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厨房 > 正文

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时会供上灶糖,主要是为了寄托什么愿望

魔幻的电源
甜蜜的店员
2023-01-27 23:47:17

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时会供上灶糖,主要是为了寄托什么愿望?

最佳答案
强健的诺言
爱笑的书本
2025-08-15 02:54:22

: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上天。"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在中国北方被称为 "小年"。灶神每年在这一天祭祀玉皇大帝,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所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为灶王爷撒糖,让灶王爷多说些好话。祭灶糖是为了贴灶神的嘴,这也是北京民谣 "二十三,唐瓜贴 "的意思。祭灶象征着中国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平安、吉祥如意,过个好年。

它回答了在旧中国,人们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向厨房献糖主要表达什么愿望的问题。有两个选择:期待灶王爷的甜言蜜语和期待夫妻的甜蜜幸福。如果你不知道正确答案,让我们来看看正确答案。把成块的麦芽糖放在铁锅里,加热使其变软。加入芝麻,用擀面杖做成约3毫米厚的薄片。用刀把它们分开,温度下降后再吃。今天很难看到。

根据中国的民间传说,每到小年,厨神就会上天向玉皇大帝诉苦。人们会把这种糖果送给神,让他粘在嘴上,防止他说坏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成了中国的一个民间习俗。现在,每到小年,人们总是在灶台上放上祭祀用的糖,让灶王爷吃。这种民俗文化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祈求神灵保佑新年家庭平安、吉祥如意。

灶糖是一个古老的传统点,它不仅是春节节日的食品,也是祭祀用品。据说,在这一天,厨神要到天上去报到值班。因此,每家每户都要向厨神供奉唐瓜(也有人叫它财神爷),以便让他闭上嘴巴,不在玉帝面前说话。还有人说要让灶神嘴甜一点,多在玉皇大帝面前说说好话,来年给家里添个旺财的场面。

最新回答
秀丽的斑马
冷酷的金鱼
2025-08-15 02:54:22

过小年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来年全家平安。

1、相传灶神每年小年的时候,都会去上天庭一趟,向玉帝告状,人们这个时候就给灶神吃这种糖,粘上灶神的嘴,不让他说坏话。久而久之,就养成一个习俗。现在每到小年的时候人们还总是在锅灶上放一根祭灶糖,让灶神吃。

2、祭灶糖是中国民间习俗,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称为送灶、辞灶、醉司命。

3、祭祀时,摆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然后烧香叩头,把旧灶神揭下烧掉,这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了。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好给灶王喂马。旧灶烧了以后,有的把新灶当时贴上,有的则到除夕再贴,所以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的词句。

4、祭灶节,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制作方法:取成块的麦芽糖放置于铁锅中,加热使之变软,掺入芝麻粒,用擀面杖制作成约3mm厚的薄片,用刀分隔,待温度退却后食用,味道香醇,酥而不腻。

单薄的路灯
暴躁的鞋子
2025-08-15 02:54:22

在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而在这些节日中又有很多传统的习俗,就像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也就是我们说的小年,虽然说小年不是真正的春节,但是依然受到大家的重视。在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需要祭拜灶王爷的,在我们小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厨房里面供着的神仙,那就是灶王爷,而这一习俗也是从古流传至今的,这一天大家都会准备一些麦芽糖。

一:传说为了粘上灶王爷的嘴。

中国很多的习俗都是来源于传说的,而在腊月二十三准备麦芽糖也是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这一天灶王爷会去天庭汇报情况,大家为了避免让灶王爷说人间的坏话,于是就准备非常甜的麦芽糖,这样灶王爷在吃的时候就会粘住自己的嘴,也就不能和玉帝打人间的小报告了。

二:让灶王爷嘴甜好办事。

关于麦芽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为了让灶王爷吃了麦芽糖之后,嘴里面甜甜的,这样和玉帝说话的时候也能够多说一些好听的话,让玉帝对人间更加的好一点。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有吃过麦芽糖,真的是甜到心里面去了,不仅甜还有点粘牙。

