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设计 > 正文

如何设计手机

傲娇的紫菜
冷酷的帽子
2023-01-26 13:44:44

怎么制作智能手机???

最佳答案
魔幻的帅哥
英俊的小丸子
2025-09-10 21:30:55

手机设计公司是需要最基本有六个部门:ID、MD、HW、SW、PM、Sourcing、QA。

1、ID(IndustryDesign)工业设计

包括手机的外观、材质、手感、颜色配搭,主要界面的实现与及色彩等方面的设计。

2、MD(MechanicalDesign)结构设计

手机的前壳、后壳、手机的摄像镜头位置的选择,固定的方式,电池如何连接,手机的厚薄程度。如果是滑盖手机,如何让手机滑上去,怎样实现自动往上弹,SIM卡怎样插和拔的安排,这些都是手机结构设计的范畴。

3、HW(Hardware)硬件设计

硬件主要设计电路以及天线,而HW是要和MD保持经常性的沟通。比如MD要求做薄,于是电路也要薄才行得通。同时HW也会要求MD放置天线的区域比较大,和电池的距离也要足够远,HW还会要求ID在天线附近不要放置有金属配件等等。

4、SW(Software)软件设计

SW要充分考虑到界面的可操作性,是否人性化,是否美观的因素。SW的测试非常复杂,名目繁多,SW的测试不仅只是在寻找Bug,一致性的测试、兼容性的测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项目。

5、PM(ProjectManagement)项目管理

大规模公司的PM都分得非常细致,比如TPM(TechnologlyOfProjectManagement),即专门管技术的PM,而普通的PM,只管理项目的进度各协调工作,PM这个部门通常存在于那些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销售手机的公司。

6、Sourcing资源开发部

资源开发部的员工要不停地去挖掘新的资源,如新材质、新的手机组件、测试器材等,当手机开始试产时,要保证生产线上所需要的所有生产物料齐备。

手机进行小批量试生产,考察的不仅是软/硬件的成熟度,还包括考察生产工艺和生产的测试技术。

7、QA(QualityAssurance)质量监督

QA部门负担起整个流程质量保证的工作,督促开发过程是否符合预定的流程,保证项目的可生产性,有很多新设计的手机,就因为碰上了不可生产的某种因素而放弃了。

扩展资料

智能手机将基于一个操作系统,可以运行程序。几乎所有的手机包括某种形式的软件(最基本的模型是包括一个地址簿或某种形式的联系助理,例如) ,智能手机将有能力做更多的工作。

所有的手机可以发送和接收文字信息,而一个智能手机除了是处理电子邮件,其他包括:访问流行的即时通讯服务,如QQ、MSN、以及AOL的AIM和Yahoo。

智能手机的开发需要用到控件。开发者在智能手机平台会遇到界面和交互如何展现的问题,控件解决了这个问题。相对于传统的设备,智能手机支持了手的触碰,因此智能手机控件也更加着重于触屏移动设备而设计功能。传统的控件,如按钮、文字框、日期等控件也增加了对智能手机平台的支持。

但随着智能手机平台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更美化的界面,更简洁快捷的操作,更方便的控件。在智能手机上出来更多的控件,使得智能手机上的开发编程一件轻松的事情。有效的帮助使用者创建移动应用程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智能手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手机制造

最新回答
纯真的老鼠
落后的小虾米
2025-09-10 21:30:55

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手机也是一样。

首先,绝对完美不存在,因为每个人需求是不一样的。

先说设计。设计主要体现在外观上,尺寸的大小,曲面屏还是直屏,圆润还是有棱有角,这些都是见仁见智的方面,主观性很强。最早的手机,直板手机、翻盖手机、上下滑盖的手机,屏占比都不高,键盘占用了很大的位置。后来侧滑手机的出现,让手机屏幕变大了一些,但是一般都比较厚。

当年普遍使用的手机

侧滑手机

发展到现在,虽然各个手机品牌的设计语言有一点差异化,但是大趋势是没有改变的。大屏幕、高屏占比缺一不可,甚至一度出现为了高屏占比而搞机械升降摄像头(事实证明这个方向是错的,机械结构让手机三围很难控制),目前普遍都采用了前置挖孔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挖孔全面屏手机

再说说功能,个体差异化很强的、很小众的功能不提,说一说我认为普遍需要的功能。当然有这些功能也不见得就完美,但是没有,可能就落后了。

1、快速充电。

先说有线快充。随着小米10超大杯的发布,量产的手机有线快充已经来到了120w,电量从0到100实测不到半个小时。前半年发布的旗舰手机,oppo find x2 pro也来到了65w有线快充,其他稍微慢一点也有40w。5g时代的智能手机,在电池技术没有突破之前,为了控制手机的重量和尺寸,电池的容量势必会被牺牲,这个时候有线快充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优解,你刷牙洗脸上完厕所手机就充满了电,是不是焦虑就少了许多?

