抑或具象的相片,我们都可以自由地安排和处理它的在适应于场意识下的色彩和形式,不同空间的物象,不同历史的空间,都可以适合于场的设计组合。尤其是电脑科技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图形中的物象可以压缩、拉长、挤压、扭曲、变形、变色等等,形成一种现实社会中不可能有的形式,它有别于人的眼睛所把握物象的远近、色彩、大小及瞬间影像的传统空间概念。按照包豪斯的设计思想,“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为了引注目,物象怎么好奇就可以怎么设计,造成视觉上的多样性和活力,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刺激。
文字除了具有逻辑思维的文化意义外,也应该作为场意识下的图形设计中的一部分而成为物象,也可以把某一文字直接设置为场而再次演绎图形,如一个英文字母:“O”字可以把它放大成为椭圆形场,“O”字母里限定的空间可以塑造另一个物象或空间,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人们可以从这个图形中认识到“O”字母的存在,又从中引发出具有深刻含义的让人联想的视觉思维空间。
在现代设计中,文字天生俱有装饰纹样的意味,其群组更有图案效果,许多设计家在平面设计各个领域里都喜欢运用文字这一奇妙的性格。日本当代设计艺术家由于广泛地对文字加以运用和深化,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群体,主导着日本一代设计朝流,对我国的平面设计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上所阐述的场的三方面要素互为关系、互为交融,客观地作用于人们的内心回应,比如说推理、判断、体会、分析、美与丑,使心理达到某种状态:是自由解放的、还是桎梏的,痛苦不安的、还是快感的或满足的。心的作用、状态,庄子称为精神。显然,场的不同设置,直接影响到图形的精神性主题,影响到知觉者概念的形成。
以《中华幼儿识字图典》封面设计为例(这是笔者9年前第一幅电脑设计作品,虽不算很好,但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呵呵??)封面上各种物象不是孤立地拼凑,而是因为作为场的组合而得以成立。其构成可以解释为之字形场、椭圆形场以及色彩场,节奏场的抽象。为了强化标题字的突出,在其背景有意加大对椭圆形的处理,同时也刺激了挡住椭圆形的和被椭圆形挡住的物象,而且在椭圆形外切入主体内容,能在扩大的无限定空间中自由构成
整个画面的构成并不是局限于对物象的塑造。诚然,卡通铅笔除了其固有的“意义”外,其活泼、可爱、掬人的形象,和表情夸张的小光头人物造型,以及深不可测的小鸭子和乘有小动物的红汽车,均会在读者在知觉中体会更多概念(本文不单独对物象在设计思想主题的作用加以更多评论),但它们无不是在自由平面化的空间由于发挥了力学作用被作了之字形场的处理。
这种之字形场的设置与椭圆场的组合,不仅使图形中的物象互为关系形成平面力学,也体现了现代设计中的装饰性的平面化方法,使物象能够自由地安排、处理在美学原则下的形式结构里,主题内容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并且起到了封面的广告传播功能。
当然,物象的塑造对于场的意识也有其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华幼儿识字图典》封面里,小光头人物形象、小鸭子和卡通铅笔的视线以及红汽车喷出的尾气,均发挥出力学的作用以及方向指示性,让知觉者不至于使注意力流离于设置了场以外的平面空间,这也是符合美学原则的,也能体现其功能性质和精神性主题
它们的色彩运用也是在色彩场的设置里被得以处理和安排的,它们被自由安排成三个被拉近的平面化的空间:左上角的小光头人物造型及右上角小鸭子后面的紫色运用,以及红汽车下面被主观色彩处理过的紫色人面,被安排为后景,书名后面的椭圆形则设置了绿色场,成为中景,而卡通铅笔、红汽车、小鸭子、小光头人物用黄、红等暖色系处理成前景。它们因为设置了色彩场并且与其它的场组合而使图形的构造性和空间的实在性更为明郎。
当然,这种空间不再是物质的,它排除着距离、空虚、尺度等观念,而被赋予一种精神的空间,使图形达成协调的、对比的设计意念。我觉得康德在其大著《判断力批判》中认为美的判断,不是认识判断,而是趣味判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总之,这些物象都是被整理的,智化的和造形式的融汇。
场的意识本来是抽象的,而一切艺术品都导源于某种抽象的、普遍的概念。(刘文谭《现代美学》P3“论艺术精神”)艺术不以现实目的和形式为限,但它们仍然是一切艺术品的内在本质。所以我们有理由把平面设计的图形作一番场意识的抽象。可以说图形的经营过程就是一种从抽象到具体过程。
人们在对图形的知觉中形成了概念,而对图形的知觉,就是对事物的一般结构牲的捕捉。这种抽象的形式是一种具有一般普遍性的式样,它可以再现出事物的本质,能够被知觉直接把握“意义”。图形中的点、线面等几何元素,色彩的同时效应以及其作为关系而无自体、互为关系形成平面力学,构建出许多平面化的空间意识和精神性主题,其形形式式呈现出的某些观念,正是设计作品的魅力所在。所以场的设置也应该从抽象开始。
俗语称,有些最出色的设计就是在信封背面乱涂出来的。许多人也都有在报纸上和笔记本上随意涂抹的经验。这种随意涂抹抽象物象的过程,实际上是发掘自我的形式与色彩,有益于打破自我局限与客观,强化个性色彩,挖掘新发现和想象力,图形的构建更接近于自己的本能,因此它是精神性的。与塞尚从一个瓶造出一种圆柱型的方法相比,这里却是从一个圆柱形出发,以便制成瓶子类型的物象,我觉得两者并不矛盾,只不过我们更追求实用(平面设计实际上是实用美术)。因为抽象只是我们运用的手段,实用才是我们的目的。
因此涂鸦应该是神圣的,所谓“神来之笔”我想并非来得那样轻松。在场意识作用下,它经历了构建-破坏-重组-再破坏-再构建的艰苦历程,直至实现美学分析后各种元素的统一体。所以设计家们的理智和辛勤努力,尽可能地紧跟在本能后面,收集它的各种发现,把它们组合、编排起来,以便把这一份收获到的“真理”化成高一级的惶惑而引发新的发现。这种发现便成了艺术作品常该具有的内涵和外延,以至于许多艺术得以流转百世而有很大发展。在众多的现代绘画大师里,如塞尚、凡高、高更、马蒂斯、罗奥、毕加索、勃拉克、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他们都以各自的特色在世界画坛确立了显赫的地位。