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中国每一个习俗都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而小年这一天给灶王爷供奉麦芽糖也是一样的,寄托着大家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祝愿与向往,让全家人都能够红红火火的。

而麦芽糖也叫作关东糖,有的家庭会自己做,有些家庭图方便的也会买来,小的时候能够吃到麦芽糖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毕竟那个时候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能够吃到小零食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了。而这一习俗也是传承至今。

畅快的鼠标
端庄的发箍
2025-08-15 02:54:22

因为它有两个特点一个很甜一个很粘,所以人们选择把烹饪糖送给灶神,灶神会在这一天向天堂报告。有两个意图一个是甜的东西是好的东西。既然给了你又吃了人间的糖,炊具不好意思在天上人间做个小报告另一种是灶糖本身就很粘,可以直接粘在灶神的嘴上让他即使到了天堂,想八卦世界也开不了口。用糖煮炉是小年许多祭祀灶神活动中的重要项目,现在北方人都很熟悉。

在中国南方糖的种类比中国北方多。但鲜为人知的是,这种糖其实看起来很普通,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祭祀灶神的活动,大约有年的历史。可以称之为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活动中的活化石。灶糖作为麦芽糖的一种,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当时还没有和灶神的祭祀建立关系。它当时的名字叫胶芽囊,而囊字现在有了糖字,在当时指的是与糖浆相比的糖块。

通过灶糖最早的名称可以看出,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粘牙和糖块两个特点,与我们今天吃的又甜又粘的灶糖非常接近。清朝人写的燕京岁时记中有记载关东糖糖饼都是清朝供奉灶的供品。从那以后它就成了一种习俗。关东糖灶糖是东北农村城市街道市场的小贩卖的大糖果大糖果脆香大糖果。

乳白色的糖果,放在一个正方形的盘子里,通常长英寸宽英寸扁平而柔滑。新做的大糖果酥脆香浓黏稠,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是关东男女老少非常喜爱的一种糖果。它是从灶神的祭祀桌上流传下来的,深受人们的喜爱。关东糖又叫早旺糖大糖。一年内只在淡季前后出售。关东糖是由麦芽和小米制成的糖产品。在中国,每个家庭都必须有一个炉子。

既然家家有灶就出现了一个传说玉皇大帝派了一个监工灶神四明灶神灶神灶神灶王,在一年内监督检查这个家庭的行动。腊月二十三,灶神会向玉帝汇报。据报道,玉皇大帝将在明年决定是否奖励或惩罚这个家庭。第二年灶神会回来继续监督这个家的工作。灶神节其实是家家户户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善良的电话
朴素的小兔子
2025-08-15 02:54:22
以前 过小年 的时候就经常听家里的长辈说,吃灶糖是为了甜灶王爷的嘴,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小年,这一天的俗习是“送灶爷”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敬献糖瓜(也有用芝麻糖的),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光景。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汉族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汉族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汉族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

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如今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

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

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此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着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

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高大的白云
奋斗的诺言
2025-08-15 02:54:22
小年那天灶台上糖果放早了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是有三忌1:忌宰杀

在过年前,特别是在农村,许多地方的人家都要杀猪宰鸡等来预备过年时家里食用。但是在小年这天,像在湖北等有些地方,鸡鸭鹅等家禽家畜最好不要宰杀,免得因为杀生给家人在来年带来不好的运气。2:忌女人祭灶俗话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据说在七夕节拜月时,都是妇女对月亮进行叩拜,男人是排除在外的,以免对月神有不轨之意。同样,祭拜灶王爷只能由男人参与,女性不得参加,以免扰乱灶神的心智。不过,习俗总归习俗,不仅没有真正的科学依旧,仿佛还带了一点迷信的色彩。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来说,都是家里的女人经常在灶台前忙来忙去,准备全家人的一日三餐,每天都会和灶台打交道。3:忌讨债或赊欠过了小年,对于在外打工的人来说,“长工短工,腊月二十四满工”,也就是说,不论是打长工还是打短工,在腊月二十四,老板们都要给打工的人算满工钱,让其放假回家准备过年了。更重要的是,小年的时候,不管是欠别人钱还是有外债的,都要在这一天结清,不要赊欠、讨债,否则就意味着自己一年到头都会处在赊欠、讨债的纠结之中。