再来看看无线快充。之前oppo的ace2无线快充已经到了40w,比很多手机的有线快充都快,小米超大杯则将这一数据提升到了50w。很多人觉得无线快充可有可无,甚至是鸡肋的功能。但是,随着无线充电的速度越来越快,其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充电以及不用拔插充电线的特点,正在变的越来越香。

总之,有线快充越来越强,无线快充也越来越香,能够让我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没有续航焦虑,两者都不可少。

2、全功能NFC。

在这里不去解释NFC生涩的定义。对于我们日常使用而言,NFC意味着,我们可以把手机当成公交卡、地铁卡、银行卡、门禁卡,几乎各种需要刷卡的场景,我们都可以用一部手机代替(加密的门禁卡一般无法直接写入手机),甚至一些 汽车 也可以用手机的NFC功能来解锁。我们出门不需要带钥匙钱包,就拿着手机刷刷刷就行了,轻装上阵不能更爽。

3、强大的相机硬件以及强大的原生相机软件。

信息时代分享变得越来越方便,而照片和视频也成为主流的分享载体,毕竟和大段文字相比,前二者更加直观生动。好的相机仍然是王者,手机代替相机在我看来仍然是个谬论。但是,手机在社交分享的便利程度上,则让相机难以望其项背。所以,一部好的手机,必须能够兼顾照片视频的质量和分享速度,这也就要求手机自己的相机部分,必须很能打。好的硬件必不可少,今年发布的华为p40 pro和vivo x50 pro+,都是手机摄像头里面的大底王者,能够保证拍出来清晰生动的照片。相机软件层面,也需要做到足够强大。毕竟消费者的摄影水平层次不齐,但是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分享的东西得到认可,这个时候足够智能的相机软件就尤为重要。虚化更强的人像模式,压得住高光暗部还有细节的hdr功能,以及夜景模式、星轨模式、流光快门的等等,都让以前需要专业相机或者处理软件和成才能得到的照片,你随手拍也可以得到,闪爆你的朋友圈。

所以,强大且智能的相机功能,必不可少。

4、优秀的屏幕。

优秀的屏幕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无论是看照片还是看视频,更加生动逼真的色彩显示,都能给我们带来更好享受。插帧技术也能让我们在观看 体育 、动作视频的时候,有更好的观感。同时,优秀的色彩显示,也能让我们在处理照片视频时事半功倍。如果有一款旗舰手机的屏幕很一般,很大程度上会拖了销量的后腿,劝退消费者。高刷新率也不可少,2020年发布的新旗舰,高刷新率都几乎成了标配。有的是90hz,有的是120hz,当然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不是特别的明显了。但是,如果你用的还是之前的60hz刷新率的手机,换到今年高刷新率的手机上,一定会有质的飞跃,那种顺滑的体验会让你觉得,真的回不去了。

5、双扬声器。

双扬声器,一般都是在屏幕顶部和底部各有一个扬声器,这种设计能够给你带来更加优秀的听觉体验,观看电影时能够带来更好的影院感。同时,在玩和平精英等 游戏 时,双扬声器可以让你分辨敌人脚步的方向,让你获得更好的优秀体验。

6、简约而不简单的操作系统。

好的操作系统是什么?既要有丰富的人性化功能,又要足够的流畅。这看起来是个矛盾的话题,但是确是手机厂商也做到的。一加手机虽然足够的流畅,但是人性化功能缺少也经常被人诟病。而其他国产手机系统也都是在经历了漫长的改进过程,才在功能丰富和系统流畅之间找到了平衡。对于消费者来说,我需要的手机能够很方便的实现我想要的功能,尽可能少的操作就能换来我想要的结果,同时手机还必须要足够流畅,用一段时间就卡肯定不会让我再想要买这个品牌的手机。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路漫漫其修远。

1 红外线探测。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红外线,但是智能手机的摄像头能探测到它——拿起电视、空调等家用电器的红外遥控器试试看:打开手机的相机应用,然后把遥控器的红外发射管对准摄像头,当你按键时你就会在取景器中看到它发出白色或紫色的光。你可以用这一招来检查遥控器的电池还有没有电。(部分高端手机比如苹果手机,为了避免红外线干扰成像效果,增加了特殊的过滤功能,用这类手机拍摄遥控器就不会显示紫色光点。)

2 通过NFC读取护照或银行卡信息。很多国家现在发放的护照都内置了存储持有者照片、指纹扫描图等信息的RFID(射频识别)芯片,而带有NFC(近场通信)功能的手机可以借助专门的应用扫取这些信息。当然,不是所有护照都支持这项功能。新型带芯片的银行卡也可以利用带NFC功能的手机读取。

