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睿思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郴州市睿思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6月04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室内外装饰工程的设计、施工,装饰材料的销售等。
法定代表人:王美艳
成立时间:2015-06-04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3100000009461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燕泉路燕泉商业广场4栋5幢106号门面
上海柏睿思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是2013-03-12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曙光路280号第30幢696室。
上海柏睿思室内设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1120637184825,企业法人刘玉梅,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上海柏睿思室内设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室内外装饰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装修装饰建设工程专项设计及专业施工,景观工程设计及施工,包装设计,图文设计制作,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各类广告,商务咨询,物业服务,建筑设备租赁,建筑装潢材料、家居用品、家具、工艺品、纺织品、花卉、灯具的销售。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上海柏睿思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北京国能睿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2017-11-07在北京市海淀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1号楼10层1106-2号。
北京国能睿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8MA018K6N23,企业法人裴翠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北京国能睿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软件开发;翻译服务;承办展览展示活动;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营业性演出);会议服务;产品设计;模型设计;展厅的布置设计;服装设计;装饰物品及流行物品款式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电脑动画设计;销售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工艺品、体育用品、文化用品、建筑材料、五金交电(不含电动自行车)、金属制品、机械设备;企业管理;经济贸易咨询;市场调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北京国能睿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睿思芯科技术有限公司招聘RTL设计工程师年薪在35到55万、IC验证工程师年薪在30到55万,并且还招聘AI加速器软件系统研发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等岗位,该公司薪资水平高,招聘机会多,所以值得去。
睿思芯科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基于RISC-V开源技术,为中高端市场提供核心处理器的芯片公司,创始团队来自加州伯克利大学RISC-V原创项目组,具备RISC-V和AI芯片领域的深厚学识和卓越研发实力,创立以来,睿思芯科获得顶级投资机构背书,客户涵盖国内多家知名企业,睿思芯科在全球有美国硅谷、深圳、成都等多个办公室,中国总部位于深圳。
广安睿思积雅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是2014-12-05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建安北路238号。
广安睿思积雅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116003269588091,企业法人刘三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安睿思积雅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建筑装修装饰设计,项目工程管理服务,广告设计及制作、金属门窗制作。(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广安睿思积雅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睿思芯科创始人兼CEO谭章熹
当芯片半导体遇上“元宇宙”,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12月9日下午,在钛媒体集团联合大兴产促中心、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共同主办的2021 T-EDGE 全球创新大会上,睿思芯科创始人兼CEO谭章熹博士发表了题为《RISC-V专属架构芯片赋能元宇宙》的主题演讲。
谭章熹表示,在芯片行业,大家认为“元宇宙”是未来十年巨大的机会,也是半导体行业未来的巨大增长点。其中在微软HoloLens这类AR产品上,内置全息处理器(HPU)——跟“元宇宙”非常相关的芯片。与CPU或者是GPU不同,HPU可以增强设备眼部追踪、手势追踪、场景Semmantic Labling和音效体验等。
不过,过去的HPU芯片存在高发热、高功耗、损伤电池寿命等现象,使得HoloLens功耗发热等并没有令人非常满意。因此,RISC-V这一开源的第五代精简指令集架构将有望设计出更好的HPU芯片产品,从而驱动“元宇宙”发展。