过了小年,“年”正式地拉开序幕,大扫除、贴窗花、磨豆腐、杀年猪、蒸馒头、炸肉丸......过年的红火与热闹就是在这样的忙碌气氛中被渲染起来的。辛勤劳作了一年,不少朋友只有在春节的这段时间,才能放下平日的繁忙与烦恼,在这些过年的家庭琐事、老传统和旧习俗之中,享受过年带来的仪式感;其实不止过年,生活也一直需要仪式感。

酷酷的裙子
风趣的时光
2025-08-15 02:54:22
祭灶需要准备什么

这一天需要摆好祭果、酒和菜,供的时候点香、点烛。除此之外,还要准备酒,黄酒或者老酒都可以。如果是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就需要用到酒,农历二十四不拿出酒也是可以的。还有豆腐也是必备的,上面印有红色“福”字的最好。瓜果方面的话,糖果、桔子等都可以。一般十样,或不少于十样。十,代表十全十美。最后就是给灶神烧的纸钱,一般烧金元宝,按需求购买即可。

人们吃什么食物

在北方地区,人们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而在山区则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这个节日除了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这天大扫除要注意什么

现在工作繁忙,这个节日大扫除还是有很多诀窍的。首先不能变动的是,要做完大扫除后才能祭灶。然后遵循这三个原则,第一先收纳,再打扫。家用电器、衣服杂物等如果乱摆乱放,只会拖慢扫除进程。先处理掉杂物,让物品各归其位,才能使后面的扫除顺利进行。第二,先厨房,后厕所。先把厨房打扫干净。卧室清洁先于客厅,可以避免进出弄脏清洁好的客厅。而整个扫除过程都会频繁出入厕所,因此应该放到最后打扫。第三,从上往下,从里往外,这样就不会手忙脚乱,能够非常有效率做好卫生。

欢呼的黄蜂
苗条的香烟
2025-08-15 02:54:22

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北京民谣“二十三,糖瓜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各地的灶糖都不一样,有麦芽做的白灶糖,也有黄豆面糖、芝麻糖等等。

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

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西方一般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就足够了,在中国必须每家都有一个炉灶。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

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懦弱的火龙果
高大的网络
2025-08-15 02:54:22
从民间的传统民俗上来看,小年祭灶是需要使用一根灶糖的,因为中国民间传说灶神每年小年的时候,都会去上天庭一趟,向玉帝告状,人们这个时候就给灶神吃这种糖,粘上灶神的嘴,不让他说坏话。久而久之,就养成一个中国民俗。现今每到小年的时候人们还总是在锅灶上放一根祭灶糖

——3根或者8根的原因介绍

因为灶王爷的五行属性为火,在五行中木生火。而3和8这两个数字的五行属性为木,因此是适合用来祭灶的。

2022年小年祭灶放糖时间介绍!

——没有准确时间,只要天黑就好了

从传统的习俗上来看,祭灶的时间为小年当天晚上(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而祭灶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只需要天黑就可以开始祭灶。

在祭灶之前摆放好灶糖则就好了。

温馨提示: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因此女性则不建议参与祭灶。

关于祭灶你了解多少?

河南人祭灶历来由,民间传说,月亮属阴,灶君属阳,故“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但安阳等地,也有家庭主妇主祭者。

祭灶日晚上,家家用豆腐、粉条、白菜、海带等作成“祭灶汤”,老灶爷牌位前,再供上用糖糊或麦糖饴制成的芝麻酥,“祭灶糖”,“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于祀时以糖饼粘神口使勿言”。还烙制十八个火烧,并用公鸡一只,夹其两翼,放在灶神前,将一些草、豆放在一边以“秣神马”。

主祭者先将酒洒在鸡冠上,燃香、烛于神案前,并燃放鞭炮,口念祷词,内容多种多样,为求助祈福之语。将灶神像从墙上揭下,用灶糖轻轻在其嘴上抹一下,于纸马上焚烧,高呼“送灶爷骑马升天”,祭祀便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