3 用蓝牙耳机当遥控快门。蓝牙手机可以充当智能手机的遥控拍照快门,但是并非所有蓝牙耳机都能这样做,而且你得自己摸索用哪个键和哪种按键组合方式(例如按音量增大键两次、按通话键三次,等等)。

4 加一滴水即可自制显微镜。在摄像头上滴一滴水,就能把智能手机变成简易显微镜,这滴水能作为“附加镜头”让摄像头进行超微距对焦。你的手越稳,拍出来的照片就越清晰。当然,你往摄像头上滴水的时候一定要非常小心,如果手机进水可就得不偿失了。

5 测量海拔高度和气压。智能手机可以通过GPS提供比较可靠的海拔高度数据,而一些比较新的智能手机还能利用内置的气压计监测气压变化和辅助GPS定位

6 用摄像头测量距离。智能手机测距应用在精确度方面当然无法媲美专业仪器,但在仅需估测一下大致距离时也够用了。它们采用三角学原理计算用户与某一可见物体之间的大致距离,而用户需要做的事情是输入自己握持智能手机的位置高度并将十字准星瞄准物体底部。

7 连接U盘或鼠标。安卓已经有了USB即插即用功能,我们可以让大多数常见的USB设备连接至比较新的安卓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比如用U盘传输文件或是用USB鼠标导航用户界面。虽然一些新推出的U盘同时具备微型和全尺寸USB接口,但是大多数时候你恐怕得借助USB连接线。

烂漫的画板
魁梧的保温杯
2025-09-10 21:30:55
一部手机的诞生,需要大量工程师们的参与,划分为类别的话,就有如下 6 个:

1、ID(Industry Design) 工业设计

2、MD(Mechanical Design) 结构设计

3、HW(Hardware) 硬件设计

4、SW(Software) 软件设计

5、PM(Project Management) 项目管理

6、QA(Quality Assurance) 质量监督

 手机的工业设计(ID)包括手机外观、手感、材质、颜色搭配,手机上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都是属于 ID 设计的范畴,例如边框用金属还是塑料,背面是弧形的还是直面,用哪几种颜色来搭配等。

工业设计(ID)首要考虑的是视觉效果,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部手机是否漂亮、经典。产品立项后工业设计师们就开始各种天马行空的构思,甚至轮番的头脑风暴,重绘成百上千张草图也不是没可能。

有些作品由于太超前,终究只能留存在设计师们的电脑里,最终方案敲定后,要想实现它,就得靠接下来要说的结构设计师。

MD(Mechanical Design) 结构设计

如果工业设计(ID)追求的是视觉感光的效果,那么结构设计(MD)就是力求将这种效果真实还原的方式。ID 设计确定手机的外形后,MD 就来一步步去搭建这个手机内部的所有零配件。

例如做成一体还是可拆卸后盖、框架选用金属还是塑料、后壳如何固定在框架上、电池怎么放、主板做成长的还是方的、屏幕用全贴合还是框贴等等,还有所有零件的尺寸把控。

这就好比搭建一所房子,ID 完成的就是房子的主体框架,MD 则是给房子内部改造装修,然后置办的家具摆设好丰富起来。

如果 ID 给的外观设计太难实现,这时候 MD 跟 ID 设计师们就要坐下来好好谈谈了,光有天才 ID 设计师还不够,往往还需要结构工程师来把这个天才的设计去付诸实践,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MD 设计在手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设计缺陷。

HW(Hardware) 硬件设计

硬件主要设计电路以及天线,实现手机的配置需求。

电路部分先根据配置参数制作一个放大版的 PCB 主板,进行各种调试,方案可行后再浓缩做成手机主板。

主板的设计又分单面布局和双面布局,单面布局意味着主板上的所有零件全部排布在一面,背面没有零件;双面布局则是两面都有零件,而双面布局的主板相对单面会厚一点,但是单面主板的面积就会比双面大,用单面还是双面的主板这就要看结构是怎么设计,所以说硬件设计(HW)设计的过程也是跟结构设计(MD)协商的过程。

硬件设计(HW)还有一个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天线设计,手机支持的频段越来越多,天线设计就越考验硬件设计(HW)工程师们的智慧和经验,天线必须离电池远,并且附近不能有金属器件,可以说为了兼顾天线的设计,ID 设计和 MD 设计都要为硬件设计(HW)的天线设计让路,明显的例子就是 iPhone6/Plus 上备受吐槽的天线条,这就是为了兼顾信号问题所做的妥协。

SW(Software)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SW)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在手机上运行的系统。

在主板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又有一个叫做 BSP(Board Support Package) 的东西,是板级支持包,也可以说是属于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操作系统,使之能够更好的运行于硬件主板。

