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怎样实现自动控制
家用中央空调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电路和微电脑等。利用温度差的变化量作为反馈信号,选用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后提供给控制电路进行数据处理。由控制电路完成对各个电器部件的运行进行控制。
空调系统根据控制器设定温度与受控物当前温度的差值变化量,运用微机技术和相关电路,对空调系统内的电器部件进行控制,从而间接控制差值变化量,使差值变为最小。
以采用变频压缩机的空调系统为例,在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因某种原因而使空调房间负荷增大时,室内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发生变化,这种已变化的温度采样信号通过电子线路送到室内微机。室内微机将接收到的表示温度的电信号进行A/D转换和数字处理后变成数字信号发送给室外微机。室外微机根据通信协议接受室内微机发来的串行信号,对压缩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以提高单位时间制冷剂的循环量,使空调系统输出能力与室内的负荷变化相适应。
风机、新风入口处的风阀,过滤器、冷热盘管回水管道设置的电磁两通或者三通阀。在新风机组新风系统中,自控系统的控制对象包括风机、新风入口处的风阀,过滤器、冷热盘管回水管道设置的电磁两通或者三通阀,所以空调自控中的点位有风机、新风入口处的风阀,过滤器、冷热盘管回水管道设置的电磁两通或者三通阀。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
1 新风机与新风阀应设连锁控制;
2 新风机启停控制应设置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3
当发生火灾时,应接受消防联动控制信号连锁停机;
4 在寒冷地区,新风机组应设置防冻开关报警和连锁控制;
5
新风机组应设置送风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6 新风机组宜设置送风湿度自动调节系统;
7
新风机组可设置由室内CO2浓度控制送风量的自动调节系统。
新风机组的参数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新风机组应设置送风温度、湿度显示;
2
应设置新风过滤器两侧压差监测、压差超限报警;
3 应设置机组启停状态及阀门状态显示;
4 宜设置室外温、湿度监测。
空调机组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空调机组应设置风机、新风阀、回风阀连锁控制;
2
空调机组启停,应设置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3 当发生火灾时,应接受消防联动控制信号连锁停机;
4
在寒冷地区,空调机组应设置防冻开关报警和连锁控制;
5
在定风量空调系统中,应根据回风或室内温度设定值,比例、积分连续调节冷水阀或热水阀开度,保持回风或室内温度不变;
6
在定风量空调系统中,应根据回风或室内湿度设定值,开关量控制或连续调节加湿除湿过程,保持回风或室内湿度不变;
7
在定风量系统中,宜设置根据回风或室内CO2浓度控制新风量的自动调节系统;
8
当采用单回路调节不能满足系统控制要求时,宜采用串级调节系统;
9
在变风量空调机组中,送风量的控制宜采用定静压法、变静压法或总风量法,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采用定静压法时,应根据送风静压设定值控制变速风机转速;
2)当采用变静压法时,为使送风管道静压值处于最小状态,宜使变风量箱风阀均处于85%~99%的开度;
3)当采用总风量法时,应以所有变风量末端装置实时风量之和,控制风机转速以改变送风量。
空调机组的参数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空调机组应设置送、回风温度显示和趋势图;当有湿度控制要求时,应设置送、回风湿度显示;
2 空气过滤器应设置两侧压差的监测、超限报警;
3
当有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要求时,应设置CO2浓度监测,并显示其瞬时值。
风机盘管是与新风机组配套使用的空调末端设备,其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风机盘管宜由开关式温度控制器自动控制电动水阀通断,手动三速开关控制风机高、中、低三种风速转换;
2
风机启停应与电动水阀连锁,两管制冬夏均运行的风机盘管宜设手动控制冬夏季切换开关;
3
控制要求高的场所,宜由专用的风机盘管微控制器控制;微控制器应提供四管制的热水阀、冷冻水阀连续调节和风机三速控制,冬夏季自动切换两管制系统;
4
微控制器应提供以太网或现场总线通信接口,构成开放式现场网络层。
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箱)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选用压力有关型变风量箱时,采用室内温度传感器、微控制器及电动风阀构成单回路闭环调节系统,其控制器宜选择一体化微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与风阀电动执行器制成一体,可直接安装在变风量箱上;
2
当选用压力无关型变风量箱时,采用室内温度作为主调节参数,变风量箱风阀入口风量或风阀开度作为副调节参数,构成串级调节系统,其控制器宜选择一体化微控制器,串级控制器与风阀电动执行器制成一体,可直接安装在变风量箱上。
建议尝试给空调系统整体断电,等待几分钟后重新上电看状态变化情况。
还是有异常情况出现的,应打开开关的外围结构部件,检查内部电气控制部件的外观状态,有明显异常的应先排除这些异常。
如果自己处理不好,应找专业维修人员来处理,
如果从业主的角度,对于整个控制系统需要检查它是否按照用户需求来设计:1) 程序完整性(DDC程序是否按照固定的格式编写,是否有版本控制信息;操作画面是否包含足够信息和版本信息)2)控制功能是否完整(操作画面是否分层,按厂区,区域和房间等分级;是否配置了足够的工程设定点;操作功能是否齐全符合空调要求如以上温湿度压差控制要求的描述)3)系统的负载能力(CPU的负载能力,采集温湿度压差数据的精确度等) 4)系统用户权限管理(用户组分类;用户权限是否分类;是否有密码保护等);5)历史数据报表(相关温湿度,压差等参数是否保存,保存时间和频率是如何的)6)维护和灾难计划(是否有维护手册,有没有相关的控制系统灾难恢复计划)
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了。 如果从质量角度,那么就必须检查集成商的文档体系,确保系统的设计文档和质量文档包括FAT, SAT都满足了当初设计系统时定义的用户需求说明(URS)并得以实施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