在设计《中华幼儿识字图典》封面时,图形的经营并不是预先考虑出和固定下来的。笔者还不知道怎样构建主体,正像思想那样,它也在同样程度上变化着。因为涂鸦在草稿上的每一个形或一个色的性质或空间,暗示给我一个物象的标志或禀性。我注意到了绘画元素中的点、线、面,它们中的形形式式所呈现出的某些观念,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各种各样的记号和遐想,正是它们推动我走上创作,并刺激了我的观念和鼓动了我的情感,因为它们都是有生命和性格的。图形的经营一半是听从我的意志,一半是遵循这些抽象符号自身的逻辑。也就是说我的随心所欲并非是漫无目的自然流露,除了应该注重其“实用”性外,演绎成为首要任务,并且须有耐性。当然它是相当艰苦的,然而奇迹出现了,水变成了酒,抽象变成了具体——我见到了美学分析后各元素的统一体。
总之,图形设计的场意识可以调动起各方位的积极因素,化腐朽为神奇,无论是在古典造型艺术或是现代主义艺术形式里,还是在后现代主义艺术领域,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尤其在平面设计艺术中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有油画、国画、墙纸、照片、复印件等。
1、油画
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
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
2、国画
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
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3、墙纸
墙纸也称为壁纸,是一种用于裱糊墙面的室内装修材料,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酒店的室内装修等。材质不局限于纸,也包含其他材料。
因为具有色彩多样、图案丰富、豪华气派、安全环保、施工方便、价格适宜等多种其它室内装饰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特点,故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相当程度的普及。
4、照片
照片,指用感光纸放在照相底片下曝光后经显影、定影而成的人或物的图片。
5、国旗
国旗(National flag)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
在一个主权国家领土上一般不得随意悬挂他国国旗。世界上各国国旗的颜色主要有红、白、绿、蓝、黄、黑等,这些颜色各有一定的含义,形状绝大多数是长方形。
要想区分它们首先要理解其各自的含义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含义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 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换句话来说平面构成属于一种艺术上的公式,用来激发其他创作的灵感。如同一种练习一样。
图案设计:首先要弄明白深么是图案,图案是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很难下到一个全面的无懈可击的定论,打个比方我个人认为如同少数民族服饰上常用的那种即可连贯使用也可单独使用的纹路那一类的,在二维平面内的用以表现装饰性的有规则面积的一类图形设计。窗花剪纸,衣服的一些装饰,甚至汉字,人民币上的元素都属于图案。
装饰设计:顾名思义,用于装饰作用的所有二维的三维的,封面的装潢的,对固有物体进行修饰的的设计都是装饰设计。其目的就是要给人一种装饰美的感官享受.
视觉传达:就是要将所做的平面地立体的,圆的扁的各种形式的设计不光要有形状和颜色还要有灵魂,要传达一个固定的意义出去。要求饰设计含有概念.
这样一分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四种概念的范围可以说:
平面构成<图案设计<装饰设计<视觉传达
越说就越麻烦了,呵呵.
平面构成 跟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组成了设计的三元素,好比细胞之于生物体一样是设计的最基本元素.
图案设计是比较简单的设计形式是二维的
装饰设计则是设计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包括平面和立体空间里的修饰性设计进一步复杂化了的设计
视觉传达就是综合性的可以涵盖掉之前所有设计概念的一种综合性人性化设计,它综合了人的因素在设计里让设计赋以某种意义上的灵魂.
所以在大学教育里也会发现这几门课程是这样循序渐进的安排的
构成课是基础知识课,图案设计是基础知识发展课程,装饰设计师进阶课程,而视觉传达往往是放在最后面上的
区别大概就是这样吧……再说就……
原始平面图是房子的原始结构尺寸图,每个房间的长宽、标高一般都会标。但是窗高窗下,梁高梁宽这些细节尺寸会有漏标的情况。
2、墙体拆况图
房屋墙体拆除尺寸的示意,要注意要有每面拆除墙体的长宽尺寸标示。
3、新建墙体图
新砌的墙体示意图,注意砖墙和轻钢龙骨隔墙的标示要有区分。
一般会用不同的线条代表新建墙体的类型:
4、平面布置图
预期装修完成后的布置效果,注意家具的尺寸和各动线通道宽度足够。
5、地面材料布置图
标注具体的地面区域所用的材质种类,地砖或地板或大理石,以及拼接手法(如地砖有正铺、斜铺)。地板和地砖的用料可以根据这张图纸做初步估计,待到具体下单时再以现场复核为准。
6、天花布置图
房子的顶面布置,各种石膏板、铝扣板吊顶和顶角石膏线的设置。这里要注意安装灯具、浴霸灯的标示。
装修的设计方案还是要找有资质的装修公司来做,聚通装潢在26年的发展以来,秉承徐国检董事长“聚人心.通天下”的核心价值观,结合市场变化不断进行改革及优化,从1994年的“快乐家装”到2020年的“第七代家装买手模式”,聚通已经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和升华。
更多详情,关注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