软件设计(SW)是一个无底洞的工程,硬件部分的东西可能一次开发定稿就完成了使命,但是软件开发必须不停的迭代更新,开发新功能、修复 Bug、完善稳定、开发新功能……这样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软件部分在智能手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智能不仅要体现在硬件配置的强悍上,更多功能的实现还需要软件层面的创意,软件设计的使命就是让现有的硬件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这也是软件设计的伟大之处。

PM(Project Management) 项目管理

PM 也分技术和非技术型,分工也比较细致,制定项目规划和进度,同时也是对外部门的发言人,如果 MD 的设计要兼顾 HW,就需要 PM 出面进行沟通协调,寻求双方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当然,研发的老大也是一个大 PM,各部门的 PM 需要定时向大 PM 汇报成果和进度,以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等。

QA(Quality Assurance) 质量监督

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对 QA 的定义是:「企业为用户在产品质量方面提供的担保,保证用户购得的产品在寿命期内质量可靠。

QA 在手机制作中担当着质量把关的工作,项目是否可行,质量可靠性怎么样,每一个创新都需要经过 QA 的测试审核,如果发现生产难度太大良品率低或者通过不了测试环节,那么这个方案就会被否决了。

生产一部手机不是在实验室内做实验那么简单,一旦生产就是成千上万部,要保证每一部产品的优质绝非一件简单容易的事,生产一部手机的样品和生产 10 万部手机完全是两码子事。

制造一部手机,简单点说就是这几大流程,每个公司的实施方案根据自身的经验习惯可能不尽相同。

手机制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的不断配合、协调和磨合,有时也不得不做出妥协,但共同打造出一部优秀的手机是不变的追求。

聪明的乌冬面
哭泣的薯片
2025-09-10 21:30:55
钱=设计

首先方案,系统方案你肯定采用通用的安卓,自己开发系统,没有N多亿想都不要想

那么系统方案解决了,安卓系统

接下来就是外观,是自己设计的外观还是公模。公模的话大街上到处都是。自己设计的话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毕竟人家不可能专门为你设计一款外观,你得拿出让对方感动的诚意,这个诚意就是钱,拿出对方觉得能够为你设计一款外观并且制作的钱,对方就给你制作了

外观解决了,剩下的都好解决了,配置那些都是通用的,主板人家有,多少G内存,多少G硬盘取决于你自己选择。摄像头像数,以及各种配件你都可以选择现成的。

设计手机最难的还是外观,其他内部构造都有现成的方案。而且也是成熟的方案。外观除非你想用公模。不然得掏不少钱去制作

系统一般是原生的,也可以选择国内其他的OS。兼容性不一定好,因为驱动大多数都是原生的驱动

现在能做的只能如此。最多修改外观。也可以通过在公模上进行做文章,比如做一些属于自己的花纹之类的,这个要便宜很多,满大街都是。

典雅的小猫咪
细心的茉莉
2025-09-10 21:30:55
内部资料:手机设计制造过程曝光(组图)

关键词: 内部资料手机设计制造曝光

史上最完整的内部资料!手机设计制造过程曝光(组图)

现在的手机已经渐渐脱离了单纯通讯工具的身份,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多媒体和信息的终端设备,未来日常的沟通、娱乐、理财等活动,都是可以透过手机来进行。当大家在每一次看到一部新奇而又拥有高性能、鲜亮的外观设计的手机出现时,各位是否有这样的好奇心,这样的手机到底是怎么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呢?

所以今天我们尝试用一个技术的客观角度,来简单描述手机设计部门的构造与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后向大家展示手机由制造到面世前的种种测试,好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手机,更加珍惜你的爱机,或许你日后不会轻易的更换它了吧!

一、手机的设计流程

用一个较简单的阐释,一般的手机设计公司是需要最基本有六个部门:ID、MD、HW、SW、PM、Sourcing、QA。

1、ID(Industry Design)工业设计

包括手机的外观、材质、手感、颜色配搭,主要界面的实现与及色彩等方面的设计。

例如摩托罗拉“明”翻盖的半透明,诺基亚7610的圆弧形外观,索爱W550的阳光橙等。这些给用户的特别感受和体验都是属于手机工业设计的范畴,一部手机是否能成为畅销的产品,手机的工业设计显得特别重要!

2、MD(Mechanical Design)结构设计

手机的前壳、后壳、手机的摄像镜头位置的选择,固定的方式,电池如何连接,手机的厚薄程度。如果是滑盖手机,如何让手机滑上去,怎样实现自动往上弹,SIM卡怎样插和拔的安排,这些都是手机结构设计的范畴。繁琐的部件需要MD的工作人员对材质以及工艺都非常熟识。

摩托罗拉V3以 13.9mm的厚度掀起了手机市场的热潮,V3手机以超薄为卖点,因为它的手机外壳材质选择十分关键,所以V3的外壳是由技术超前的航空级铝合金材质打造而成。可以这样说,特殊外壳材质的选择成就了V3的成功。