国际市场分析机构Semico Research预测,到2025年,全球市场的RISC-V CPU核心数将达到624亿颗,2018-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46.2%,而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空间。另一家市场调研机构Tractica则预测,RISC-V的IP和软件工具市场将在2025年达到10.7亿美元,市场前景广阔。RISC—V也有望成为继ARM架构和英特尔x86之后,第三个重要处理指令集架构。
通过设计基于RISC-V架构的22nm低功耗芯片,对比基于美国Cadence公司Tensilica HiFi + ARM架构的HPU产品(例如微软两代HoloLens中的HPU),在最新DSP算法中,基于RISC-V的HPU性能可达高达4.7倍的增长,单位面积功耗发热降低超过40%,电池寿命提升211%。RISC-V的性能和功耗上均有一定优势。
谭章熹强调,RISC-V架构是“元宇宙”概念下,一个非常具有革命性的前瞻性技术,是有望驱动“元宇宙”发展的最强芯片。
感谢钛媒体的邀请,非常荣幸分享我今天演讲主题:RISC-V专属开源架构芯片赋能元宇宙。
最近,“元宇宙”行业的最大新闻是Facebook改名为“Meta”。实际上,随着新的人机交互方式的进步,“元宇宙”将是未来非常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在芯片行业,大家认为,“元宇宙”是未来下一个十年的巨大机会。台积电(TSMC)董事长刘德音最近表示,“未来十年,AR或将取代手机,VR或将取代PC,人们将会逐步感受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结合,而元宇宙硬体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预测,证明着“元宇宙”是未来巨大增长点。
此外,作为行业内的半导体驱动的 科技 巨头,苹果公司认为,“元宇宙”目前不光在 游戏 领域,更多相对于AR、智能手表(Apple Watch),在他们看来,“元宇宙”正在推动后PC时代和手机时代的巨大变革。
说到“元宇宙”,其实已经发展相当一段时间。我列了几个公司和产品,比如,早期的Google Cardboard,你可以用手机进行VR体验,这是比较原始VR的配置;再比如,微软公司推出的HoloLens产品;小公司Valve有自己产品;而Oculus后来被Meta收购,是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个大玩家苹果公司,则有望在明年看到他们的革命性产品。
实际上,微软于2016年推出首款HoloLens,至今已发展了两代。开始定位于AR(增强现实技术),后来二代定位为智能眼镜平台。目前HoloLens主要用于教育、医疗和工业应用领域,提供现实和虚拟世界应用的场景。从技术上来说,HoloLens做的非常不错,只是价格有点贵。
当“解剖”HoloLens,你会发现里面包含光学镜片和手机处理器。其中,HoloLens两代搭载不同处理器,核心组件是全息处理器(HPU),可以增强设备眼部追踪、手势追踪、场景Semmantic Labling和音效体验等。值得注意的是,HoloLens相当于这颗HPU芯片,既不是GPU也不是CPU,而是跟元宇宙非常相关的AR设备专用芯片。
Microsoft HoloLens第一代HPU芯片使用的是基于28nm制程工艺,用了24个Tensilica cores。2019年微软发布的第二代HoloLens,是高通的XR1平台(也可以说是骁龙845),是目前所有VR、AR设备里面,算力最强、性能最强的一颗芯片。相比上一代,算力大概有1.7倍的增长,包括内存带宽、计算性能也有提升,前者是2倍,后者是1.7倍。
具体剖析下来,这颗将近80平方毫米的芯片,一大半面积就是HPU,包括大规模向量浮点处理单元和定点处理单元两类,一共加起来是基于26个Tensilica处理器的>1TOP的可编程计算能力,以增加扩展指令的方式,提升性能需求。
不过,虽然HPU是目前最好的芯片产品,但从发热和单位面积功耗方面,并不是令人满意。 数据显示,HoloLens在30分钟内能达到85度,而85度下设备散热就变得非常困难,最后导致HPU成本和HoloLens成本高昂,整个设备价格卖到3000美元,只能定位于工业领域,限制住了它的发展。
那么,我们即将进入2022年,能不能用现在新的开源技术做到最好的HPU芯片?
答案是Yes,我们可以用RISC-V做到。
睿思芯科团队所做的核心,是我们团队在Berkeley从事研发十多年的指令集架构技术——RISC-V。它是第五代精简指令集架构。
实际上,现在ARM架构就是精简指令集。那么跟ARM相比,RISC-V是完全开源,并且比ARM精简高效的模块化设计芯片架构。它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模块拼装和组合,可以在端侧和云侧同时启用。对开源社区生态来说,基于RISC-V架构的芯片是非常安全可靠的处理器。
RISC-V大概发展了十年,从最早定义这一家精简指令集,十年间经过了芯片定义、软件测试和MCU级别处理器广泛应用,以及到现在使用在更多AI和更复杂的处理器当中,来到了爆发临界点。
如今,大公司纷纷研究或采用RISC-V处理器。例如,今年英特尔宣布和SiFive达成合作;苹果也在进行基于RISC-V的研发。而RISC-V也从学校里走到了工业界,获得了大量的行业认可。大家认为,RISC-V相当于ARM和英特尔之后,第三个主要处理器指令集架构。
那么,睿思芯科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我们也做了大量RISC-V相关产品,核心是对标Tensilica。
我们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实验对比,通过设计基于RISC-V架构的22nm低功耗芯片,对比美国使用Cadence Tensilica DSP(例如Hifi3z, Hifi5)+ARM架构的HPU产品,在最新DSP算法中,基于RISC-V的HPU性能可达到4.7倍的增长,单位面积功耗发热较低,发热只是Tensilica的59%左右,性能和功耗上均有一定优势,电池寿命提升211%。
假设我们使用这样技术,结合更高工艺,可想而知,这对“元宇宙”未来使用的芯片代表着新的技术突破。
我们认为,使用了RISC-V开源架构,相比ARM架构+Tensilica DSP 的处理器,在迭代速度和技术性能方面都有非常好的优势,这对于芯片行业的自主可控知识产权,是非常好的消息。
我想总结一下,RISC-V架构是“元宇宙”概念下的一个非常具有革命性的前瞻性技术。
我的分享完了,谢谢大家!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编辑 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