另外有个别用户反应在使用某些超薄滑盖手机的时候,在接听电话时总能感觉到手机前壳的左右摇动,这就是手机结构设计出了问题,由于手机的壳体太薄,通话时的扬声器振动很容易让手机的机身产生了共振。

3、HW(Hardware) 硬件设计

硬件主要设计电路以及天线,而HW是要和MD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比如MD要求做薄,于是电路也要薄才行得通。同时HW也会要求MD放置天线的区域比较大,和电池的距离也要足够远,HW还会要求ID在天线附近不要放置有金属配件等等。可想而知一部内置天线的设计手机,其制造成本是会较一部外置天线设计的手机贵上20-25%,其主要因素就是天线的设计,物料的要求与及电路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平均都是要求较高一些。

通常结构设计师(MD)与工业设计师(ID)都会有争论,MD说ID都是画家,画一些大家做不出来的东西,而ID会说MD笨,不按他们的设计做,所以手机卖得不好。所以,一款新的手机在动手设计前,各个部门都会对ID部门的设计创意进行评审,一个好的ID一定要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创意,并且客户的体验感觉要很好才行。当年摩托罗拉V70的ID就是一个很好的实现创意例子,后期市场的反应也不错,而西门子的Xelibri的创意虽然也很好,也可实现,但可惜的是最终客户的使用感觉并不好,所以一个真正好的创意,不但要好看,可实现,而且还要好用。

另外HW也会与ID吵架,ID喜欢用金属装饰,但是金属会影响了天线的设计以及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因此HW会很恼火,ID/MD会开发新材料,才能应付ID的要求。诺基亚8800就是一个好例子,既有金属感,又不影响天线的接收能力。

4、SW(Software)软件设计

相对来说,SW是更容易为大家所理解,由于计算机的普及,让我们最大程度地接触了各种各样的软件,手机操作界面的模式,大家经常看到的手机九官格操作菜单的实现,这都是SW设计的范畴。

SW要充分考虑到界面的可操作性,是否人性化,是否美观的因素。SW的测试非常复杂,名目繁多,SW的测试不仅只是在寻找Bug,一致性的测试、兼容性的测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项目,在目前“内容为主”的信息时代,软件才是手机的最终幕后支柱,硬件的驱动是软件来实现,软件和硬件的工程师之间的冲突相信是不会比其它部门少,这种关系的绕来绕去,所以便需要有PM(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来协调了。

5、PM(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

大规模公司的PM都分得非常细致,比如TPM (Technologly Of Project Management),即专门管技术的PM,而普通的PM,只管理项目的进度各协调工作,PM这个部门通常存在于那些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销售手机的公司,AM(Account Manager)的职位恐怕大家都不陌生,作为客户经理,对公司内部是代表客户提出要求,对外则代表公司的整体形象,在两者之间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

6、Sourcing资源开发部

资源开发部的员工要不停地去挖掘新的资源,如新材质、新的手机组件、测试器材等,当手机开始试产时,他们要保证生产线上所需要的所有生产物料齐备。

手机进行小批量试生产,考察的不仅是软/硬件的成熟度,还包括考察生产工艺和生产的测试技术,有些手机在进行到这个阶段时,却通过不了这一关的话,最后是以失败告终。于是这款新设计的手机便不会出现在市场上了,而投入的开发资金和人力却付之流水,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7、QA(Quality Assurance)质量监督

QA部门负担起整个流程质量保证的工作,督促开发过程是否符合预定的流程,保证项目的可生产性,有很多新设计的手机,就因为碰上了不可生产的某种因素而放弃了。

生产一部手机不是在实验室内做实验那么简单,一旦生产就是成千上万部,要保证每一部产品的优质绝非一件简单容易的事。生产一部手机的样品和生产10万部手机完全是两码子事。

举例:中国的菜馆出的都是样品,麦当劳做的是产品,所以麦当劳可以做得很大,而且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菜馆暂时还没有做到像麦当劳的规模是事实,所以手机设计公司才会建立起很多流程来防止出现设计研制出来的手机却不能投入生产的情况。

不仅如此,一款手机的成功上市,能够卖个满堂红,仍然是需要与大众手机用户有亲密的接触,并且经过用户的反馈以及快速的改善才能成功。

手机结构设计指南--壳体设计

Housingfront

1. HousingFront上的扣位用来与HousingRear装配,扣位分布尽量均匀、对称,一般要求前端两个扣位,两侧各1~2个。扣位的尺寸要求满足使扣位具有足够的强度抵抗DropTest。

2. 螺丝一般采用三种结构,Inmold,热压和自攻螺钉。Inmold质量可靠但工艺复杂生产难度较大,热压生产效益高。如果有空间,建议使用自攻螺钉。

3. Housingfront止口设计有如图A、B两种,将侧壁强的一端的止口放在里边。以抵抗外力。

4. 如果PCB板上有HallSwitch,应在壳体上避空。

5. Hinge处孔位尺寸应根据HingeSpec。给出公差。

Housingrear

1. Housingrear的扣位需与housingfront相配.Housingrear扣位应有足够的强度抵抗Droptest。Housingrear与housingfront的扣入量建议侧扣取0.4~0.8mm。前扣取0.6~1.2mm。

2. 要适当地增加支撑骨,防止HousingRear受压变形时损坏电子零件。

3. 要检查ShieldCan及高元器件与HousingRear是否干涉。

4. 要留出RF测试孔位.孔尺寸必需与RFConnector相配合.

5. 电池仓内要留SIM卡座及SPRINGPIN出口。

6. Housingrear要留出穿绳孔。

FLIPFRONT

FlipFront上的扣位用来与FlipRear装配,扣位分布尽量均匀、对称,一般要求两侧各2~3个。扣位的尺寸要求满足使扣位具有足够的强度抵抗DropTest。

FlipRear

1. Fliprear的扣位需与Flipfront相配.Fliprear扣位应有足够的强度抵抗Droptest,Fliprear与Flipfront的扣入量建议侧扣取0.4~0.8mm。

2. Fliprear转轴与Hinger相配合处要零间隙或稍稍过盈。否则,手机开合时会发出响声。相关尺寸可参考Hinger的Spec。

3. Fliprear转轴处要留FPC通道,且强度要足够大。否则翻盖试验难以同过。

4. 如果MainPCB上有HallSwitch,Fliprear上对应处应有安装磁铁的位置。磁铁与HallSwitch的相对位置在设计时应与与HW商量。

丰富的方盒
热心的未来
2025-09-10 21:30:55

手机是由处理器(芯片)、存储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包括USB接口、耳机接口、摄像头等及I/O通道、屏幕、电池组合做成的。

智能手机是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设备,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手机类型的总称。

硬件系统:

主处理器运行开放式操作系统,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从处理器为无线Modem部分的DBB(数字基带芯片),主要完成语音信号的A/D转换、D/A转换、数字语音信号的编解码、信道编解码和无线Modem部分的时序控制。

主从处理器之间通过串口进行通信。主处理器采用XXX公司的CPU芯片,它采用CMOS工艺,拥有ARM926EJ-S内核,采用ARM公司的AMBA(先进的微控制器总线体系结构),内部含有16 kB的指令Cache、16 kB的数据Cache和MMU(存储器管理单元)。

为了实现实时的视频会议功能,携带了一个优化的MPEG4硬件编解码器。能对大运算量的MPEG4编解码和语音压缩解压缩进行硬件处理,从而能缓解ARM内核的运算压力。

主处理器上含有LCD(液晶显示器)控制器、摄像机控制器、SDRAM和SROM控制器、很多通用的GPIO口、SD卡接口等。这些使它能很出色地应用于智能手机的设计中。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智能手机

激昂的白猫
刻苦的芝麻
2025-09-10 21:30:55
外观就像Pro6那样就好线条可以稍稍硬朗一点,正面5.2英寸超窄边高屏占比2.5d,下方魅族经典小圆点超声波指纹识别,额头开孔做得跟Smartisan系列一样。全金属机身和pro6差不多就好。电源键音量和卡槽布局照抄iPhone,底部双扬声器对称中间TypeC,不给耳机孔。配置骁龙821,6+128(LPDDR4,UFS2.0),三卡槽(双nano+tf),1080P最新三星 super amoled亮度做到600尼特,4000毫安时快充做到一加3的水平支持无线充,防水,最好四轴防抖和双像素对焦以及索尼最顶级CMOS。一口价3000元。

疯狂的小熊猫
疯狂的菠萝
2025-09-10 21:30:55

自从小米科技的小米MIX提出“全面屏”概念以后,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其他手机品牌,几乎都使用了“全面屏”设计,就连不少千元手机也来凑热闹,称其采用了“全面屏”。先不管目前的“全面屏”手机是否合格,但如果从“全面屏”的字意上来说的话,当下还没有哪款手机,包括小米MIX,iPhone X等,都还没做到“百分百的全面屏”!同时今年也才刚刚开始,这也意味着今年的“全面屏”手机竞争也才刚开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今年的智能手机,该如何设计“全面屏”吧!

1.全面屏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如何设计?

想要打造完美的“全面屏”手机,也就是指手机正面的屏幕屏占比为“百分百”,这样设计应该不难,难就在于如何安置“前置摄像头”等一系列感应器!小米MIX2是将前置摄像头放到了屏幕下方,而iPhone X,夏普则是采用的“异形屏”设计,然后将前置摄像头安置在了屏幕上方顶部。

那么,我个人认为,今年的智能手机可能会采用这种“配件式”的前置摄像头,也就是前置摄像头可以自由拆卸,想用的时候就插到手机的充电接口上,不想用的时候就拿下来。除了这种“配件式”的摄像头,还可以采用“翻转式“的摄像头,不知道大家更喜欢哪种前置摄像头的设计呢?

而取消前置摄像头后,那么手机的正面屏幕就可以做到“百分百的全面屏”了!另外,有小伙伴们可能会有疑问,就是取消了前置摄像头的面板后,那么距离感应器怎么设计?这个问题其实小米MIX2就已经解决了,那就是采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即可!

2.全面屏手机的听筒如何设计?

如果要做到“百分百全面屏”的话,那么手机的听筒该如何设计?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小米MIX2也告诉了我们答案,那就是采用“导管式微型听筒设计”,使听筒部位整体看上去就像“一条缝”一样。

同样使用这样类似“微型听筒”设计的手机,还有坚果Pro 2!所以,我个认为“微型听筒”,可能是当下全面屏手机最佳的一个听筒设计方案。

3.全面屏手机该如何设计指纹识别?

全面屏手机该如何设计指纹?而当下的全面屏手机,目前可以分为后置指纹,以及前置指纹,面部识别!不过,除了这些指纹设计外,全面屏手机还可以选择“侧边指纹”,以及“屏下指纹”这两种方案!

除了上述这些指纹方案外,坚果Pro 2也给出了一种全面屏手机的指纹设计,那就是将后置指纹跟品牌logo“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一种全新的后置指纹!

总体来说,通过上述这些讨论点,我们不难看出,今年的智能手机,如果想要打造更完美的全面屏,那么首先就需要解决前置摄像头,距离感应器,以及听筒!其次就是指纹识别等等。

好了,今天跟大家聊的话题就到这里!你认为今年的智能手机,该如何设计全面屏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处发表你的看法!(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官方,仅供参考与学习!)

俭朴的犀牛
顺心的钢铁侠
2025-09-10 21:30:55
APP切图基本知识点以及注意事项:

1、考虑适配Android 各种复杂的分辨率,如主流的1280x720, 800x480, 640x480,480x320,以及各种非主流分辨率。

2、.9神器 png

3、PNG24+jpg

4、可交互控件尽量不小于最小可操作尺寸:android规范是48dp

5、图片中的可视元素尽量在文件中居中,便于对齐和标注

6、能用代码实现尽量避免用图,如单色色值、渐变、文字、分割线等

7、考虑控件的通用性总之切图是个技术活。所以,小伙伴们不得忽视切图的魅力!

APP切图的基本元素的设计

1、按钮的设计

1、你可以真正点击的区域应该尽量大些,至少不应该小于一个手指的宽度,那样的话点击的命中率要高,否则会有“点击不灵敏”的感觉,当然并不是真正的不灵敏,而是没有点中操作的区域。(用户可不管这些理由,多为用户考虑哦)。

2、对于RadioButton、CheckBox至少应该出3个状态的图:正常、点击、选中。有时不能为了方便就只出两个图:正常、选中。这种情况在点击的过程中也有“响应迟钝”的感觉,因为毕竟在点击状态没有换图。

2、排版的设计

对于整体上的设计应该尽量考虑到好用、实用,而不是能用。我自己的体会是这样的。

1、凡是要响应点击或者其他事件的部分应该尽量和屏幕四周的边框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你非得把这部分放在屏幕边上,那么最好放大操作区域。因为屏幕边上点击并不是那么好用(如果设备加了一个保护套,那么屏幕边上就会很难点),至少我用过的有边框的设备,也就是说屏幕边上直接用手去点大部分情况是点不中的。

2、背景和内容的对比度一定要合适。作为有美术基础的都知道这点,但是很多时候在设计的时候就犯这样的错。你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到使用环境,如在阳光下。如果对比度不够的话那么在强光的环境下就不好用了,背景和内容就融为一体了,很难分辨。

3、尽量少用对话框。尤其是网页中都会有很多的对话框,久而久之人们对对话框也就产生了反感(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能以更好的方式做提示的情况下就尽量避免用对话框,非用不可的情况下那么建议一个界面不超过两处。老是弹对话框的应用,最终弹走的是用户。

4、界面简洁。这点有两重意思,其一就是界面完成的功能很明确、简洁,其二是同类操作尽量在一个界面完成。感觉上这两点有冲突,其实不然,如果真的不能做到既界面简洁又功能统一那么这个设计最好还是再设计设计。比如用户信息输入功能中第一个界面完成用户名输入、密码,确定后进入第二个界面进行设置头像。像这样的界面的个人认为太罗嗦了。既然都是完成用户信息的功能,那么完全可以设计到一个界面中。这样一来可以把整个功能做得更紧凑,少用一个界面更简洁。

5、使用一定的动画。使用动画进行界面的过度让人感觉更柔和、亲近。现在的应用太多了,而且功能强大,你的应用需要脱颖而出那么就必须与众不同,有时一些简单的动画会给你的应用增色不少。

6、整体布局。我不是专业的美工不过见过很多优秀的应用,应该有发言权吧,呵呵。优秀的应用有些共同的地方,现在总结一下。无论是出于什么考虑,在界面上应该避免左右布局严重不平衡,当然也有故意设计成不对称美的。比如界面的最下面一栏有两个横着排版的按钮,那么这两个按钮最好整体上居中,若是偏左或是偏右那么就有左右不平衡的感觉,要么是左重右轻,要么是左轻右重,看上去有一部分比较空。

7、屏幕适配。Android开发中最麻烦的问题之一就是屏幕适配的问题,硬件厂商太多,屏幕尺寸太多。一个好的应用应该尽可能多的适配更多的屏幕。UI设计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到屏幕变宽、变高、变窄、变短的过程中UI应该如何适配。整体上有个原则,屏幕的适配不要改变整体的布局,也就是布局是不变的只是对图形进行拉伸而已(关键是如何拉伸)。屏幕适配其实也是一些经验,慢慢领悟吧,呵呵。

3、如何APP设计元素切图

在进行APP切图的前,需要做以下6点工作:

1、和客户端的技术沟通好,用不同的框架来实现的时候,图会有不一样的切法。例如Tabbar是连背景一起切还是单独把icon做成背景透明的,文字是放在图里还是后面加字。

2、有一些小的icon式按钮,不能只切到icon边缘,而是要考虑到最终实现的时候,是把这个图片做成按钮,和用户交互。所以必须要多留一些透明的边,让能点击的图片在88×88以上,这样用户才保证比较好点到。

3、个人的强迫症,如果可以用PNG24就不用PNG32,如果可以用PNG8就不用PNG32。并且用Fireworks优化大小。

4、对于不改变可见图形而又需要加大点击区域的图。那么切图的时候建议在可见图形的四周都加上1像素的透明,这是为了放大拉伸而不产生可见区域的图像失真。

5、切图的高度。对于一个通用的背景图,如文字圆角边框背景,那么切图的时候并不是效果图上有多高就切多高,为了通用而是只需切一行文字的高度就可以了。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准确的说应该切的高度H=paddingTop+textHeight+paddingBottom,及文字相对背景的上边距+一行文字的高度+文字相对背景的下边距。

6、切图的宽度。如果是一个通用的背景图,那么他的宽度应该是他在效果图中的最小宽度,也就是说这个背景可能在多处使用到了,就取最小的那个宽度就可以了。比较麻烦的是铺满全屏的时候,这就需要看看你做的效果图的宽屏宽度,所以说做效果图的时候最好是做小屏幕的效果图。有人可能会问点9的图不是可以拉伸、压缩吗,为什么需要参考最小的宽度呢?根据个人经验发现,一个大图在屏幕小的情况下点9图中拉伸的部分会变得颜色更深。

结实的未来
傻傻的钻石
2025-09-10 21:30:55

进入浏览器或者软件商店下载魔秀主题APP,把它安装在自己的手机里。

进入APP,点击左上角的图标,在点击图标下的做主题选项。

点击页面中间的开始设计我的主题,会自动进入手机浏览器的页面。

点击选壁纸。可以选择点击上传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制作,也可以选择在线的壁纸进行制作,选择好图片后点击下一步。

点击美图标。就是选择桌面应用的图标样式,页面下方有较多的图标样式可供选择,

点看效果。亲手制作的主题起一个美美地名字,设置一下其他人可不可以看,点击生成主题,一个主题就做好啦!

手机主题由很多图片组成,包括背景和其他一些图标,可以把背景和图标弄在一个系列的文件。

手机主题特点类似 Windows的主题,手机用户通过下载某个自己喜欢的手机主题程序就可以一次设定好相应的待机图片、屏幕保护程序、 铃声以及操作界面和图标等内容,使用户可以更快捷方便的将自己心爱的手机实现个性化。根据主题的不同,用户在使用手机时感觉身历其境,不再只是面对一成不变手机操作界面、图片和色彩。

手机主题其实就是由很多图片组成,包括背景的也包括其他一些图标,可以把背景和图标弄在一个系列的文件,并且安装非常简单方便。

有些智能手机的主题里,还包括各种音效的设置,比如短信铃声,电话铃声,比如Windows Mobile还支持屏幕的插件使用,效果很酷。

手机上的璧纸 和待机图片究竟有什么区别 还有就是手机主题 壁纸,就是指你手机的背景,拿3250的机器为例,其实是指导航栏下面到 下方选项 中间的那一块 待机图片指手机放在那里一段时间不用后显示的图片。

不同品牌手机的主题一般不通用,所以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 手机应用商店,来满足手机用户装饰自己手机的需求。